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入菩萨行论》讲记(二)


   日期:2015/10/22 22: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在没有讲正式的论文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下讲法、闻法的方式。讲法有讲法的方式,闻法也有闻法的方式,以这些方式讲法、闻法才是如理如法的。

  首先,讲法的方式。讲法的方式有佛传讲佛法的方式、阿罗汉传讲佛法的方式,还有班智达传讲佛法的方式。

  第一,佛以三种神变来讲法。这是超越的。

  其一,以身神变来讲法。佛陀传讲佛法的时候从白豪间放光,照射整个三千大千世界,让没被摄受的众生得到摄受;再出广长舌相,周遍三千大千世界,让已经得到摄受的众生生起欢喜心、信心。这是以身神变来讲法。

  其二,以语神变讲法。佛以六十种妙音广略畅演诸法,各趣众生皆能了达。如《普贤行愿品》里所讲“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佛传讲佛法的时候,不同语言,不同种姓的众生都能得到法益。这是以语神变讲法。

  其三,以意神变传法。佛通过圆满的智慧,洞察一切众生的不同根基和意乐,然后适应不同所化众生而宣讲不同法门。这是以意神变传法。

  佛的弘法利生事业是恒常不变的,是任运自成的。佛通过身口意的神变力给众生传法,这也是我们经常讲的“佛无处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二者讲的是一个道理。佛通过自己身的神变力,让所有未得到摄受的众生都能得到摄受,让已经得到摄受的众生生起欢喜心,生起信心。佛通过自己语的神变力,让一切众生,不分人与非人,不分何种种类,都能听懂。我现在讲汉语,你们就能听懂;若是讲藏语,你们就听不懂了。若是给藏民讲,只能讲藏语,不能讲汉语;若是讲汉语,他们就听不懂了。但是佛传讲佛法的时候没有这些障碍,都能听懂,都能了知。佛通过自己的意神变力,给不同根基的众生宣讲不同的法门。众生无边,法门无边。

  其实佛法也好,法门也好,是没有局限的。若是这样的话,那众生是不是都能解脱或成就了?不是。佛传法没有障碍,但众生若要得到如是的利益,若要感应如是的功德,还要靠自己的善根和福德。佛是无所不知的,佛是无处不在的,佛是无所不能的,但若是众生自己没有善根和福德,不一定能感受到,不一定能得到如是的功德力,这是众生自己的问题。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如果你这个江里没有水,就照不到月亮的影子,这不是月亮的问题,是你自己的问题。

  是不是谁都能得到摄受?是不是谁都能生起信心?是不是谁都能得遇佛法?是不是谁都能成就佛果了?众生都有佛性,这个佛性是有,但是要得到佛的摄受也好,自己要得到成就也好,是要靠善根和福德的。若是你没有善根,没有福德,虽然你有佛性,你也不能成佛;虽然佛的事业无量无边,无处不在,你也不一定能感受得到。所以我们经常讲“佛度有缘人”。对有缘众生来说,佛是万能的;但是对无缘众生来说,佛是无能的。若是众生自己不积累善根,不积累福德,佛也没有办法。

  佛通过三种神变力传法,这是最究竟、最圆满的传法方式。只有佛才有这个能力,其他任何众生都没有这个能力;只有佛才有这个功德,其他任何众生都没有这个功德。

  第二,阿罗汉的传法方式。阿罗汉传讲佛法的时候,以三种清净传讲佛法。

  其一,法器清净。阿罗汉传法的时候,先通过自己的智慧、觉悟去衡量众生的相续,观察这个众生是否是法器,是否是这个根基。知道了众生的相续后,再给众生传相应之法。有的还没有成为法器,这样就不能讲;有的是小乘法的法器,他就讲小乘法;有的是大乘法的法器,他就讲大乘法。

  若是众生没有成为这个法的法器,给他讲这些道理,只有害,没有利,所以堪为法器是很重要的。有的根本就没有这个根基和意乐,有的对小乘法有信心,有的对大乘法有信心,有的对显宗有信心,有的对密宗有信心,这就说明众生有不同根基,不同意乐,这种应机说法是非常重要的。阿罗汉首先观察众生是否是法器。成为法器了,他再传相应的法。这是法器清净。

  其二,语言清净。阿罗汉的相续中已经没有烦恼的染垢,他的相续是清净的,心是清净的,因此他的身体和语言也是清净的。若是心不清净,身不会清净,语也不会清净。心不清净,行为就不会清净;心清净,行为才清净。身和语主要靠心。

  他已经断烦恼了,他的心是清净的,所以他说法的语言也是清净的。一位普通人讲法和一位阿罗汉讲法,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普通人讲法,即使他讲的道理再好,讲得再流利,也没有用,因为语不清净。主要是他的心地不清净,所以没有力量。心清净,语言才清净;语言清净,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感化人心。阿罗汉传法是以清净的语传法的。

  其三,法义清净。阿罗汉所传的法,是佛亲口所宣或自己亲自证悟的,不会夹杂其他。他所讲的要么是佛所说的,要么是自己亲自证悟的境界,所以法义清净。他讲法不会随便讲,不会有夹杂。

  阿罗汉通过这三种方式来传法。“阿罗汉”在此处不是仅指小阿罗汉(小乘里讲的阿罗汉),也包括大乘里讲的阿罗汉,即登地以上的菩萨。尽管是因地菩萨,但他是登地以上的菩萨,才可以称为阿罗汉。为什么?登地了以后,他才真正地现量见到了无我的真理,才能断除烦恼。在此处,一地以上的菩萨也是阿罗汉。阿罗汉宣讲佛法的时候,以三种清净来传讲。

  第三,班智达传讲佛法的方式。“班智达”是梵语,“班”是“五”的意思,“智达”是通达的意思,通达五明才可以成为班智达。以前在印度有两大最著名的寺院——戒香寺和那烂陀寺,当时的班智达都在这两大寺院里,两大寺院的班智达传讲佛法的方式各不相同。

  戒香寺的班智达传讲佛法的时候,不区分经典和论典,主要是通过“两个决定”来传法,即决定法器和决定法义。那烂陀寺的班智达们传讲佛法的时候,区分经典和论典。若是讲经典,就以五种圆满来传讲;若是讲论典,就以五条规则来传讲。

  经典是佛亲自讲的,那烂陀寺的班智达们以五种圆满来传讲经典:住处圆满,为清净刹土;说法上师圆满,为佛陀;法圆满,为大乘法;时间圆满,为本来常有的相续轮;眷属圆满,为男女本尊。他们传讲佛经时,就有这样的要求。这就是密宗里讲的“观五种圆满”。住处圆满,为清净刹土,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佛刹土、清净刹土;本师圆满,为佛陀;眷属圆满,都是清净的男女本尊的自性。所谓“眷属”,就是指上师的弟子或自己的同修,以及身边所有的众生;法圆满,为大乘法;时间圆满,为本来常有的相续轮。

  那烂陀寺的班智达们宣讲论典的时候,以五条规则来宣讲,即由谁来造,为谁而造,属何范围,具何种必要,全论何义。比如昨天所讲的这五条规则,首先了解《入行论》由谁造?就要对作者寂天菩萨作一番介绍。《入行论》为谁而造?是为了想修学大乘佛法的善缘者而造,谁想学修大乘佛法,就为谁而造。该论典属何范围?它属于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有经藏、论藏、律藏,《入行论》属于经藏,主要抉择的是佛第二转法轮的内容。具何种必要?即造这样的论典有什么必要,能得到什么样的利益?就是发菩萨心、行菩萨道,最后能证得无上菩提。全论何义?整部论典从前言到结尾都在讲怎样发菩提心、怎样修菩萨行,最后怎样成就无上菩提,显宗里的基道果都包括在这里面。这叫五条规则,这些班智达们以这五条规则来传讲论典。

  这三种传讲佛法的方式有时也是不冲突的。比如,佛能够、而且也可以用这三种方式传讲佛法。佛以阿罗汉形象来度化众生的时候,就以三种清净来传讲佛法;佛以班智达形象度化众生的时候,则通过两种决定或五种圆满、五条规则这些方式来传讲佛法。

  一般的阿罗汉,无论是大乘的阿罗汉,还是小乘的阿罗汉,则以三种清净的方式传讲佛法,还可以以班智达们传讲佛法的方式传讲,但是不能以佛传讲佛法的方式传讲佛法。因为,无论是小乘的阿罗汉,还是大乘的菩萨,在境界上和佛相比有很大的差别,他们的断证功德还没有圆满。

  比如,小乘里讲的这些阿罗汉们有四不知因:时不知因、境不知因、细不知因、多不知因。

  时不知因,即无法了知时间久远的事情。虽然他们有神通,也有智慧,但是对特别远久的事情,他们无法能够了知,无法能够观察到。比如舍利子无法观察到华杰施主相续中的善根。华杰施主年纪已经八十多岁了,他想出家,当时佛不在,舍利子等众弟子在,他们没有同意华杰施主出家的请求,因为他们通过智慧观察,在华杰施主的相续中没有这个善根,没有今生出家获得成就的因缘。后来,华杰施主遇到了佛陀。佛陀通过智慧观察到,华杰施主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世在畜生道做猪,在一次无意当中绕塔时种下了善根,现在这个善根成熟了,他可以出家并且还能获得成就。佛观察到了,舍利子没有观察到,因为他的境界、智慧无法跟佛比。

  境不知因,即外境的距离太大而不知。比如,神通广大的目键连不知道亡母转生之处。他的母亲转生到聚光佛刹,当时他用自己的神通没有观察到,他请问佛陀,佛陀通过神通观察到了。

  细不知因,即一些细微的因果,除了佛之外,谁也无法能够了知。

  多不知因,即佛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成就,而阿罗汉则不具有这些功德,他们无法能够了知佛具有的这些功德,也根本无法用神通观察佛的功德。

  大乘的阿罗汉、菩萨也有很多这样的障碍,因为他们的断证功德没有圆满。八地以上的菩萨看似具有佛的功德,但是他们所具有的这种功德是相似的,不是真正的。所以,除了佛,谁也没有能力以三种神变来传讲佛法。

  阿罗汉可以以班智达们传讲佛法的方式来传讲佛法。小乘的阿罗汉里也有班智达,尤其是大乘菩萨们更会以班智达的形象来度化众生,因此他们可以以班智达传讲佛法的方式传讲佛法。

  对于班智达而言,除了佛菩萨所化现的班智达,普通的班智达们只能以自己传讲佛法的方式传讲佛法。比如,戒香寺有自己传讲佛法的方式,那烂陀寺也有自己传讲佛法的方式。他们主要通过自己传讲佛法的方式传讲佛法。他们无法以三种神变来传讲佛法,也无法以三清净来传讲佛法,因为一般普通的班智达没有这些神通,也没有断烦恼。比如,法义清净,他们自己没有证悟,所以没有能力以自己的证悟和智慧来传法。再如,语言清净,他们还没有证悟诸法的实相,所以难免有讲错,难免有不如法的时候。所以他们很难做到以三种清净的方式传讲佛法。

  前面讲的都是传讲佛法的方式。佛有佛传讲佛法的方式,阿罗汉有阿罗汉传讲佛法的方式,班智达有班智达传讲佛法的方式。我们主要以班智达传讲佛法的方式来传讲佛法。莲花生大士、静命论师,还有后来的阿底峡尊者,都是那烂陀寺的班智达。所以,藏地流传的主要以那烂陀寺传讲佛法的方式传讲佛法。

  我们的历代祖师是以班智达传讲佛法的方式来传讲佛法,尤其是以那烂陀寺传讲佛法的方式传讲佛法。我们也要尊重历代祖师的这种传统,一直到我们这里也是如此,昨天我们已经给大家讲了五条规则。

  前面所讲的是上师、善知识们传讲佛法的方式,接下来讲闻法的方式。闻法的方式有发心,有行为。

  发心讲的是心态。今天你到这里闻法,发心很重要,心态很重要。若是如理如法的话,功德无量;但是若是不如法,罪过也很严重。所以每个人都要仔细地观察自己,若是你以听闻佛法的方式闻法,这叫如理如法;若是你没有以听闻佛法的方式听闻佛法,就是不如法。

  首先要观察自己的内心,也就是心相续,自己是善念,是恶念,还是无记的状态?若是恶念,就要立即断掉;若是无记的状态,要立即调整。要保持善念,心态要清净。

  今天主要讲两种:一种是显宗的发菩提心,另一种是密宗的发无上清净心。

  显宗的发菩提心,即显宗里讲的“悉发菩提心”,指的就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刚才在讲法前,我提示大家了:“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你想修持、想成佛,就要发菩提心,这是第一句;第二句“为度化一切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这是愿菩提心。为了什么?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要发誓、发愿修持成佛。因为什么?只有成佛了,你才有度化众生的能力。只有成佛了,你才可以转法论;只有转法轮了,才可以有自己的教法,才能真正地利益众生、度化众生。修持成佛是很重要的!若是你没有修持成佛,没有转法轮,即使你讲得再多,讲得再好,也只是人家的教法。现在我给大家讲的法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将来我成佛了,转法轮了,那时我有自己的教法,那个时候十方诸佛菩萨都来协助我、弘扬我的教法。现在我们学的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十方诸佛菩萨都来协助释迦牟尼佛,弘扬他的教法。所以成佛很重要!因为我们要转法论,如果不成佛就没有能力转法轮。我们要发誓成佛,这是愿菩提心,这是一个愿,也是一个目的。第三句是“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这是行菩提心。我们发誓要成佛了,就要学一切菩萨的学处,要修六波罗蜜。我们要认真闻思修行一切菩萨的学处,要学修六波罗蜜,这个决心叫行菩提心。

  今天我们到这里来闻法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成佛,成佛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度化众生。有这个发心,以这样的心态来闻法,这叫如法。这主要是在显宗里讲的。

  密宗里讲发无上清净心。无上清净心也就是观五种圆满。你到这里闻法,最好有真实的境界,若是没有真实的境界,就要调整心态,要观五种圆满。刚才,你进来坐下开始听法的时候,有没有观五种圆满?住处圆满,所在的这个地方就是清净刹土。除此之外,没有清净刹土,心净则土净,心不净则土不净。心清净了,当下就是净土;心不清净,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不清净的。有真实的境界最好,若没有真实的境界,也要这样观想。然后是说法上师圆满,上师为阿弥陀佛或者药师佛等佛菩萨。有境界最好,若没有境界,就要这样观想。眷属圆满,自己的同修道友圆满,为莲花部或金刚部的男女本尊之自性。有的人东看西看,继而生起贪心、嗔恨心、嫉妒心、傲慢心等各种烦恼。看这个人,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看那个,则起嫉妒心;看这个,喜欢,起贪心;看那个,讨厌,起嗔恨心……这都不如法!法圆满,大乘佛法,大圆满法。没有不圆满的,今天讲得流利或不流利,今天讲得好听或不好听,都是清净的,都是圆满的。这些你有真实境界最好,若没有境界,就要这样观想,要调整心态。这样多舒服啊,这样多清净啊!非观不清净,有什么用啊?不是自寻烦恼吗!自己内心多痛苦啊!就要观清净、观圆满!时间圆满,本来常有的相续轮,指的就是没有三时之时。什么意思?三时是分别的。没有分别的,本来清净、本来面目为时间圆满。这五种圆满不是非圆满的观为圆满,而是本来圆满的观为圆满。

  你今天做到这些了吗?发无上菩提心了吗?发愿、行菩提心了吗?你有没有发无上清净心?有没有观五种圆满?你在闻法之前有没有发?如果之前没有发心,刚才给大家提醒的时候,你有没有发心?没有。那么现在能不能发心?不能。那就完了,就不可救药了!

  这都是闻法方式,我们听闻佛法时必须具备这些。若是不具备,闻法不如法;若是具备了,闻法可以说是如法的。如法还是不如法,大家不要问我,就看自己。观察自己,问你自己,因为你的内心你知道,我怎么能知道?是否如法,你自己要对照刚才所讲的这些标准来判断。

  我们要保持善念,心态要保持清净,就要发两种心:一种是菩提心,一种是清净心。下面讲行为。行为分所断和所行。

  所断是指闻法时不应该有的行为。没有闻法之前、闻法的时候,要断掉三种行为:第一个是器之三过,第二个是六垢,第三个是五不持。

  第一,谛听。佛当时给四众弟子传法的时候,首先跟大家说“要谛听”,这是很重要的。若是不谛听,都白讲了,都是不如法的。所以谛听很重要!要认真地听,特别要入心。若是没有谛听,虽然身在闻法的行列,心却不在闻法的行列,在外境当中散乱,跑到家里去了,去看亲戚了,心不在焉,这是不如法的。这是覆器之过。这是比喻,犹如一个容器扣着放,灌再多的食物也灌不进去。同样,若是不谛听,即使所讲的法再殊胜、再高深,也没有用,你无法能够得到。

  第二,铭记。只听也不行,还要牢记、铭记在心里。这是很重要的!现在在听,很明白似的;现在在听,很有感觉似的。一会儿出去了,什么都没有了;一会到禅房思维观修,更是什么都想不起来,什么也没有记住。这就是心没有专注,没有铭记在心里。这也是闻法的一个过失——漏器之过。犹如这个容器下面是漏着的,即使向里面灌再多、再好的东西,也会漏出去,盛不住。

  第三,毒器之过,即不能掺杂烦恼。若掺杂贪心、嗔恨心、嫉妒、傲慢心等烦恼,则如毒器之过。这个容器虽然没有扣着放,也没有漏,但是里面有毒,所以不能盛东西,即使盛的东西再好,也不能用,若是用了,就会毒死你!同样,你今天来闻法、修善、做功德,若是掺杂了烦恼,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不是行善之事,是造恶。这样你就有罪过了、造恶业了,将来是要感受果报的,因为因果是不虚的。

  这三点很重要,第一个是谛听,第二个是铭记,第三个是不能掺杂烦恼。

  所断行为之二是六垢,“垢”是染污的意思,若是有这六种垢,就染污了闻法。

  《释明论》中说:“傲慢无正信,于法不希求,外散及内收,疲厌皆闻垢。”

  第一,傲慢心。傲慢的铁球上不沾功德水。若是有傲慢心,不能得到佛法,不可能具有功德。真正具有功德的人不会有傲慢心。

  第二,无正信。对上师、对佛法没有信心。因为佛法是以恭敬心求的,要得法就要有信心,有信心才能得到佛法,有恭敬心才能得到佛法。你今天听闻佛法、学习佛法,这和你学习世间的学问不一样,因为佛法是智慧,世间的学问则是知识。你学知识不需要恭敬心,也不需要信心;但是你学习佛法,一定要有恭敬心和信心。如果没有恭敬心和信心,不可能得到佛法。即使你来听闻了,能明白一些道理,能增长一些知识,但这是不是真正的佛法?不是。因为真正的佛法是对治烦恼的,是对治习气的,真正的佛法是不离智慧的。得一分佛法就得一分智慧,得一分智慧就少一分烦恼,少一分烦恼就减轻一分痛苦,这些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希望你们不要把佛法变成知识,应该变成智慧。学佛修行就要转识成智。如果你只是增长知识,这是增长分别,增加烦恼,没有用。知识越渊博,也许内心的烦恼越多,也许习气越重,没有用。所以不要到这里来学知识,应该修智慧,这样才能解决问题,才能解决烦恼,才能解决痛苦。所以,大家必须要有信心。信心很重要,信心是成就的根本。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信心有多大,加持有多大。没有信心闻法是不如法的,得不到真正的法益。

  第三,于法不希求,即对佛法没有希求心。闻法或修法应该犹如饥饿的牦牛吃草一般,不能像在狗的面前放青草一样没有兴趣。所以要有希求正法之心,这很重要。自己观察一下,自己有没有希求正法之心?希求正法之心越大,你所得到的佛法就越多,这很重要。

  第四,外散,就是心散乱。

  第五,内收。我们闻法或打坐的时候,都爱昏沉、打瞌睡,这都是内收。

  外散和内收都是闻法、修法中的过患,所以保持适度是最重要的。保持适度,不紧不松,这是窍诀啊!你今天在这里听闻佛法,若是内心太紧张了不行,内心太松懈了也不行,应该把握适度。这里有个度,若是你把握好了,就能增长智慧,就能获得智慧。闻法或修法都不能随便,要找窍诀。这里就在讲窍诀,窍诀很重要。你随便听闻,随便打坐,不会有效果的。我们应该观察自己,是外散,还是内收了?

  第六,疲厌。比如,今天会供三个小时,就觉得时间太长了,坐不住,心里就厌烦了。闻法也是,心想:“怎么还不结束啊?快到十点了……”这就是生起厌烦心了,这也是闻法中的过失。

  所断行为之三是五不持。

  第一,持文不持义。只持词句,不去领会它的含义。

  第二,持义不持文。现在有很多这种现象:口头上都会讲大道理,既不闻法,也不系统地学习,自己觉得就这样学佛修行,这就是持义不持文。

  自己好好观察一下,不能堕落这两边。有的只注重闻思,不注重修行;有的只注重修行,不注重闻思。这些都是过患。意义不离文字,文字不离意义,都要学。

  第三,未领会而持。没有明白,没有真正地领会,自己就觉得已经领会了,这就是不领会而持。要通过观察,要有教证和理证。教证和理证很重要,通过教证、理证才可以真正地领会和确定,之前不能盲目,不能自以为是,否则也是过失。这就是不领会而持。

  第四,上下错谬而持,即不按程序,不按次第学。我们现在强调次第,闻思修是有次第的,戒定慧是有次第的,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都是有次第的。什么都是有次第的、有程序的,如果不按程序,不按次第,就是上下错谬而持。

  第五,颠倒而持。

  这些是五不持。

  以上讲的器之三过、六垢、五不持,这些都是所断之行为,即闻法的时候不应该有的行为。我们应该观察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些行为?这些都是标准,应该拿这些标准来衡量自己,观察自己闻法或修法是否如法。

  接下来讲所行之行为,即闻法的时候应该具有的行为,也有三种:依止四想,具足六度,依止其余威仪。

  第一,依止四想。佛在《华严经》中讲,自己为病人想,佛法为妙药想,善知识为明医想,闻法或修法为治疗想。

  自己为病人想。我们患有贪嗔痴慢疑的病,所以在六道中轮回,遭受了无穷的痛苦。我们为什么在六道中轮回?我们为什么遭受那么多痛苦?就是因为有烦恼。我们有烦恼的病,现在就要除掉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的病。没有这些病,我们就不要六道轮回了,就不会遭受这些痛苦了。现在唯一的方法就是佛法、正法,钱、权、神通等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治不了这种病。即使你的权力再大,你再有钱,你再有神通,也治不了贪嗔痴慢疑等这烦恼的病。只有佛法、正法,才能治疗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的病。

  佛法为妙药想。自己是患者,有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的病,现在要治疗,想解脱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的病,只能依靠佛法、正法,这是唯一的选择,但是这个时候自己不能乱投医。现在,很多人学佛修行很多年了,不但没有得到利益,反而越来越烦恼,越来越痛苦了,就是因为修行不如法。

  善知识做明医想。要靠善知识,要靠明医。不能乱吃药,不能乱抓药,不能盲修瞎练。佛讲过,若是盲修瞎练,佛法也会变成恶趣因——佛法也会给你带来烦恼,带来痛苦。真的很危险!所以要靠善知识。

  闻法或修法为治疗想。要听善知识的指导,他让你怎么学,你就怎么学,他让你怎么修,你就怎么修,因为他是明医啊!他知道怎样治疗贪嗔痴慢疑等烦恼,他知道怎样服用佛法、正法的妙药,他会对症下药,你就听他的,去服这个药,听他的,去修这个法,这样才能治疗这种病,才能解脱烦恼啊!很重要啊!

  《华严经》当中讲的“依止四想”是很重要的。真的,这样学佛、修行,才能对治烦恼,降伏烦恼,才能摆脱痛苦。你看看,自己有没有“依止四想”?有没有这样想?你是否知道自己是个患者,是否知道这些痛苦的来源?山下苦,山上更苦;在山下烦恼,到了山上烦恼更多了:你是逃避不了的。有的人想换一个环境,想换一个工作,想换一个身边的众生,这些都解决不了问题。到哪里都一样有烦恼,到哪里都一样有痛苦,不要到别处找。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问题,也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应该心安理得了。

  第二,具足六波罗蜜多。摆法座,供花,供香,这是布施波罗蜜;身口意保持清净,是持戒波罗蜜;以欢喜心、恭敬心闻法,精进波罗蜜;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闻法,是安忍波罗蜜;闻法时心专注,不散乱,是禅定波罗蜜;用心去领会这些内容,对不明白之处过后请教,解开心里的疑惑,这是智慧波罗蜜。闻法时六波罗蜜都可以圆满,这就是具足六度。

  第三,依止其余威仪。

  佛在《毗奈耶》经中讲:“不敬勿说法,无病而覆头,持伞杖兵器,缠头者勿说。”

  若是没有恭敬心,不能给他讲法。因为我是宣讲佛法之人,所以我要坐在高处;你们是听闻佛法者,所以要坐在低处。这是对佛法的恭敬,不是对我个人的崇拜。“覆头”就是蒙头、戴帽等,这都是不如法的。若是患病,那是特殊情况;若是没有病,这都是不恭敬的行为。若是有这些不恭敬的行为,就不能说法。拿伞、拿手杖、拿兵器、缠头发等,这些不恭敬的行为也要放弃。

  恭恭敬敬地听闻佛法,这很重要。因为闻法、修法的时候,要对治傲慢心,要降伏习性,这叫修行。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在最高处;你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在最低处。这不是在表面上装,而是内心的境界真的是这样,这里讲的是内心的境界。

  《本生传》里讲:“坐于极下地,当具温顺仪,以喜眼视师,如语饮甘露,当专心闻法。”

  应该坐在低处,要特别温和、特别欢喜地注视着讲法师,不能愁眉苦脸的。坐在低处,非常有礼仪的,特别欢喜地闻法。传法才是真正的洒甘露,你的心量打开了,佛法的甘露就能滋润你。否则,这个甘露你就接不到。也许很多人都不明白,我今天拿着那样一个宝瓶,在你头上洒点水,就觉得是在洒甘露,其实这不是甘露。虽然我是个凡夫,但是我今天以佛的教言和上师的窍诀给大家传法、说法,这才是洒甘露,但是你要有恭敬心,有信心。只有你的心门打开了,才能接到甘露,甘露才能滋润你。大家应该特别专心、用心地闻法,这样两三个小时一瞬间就过去了。

  这就是闻法、修法的时候应该具备的行为。

  传法要以传法方式传法,闻法要以闻法方式闻法,这样才如法,才能得到如是的功德和利益,这都很重要。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闻思修行       阿罗汉)(五明学佛网:闻思修行       阿罗汉)  

 体慧法师:持八关斋戒--得清净的戒体,便可证得四果阿罗汉 

 昭慧法师:有关“慧解脱阿罗汉”有否“涅盘智”之讨论——开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N 1161经:本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D 1148经:本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A 第576经(难 

 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道各是什么 

 宣化上人:你若供这种斋,就会来一个阿罗汉赶斋 

 阿罗汉是什么意​思 

 宏圆法师:佛在方便有余土,为无佛期证果的阿罗汉说《法华经 

 宏圆法师:佛在方便有余土,为无佛期证果的阿罗汉说《法华经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供养阿罗汉 

 宣化上人:你若供这种斋,就会来一个阿罗汉赶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