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李圆净:世人多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的,岂非大错 |
||
|
||
真能念佛——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 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 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 真能念佛——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 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如古德说:“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上句说事,下句说理。能两句作一句看,事理圆融,固然最妙。但今人多是事理俱未明了,便宁可按事说,不宜按理说。与其执去则实不去之理,便不如执生则决定生之事为得。为什么呢?因其事有偕理之功,理无独立之能。执理废事。使不免落空之诮。执事昧理,犹不虚入品之功。愚夫愚妇虽不识理,却偏能暗合道妙,就是这个缘故。须知这一句弥陀,固然非大彻大悟,不能全提,而最愚最钝,亦无少欠。本自超情离计,故不消作意离绝。只要一心受持,何贵依稀解悟。为慎重计,修净土最好不入禅机,怨怕意见稍乖,两门俱破。参禅人不可不兼修净土,因为提防退堕,可不寒心。果能专修净土的,自不须更涉余宗。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念得这一句阿弥陀佛熟,那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那千七百向上机关,也在里许。那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也在里许。 所以—— 真能念佛的,不起贪嗔痴,即是大持戒。 真能念佛的,不计是非人我,即是大忍辱。 真能念佛的,不稍间断夹杂,即是大精进。 真能念佛的,不妄想驰逐,即是大禅定。 真能念佛的,不为他歧所惑,即是大智慧。 莲池大师说:“一句阿弥陀佛,赅罗八教,圆摄五宗。”世人多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的,岂非大错。 ——《佛法导论·净土篇》(李圆净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