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修道要反过来修才能成就


   日期:2016/4/29 15: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会体会天道的规律,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都喜欢自己好,天道都是反过来的。要把好的给别人。所以修道要反过来,顺着走是凡夫,反过来就是圣贤了。

  有个人讲,他是做金融的,多的时候可以每个月赚五六万。他说,他以前做苦力活,在工厂上班,觉得没有前途,就出来做。他的同学还在工厂上班,每年赚的工资都不如他每个月的多。他觉得他对了。但我说,你才是吃亏的。他们在工厂上班,是赚辛苦钱,起码没有损福报。你一下子就来这么多钱,搞金融的,不实在。钱会存不住的。他说对的,钱来得快,去得也快。

  我观察过很多不实在的行业,像赌博,乃至贪小便宜来的钱,都存不住。而且你沾了习气后,浪费了,可是损你的福报。其实天道很忌讳小聪明,但现在人就喜欢小聪明,总喜欢一下子来大钱。现在经济不好,许多厂倒闭,都是把钱拿去炒房子,炒股票,给炒没了。所以说不实在。

  佛弟子做事,要勤劳地做老实事。我为什么不赞同人们去卖保险,乃至于暴利行业的东西,凡是利润过高的,这都是很容易损福报的。所以很多店面,做到最后都做不下去了。你付出的不多,得到的却很多,这都是不吉祥的。

  学佛人要勤劳一些,不要想着,又轻松又赚钱的工作。有个人给人做保姆,上六个小时,才领半天工资。别人都劝他不做。我说你去做,付出的多,得到少,这个是积累福报的过程。付出的少,得到的多,才是损福报的。

  王凤仪善人讲,以前给人打工,要结账时,都喜欢给人多忙个两三天。他的一个叔叔都笑他傻,他叔叔做半天要领一天工资。王凤仪就说,我多做了,不亏天。你少做了,才是亏给了老天爷呢。果然,过了几年,再也没人愿意雇用他叔叔,连扛土包的粗活也没人愿意给他做。

  现在很多人骂老板,说老板不好。老板不好有他的因果,但古人讲究忠恕之道,现在他是老板,给你一份工作谋生,你就要感谢老板了。这个忠心都没有的话,你以后连找工作都困难。

  以前人活到老,干活到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禅宗祖师仍然都保存这传统。虚云老和尚就是这样子,一百多岁还要盖庙,盖庙盖到死,一点福都没有享过,罪倒是受了不少。祖师们都很勤劳,他们的福报才大,后人才会惦记他。

  有些人来问,我要辞职去庙里做义工,我说你不要。我很理解汉地庙里,你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庙里就扫扫地而已,老太婆就可以了,不要年轻人去。很多人学佛后,不上班了,越来越懒了,福报越来越小,很可惜。

  像全世界中,中国人是最勤劳的。有钱赚,可以晚上加班都好。这个勤劳的习惯很好。很多人上班不勤劳,你去出家也一样,懒懒散散过日子,没有意义的。信施难消。越修行,越没有福报,很可惜。

  人要勤劳,还是要适当有些压力,生活有压力是好事。有个道友问,我要如何放下,如何更加自在一些。我说你任务完成了,你就放下了,就自在了。不是你去出家了,你真的就自在了。人来到世界上,都有任务要去做的。在家出家都有责任。尤其是出家人,我看很多出家人,都活的很愁。像虚云老和尚,没有见他笑过,他有忧患意识。任务还没有完成,放不下。这个是一种责任心。

  人在家时有责任心,出家也一定能成就。在家没有责任心,什么都无所谓,不认真,出家也是一样混日子。我们要勤劳一些,认真一些,做老实事,不昧良心。

  像有些人一辈子干活,一点福都没有享受过,这就是中国人。他虽然没有享受过,但他的福报就留给了晚年,晚年能健康,下辈子福报更大。人都是有来生的嘛。最起码的要积累福报给来生。

  一般来讲,中国人不重钱。以前老百姓门口都写着耕读世家。耕种是糊口,读书是养身,而且读书能当官,进入仕途。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所以中国人的士农工商这个排列,在骨子里就有。像商人,他经商是为了糊口,他希望孩子以后不要经商啦,好好读书才是关键。所以中国出不了百年企业,中国人不喜欢搞企业,喜欢入仕途,或者读书。这个是个很有趣的现象。

  古人讲的,官门之中福好修。当官的人,好修福,修阴德快。你看了凡四训,他也是在官门中修阴德的。普通老百姓,修阴德慢。所以中国人骨子里是重阴德,不重钱财。像为什么会读书,会当官,古人讲的,是祖上的阴德。阴德的观念维系了中华几千年的灿烂。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