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


   日期:2015/10/4 14: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心静自神闲,灵空蕴意沉;

  淡眸天下物,大道始归真。

  气,不是等待,而是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是冷静观察刻苦思索的过程,是镇定自如沉着应对的意志,是从容不迫永不言败的信念。

  在当今社会环境中,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强烈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给人们增加了无形的压力,使一些人的心态浮躁,得宛若汤煮,身上或多或少充斥着躁气,心烦意乱者有之,神不守舍者有之,着急上火者有之,归根结底就是缺少静气。

  宁静才能致远,平心才能静气;

  静气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

  胸怀静气,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深谋远虑,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

  胸怀静气,才能真正淡泊名利,心态平衡,不为进退滋扰,宠辱泰然不惊;

  胸怀静气,才能做到志存高远,心忧天下,不为成绩骄傲,不为挫折沮丧;

  胸怀静气,才能把握心理健康,明白事理,可以知荣明辱,可以心无旁骛;

  胸怀静气,才能勇于不计名利,追求卓越,高不孤芳自赏,低不自抱自弃。

  静气,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总是为别人的评价而生活,在被动中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有的人则不然,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走自己选择的路,这样的人则最能成功。

  诸葛亮给他儿子写信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是诸葛亮一生的体会。细细品味,"静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的句子, 原是出自晚清风云人物翁同和的一幅对联。 这幅对联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 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

  静气是一种应急的态度。 也就是说在重大事件发生时,不是紧张慌乱,自乱阵脚,而是情急智生或从容应对。

  所以说,静气是一种主观性极强的态度。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总是为别人的评价而生活,在被动中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有的人则不然,依然我行我素,走自己选择的路,这样的人则最能成功。

  一位著名画家说:″宠辱不惊,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抒″。这就是一种处世态度所产生的人生境界了,虽然这种境界很难达到,但是,在失意和迷茫时细细品味,会豁然开朗的。-

  凡大事面前有静气者,反映出他修炼道行的深邃, 大事且能以静制动,小事更是拿得起放得下,静气决不是柔弱,比如韩信胯下之辱,看客们无不哈哈大笑,或为之鸣不平,而韩信却无所谓,这是多么大的气度。--

  "静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爱恶憎, 在一定的环境中某种情绪总是要表露出来的,这就是人的本色。

  "静气"不可强求,静气源之于定力。我国的佛道儒,都特别强调修身先修心,佛之禅定,道之身定,儒之心定,都强调的是定力。

  "静气"需要修养,需要自己去历练和积累,"静气"不是与生俱来的。

  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养一点静气,给自己一片晴朗的天空!

  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万物       宁静)(五明学佛网:万物       宁静)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8 万物本一体 

 慧光法师:万物无常,会归磨灭 

 陈大惠居士:厚德载物,厚德才能承载万物——德不配位,必有 

 宽运法师:上天好生 怜悯万物──略述中国佛教放生的起源 

 其它法师:何妨万物常围绕(远尘法师) 

 心道法师·灵鹫山佛教教团:心道法师谈宁静--全球宁静运动 

 传喜法师:宁静蕴伟大 朴承重任 

 法清法师:万物无常 

 传喜法师:宁静蕴伟大 拙朴承重任 

 宽运法师:慈心感化 万物有灵──老鼠得道往生的故事 

 万行法师:万物同体 凡圣有别 

 传喜法师:天地万物有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