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品读清明诗,人生见须知


   日期:2016/4/3 19: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蔡汉以

  2016-04-03

  明天是清明节。从古至今,以“清明”为题材的诗篇,可以说不计其数!在这些清明诗中,大家相当熟悉的,应该是唐朝杜牧写的那一首: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803年-约852年),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26岁中进士。清明节这一天 ,杜牧上坟扫墓,天下雨,细雨纷纷。他看见路上的行人,缅怀逝去的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这时诗人在雨中赶路,衣服被雨淋湿了,天气寒冷,希望借酒消愁。他向一个小牧童问路哪里有酒家?小牧童热心地说,酒家在远处的“杏花村”。杜牧的这首诗,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品读后,给我们留下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

  然而,使我品读出新意---“人生见须知”的清明诗,不是杜牧这首诗,而是北宋一位大诗人黄庭坚写的清明诗。

  清明---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我认为这首诗有三个引人注目的地方。首先是把清明节说成是“佳节”。我们通常认为,清明节是上坟扫墓,哭哭啼啼,“欲断魂”!而只有中秋节、春节等这些欢乐的节日,才说是“佳节”。那么,黄庭坚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值得我们思考。

  其次说出了怎样做人,才受人尊敬的问题。黄庭坚通过对二个人的评价,给出了明确答案。

  “人乞祭余骄妾妇”,说的是古代的某个齐人,经常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来,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说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这种人无人格尊严!

  “士甘焚死不公侯”,说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碌,宁愿隐居山中。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就下令放火烧山,逼他下山。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动摇,抱树焚死在绵山中。这种人不贪功,受人尊敬!

  这件事,巧妙地告诉我们,正是这介子推不下山之事,后来才有“寒食节”,才有“清明节”。这很巧妙地说出了“清明节”的由来。

  再有一个新意,是他对“生死”之看法。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意思是说,每个人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要死, 死后都是篷蒿共一丘(蓬草和蒿草)!

  我年青时,读到这二句诗,粗浅地认为---那是说人死后都是一个样的意思!现在我以转了一个甲子轮的人,再品读这二句诗,这时才知道那种理解是错误的!

  现在我谈谈“人生见须知”的问题。

  把清明节说成是“佳节”的原因。据张君《神秘的节俗》(2007年版)研究,今天的“清明节”,是由古代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三个节日复合而来的。

  早期的“清明节”,主要是一种时令或节气,以农祭仪式活动为主,例如我们说春耕生产,插秧的时间在“清明节”前后十天为宜。而现代清明节的扫墓、特殊的饮食习俗等,主要源于寒食节(古代寒食节有禁火、冷食、墓祭)说起这特殊的饮食习俗,我们闽南地区,至今还有清明节吃“草粿”的习俗。

  我小时候,曾经随母亲到田间采过艾草,做“草粿”吃。现在我虽然吃着“草粿”,但已经不是母亲做的“草粿”了。感叹物是人非!如今我父母都过往人世! 我父亲生于1925年农历4月11日亥时,2007年农历8月13日子时逝世,享年83岁!我母亲出生于农历1934年5月27日子时,2014年农历闰9月 12日巳时逝世,享年81岁!在此遥寄哀思!

  现在我们再回到清明节由三个节日复合的话题上来。清明节踏青、插柳以及各种游戏活动等,与上巳节有关联。古代上巳节,有春嬉、招魂、祓禊(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并有沐浴、采兰、嬉游、饮酒等)这游戏活动现代还增添了放风筝项目等。正因为在清明节有踏青、插柳以及各种游戏活动之欢乐,黄庭坚在清明诗中,才说 “佳节清明桃李笑”,没有哭哭啼啼“欲断魂”之情怀。

  关于生和死的思考。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清明节有一项内容,那就是缅怀逝者!而缅怀逝者,就要说到其生时之功绩,其死后之意义,简单说就是生死观。

  黄庭坚“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给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如何对待生死?这种终极问题,是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在力图回答的问题。

  儒家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人生要有抱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入世的情怀,表达对社会的关切,在今世、在当下,做出一些对社会、对苍生有意义的事情,你的生命存在就是有意义的。在儒家看来,生命的意义并不取决于你的生命长度,而取决于生命的质量和光芒。所以儒家的境界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把青史留名作为追求目标。儒家没有“彼岸”的意识,但是却以史为鉴,以史判人,它认为通过历史的承载,使人生命的光辉和生命的价值不断的跨越时间的长度,达到一个光辉的顶点。所以儒家是“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即求烈于后世”。

  道家则不然。采取“无为”的立场对待社会和天下,他们希望对社会保持一种“垂手拱立”的态度,达到一种“返璞归真”的状态。道家不重视所谓的生命辉煌,而更重视生命的绝对长度。道家认为一个人活得时间长,绝对的生命的延长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道家把重点转向修炼术、修身术,让人健康、长寿和愉悦的生活。它追求人的健康,追求人的生命长度。

  佛教作为一种异域文明,并非中华民族的母体文化,但是它传入中国以后,迅速与中国的儒家道家思想融合,逐渐演变,也成为中国主体文化之一。我们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其中就有佛家一支。佛教拓展了中国人关于生命的观念,特别是关于生命长度的观念,为中国人构建了彼岸意识。佛教认为,人的生命其实是没有止境的,它是通过“轮回”的方式在不断延续,当你生命结束以后,并不是一个生命的完结,而是通过轮回的方式进入下一个体系。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此下生命的结束是另外一个彼岸生命的开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种轮回的概念,彼岸的概念,使我们产生约束当下行为的动力,因为必须用合乎道德的要求来安排当下的人生。佛教还有一个重要观念就是爱惜生命,把戒杀列为第一戒,犯戒即犯罪。

  基督教的天国观是建立在上帝终极审判的基础之上的。人在死亡的时候,要接受神的终极审判的,这种审判,决定灵魂是升天堂还是下地狱,如果你做了很多坏事,有很多恶行,那你死亡以后你的灵魂是要下地狱的。相反,如果你做了很多慈善很多有益于社会的事,那么你就可以升入天堂

  由此可见,黄庭坚“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给我们的启示是生命的意义,人生要有抱负。在今世、在当下,做出一些对社会、对苍生有意义的事情。否则死后“共一丘”太不值得!

  我首肯黄庭坚的观点,但也了解其它宗教提示的“人生须知”。

  最后,让我以崇敬的心情,介绍黄庭坚基本情况,并向黄庭坚致谢!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公元1045年7月28日生于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 公元1105年11月8日,卒于宜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代管下的县级市)享年60岁。黄庭坚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他是大名鼎鼎苏东坡的学生, 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这进士的“学历”,相当于现代教育什么学历呢?

  从 “清朝科举与现代教育对照”来看:院试---即“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叫“秀才”。乡试---即“秋闱”,省级考试,生员(秀才) 参加;考上为“举人”。会试---即“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在进士中又分为三档:一甲(即第一档)有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即第二档)若干人,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三甲 (即第三档)若干人, 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同进士出身”。从一甲到三甲,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可见,这秀才相当于现在的中学生; 这举人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这贡士相当于现在的硕士研究生,这进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研究生。

  也就是说,北宋黄庭坚进士,若时光能倒流,就等于现在黄庭坚博士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