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190集)


   日期:2016/1/5 16: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慈鉴:阿弥陀佛!惭愧弟子妙音不揣陋劣,斗胆向诸位大德、仁者恭敬汇报学习文字学的一点粗浅心得,伏请师父上人、诸位大德、仁者们批评指正。

  「学习六书,感悟汉字智慧」

  汉字是记录语言、思想、文化的工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导学、文化的载体,是做学问的根基,亦是当今匡正是非、辨清善恶的源头。我们都知道外国的文字是标音的,音无法逾越时空,总会随著时代、地域的变更而流迁,过了几十年、几百年,后世子孙就不能跟老祖宗沟通了。因此,使用表音文字的国家,无法真正保留住他们祖先的真实义,真的很可惜!中国的汉字,是表意的智慧符号,因此不仅其中趣味无穷,又能克服时空变迁、世事无常而长存,无怪乎,圣哲以为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

  如果让我们造字,您会怎么造?用什么样的符号来表示世界上的所有事物,表达所有的动作,传递种种生活场景以及人生的感悟、道理、境界呢?

  我们老祖先造字,一定是贴切世界、贴切生活的,一定为大家所熟悉、不难领会的,所谓大道至简。所以采用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原则来造字。许慎先生在《说文解字》里收录了九千三百五十三字,这些字囊括了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可以说是宇宙万物、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缩影。这些字是如何造的呢?造字的方法,由许慎先生归纳为六种,叫做六书。

  甲一、象形

  用什么样的符号来描绘周围存在的物象,譬如山、水、鸟、鱼这些实物?如果您来造,也一定是照著它的样子画出来吧!这种方法叫做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就是按照物体的轮廓、形状画出来,如同简笔画一样。譬如日( 甲文、 金文、 小篆)、月( 甲文、 金文、 小篆),字形就如同日、月之形。

  我们在这里举一个字,门。门,( 甲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从字形上我们能看出,是两扇门的象形,甲文、金文的门字,上有门楣。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从字的演变也可见今日使用的大门、小门,在造字之时,就已是这个样子了。

  所以生活中许许多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其实都是几千、几万年来老祖先的发明。由此我们能体会到,今日之种种受用及福报,是辈辈祖先的智慧、德行,代代累积而来的。那我们还能对祖先、对传统文化骄慢吗?不能不恭敬、感恩呐!所以文字是活化石,是历史。学习文字,就能了解几千年来,祖先们在地球上齐家创业、生存下来的历史,以及他们传下来的人生智慧。

  门是我们日常生活可见的,祖先如何给门下定义呢?《说文解字》中说,「门,闻也。从二户。象形」。门之所以训为闻,因为两字叠韵,门的韵母与闻的韵母相同,所谓音同义近,即字音相同,字义相近。段玉裁先生注解门字说,「闻者,谓外可闻於内,内可闻於外也」。门关起来可以阻挡物体的进入和视线的穿透,来保护人的生命、财物、隐私安全,却隔不断声音的传播。我们进门之前,总会问,「请问屋里有人吗?谁在家呀?」屋里就回应了,「张三在,请进吧!」言语声音的沟通,屋内与屋外的交流,透过门就听到了,所以「外可闻於内,内可闻於外也」。门训为闻也。

  「从二户」,是解释门的字形。户( 甲文、 金文、 小篆)是单扇门的象形,二户就是两扇门,即大门。所以户就比门小,因此有小户人家之说。户的定义也很有智慧,《说文》中,「户,护也。半门曰户」。户和护,两字同样是叠韵为训,音同义近。户就是单扇的门,它的作用就是保护人们的财物、隐私,所以户训为护也。

  门、户都是部首字,凡由它们组成的字多与门或者房屋有关。以门字为例,如闩,从字形上我们看,门后面插了一根棍子,横插在门后,外面就推不开了,这不就是门闩吗?用作动词,就说「把门闩起来」。再譬如把闩字当中一横,换成「才」字,就是闭。《说文》中,「闭( 小篆),阖门也。从门,才,所以歫门也」。我们看 字当中,才就像是挡住门的工具,所以观察闭字的形体就能领会它的意思,把门关起来。所以「闭,阖门也」。

  再如间( 小篆),「隙也,从门从月」。徐锴曰:「夫门夜闭,闭而见月光,是有间隙也。」我们可以想像,在古代多为木制的门,即使两扇门关阖在一起,还是会有缝隙,所以月光就照进来了。怎么表示缝隙、间隙的意思呢?从门里面透进月光了,说明有缝隙存在。我们可以想像到,晚上古人待在屋子里,常常看到门缝里透过的月光照在地上的场景。

  再把门里面的月亮拿掉,换成一匹马,就是闯( 小篆)字。马儿突然夺门而出了,就有突兀惊人之义。所以闯,以马出门的样子,来表达突兀、猛冲的意思。而字形,就以马在门中来表示。所以汉字的构形和释义,真的非常生动、传神。

  门是房屋进出必经的出入口,所以引申为关键之义。譬如《道德经》有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门又引申做事情的途径,譬如门径、门路;引申为解决问题的诀窍,如窍门。门本是房屋的一部分,引申为代表家族、门第,如《三国志》中有言,「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又引申为学派、宗派,譬如门户之见,就是说偏袒自己所学门派的观念、理论,对其他门派存有偏见,说明缺乏兼容并包的眼光与胸怀。

  甲二、指事

  象形造字法能把生活中的实物画出来,对於没有具体形象可画的事情,如何表示呢?那就用到指事的方法了。「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所谓指事,就是用抽象的符号指明其事,使人看见它可以识得它的事象;观察它可以发现它的意思。譬如上( ),是指一件东西在另一件东西的上面;下( ),是一件东西在另一件东西的下面。譬如刃( ),这一点是不是就指出刀刃之所在呢?

  大家想一想,用什么样的符号来表示天空?天空广阔无边,虽有实体,却难画出其形状。人们只有抬头,才能望到高远的天空。天空是在人头顶上的,所以《说文》中解释,「天,颠也」。颠就是顶,是人的头顶,也引申为一切事物的顶端,都叫做颠。天是在人头顶上,所以天字古文的构形( 甲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就是一个人的样子,突出大大的头顶。后来又把圆圆的头顶变成一横来表示,即 ,这一横就指示出天之所在。

  天的本义是指天空,天空是至高之处,所以天有至高无上的含义,譬如称皇帝为天子。天又引申为时间单位,譬如一天,两天,白天。又引申为天帝、上天。天又指自然的,天然的。譬如《中庸》告诉我们:「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吾人当前的真心、本性是自然本有的,不待后天思惟、意识造作而成。这一念心性周遍一切时处,能知觉万事万物。万物有感,本性自自然然就会起相当的回应,而不假思惟计较。完全是真心本性的作用,就是道。回归自己固有明德本性的方法,就是圣人对我们的教导。

  甲三、会意

  倘若象形和指事的方法都不足以表达更复杂的场景、更丰富的意思时,怎么办?老祖宗发明了会意造字法。「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比类合谊」,即排比、并合两类或两类以上的初文或字,合成一个新的字。「以见指撝」,就是可以看出合成的新字字义。譬如武,是排比「止」、「戈」两个初文合成的。止有停止之义,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合起来,我们能够领会,止住天下的兵戈,不使之争斗动乱,才是真正的武义。信,是合「人」、「言」为信,意思是,说出来的话就是诚信。告诉我们,说话要诚信!要守诺言!

  这里分享给大家一个有意思的会意字,寒( 小篆)。大家观察小篆字,能否从中领会寒冷之义呢? 是房屋,在房屋里面位居中间的是人( ),旁边堆了两堆艹,表示用草覆盖周遭,还是不够暖和,因为下边结了冰( ,为冰的本字,像水刚冻成冰的纹理)。所以《说文》中说:「寒( ),冻也。从人在宀下,从茻。上下为覆。下有仌也。」合宀、人、二艹及仌会意,表示寒冷之义。寒的意思,由温度上的寒冷引申为生活的贫困和地位的卑贱,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发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又引申为情感上的害怕、恐惧,譬如为人子弟者不能不谨言慎行,因为自私、无礼的言语举动,会令父母、老师寒心的!

  甲四、形声

  象形、指事、会意造字法中,是不带声符的。三种方法所造出的字毕竟还是有限,不足以表达包罗万象的宇宙和纷繁复杂的人事,怎么办呢?宋郑樵在《通志.六书》中说,「六书也者,象形为本;形不可象,则属诸事;事不可指,则属诸意;意不可会,则属诸声,声则无不谐矣」。形声字是最方便、最能产字的造字法,所以汉字中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字都是形声字。「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简单的说,形声字由两部分构成,一边是形符,表示事物所属的种类;一边是声符,表示字的读音。江、河从水,就表示字的类别,再取工、可来表示字的音。再譬如从「鸟」为形符的形声字,多为鸟类。如从「艹」为形符的形声字,多为草本植物。《说文》中每於各部首下说明,「凡某之属皆从某」,就是因为《说文》五百四十部首,绝大部分是形声字的形符。

  形声字的声符,是语根(即语言发音根源)之所寄,语根相同的字,意思往往相同。这就是说形声字的声符,兼有表声和表义的双重作用。这也就是形声字的规律,声必兼义。譬如:从戋的一组字,戋、浅、贱、笺、栈。

  「戋( 小篆),贼也。从二戈。《周书》曰,戋戋巧言。」《易.贲》:「束帛戋戋。」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戋字,合二戈会意,两戈相向,互相争斗,必有伤残,所以戋引申为小义。戋发音为齿音,ㄐ、ㄑ、ㄒ属齿音,齿音是小的声音,小音有小义。这是声义同源的道理。因此,凡由戋得声的字,都有小的含义。

  譬如:浅( 小篆),从水戋声。水是形符,戋是声符。戋有小的含义,浅就表示小的水。《说文》:「浅,不深也。」水小则不深、不广,故曰浅。

  贱( 小篆),从贝戋声。贝是形符,本义为贝壳类的动物,在古代曾以贝壳为货币,所以代表钱币,引申为价值。戋有小的含义,贱就是小的价钱。所以《说文》中说:「贱,贾少也。」

  笺( 小篆),从竹戋声。竹是形符,表示竹简。戋是声符,有小义。所以,笺就是小的竹简。古代以竹简为书,小片竹简就是今日所谓的便笺。《说文》:「笺,表识书也。」

  栈( 小篆),从木戋声。木是形符,表示木头类制作的。戋为声符,从戋得声的字,都有小义。所以栈就是小木棚。《说文》:「栈,棚也。竹木之车曰栈。」栈道,表示小的道路。小的旅社就称为客栈。

  由这组字,我们就体会到形声字声必兼义的道理,懂得这个道理,很多字都可以系联起来学习了。

  甲五、转注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六书中造字的方法,而转注和假借是用字的方法,这叫做四体、二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建类一首」,是说文字的声韵属於同一语基(或双声,或叠韵,或同音)。双声,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是两个字的韵母相同;同音,是说两个字的声母和韵母都相同。「同意相受」,是说文字的意义相同,可以互相容受。转注,概括来说,就是语基相同(存在或双声,或叠韵,或同音关系之一),字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文字之间可以互相注释。譬如考( 小篆)和老( 小篆)。论声韵,考、老是叠韵;论意义,《说文》中注释,「老,考也」,「考,老也」,两者意义相同;论形体,两字不同。所以,考、老两字转相注释了。

  甲六、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所谓假借,就是在记录语言时,因为同音多同义,借用已造出的同音文字代替未造出的文字。「本无其字」,是指字形而言,表示语言上已经在使用的某个词,可是未曾造出它的字形。「依声托事」,是指记录语言时,借用同音声的文字来表示这个未造出字形的字,表达它的意思。

  譬如来( 甲文, 金文, 小篆),来的本义其实是麦子,甲文上像成熟而下垂的麦穗,中像麦秆,下像麦子的根部。《说文》中记载:「 ,周所受瑞麦来麰,一来二缝,象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告诉我们,在周朝时,来其实是麦子一类珍贵美好的粮食。「一来二缝,象芒朿之形」,说明来是个象形字,像麦芒的形状。为什么「来」假借为行来、来临之义呢?古人认为一切都是由道化生的,因此对天地万物总怀有感恩恭敬之心。对於养育生命的麦子,看似是经过人的辛劳种植才长出来的,但麦种和天地确是道化生的,是上天恩赐的,因此不敢居功。通过这个字我们可以体会到祖先的谦卑、感恩心,凡珍贵美好的都是道、是天恩赐而来的,因此借为行来之来。假借义用久了,久借不还,只好在来字的下面加了一个表示行走之义的夊,成为麦( 小篆)字。

  再为大家介绍一个字,西( 甲文, 金文, 小篆),大家观察西字本义是什么呢?甲文、金文像鸟巢的样子,小篆字在鸟巢上有一个简化鸟儿的样子,表示鸟在巢中栖息。太阳西落,傍晚来临,万物都要顺应天时而归巢休息,鸟儿也不例外。后来因为鸟归巢栖息时,正是日落西方,所以将本义为鸟儿在巢中栖息的西,假借为东西之西。用得多了,就假借不还了,只能另外造了从木妻声的栖,代表鸟儿栖息,来还西字的本义。

  西在典籍中常用之义,就是指西方。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西是太阳所归之处,而日落西方时,万物都要回归家园,所以西又有归止之义。西方极乐世界,之所以称为西方,也是因为含有归止之义,表示那里是我们的心灵回归、依止之处。

  通过上述浅要汇报六书造字法及举例,相信大家都会感叹:汉字的构造和解释实在是太有智慧了!造字的中华圣哲老祖先,他们的智慧和德行绝非一般!惭愧学生亦有同感,学生曾在梦中,听到一句话,「汉字是自性,是共性」,就醒了。把这句话记在心里,通过将近一年的学习,渐渐体会到中国的汉字能开启人的智慧,唤醒人的良知,是人类本有性德的展现。文字学博大精深,是一切学问、道业的基础!是沟通古今的桥梁,是转迷为悟的基石,是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是匡正风俗、端正观念、统一知见,构建和谐社会的起源。无怪乎,许慎先生感叹:「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乱也!」

  惭愧弟子妙音的粗浅学习汇报暂到这里,汇报中一定有很多错误、缺漏之处,伏请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大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阿弥陀佛!惭愧不肖弟子妙音顶礼叩呈。

  老法师:我们听了也看了妙音同学今天的报告,我相信我们每个同学听到了都有感触,感触的浅深每个人不一样。总的来说,真正认识中国字,对老祖宗才真的会五体投地,佩服到极处。现在人的问题就是不认识中国字,说到这个地方,让我们想到瑞典的汉学家,欧洲人,他在中国多年,精通中国的文字学。他在一九七O年代过世之前说了三句话,我们不能够疏忽,第一句他说,汉字不能改,文言不能废除,经典必须读。中国的典籍分四部分,经、史、子、集,他指的是经典必须读,没有指其他三个部分,为什么?

  中国典籍五千年留下来的,称之为经。什么样的文字才可以称之为经?这个我们要懂。佛经,你看称之为经,中国人把它翻译成经。经是至高无上,从哪里流出来的?从本性里头流出来的,佛经里头讲自性,从自性流出来的才叫经。经是什么?真言,真话,所谓的真话,永恒不变,超越时空,亿万年前、亿万年之后不变,在地球上不变,到其他星球上也不变,永远不变的。为什么?自性流出来的。整个大宇宙是自性变现的,惠能大师开悟,五句话讲得好,简单明了,末后一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句说的什么?万法是整个宇宙,包括无尽的时空,时间、空间,从哪来的?自性所生所现。这是什么?这就叫真理,这就是真的。如果说从阿赖耶生的,那是假的,阿赖耶是什么?有分别,有思考,不是自性。自性是自自然然就这样流出来的,它是真的。阿赖耶流出来是虚妄的,阿赖耶是假心、妄心。自性是真心,从真心流露出来的这称之为经,是真理。

  佛告诉我们,人人都有个自性,而且自性是相同的,自性是一体,妙了!正因为这么个事实现象,所以庄子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佛说,法界虚空界,「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说他们两个人是不是平等的?是不是同在一个阶层?说的话是一样的,言语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那是什么?在佛法叫佛,在中国人叫圣。由此可知,圣人就是佛,佛就是圣人,名称不相同,印度人称佛,中国人称圣人。佛到中国来,中国人称他圣人,中国圣人到印度去,印度人称他佛陀,是一不是二。

  经是什么?经是他们说出来的,也就是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所见到的、他所说出来的是经。经,有没有精华、有没有糟粕?全是精华,精华当中的精华,哪来的糟粕?史里面有,子里头有,集里头也有,唯独经没有,称之为经没有。佛经,释迦牟尼佛说的,释迦牟尼佛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要见性,会跟他说的完全相同。我们要相信,我们要不在这上建立信心,我们这一生就白过了。

  敬圣尊贤,这是个学道的人、求觉悟的人必须具备的条件。你没有这个条件,释迦牟尼佛来教你、孔老夫子来教你都没用,为什么?你不能吸收,也就是说你没法子开悟。怎么样才能开悟?佛说得好,说得太好了!只要六根在六尘境界上,眼见色、耳闻声,真正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而一切通达明了。一切通达明了是智慧,自性本具的智慧,不是外来的;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如如不动,大定。所以修什么?就修这个。一切时一切处都在修行,为什么?境界在考验你,你动不动心?动心,完了,你是凡夫。凡夫学科学行,学圣贤之学不行。这就是东西方学术理念上的差别,成就不一样,东方人学术的成就是极乐世界,西方人的成就,科学技术的成就是地球毁灭,不一样。

  今天这个世界上危机,我觉得危机的根、危机的本源,就是信心,对圣贤不相信,怀疑,这才是真正关键的所在。如何帮助我们建立信心?今天科学家说,你拿证据来,我才相信,没有证据不相信。今天这个时代里头,如果真的出现了几个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相信了,不出这样的人,他不相信。这样的人什么?他没念过书,他不认识字,他就能开悟。很可惜,我们中国有这么一个人,前年往生了,海贤老和尚,真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跟惠能一样,没有一样他不知道的,生的时代不一样。所以他来给我们表法,这个表法的作用不可思议。

  二十岁出家,一生没念过书,不认识字,师父传他的,就一句阿弥陀佛,教他一直念下去。又告诉他,「明白了,不能乱说,不能说」。这话什么意思?这句佛号修定,叫他定在这句佛号上,放下万缘,佛法也放下,「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一句阿弥陀佛,得定。得什么样的定?回归到自性本定,这才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什么都知道,老师说了,不能说,不能乱说,所以他虽然什么都知道,不说。为什么?说了没人相信你,说你胡说八道,你没有念过书,你有什么知识,你懂得什么,胡说八道,还叫别人造罪业。所以师父,那个师父不是普通人,师父要不是明心见性,怎么会认识这个人?怎么会知道他将来会明心见性?告诉他时代不一样,不能讲。

  他往生了,为我们证明,证明什么?证明佛教是真的,不是假的,极乐世界是真的,阿弥陀佛是真的,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是真的,不是假的。为我们净宗证明,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无量寿经》,真经,字字句句是佛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翻译的时候没翻错,会集的时候有此必要,成为《无量寿经》真正的善本。黄念老居士的注解正知正见,不是假的,他用了八十三种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注疏,来注解这部经,正知正见。我们依照这个本子修行,决定没错误,让我们断疑生信。

  懂得中国文字,这个东西学了之后,会让你对中国传统文化、对於圣贤产生信心,坚定你的信心,你才会有成就。对於圣贤要尊重、要恭敬,他们的学问,具备两个条件,你就有资格得到,第一个真诚心,第二个恭敬心,真诚恭敬到极处,就能开悟。所以,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小悟;再一千遍,中悟;再一千遍,大悟;再一千遍,大彻大悟。妙不可言!我们要把这个妙法传下去。有缘的人、有善根的人真正相信,他就能大彻大悟,他就能救苦救难。

  末后总结也结得好,中国文字确实如欧洲这些汉学家所说的,非常有价值。在这个地球上,这千万年来,这个发明是第一,第一伟大的事业、伟大的发明,没有任何发明能跟它相比。它这个发明,跟佛法上讲的无量光寿相应,无量光是智慧,无量寿是福报,圆满的智慧、福报在中国文字上。中国古时候小孩,从三岁就开始读,就教他读,六、七岁就教他认字,学《说文解字》、学训诂、学声韵。根扎得深,所以对於古圣先贤典籍他一看就明了,他有这个基础。我们现在要帮助人了解事实真相,我们都是半路出家,没根,所以我们要办小学,我们想从幼稚园教起,让这些小朋友从小扎根,我们的希望在下一代。希望大家努力,我们做出牺牲奉献,这一生过得很有价值,把中国传统文化死里复生,传递给后人。我们的目标是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要自己发大愿,为什么?这是真的,其他都不是真的,不到极乐世界那就大错特错了。好,我们看下面一篇。

  学生:成佛之道简中至简。尊者师父上人慈悲,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惭愧弟子遵贤冒昧报告的题目是:「成佛之道简中至简」。

  从二O一四年九月至二O一五年十一月,整整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海贤老和尚的光碟我看(听)了二千零三十遍。

  下面,我想和诸位同修汇报、交流、分享以下三个方面的心得体会,愿与大家共勉。

  一、一门深入妙中绝妙

  听了师父上人的讲经开示和刘素云老师的心得报告,弟子发心於二O一四年九月起,每天老老实实把看(听)海贤老和尚的光碟按正字符号记录,每月累计,一年后再加统计,试一试看效果如何?

  经过这一年零三个月的看(听),应验了《永思集》中的「岂有此理,说也不信,真正绝妙,到者方知」这句话,也从中体悟到「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的真实利益。

  (一)从师父上人的讲经开示看一门深入之绝妙

  佛法修学成就之秘诀,只在「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八字。果能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无有不成就者。

  「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是特殊的教学法,这是回归自性的教学法。他能在一生当中大彻大悟。

  看看近代我们所见所闻,念佛往生净土这些大德,走的时候瑞相稀有,站著走的,坐著走的,你细心去观察,他就一门深入,一部经、一句佛号,简单,哪有那么麻烦!

  (二)从高僧大德的谆谆教诲看一门深入之绝妙

  修行要一门深入,以一门为正,诸门为助,各修一门,彼此不互谤。(虚云老和尚)

  末法众生根器是差了,你一门还学不好,你再多加一门就更学不好了。(黄念老)

  如果愿意你可以做个实验,三年、五年,只诵一部经,摒息诸缘,看看效果——开始很枯燥,要耐得住哦!等你从白开水中喝出甘露味来,恭喜,你要入门了!(上宏下琳法师)

  佛法的教学功夫全在明心见性,真正的好老师教我们的真门道就是那四句话: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刘素云老师)

  (三)从师父上人的赞叹榜样看一门深入之绝妙

  恩师的讲经开示中,屡次赞叹刘素云老师定在一部《无量寿经》,成就不可思议,决定往生实报庄严土;赞叹胡小林老师六年专攻《大乘起信论》,读诵超过三千遍,无论在家出家讲这部论,没有一个人能超过他;释自了法师深入《印光大师文钞》,从他学习班上的心得报告就可见非凡,师父上人赞叹他为印祖私淑弟子,菩萨再来。

  (四)、从师父上人的慈悲表法看一门深入之绝妙

  师父上人从八十五岁起,把《华严经》等经教统统放下了,专弘一部《无量寿经》。他老人家说,我来提倡,我来带头,发愿一部经、一部注解讲到底,一句佛号念到底。师父他老人家在做什么?他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做「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的好样子。

  正如恩师所说,我相信有人,这个碟片他会看一辈子,永远看不厌,永远看不倦。惭愧弟子发愿一辈子定在海贤老和尚光碟,向老和尚学习,一句佛号念到底,为老祖宗的教学理念、方法、智慧作证转。

  最后,用一副对联来诠释一门深入之绝妙。

  上联: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下联: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横批:无师自通。

  二、一句佛号宝中至宝

  (一)从师父上人的讲经开示看一句佛号之至宝

  修行即是用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修清净心,同样用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修平等心,还用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修觉悟之心。

  《华严经》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对於一般人来讲,说「任一」,若对於成佛机缘成熟的人来说,应说「专一」,专指一句佛号。如搞清楚,必定死心塌地的抱著一句佛号不放松了。

  什么都不要听,什么都不要看,什么都不要说,这些都是干扰,只有一句阿弥陀佛能够让你开悟、证果。

  现在就剩了一句阿弥陀佛,一部《无量寿经》,一部注解,这是帮助别人的。我问我自己,我自己连这个都没有,我自己就一句佛号,跟海贤老和尚完全一样,念经不舍这一句佛号,这我干的。

  我以六十年的经验,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圆满了。

  (二)从祖师大德的谆谆教诲看一句佛号之至宝

  当今之时,其世道局势,有如安卧积薪之上,其下已发烈火,尚犹悠忽度日,不专志求救於一句佛号,其知见之浅近甚矣!(印祖)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他法,又有何憾?(印祖)

  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彻悟大师)

  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念,非痴即狂。(弘一大师)

  阿弥陀佛为我们饥饿的众生准备好了馒头,而我们许多人却不愿吃,还要自己去开荒、下种、施肥,每一次都没有等到吃上馒头,寿命就终了。(黄念老)

  有人问师父,您老人家出家,学佛六十多年,您究竟得到了什么?师父回答,我得到了阿弥陀佛。我们学佛的同修,除了阿弥陀佛,你还想要什么?(刘素云老师)

  「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其他什么都没有」。这一句话,是师父上人今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几乎是天天都在说,为什么?重要啊!根本啊!记住啊!!!(刘素云老师)

  阿弥陀佛是我们唯一能够依靠的亲人。(刘素云老师)

  (三)从来佛三圣的住世表法看一句佛号之绝妙

  海贤老和尚,没念过书,不识字,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不拐弯,念到理一心不乱,其成就之高,不在历代祖师之下。

  上海下庆法师,亦复如是,平淡至极,除却一声阿弥陀佛圣号,竟无他物可言,往生后留下不坏肉身,全身舍利。

  海贤老和尚之母黄氏老夫人,从小吃斋念佛,预知时至,自在往生,自行化他。

  老德和尚,虽愚钝至极,但大智若愚,暗合道妙,一句佛号成就不可思议,预知时至,沐浴换衣,端坐念佛而终。

  (四)从古今往生的真实事例看一句佛号之绝妙

  师父上人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我们净土宗的十三位祖师是念佛成佛的;慧远大师的东林念佛堂一百二十三人是念佛成佛的;谛闲老法师的弟子锅漏匠是念佛成佛的;哈尔滨极乐寺的修无师是念佛成佛的;宋朝莹珂法师是念佛成佛的;刘素云老师亲身经历的刘素青、郭永发等也是念佛成佛的。古今念佛成佛的例子不胜枚举,无不印证一句佛号之绝妙。

  总之,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大总持法门,总持了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教,总持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名号,总持了世出世间的一切万法。千万记住:一句佛号念到底,轮回路上没有你;一句佛号念到底,找回自性本来你。

  三、一生学放径中捷径

  (一)从师父上人的讲经开示看一生学放之成佛捷径

  修行人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修什么?就是看破放下。放下帮助看破,看破又帮助放下,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没有别的,彻底放下!放下不是把事都扔掉,不是的,事照干,今天这一天事情还得照干,心里头痕迹都不落。心里面呢?心里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的是阿弥陀佛,想的是阿弥陀佛。

  能不能往生,全在能不能放下。什么时候放下?现在就放下,不能等。放下,心里放下,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这句佛号之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这叫真放下。

  在理论上讲,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为什么有的人修这个法门不能成就?佛没有问题,法门也没有问题,经典也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修行这个人,这个人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没放下。

  (二)从世尊的成道表法看一生学放之成佛捷径

  我们看看本师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表的什么法?世尊给我们表的是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法。十九岁出家,放下烦恼障,三十岁菩提树下成道,放下所知障。概括的说,世尊给我们表的是放下之法,这个放下是完全彻底的放下。大彻大悟全靠放下,放不下的是凡夫,放下的是佛菩萨。如师父上人所讲,放下执著,得清净心,成阿罗汉;放下分别,得平等心,成菩萨;放下起心动念,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三)从刘素云老师的心得报告看一生学放之成佛捷径

  说白了,佛法就是放下之法。

  看破多少,放下多少,你的成就就有多少。

  放得下,走,到极乐世界;放不下,走,去六道轮回。

  我把自己交给阿弥陀佛,我把家人也交给阿弥陀佛。

  别人要的我不要,我只要阿弥陀佛;别人求的我不求,我只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四)从释自了法师的心得报告看一生学放之成佛捷径

  之所以要舍弃今生,是因为贪著今生是解脱道的最大障碍,也是一切罪业的来源。

  要求往生,必须舍弃今生;要往生极乐世界,必须放下娑婆世界。鱼和熊掌不可能兼得,放不下娑婆就决定生不到极乐。

  古德说「贪著今生非行者」,贪恋、执著今生的人不是修行人。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修行人,看他内心是否放下对今生一切事物的贪著?

  省庵祖师说得真干脆:「尽扫万缘如涕唾,凭将四字作资粮。」今生的一切美好,都如同擦鼻涕、吐口水一样毫不犹豫的抛弃,阿弥陀佛保送你永脱轮回,不退成佛。

  总之,佛法说来说去,还是离不开放下二字。刘素云老师说,佛法说一个字,心;说二个字,放下;说三个字,无所有;说四个字,回归自性。弟子认为,佛法说一个字,放;说二个字,放下;说三个字,放得下;说四个字,彻底放下。

  如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开示:「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这不正是彻底放下的真实写照吗?

  记得有一次,弟子向皈依师(一位善知识,九十年代就专门烧录、流通师父上人讲经的录音带和录影带)汇报刘素云老师提到的她认识的一个师父体悟到的九字真言:「无事僧、闲道人、清凉汉。」师父说,他也有九字真言:「没关系、无所谓、不在乎」,这不正是彻底放下的高度浓缩吗?

  四、结语

  记得师父上人在讲经中开示到,大家提的问题,他老人家从众多印章中选择两枚就可加以解答,那就是「专念阿弥陀佛」、「放下便是」。希望大家能体会到恩师的良苦用心,体会到「往生成佛」、「念佛成佛」、「放下成佛」之成佛至简之道。

  最后,还是用恩师乙未年新春祝福一段开示与大家共勉:

  希望大家以海贤老和尚做为学习的榜样,做到「老实、听话、真干、真诚、清净、恭敬」,听经念佛,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必定能够在今生得到成就。

  报告过程恐有错误,恳请师父上人及诸位同修批评指正,不吝赐教。阿弥陀佛。惭愧弟子遵贤顶礼敬呈。

  老法师:遵贤仁者的这份报告,我们听了也看了,说话要算话,果然依教奉行,你就名符其实,真的遵贤了。遵贤必定走圣贤之路,必定成就圣贤的事业,非常难得。希望听懂的同学,听明白的同学,我们都要依教奉行,他这里面举的都是古圣先贤、祖师大德修行的好榜样。

  佛法能不能成就,确实全在放下。我学佛,第一天跟出家人见面,章嘉大师。我向他请教,我说方东美先生把佛法说给我听,我明白了,知道这是一门大学问,是无比殊胜的成佛之道。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就契入境界?老人就给我讲的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相辅相成。还嘱咐我,我今天教你六个字,你回去好好的做六年。佛法的功夫全在放下,没有放下,还要搞轮回,放下之后,真的放下轮回、放下十法界。一定要以西方极乐世界做依归,我们的皈依处。

  后面还有一篇。今天这三篇都非常好,很值得一起来学习。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慈鉴:弟子法音今日恭敬报告的题目是:愿解如来真实义——《无量寿经》第十品玄义浅释

  《无量寿经》「皆愿作佛第十」,经文虽短,但其义趣弥深,当重视之

  甲、两位师公之解

  师公李炳老於此品眉注应警三点为:「第一、过去无量劫中修行,供养四百亿佛。听到佛讲《无量寿经》,动了念头,将来成佛要跟阿弥陀佛一样,但没有发愿往生。第二、虽然将来会成佛,他不发愿往生,还要继续搞生死轮回,还要受无尽的苦恼。第三、不求带业往生,非愚即狂。」(节录师父上人於新加坡二次宣讲《无量寿经》共二十九集讲经片段)

  而师公大慈念老於本品前言解曰:「品中有两要义:一者,阿闍王子等闻经欢喜,发愿成佛,如阿弥陀佛,世尊即为证明。是为启发我等,今日得闻此经,亦当如阿闍王子,发起大愿也。二者佛说是诸王子,已於无量劫中行菩萨道,过去生中即佛弟子,故今复相值,此表一切法不离因缘。故知我等今日得遇此经,闻是净宗妙法,亦必多生以来,蒙受两土导师教化济度,故於今日方能有如是殊胜因缘也」。

  乙、本品玄义浅释

  本品乃世尊为此界未证念不退之菩萨所说,举阿闍王子等获得实利以证明弥陀加被十方菩萨之愿力之不可思议也。

  其要义有四:一者,菩萨蒙弥陀四十八愿最后五愿之力加被之相:欢喜信乐,发无上菩提心;二者,菩萨蒙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最后五愿之加被现生不退,当来成佛;三者,菩萨蒙弥陀四十八愿最后五愿之力加被之条件:必须往世供养四百亿佛以上,方名多善根福德因缘;四者,隐证本经正摄六道凡夫众生,兼度四圣及以上菩萨。

  丙、分别释义

  菩萨蒙弥陀四十八愿最后五愿之力加被之相:欢喜信乐,发无上菩提心。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最后五愿,是他方诸菩萨闻名后所得之利益,分别为:普等三昧愿、定中供佛愿、获陀罗尼愿、闻名得忍愿和现证不退愿。此五愿为弥陀专为极乐世界以外之菩萨而发。大欢喜,非一般之欢喜,乃触动往世善根之欢喜;花,表修因,即本经中第二十五品之往生正因也,以花供佛,表恭敬供养以修因;阿弥陀佛为无上佛果,发愿作阿弥陀佛,表发无上菩提之心。阿闍王子等皆大欢喜、礼佛以花盖上佛、发愿作阿弥陀佛,此三者可视为菩萨得阿弥陀佛五愿加被之相,缺一不可。得佛力之加被,方有此气象也。

  菩萨蒙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最后五愿之加被,现生不退,当来成佛。

  故世尊以佛眼察而知之,於私下预授阿闍王子等佛记於诸比丘。此处应注意,是私下告诸比丘。何以故?因本品中佛告诸比丘,而非大众,且末后有「诸比丘闻佛言者,莫不代之欢喜」可为呼应。也即世尊并没有当众宣告阿闍王子与五百大长者等人将来成佛之事,而是将此事以神通之力仅告知诸大比丘知之。是故,诸比丘替王子等人欢喜。

  或问:世尊为何不当面给阿闍王子等人授记?

  答曰:未到时也。菩萨圣众地位差异悬殊,世尊知王子等菩萨根机高下程度不齐,故隐而未宣,然有弥陀五愿神力之加被,当来必获此胜益(成佛)也。

  三者,菩萨蒙弥陀四十八愿最后五愿之力加被之条件:必须往世供养四百亿佛以上,方名多善根福德因缘。

  经中阿闍王子等人於前世行菩萨道,经无数劫,尚不能得证不退转。以何知之?世尊言「迦叶佛时,彼等为我弟子」即为明证也。迦叶佛表究竟佛位,世尊当时为补处菩萨,表法身菩萨位。阿闍王子与五百大长者为世尊当时弟子,表权教地前菩萨位,未得念不退也。然由已曾供养四百亿佛之缘故,今生得遇弥陀大愿之加被,方能信受发心,故当於此生定证不退也。

  或问:以何知之弥陀愿力加被条件必须为供养四百亿佛以上?

  答曰:佛佛道同,弥陀成佛已十劫,本经第一品末后,「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贤劫千佛出世必宣此经,迦叶世尊亦不例外。阿闍王子等五百余人同为补处菩萨弟子,於迦叶会上必亲闻佛宣《无量寿经》。彼时王子等人未授佛记,足证其人还未曾供养四百亿佛,故推知王子等人彼时身意之表现,也必无三种弥陀加被之相也。是故,供养四百亿佛乃为得弥陀愿力加被之先决条件无疑也。

  又此条件不仅适於十方菩萨,亦适於十方众生。菩萨具此条件,可受弥陀末后五愿加被;众生具此条件,则可受弥陀第十八愿至第二十七愿之加被也。无论大小凡圣,得弥陀愿力加被身意所表现之三相,无异也。且缺一不可也。

  又问:经中言阿闍王子等人「心中愿言,令我等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经中未提此五百人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是否为发愿往生之菩萨?

  答曰:依阿弥陀佛最后五愿来看,愿文中虽并未提及菩萨必须往生才得加被,只言「闻我名」之他方诸菩萨即受加被。此地「闻」,「不是但闻,必能起行。意兼信受,不仅是一经於耳也」。(详见《大经科注》五二二页)。又《占察善恶业报经》谓:「杂乱垢心,虽诵我名而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弥陀要解》亦云:「不信不愿,与不闻等。虽为远因,不明闻慧。」故知受加被之十方菩萨必定愿求往生极乐世界也。然於本土未往生前可现证不退转,往生极乐后则可速证无上菩提。

  四、隐证本经正摄六道凡夫众生,兼度四圣及以上菩萨;

  此品经文简短而义丰,隐含世尊宣此经之本怀,即:此《无量寿经》接引根机,主要为中下根性之六道苦难众生而讲,为其广谈西方极乐净土境界、理论和方法,启发大众发愿带业往生。而於四圣众生,则仅简举阿闍王子等五百大长者之一实例,并隐含往生条件略而释之。此一对比明显,即:一则详而丰,一则略而简,由是观之,世尊於此经教化之重点已不言而喻了。

  丁、此品实益

  於人於己皆增信心。若己若人,有遇此经、此法门者,若能即生大欢喜心,精勤修行念佛,又能发愿作佛者,则於己於人,均证明善根福德因缘深厚,亦均蒙弥陀愿力加被也。则此生依教修行,现生必证不退,往生莲位必上上品,勿疑也。

  於人於己皆具警觉心。若己若人,有遇此经、此法门者,若不生欢喜信乐,於念佛松懈懒散,且修持不为了生死者,则於己於人,均证明善根福德因缘不足,亦证明弥陀愿力加被不上。若己若人,於上三相,但有其一,均须具大警觉心,勇猛精进,端正修学态度。否则,此世又将空过矣。

  或问:不圆具弥陀愿力加被之三相,此生往生极乐即无望耶?

  答曰:法无定法,因缘生法。此三相是阿弥陀佛与四百亿佛加持行人,为缘;行人主观努力程度,为因。譬如有人具备超常之运动体能,但需勇往直前,定能拔得头筹。若止而不行乃至不全力以赴,均不能力压群雄,独占鳌头。念佛人虽初圆具三相,若赖此而不精勤修持,今世根机虽好亦不能往生极乐。此亦是世尊私下授王子等人记,告诸比丘而不显宣原因之所在。则来生后世若想再遇此法,则难之难矣;反之,若有人虽不具超常之运动体能,但精勤苦练,亦或感天动地而有所建树。此等行人虽不圆具三相,若能勇猛精进,则亦或补足条件而得以往生不退成佛。纵今生不能往生彼国,亦为后世多积累往生资粮也。况佛号功德不可思议。蕅益大师云:「今全由信愿持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缘也。」一心称佛名即是在供养诸佛,也即是培养多善根福德因缘也。是故,无论是否圆具三相,念佛行人主观修行务要全力以赴、勇猛精进以求之,方可不负此生也。

  凡遇斯经者及此法门信乐受持者,皆当生庆幸之心,皆当生感恩之心。是故「当坚持之,无得毁失,无得为妄,增减经法,常念不绝,则得道捷」。要知道,「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由於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一亿菩萨因未闻或闻而不信受此法而失大利,是故我等应珍重此法也。

  若遇有不信乐受持、不为了生死者,可劝勉,但不可强劝以徒增烦恼也。何以故?弥陀愿力尚不可加,况我辈凡夫。其人现此相即是前世不曾供养四百亿佛,善根福德因缘相距甚远之相。仅为其继续种善根就好。既如此,则其人所信乐之其他通途法门及世间诸善法门可为其敞开也。是故,「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有念佛人改修别门,又有何不可?皆应赞叹也。

  戊、结语

  本品开篇即言「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得是愿」,先点明了本品主旨,即此品特为菩萨而说。然虽如是,世尊仍於此品惠及六道众生。菩萨,旧译为大道心众生,即求道之大心众生;新译觉有情,即求道求大觉之众生。可知菩萨与凡夫差别只在心量和觉迷。本品中五百大长者表五乘众生。阿闍王子一人,《观经》对其有详细叙述,乃杀父害母,本应堕地狱之人。其表三途众生。如此则十法界众生尽包其中。每一法界亦均有菩萨(只要其心量大,觉而不迷)。是故,本品亦可看作世尊为十法界所有众生而宣,亦是世尊殷勤劝勉十法界众生要拓开心量,念念勤求觉悟之道之开示。果能依教修行,当生即能得弥陀末后五愿之加被,得无边殊胜之利益。此方显两土导师教化济度苦难众生之无尽慈悲也。我辈佛弟子有幸得闻此品,深刻了知世尊、弥陀度生之本怀,若不感激涕零,依教修行,又有何颜面立足於天地之间?

  以上是弟子法音於此品粗浅之领悟,不知当否,敬祈尊敬的师父上人钧裁。不肖弟子法音顶礼叩呈。

  老法师:法音同学的报告,很有见地,值得赞叹。这是属於解悟,解悟如果没有修行,得不到真实利益。一定要如古大德一样,万缘放下,一心专念,就能得到真实利益。

  我们修行,有这么好的理论做依据,足以帮助我们断疑生信,绝不是迷信,也不是侥幸,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向上提升。可以跟同学们,乃至於跟净业同修共同勉励。现在这个世间社会混乱,小的一些灾变很多,也对我们也有好处,给我们警觉,让我们对这个世间不再留恋,一心向往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依靠阿弥陀佛,没有一个不是一生成正觉。这个机会决定不能错过,错过是一生真的错了。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无量寿经科注)(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无量寿经科注)  

 仁焕法师:如何理解净土法门 

 吕有祥教授:教演天台,行修净土――简述近现代天台宗大师倓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特点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二)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一)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特别之处 

 大安法师:佛嘱应不悔于入大火求净土法门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急救凡夫众生 

 大安法师:十大因缘兴起净土法门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在什么地方?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之殊胜 

 游祥洲教授:游祥洲博士专访净土法门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