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稻盛和夫:所有的成功之道,抵不过这八个字


   日期:2016/4/14 15: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日本著名大企业家稻盛和夫一生培育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他说他所有的成功之道,不过这八个字——敬天爱人,利他之心。

  稻盛先生在各种艰难、复杂的决策面前,始终坚持“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个根本的判断基准即出发“原点”,“敬天爱人利他”就是稻盛经营企业和为人的原点。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古人说人必须有三畏:畏天、畏地、畏己。这里所说的畏,其实就是敬。

  敬畏之心源自于人的信仰,人的心里有敬畏或恐惧的事物,才能既敬重又畏惧,才会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显得格外谦逊。

  曾国藩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他认为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逊平和,保持内心的执著和清静,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

  仁者爱人,道德的最高修养

  “仁者爱人”,出自《孟子》,“仁”的基本涵义,就是爱人。

  莎士比亚也说:“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成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去照亮别人。”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爱心赠人,心有光芒。

  孔子的弟子冉伯牛有一次生了麻凤病不能起床,这种病是传染病,人们都不敢接触他。但孔子却非要亲自去探望他,他还握着冉伯牛的手说:“亡之,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明代外科医家陈实功曾说:“再遇贫难者,当量力微赠,方为仁术;不然有药而无伙食者,命亦难保也”。

  仁爱是一种人道思想,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对天下万物都一视同仁,一切的苦和病,都能感同身受,这就是道德的最高修养,仁爱的极致了。

  利他之心,菩提心之所起

  “利他之心”,简单说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不贪慕金钱名利,但对于别人却是尽自己所能予以最大的帮助。

  日本北海道旅客铁路公司曾计划关闭一个几乎得不到使用的火车站,但后来发现有一名学生仍会每天搭这班车去上下课,公司决定保留这个车站直到这个学生高中毕业。这个“只为1人开设的车站”,很好的诠释了利他之心这个词。

  现在很多人十分羡慕开悟成佛的境界,华智仁波切曾明确地说:成佛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并不是想自己获得佛果后,一个人过得逍遥自在。学佛是为了成佛,而成佛,是为了利他!

  《弟子问答录》中也说:“余事皆下品,唯有利众高。”世间上其他事的意义都不大,唯有利益众生是最无上的,我们若要想在内心当中生起菩提心,一定要先生起利他之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成功       稻盛和夫)(五明学佛网:成功       稻盛和夫)  

 仁焕法师:如何获得事业成功 

 仁焕法师:愿力是成功的起点 

 仁焕法师:成功的资粮 

 张曼涛教授:佛教是随着郑成功渡台才传至台湾的吗? 

 雪漠:定力是成功的决定因素 

 卢志丹居士:佛说:最便捷的成功途径 

 月悟法师:智者大师金陵弘法大获成功的因缘 

 法清法师:快乐是成功的唯一标准 

 能弘法师:成功人生——教育·成功 

 能弘法师:成功人生——智慧·成功 

 能弘法师:成功人生——修身·成功 

 能弘法师:成功人生——品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