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素食护生 -->健康

 超级养生智慧,让体内的水动起来


   日期:2015/9/23 8: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喝进去的水跑哪里去了?

  许多老年人就是渴,怎么喝水都渴。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有的人半夜要喝几次水,怎么喝嗓子都是干的,干到冒烟的程度,他缺水吗?

  实际上这种情况他不是缺水,而是对水的利用不好,就是他的水没有活起来,就不断的排尿。

  认识身体里的“水”

  水在中医专业术语叫津液,它泛指一切正常的水液.从这个意义讲,连我们身体的血也是属于津液,或者说属于水的范畴。

  津液运转失常了,叫水病或者叫水气病。

  身体里的津液是以喝进去的水为基础的。身体的运转必须要有水,水包括血是气的载体,气是来维持我们生命活动的。反过来,水需要气来驱动它,这样它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这才是活水,不是一潭死水,一旦变成一潭死水就是得了水气病了。全身肿是水气病,死水停留在局部就叫痰饮病。

  体内阳气推动水液运化

  如果身体的水不够的话,气想完成它的生理功能也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它没有水作为载体,这种脱水比较少见。经常是由于气的功能失常了,尤其是阳气的功能失常了,因为阳气有点像我们身体的热量,就是一种助推,一种蒸发的能力。

  其实我们的皮肤一直都在蒸发,只是看不见,我们看见的都是我们的尿液,这也是一种形式。如果你的阳气不够,也就是热量不足的话,蒸了一半就停在体内了。

  中医帮“水”做运动

  张仲景用温热药治“水”治疗这种病是以所谓的温法。

  张仲景在他的《金匮要略》里面有专门探讨痰饮病的文章。他提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从他给出的方剂来看,也是以温热药为主,首选的药是桂枝。桂枝不仅温阳,它更主要的是通阳。

  健脾胃可以调动水液运化

  同时还用一些白术,它是温性的,经常用来健脾阳的。脾胃在我们整个水液的疏泄转动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枢纽的位置。脾主运化,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运化水液。

  在《内经》里面有一句话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就是所有的湿邪肿的胀满的东西都是因为脾气虚,或者脾的问题引起的。所以,温脾阳在温阳里面尤其重要。

  苓桂术甘汤 桂枝 白术茯苓甘草

  张仲景提到,如果是以脾阳虚为主的痰饮病人,就服“苓桂术甘汤”。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经方。这些药都是走脾胃。茯苓就是针对水液的运转不良,起到了利小便的效果。实际上它的原理是通过利水把阳气也疏通了。

  总跑厕所怎么办?

  五苓散:茯苓 猪苓 泽泻白术桂枝

  茯苓猪苓泽泻这三味药都是利小便的药。一位外国病人服了三天的这个药,尿崩症明显减轻。

  五苓散也是通阳化气的一个代表的方剂。用温阳的药就是促进水液的转动,有效的利用了,它自然就不会从下面就尿崩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