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去对治我们的烦恼


   日期:2015/9/21 13: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是对治、降服烦恼的方法,但是讲到对治烦恼的时候,有些人误以为是压抑烦恼,刻意地压抑自己的情绪,刻意地不生气等等。有些人的确寻求的也就是这种暂时让烦恼消失、逃避烦恼的方法,但是这样的压抑只是治标不治本,我们应该想想,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去对治我们的烦恼。

  还有一些佛教徒会觉得:我现在成为佛教徒了,以后就不能生气了。结果一不小心生气,就感到非常羞愧和自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们会像西藏谚语所说的“就算心中有火,也不让口中冒出烟来”,刻意压抑自己的情绪,就算气到不行,也强颜欢笑,这并不是佛教对治烦恼的意思。

  正确的对治烦恼,降伏自心,必须从根本上着手。而这个根本指的是发掘出我们自心中的一种喜悦,而这个喜悦可以说就是一种感动。一个心怀喜悦,容易感动的人,也是一个比较愿意接受改变的人。他总能够适时地调整自己,整治自心。很多人修行遇到了瓶颈,问题都出在少了份感动和喜悦,这时候就算再怎么勉强自己用功修行,都没有用处,会发现很难有所改变。而无嗔比丘“未成佛前都不生气”的大愿,就是一个让我感动莫名的一个大愿,到现在都还深深记在心里。我猜想自己一定因此得到了一些加持。

  我时常想起一句话:“过去佛陀的行谊,现在弟子的口诀。”过去佛菩萨、祖师们的行谊事迹,就是对于我们弟子最好的口诀。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口诀就是记载在经书上的文字,当然那些也很重要,但它毕竟只是文字,佛菩萨、祖师大德们的行谊,这些才是活生生的口诀。所以希望大家能多阅读佛菩萨、祖师们的故事,并且效法他们。

  这并不是说我们要百分之百模仿他们,发一样的愿,做一样的事情,并不是的,重点是从这样的经文故事当中得到启发。我们要学习的是无嗔比丘的那份勇猛之心和坚定之情,我觉得这才是重点。无嗔比丘好像就在告诉我们:“你也要继续努力,要加油啊!要有自信,不要害怕,好好地学习。”很多时候光是静静阅读这一段经文,就能够得到很大的鼓励。总之,我们都说要有慈心,慈心就是希望众生得到快乐的的心,而慈心的相反也就是“嗔恨心”,或者是“怨害心”,所以“不生气”的行持,真的非常重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烦恼       自责)(五明学佛网:烦恼       自责)  

 沈海燕教授:烦恼即菩提——天台善恶相即的理论 

 仁焕法师:不要上烦恼的当 

 仁焕法师:如何解脱痛苦烦恼 

 仁焕法师:烦恼带来各种障碍 

 仁焕法师:烦恼与健康 

 仁焕法师:断烦恼才能离苦得乐 

 圣旭法师:消除烦恼业障 

 衍慈法师:烦恼转菩提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总感觉烦恼越念越多 如何对治?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净业修习总是进进退退,如何对治这一烦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烦恼不断,意恶重重,信愿持名能够往生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如何净化心灵,克制物欲私欲,排解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