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坚持每天读经,听经,念佛(十九)


   日期:2015/11/24 18: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今天听经时,有了一些感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其实,是把自己前几天写的东西再做一次强调说明。

  我们学佛是为了成佛,天台宗有六即佛义: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我们是想要成为哪种佛,肯定是希望回归自性,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作究竟圆满的佛。但是,在末法时代,我们连相似即佛都成不了,也就是指超脱六道,真正断烦恼,进入四圣法界的佛。那该怎么办呢?

  别忘了,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加持。就算我们一品烦恼没断,往生时具足信愿,一念十念依旧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为阿惟越致菩萨。这其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寿命到时,临终往生。还有一种是可以随时自在往生,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功夫成片,即成为六即佛义中的观行即佛。

  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把目标定为努力达到功夫成片,成为观行即佛。什么叫功夫成片,就是能把烦恼伏住,怎么伏住,需要靠定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念佛三昧。怎么得到念佛三昧,读经可以得到,听经可以得到,念佛也可以得到。但是,要遵守一个大原则: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读经不能太杂,选一部。听经也不要太多,选一门。念佛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就行了。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人选择读一部经,也选择听一部经。但是,丝毫没有感觉到自己有进步,总觉得功夫不得力,更不用说获得念佛三昧了。这又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我前面的文章提到过,根没扎牢。什么根,就是小乘的根,儒和道的根。修念佛三昧,是修定,定达到了,慧就开了。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我们一定要福慧双修,除了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的学习大乘经典之外,还要修福。福从哪来?从儒道来。用四个科目概括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用十二个字概括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用细则概括就是落实《弟子规》、《太上感应篇》。

  就好比我们要建立一座大厦,首先需要打地基,用什么来打地基,就是儒和道这两个根,这两个根落实圆满了,十善业道自然圆满。有了这个根基,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学习大乘,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地读经,听经,念佛。这样,这座大厦才能搭建好。

  所以,我们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每天生活中身、口、意是否还在造业,做十恶之事。我们一定要慢慢放下,改过,先做一个合格的人,才有资格谈是否能成为贤人,圣人,或者说做佛。

  章嘉大师临终前跟老法师强调过:戒律很重要,戒律很重要。为什么戒律重要,因为三学是戒定慧。不持戒,怎么能修定,不修定,如何开慧。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就是持戒。落实《弟子规》、《太上感应篇》也是持戒。前者是持大戒,学大乘的大原则。后者是持小戒,落实小乘的根。小戒大戒同等重要,都要用心去做,这才叫真老实,真听话,真干。

  最后,再强调一遍,佛说过,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者,非佛弟子。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