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43[安忍品]


   日期:2016/2/2 4: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入菩萨行论》。

  己二、安忍之功德:

  精勤灭嗔者,享乐今后世。

  前面讲过了嗔恨心的过患,也讲了修安忍的功德。作为修行人,尤其是一位大乘行者,应该竭尽全力、全力以赴地毁坏嗔恨。内心深处没有嗔恨心,这就是安忍。若是能修安忍,今生来世都可以享受安乐,今生能健康长寿、幸福快乐,来世能解脱、成佛。所谓解脱,就是解脱烦恼,解脱痛苦,再也不烦恼,再也不痛苦了。所谓成佛,就是福德和智慧达到最圆满的层次。若是能精进修安忍,就能对治嗔恨心,同时也能对治其他烦恼,这样我们可以获得解脱,可以获得佛果。

  若是你不去修安忍,总是怀有嗔恨,今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快乐,自己的身体也不会健康,寿命也会缩短;嗔恨心是下地狱的因。若是怀有嗔恨心,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灾害,这样的人不可能解脱,更不可能成佛。我们都想解脱,都想即身成佛,那么就应该好好地对治烦恼,对治嗔恨心,应该毁灭烦恼,毁灭嗔恨心。因为它不让我们解脱,不让我们成佛,今生也令我们身心都不得安宁。

  我们应该多想嗔恨心的过患,多想修安忍的功德,应该通过修安忍来毁灭嗔恨心,让自己的相续当中不要生起嗔恨心,这样今生来世都可以享受快乐,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利益和功德。

  戊二(修持方法)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己一(略说)分二:一、思维所断因之过患;二、理当遣除。

  庚一、思维所断因之过患;

  强行我不欲,或挠吾所欲,

  得此不乐食,嗔盛毁自己。

  “强行我不欲,或挠吾所欲”:嗔恨心强制性地给我们制造不幸,百般地阻挠我们所希求之事。我们不愿意遭受不幸和痛苦,但是嗔恨心强制性地让我们遭遇不幸、感受痛苦;我们想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利益,想获得暂时和究竟的成就,但是嗔恨心会阻碍、扰乱我们所希求的事情。若是怀有嗔恨心,我们无法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利益,也无法获得暂时和究竟的成就。当嗔恨心一上来时,我们就以嗔恨心去造恶业,心里没有了安乐,将来还要下地狱,要堕落恶趣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

  “得此不乐食,嗔盛毁自己”:“不乐食”即不悦意之食物,这里指的是嗔恨心。一有嗔恨心,心里就不会快乐。心里生起烦恼、嗔恨时,喜悦和快乐二者会同时消失,所以叫“不乐食”。“嗔盛”,我们还去非理作意,让嗔恨心增长。当生起嗔恨心时,我们往往找很多借口去纵容它,令它的力量强大了,甚至足以毁灭自己,破坏自己的相续,毁坏自己所积累的善根,让自己今生来世都不得安宁,不得快乐。

  这里讲的是嗔恨心的过患。若是有嗔恨心,统统都是不欲临苦,统统都是求不得苦。有嗔恨心就有其他的烦恼,有嗔恨心肯定会造恶业,今生和来世的一切痛苦的根本是嗔恨心,一切痛苦的来源也是嗔恨心。若是真想获得解脱和安乐,就要对治嗔恨心。一旦有对境的时候,我们不能犯傻,不能自寻烦恼,自找痛苦。如果在对境中生起嗔恨心了,身心痛苦,这就是自寻烦恼,自找痛苦。

  其实,这些对境主要是看你自己怎么看待,以什么心态去面对。若是你当它是好事,它就是好事;若是你以一个平静的心态去看待,它也是正常的。比如,若有人伤害你、侮辱你,你也许会觉得不应该,觉得特别不好,其实不是这样的,这只是你自己的看法。如果你觉得不应该,是因为你还是没有明白为什么这样。我们讲过因果,所谓“如是因,如是果”,都是应该的。而且,你若当它是好事,就还可以是好事。

  是佛,还是魔,就看你的心。若你把它看成佛,它就是佛;若你把它看成魔,它就是魔。若是自己心里不清净的话,它就是魔;若是心里清净的话,它就是佛。比如,刚才所说的这种对境,自己若是真有智慧的话,它可以变成好事,可以变成成就的助缘;若自己内心里没有智慧的话,那它就是坏事,因为你通过这样的事情生起了嗔恨心,毁坏了自己的相续,这是堕落恶趣、下地狱的因。它会产生哪一种结果,主要看你自己。

  作为学佛人,作为一个佛子,遇到对境的时候,一定要以佛法、以智慧去面对和处理,不能犯傻,不能犯错。如果你能以佛法、以智慧去面对或处理的话,一切都是清净的,一切都是圆满的,没有不清净的,没有不圆满的。

  庚二、理当遣除:

  故当尽断除,嗔敌诸粮食,

  此敌唯害我,更无他余事。

  “故当尽断除,嗔敌诸粮食”:理所应当断绝自己的嗔恨敌人的不悦意食物。在前面讲过,烦恼、嗔恨心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我们为什么痛苦?因为有嗔恨心。我们为什么六道轮回?因为有嗔恨心。一切痛苦都来自于它,一切灾难都是由它造成的,所以它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这个嗔恨心也叫“不悦意的食物”,若心里有嗔恨,就不会快乐,也不会悦意了。

  “此敌唯害我,更无他余事”:为什么说理所应当断绝这个嗔恨心?因为它只会害我们,没有其他的事。只要它一到来,我们就会遭受痛苦,就会遭受损害,自然就会破坏我们的相续,毁坏我们的善根。今生来世它都会让我们痛苦,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灾难,除此之外没有用处。所以,我们一旦发现它的存在,一旦发现它的到来,通过修安忍或者修智慧,要立即毁灭它,立即断除它。

  有的人非常容易生气、发怒,在你生起嗔恨心的时候,心里开始发怒的时候,为什么不去想嗔恨心的危害?我们现在知道了嗔恨心的危害,为什么还去纵容它,加强它的能力呢?它一旦在我们的相续中出现,我们就不会有快乐,也不会得到任何的利益,所以要立即断除它。当烦恼生起来的时候,嗔恨心生起来的时候,要立即对治它。有的人甚至还喜欢嫉恨,还说要报复等等,你这样相当于抱着个炸弹,若真这样的话,一定会失去慧命,一定会失去解脱的机会。

  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

  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

  “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对镜,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不应该扰乱自己欢喜的心情,不应该给自己造成不愉快,而是要保护自己这种欢喜与平静的心态。若能如此,再多的敌人或再大的灾难都伤害不了你。

  一个修行人应该有这样的境界。突然地震来了、海啸来了,心里没有不安与恐惧,仍然是平静的,仍然可以为众生祈祷,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你看看自己,不用说别的,假如今天你身边有一个人态度不好了,或是说话没有注意,你的心情是不是就不好了,或开始嗔恨了?

  若想做一个修行人或想成就的话,就要保持稳定的心态,就要达到如如不动的境界。在任何对境面前,不是要逃避,而是要面对。若要面对,就要无有恐怖,若心里有恐惧或是心慌意乱,那就没有修行,更谈不上什么成就。

  生老病死、成住坏空、喜怒哀乐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你身处人群,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喜怒哀乐是不可避免的。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不高兴,一会儿快乐,一会儿痛苦……这些都是正常的。缘法就是如此,显现就是如此,但是心不能动。也就是说,在这当中,心没有受到影响,心里没有喜怒哀乐。

  “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一旦发生了什么事,或是出现了什么意外,甚至得了绝症了等等,若是你忧愁、苦恼,能不能解决问题?不能。当你遇到事情的时候,若是心慌意乱,事情就会变得更乱。这样对于解决问题无济于事,所以没有必要去忧愁、苦恼。

  比如你得了绝症,如果你心里充满了痛苦和恐惧,病情就会更加恶化,这就是害自己。一个智者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先把心安定下来,之后再去想办法,办法总会有的。倘若你心里不断地烦恼或嗔恨,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毁坏自己所积累的一切善根。所以,我们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应该忧愁和烦恼。

  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

  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

  “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如果这件事情能及时地扭转或补救,就不应该不愉快,不应该烦恼和痛苦。既然这件事情能有扭转的余地,能够补救,为什么不欢喜呢?犹如不小心将青稞洒在地上,但是还可以捡起来一样,我们不应该忧愁和苦恼。

  “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若是事情已经没有扭转的余地,不可补救的话,犹如不小心而打碎的碗一样,你忧愁和苦恼也没有用。

  我们所遇到的事情可能就有这两种情况:若是能扭转、补救,就不应该苦恼、忧愁;若是没有扭转的余地,已经无法补救,即使你忧愁、苦恼,也没有用。

  当我们遇到事情或对境的时候,自己应该观察一下:若是能扭转、补救的,就不应该烦恼、痛苦;若是已经不能扭转、补救,也不应该烦恼、痛苦,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你烦恼也没有用。因此,无论如何都不应该烦恼、痛苦。

  己二(广说)分二:一、总说嗔恨对境之分类;二、遮破嗔彼。

  庚一、总说嗔恨对境之分类:

  不欲我与友,历苦遭轻蔑,

  闻受粗鄙语,于敌则相反。

  此处讲的是我们生起嗔恨心的因,也可以说是生起嗔恨心的对境。

  “不欲”即不乐意。如果遭遇不乐意的情况,就容易生起嗔恨。一共有十二种情况。

  首先是对自己的四个不欲:我自己不乐意遭受痛苦,不愿遭受轻蔑与侮辱,不乐意听到粗语、恶语,也不乐意听到鄙语和毁坏名誉的刺耳语言。如果自己遭遇这四种情况,就容易生气嗔恨心。比如自己遭受痛苦了,或者遭受侮辱、得不到利益等,或者听到有人恶口骂人,或是听到毁坏自己名誉的语言,自己心里就会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

  对自己的亲朋好友也是如此。不愿意让自己的亲友遭受痛苦,不乐意让自己的亲友遭受侮辱,不乐意让自己的亲友听到不悦耳的语言,也不乐意让自己的亲友听到毁坏名誉的鄙语。如果自己的亲人、朋友遭受痛苦了,心里就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若自己的亲人、朋友遭受侮辱了,自己心里也会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若有人恶口骂我们的亲人、朋友,自己也非常容易生起嗔恨心;若有人诋毁或毁坏我们亲人、朋友的名誉,自己心里会不舒服,也容易生起嗔恨心。

  对敌人则是相反的。若我们所谓的敌人没有遭受痛苦,我们心里就会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因为这是我们不乐意看到的;若我们所谓的敌人没有遭遇侮辱或利益受损,我们心里也不舒服,也容易生起嗔恨心;若我们所谓的敌人避免了他人恶口谩骂之类的事情时,我们心里也会不舒服,也容易生起嗔恨心;若我们所谓的敌人没有被以卑鄙的语言毁坏名誉,我们心里也不舒服,也容易生起嗔恨心。

  “所欲”也就是我们乐意的,与前面讲的“不欲”的那些情况相反,比如安乐、尊者、爱语、敬语等。如果我们的所欲被阻碍,也容易引起嗔恨。一共十二种情况。

  我们希望自己获得安乐,当受到阻碍或得不到安乐的时候,我们心里就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我们希望自己受到他人的尊重,若达不到这样的欲望,甚至有人不尊重自己的时候,我们就容易生起嗔恨心;我们愿意听爱语、悦耳语,若听不到,甚至听到相反的话语时,我们心里就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我们想听到敬语,即恭敬、赞叹之类的语言,若是没有人恭敬、赞叹自己,心里就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

  对自己的亲人、朋友也是如此。我们希望自己的亲人、朋友获得安乐,如果他们得不到安乐,我们心里就不舒服,也容易生起嗔恨心;我们希望他们都获得尊重,若是他们没有得到尊重,我们心里不舒服,也容易生起嗔恨心;我们希望自己特别喜欢的亲人、好友能够听到爱语、悦耳语,若是他们听不到,我们心里会不舒服,也容易生起嗔恨心;我们希望他们获得他人的恭敬、赞叹,若是得不到时,我们心里就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

  对敌人则相反。敌人没有得到安乐的时候,我们乐意;敌人没有得到他人的尊重的时候,我们乐意;他们没有听到爱语的时候,我们乐意;他们没有得到恭敬的语言的时候,我们乐意。当这些所欲之事受阻时,我们就容易生起嗔恨。比如,若我们的敌人得到了安乐,心里就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若我们最恨的人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得到了利益,我们心里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若我们所谓的敌人听到了他人的爱语,得到他人的爱戴等,我们心里就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若我们所谓的敌人听到了敬语,我们心里也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

  遭受“不欲”有十二种情况,“所欲”受阻有十二种情况,一共是二十四种情况。这些还可以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来分,这样共有七十二种。我们内心的嗔恨心就是因为这些而产生的,所以这些都是生起嗔恨心的因,都是生嗔恨心的对境。

  庚二(遮破嗔彼)分二:一、遮破于令遭不幸者生嗔;二、遮破于障碍所欲者生嗔。

  辛一(遮破于令遭不幸者生嗔)分三:一、破嗔于我造四罪者;二、破嗔于亲友造四罪者;三、破嗔于怨敌作四善者。

  壬一(破嗔于我造四罪者)分二:一、破嗔令我痛苦者;二、破嗔轻侮我等三者。

  癸一(破嗔令我痛苦者)分三:一、忍受痛苦之安忍;二、定思正法之安忍;三、忍耐作害者之安忍。

  子一(忍受痛苦之安忍)分四:一、作意轮回之自性;二、作意出离之因;三、以修习观察安忍;四、作意功德。

  丑一、作意轮回之自性:

  乐因何其微,苦因极繁多。

  我们在六道中轮回,苦因多,乐因少。

  什么是乐因?就是享受快乐的因,即善业。但是这个善业是偶尔产生的,可谓少之又少。

  不用说其他众生,我们现在都在学佛修行,很多时候还自认为很了不起,觉得自己很有修行似的,但什么是真正的善,怎样才能积累善根,若以这些标准衡量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积累过什么善根,自己行持的是否是真正的善法?仔细一观察,真的很难啊。虽然我们现在有幸得到了人身,遇到了佛法,但是我们有没有真正行持善法啊?我们到底做了什么善事啊?享受快乐的因是善业,积累点善根特别不容易,所以我们得不到安乐是正常的,享受不到快乐是正常的。因为我们没有做过什么善业,既然没有这个因,哪来的果啊?

  有的人还怨天尤人:我怎么这么倒霉啊?我怎么这么痛苦啊?人家多有福报,多自在、快乐啊!你应该问自己,这是因为你没有做善事,你没有积累善根啊,没有别的。人家有福报,因为他积累善根了;人家快乐了,因为他肯定行持善法了。有因才会有果。

  什么是痛苦之因?就是不善业。不善业等却多之又多,无勤中就存在。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这些思想、行为,不用特意,不知不觉地就造恶业了,处处都造恶业,这都是痛苦之因。

  你应该思维和比较快乐的因与痛苦的因,快乐的因少,痛苦的因多,所以苦多乐少是很正常的,有什么可怨天尤人的?

  我们都在六道中轮回,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超不出痛苦的范围,所以有苦是正常的,受苦是正常的。你觉得正常,能面对痛苦,痛苦就会变成快乐,这叫解脱,就是一个转念嘛!为什么说“轮回即是彼岸”“轮回即是涅槃”?就是一个转念。涅槃指的是快乐,轮回指的是痛苦。若念转不过来,就是轮回,就是痛苦的;若念转过来了,就是涅槃,都是快乐的。念没有转过来,说明智慧还是没有打开,所以处处遭遇痛苦,处处遭遇灾难,这是正常的,因为你在六道中轮回嘛!轮回就是痛苦的意思,你离不开痛苦的本性,所以不要怨天尤人。我们很多时候会找很多其他的理由,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理由。

  痛苦本来就是轮回的自性。既然现在你没有转念,还是属于轮回的,所以苦多乐少,处处遭受痛苦,不离痛苦,这就是轮回的自性,因此应当安忍。

  丑二、作意出离之因:

  无苦无出离,故心应坚忍。

  苦行伽那巴,无端忍烧割,

  吾今求解脱,何故反畏怯?

  六道轮回不离痛苦的自性,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无苦无出离,故心应坚忍”:如果感受不到痛苦,就不会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如此也就不会有出离轮回的念头。因此,你这颗心要好好地思维而坚定不移地承受痛苦。

  佛为什么一开始就讲苦谛呢?就是让大家认识苦,让大家觉察到苦,然后才可以产生出离心,才真正会希求解脱。只有希求解脱了,才会修解脱的因,这是很重要的。

  尽管轮回离不开痛苦的本性,但是我们不明白,无始劫以来在六道中轮回,现在已经麻木了,很多时候觉察不到痛苦了。所以,觉察苦、认识苦,这是很重要的,这是修法的根本,也是解脱的根本,这样才可以产生出离心,之前是不可能的。

  我们现在为什么总是精进不起来?就是没有出离心。为什么没有出离心?就是没有真正地认识到苦。有些人还煞有其事地讲“人世间三分是苦,七分是乐”,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这样想,这个人就是彻底糊涂了。即使你把这句话反过来,“人世间七分是苦,三分是乐”,这也是错误的,人世间连三分的乐都没有,只有痛苦,没有安乐。为什么?因为你在六道中轮回。若是没有烦恼的控制、业力的牵引,不叫轮回。只要有烦恼的控制,有业力的牵引,这就是在六道中轮回。六道轮回只有痛苦,没有安乐,但是我们没有明白,没有认识到苦,所以没有生起出离心啊!既然没有生起出离心,所以精进不起来啊!

  大家现在在百日共修,在修加行,但也总是丢三落四的。一天要求有四座观修,你们看看自己坐了几座?还有一些晚课、闻法等其他的修法,也是如此,今天落这个课,明天缺那个课,还为自己找很多的借口和理由,说“没有时间”,能没有时间么?实在不行,你就少睡一个小时,少吃一顿饭。每天三餐好像谁都没有落,晚上睡觉好像时间都掐得很准。为什么会这样?就是没有真正生起出离心,没有认识到苦啊!如果你真的认识到了苦、觉察到了苦,能这样吗?

  遭受痛苦、遭遇灾难是好事,因为它可以让你产生出离心,让你走进佛门,让你精进修行,让你究竟成就。现在我们身边很多学佛的人也是因为遇到一些痛苦、烦恼的事,才走进了佛门,开始修持佛法的。我们就是要遭受一些痛苦,尤其是学佛修行的过程当中要遭受一些苦难,这都是应当的,都是好事。

  “苦行伽那巴,无端忍烧割”:“苦行”和“伽那巴”指的都是外道。

  天女俄玛是自在天王的王妃,她反对自在天王苦行。天女俄玛的很多信徒为了令她欢喜,为了能获得她那样的果位,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如往火堆里跳,忍受焚烧的痛苦;或者割断自己的身体,忍受这些痛苦。

  伽那巴是以前印度信奉梵天王的一种外道,他们为了令梵天王欢喜,为了获得梵天王的果位,也进行苦修,在一些如日食等特殊的日子里,他们就会砍断自己的头,割断自己的四肢等。

  这些外道通过这种极其残忍的方式去修梵天王、天女俄玛,他们这样做也是为了解脱,为了获得这样的果位。但是他们能不能得到解脱,能不能获得这样的果位?不能。这些都是外道,都是邪道,他们尚且会这样忍受种种苦行。

  此外,世间一些人为了国家或者个人的暂时的利益,也会不惜一切代价,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不要了,尽管这些都是无意义的,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但是他们仍然会这样做。

  这些众生为了获得天人的果位,为了让天王等欢喜,竟然愿意遭受这样极大的痛苦,尽管这些痛苦都是无有意义的,但是他们还是不顾一切;而我们是为了解脱、成佛,即便遭受点痛苦和灾难,又有什么不应该的呢?

  有些人说:“在山上吃不好,住不好……”怎么吃不好,怎么住不好?以前佛陀在世的时候,都住森林中、山洞里修行;而我们现在都住楼房里,睡在床上,还说“吃不好,住不好”?你们到山上来参加百日共修,是来享受的,还是来修行的?每天只有四座观修,但是有些人已经不耐烦了,一听到下座的引罄声就高兴。刚打第一声下座的引罄,他好像早就准备好了似的,一下子就从房间里出来了;打第二声引磬的时候,他已经冲出大门了。但若是要开始入座的引罄声响了,甚至其他人都已经入坐了,他还在那儿晃晃悠悠……这种人还想解脱?还想即身成佛?做梦去吧!甚至有的人还在这里用佛法造业,将来要下地狱的,要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那个时候别喊“救命”啊!那个时候,谁也解救不了你,都是你自己咎由自取!

  大家能上山参加百日共修,这是多么不容易啊!若你在山上虚度光阴,和在山下虚度光阴有什么差别啊?若你在山上造业,和在山下造业有什么区别啊?山上有这么好的环境和条件,你还虚度光阴,罪过不是更严重了吗?!在这么清净的道场中,能够和这样一个清净的僧团一起修法,自己却还不知道珍惜,还去造业,这个罪过不是更严重了吗?!这样的人还不如不参加共修,还不如不学,最起码也不会以僧众作为对境来造业,不会用佛法来造业。

  “吾今求解脱,何故反畏怯”:我们为了解脱,为什么反而经常畏缩、怯懦呢?且不说用身体和生命来求法、修法,就那么一点点痛苦都忍受不了。你想舒舒服服、快快乐乐地成佛,没有这样的事!历史上没有舒舒服服、轻轻松松成佛的!自己看看吧!

  大家应该先问问自己:想解脱,想成佛的心是不是真的?如果想解脱、成佛的心是真的,你为什么不去做解脱的因呢?为什么不采取一切手段去做成佛的因呢?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发心有问题了,我们想解脱、想成佛的心不是真的。大家应该仔细观察一下,若你是真心想解脱、成佛的话,你还需要有人督促你吗?还需要别人安排你吗?修法、行善都是你应该做的事,自己应该全力以赴地去做啊!这还要让人给你安排吗?还会这样勉强吗?大家自己真的要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的发心有问题了。

  如果自己想解脱、想成佛的心不是真的,还是惦记着世间这些所谓的安乐,还想到社会上混,那就干脆点儿,做个决定,没有人阻拦你!脚踏两只船是不行的。佛是从来不勉强人的,因为修行要靠自己的发心,做善事也是要靠自己的发心。若自己是勉强地做,没有这样学佛的,没有这样做善事的,一切都是要靠自己的发心。我们经常讲发心,也是这个意思。如果你不发心,就没有功德,没有善根;只有发心了,才有善根。所以,一定要重视发心。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入行论       安忍)(五明学佛网:入行论       安忍)  

 雪漠:喜乐与安忍:智慧的超越 

 隆莲法师:入行论智慧品略释(隆莲法师 译颂) 

 传喜法师:巍巍不动 承担安忍 

 达真堪布: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间如何修持安忍、静虑、智慧 

 呷绒多吉上师:别人对你发脾气时,你正好可以修安忍、发菩提 

 呷绒多吉上师:在他人的诽谤声中修安忍 

 呷绒多吉上师:安忍可以先从朋友 

 佛陀本生传之二十七:安忍求和 

 生西法师:为什么我们经常做不​到安忍 

 佛门映像:《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安忍品69 旁生亦行持安 

 佛门映像:释迦牟尼佛广传 安忍品 象王恭敬出家相 

 安忍,安住在变化中,不起心动念叫作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