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37集)


   日期:2016/5/27 15: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零六页,从第一行看起,「叹彼佛名」。请看经文:

  【闻佛圣德名。安隐得大利。种种供养中。勤修无懈倦。】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前面我们读到这个地方,接著我们看注解。这第二段,「(二)赞佛号功德」。『闻佛圣德名』。「弥陀本愿从第十八至第廿七共十愿」,十八十念必生;十九闻名发心;二十临终接引;二十一悔过得生;二十二国无女人;二十三厌女转男;二十四莲花化生;二十五天人礼敬;二十六闻名得福;二十七修殊胜行,这是十种,一共十愿。「又从第四十四至四十八共五愿」,四十四普等三昧;四十五定中供佛;四十六获陀罗尼;四十七闻名得忍;四十八现证不退,这五种愿,五愿。「愿愿皆因闻佛名号,永离诸恶苦,终得究竟乐。」例如闻名得福,闻名发心,刚才我们念了,闻名得忍。这几句话的意思很深,念老提醒我们,让我们认识清楚,没有怀疑,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上面一共说了十五种,十五愿,四十八愿十五愿里头,愿愿都跟名号有关系。所以弥陀名号的功德有多大?有多深?有多广?实实在在说是说不尽,无法称说。

  什么人念这个阿弥陀佛佛名?在整个宇宙里头,过去、现在、未来,不是第一等福报他不能念。为什么不能念?他有业障障碍住他,他有习气,烦恼深重,这句名号他念不下去。所以由这个地方我们就能想到,确实有不少乡下偏僻地方寺院庵堂,都有一些念佛的阿公阿婆,他们甚至於不认识字,一天到晚只知道念阿弥陀佛,痴痴呆呆的。你靠近问他,他都是阿弥陀佛,除了一句阿弥陀佛,好像他什么话都不会讲。这种人往往是一般人认为他迷信到极处,殊不知这一节经文念老给我们说清楚、说明白了,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等有福报的人。

  我曾经问过一个法师,他是内地一个寺庙的住持,我说,你们寺庙有没有这样的人?说有,总有那么四、五个。我就告诉他,这样的人我们要礼敬、要称赞,不可以怠慢。为什么?寺庙周围有这些阿公阿婆,你们这个地方平安,你们这个地方有福。福从哪里来?这些念佛人真正有福。谁知道?佛知道、菩萨知道、罗汉知道、天人知道,也有些鬼神知道,就是人不知道。而且就是住在旁边附近的人不知道,甚至於住在他隔壁不知道,沾他的光,得他的福,不知道。这些阿公阿婆他也不愿意别人知道他,以免麻烦,一句佛号念到底,痴痴呆呆的。这几个人诸位留意,将来必定自在往生,他往生没障碍,他念佛功夫到家了,没人能相比,真的是永离诸恶苦,终得究竟乐。

  得究竟乐,往生到极乐世界得究竟乐,我们能够理解,现前得究竟乐,我们不知道。现前这些人很可怜,跟乞丐一样,他怎么会有究竟乐?我们没有入他的境界,不知道,入他境界就知道了。他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时,他没有烦恼、他没有忧虑、他没有牵挂,什么都没有,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你说他乐不乐?我们能想到这个地方,才真正懂得他是究竟乐。我们在旁边看到他苦,在社会上年老了,没有人照顾,没有好的生活环境,在寺庙门口,寺庙附近,你看他坐在那个地方念阿弥陀佛。你问他,他痴痴呆呆的,问他,他回答你阿弥陀佛,问什么都是阿弥陀佛。我的眼目当中,那是佛菩萨,示现的,什么叫老实念佛,什么叫万缘放下?你看他,万缘放下,老实念佛,他在这做榜样给我们看。这个世间事全放下,好像与他不相干,他只会念佛。

  这个括弧里头举几个例子,例如闻名得福,闻名发心,闻名得忍,这三句里面,前面两句容易懂。闻名得福,这个福得在阿赖耶里头,阿赖耶落下佛名号的种子,不定什么时候有因缘,这个种子起作用。起作用是什么?你也念阿弥陀佛了,或是有意或是无意,阿赖耶识里头有佛的种子,没有佛种子不会有佛的名号冒出来,得福。第二句比第一句的意思深,不但得福,他发心了,发什么心?发求生极乐世界的心。这当然对象是修净土的同修,常常把佛号忘掉了,看到这些阿公阿婆手拿著念珠,佛号不间断,把信愿持名提起来了,这闻名发心。这个心是好心,要常常发,把它养成习惯,时时刻刻都发这个心,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净土。闻名得忍留著以后再说,得三种忍,三种忍里头有无生法忍,这个意思就是说明念佛成佛。无生法忍是什么人?大乘经上常说的七地以上。十地菩萨,他第七地,这位子高,上面是八地、九地、十地,再上去是等觉,就成佛了,距离如来果地很近,不远。所以闻名不容易。

  「十方众生闻名,悉皆安稳,得种种真实之利。是云安隐得大利」,这是经文的第二句。这个地方的话,句句都是真实话,没有一个字是骗人的、是假的。十方众生闻佛名号,你怎么会闻佛名号?当然现在住世的佛菩萨他为我们介绍,讲经教学就是介绍,把佛的殊胜名号介绍给你,让你能念,知道称念。得种种真实之利,这里头种种真实之利,所谓真实就是殊胜的善行功德,这个功德保证你往生极乐世界,叫真实;没有办法帮助你往生,就不叫真实。帮助往生里面无比殊胜的,就是佛号不间断,你看阿公阿婆为什么一天到晚佛号不间断?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句接著一句不放松。不管你问他什么话,他回你都是阿弥陀佛,好像他除阿弥陀佛之外,他不会说话。真干!这叫安稳得大利。世间人得大利不安不稳,念佛人得大利是安又稳。这个大利是真正大利,不是世间一切法,真实大利,往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成佛去,这叫大利。

  我们往下面看,「十方大士闻名得益,感恩图报。故广修供养,无有懈倦」。这是『种种供养中』。我们看到这些念佛的阿公阿婆,他用什么供养?就用这句佛号供养。你看到他在念,你听到他在念,念念佛号到我们自己心里去了,这是种种真实之利。他在那里跟法师讲经说法有没有两样?没有两样。法师讲经说法是把这桩事情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发起信心,信愿持名;这些阿公阿婆,他不要讲,他做出榜样,做出来给你看。法师讲经是言教,言语在教人、劝人;这些阿公阿婆是身教,我做出来给你看。身行言教,身行那种功德比言教还要殊胜。

  如果我们遇到,以前不知道,现在明白了,这真修行人,大修行人,遇到怎么样?我们对他致敬。怎么致敬?恭恭敬敬站在旁边听他念,念一分钟、念三分钟、念五分钟,再离去。这个时间不长,在这接受薰习,我真正看到了。「感恩图报」,感谁的恩?感佛的恩。我在这里认真的听,受他的感动,这也是报这些念佛阿公阿婆的恩德,他启发我、提醒我,我自己念佛,跟著他一起念,感佛之恩、感菩萨恩、感祖师大德的恩、感现前因缘的恩。「故广修供养,无有懈倦」,懈是懈怠,倦是疲倦,欢喜供养。一切供养当中法供养为最,没有比法供养更殊胜的。我们站在这些阿公阿婆旁边念三分钟、念五分钟,这法供养。我们劝导初学的念佛人,修净土的朋友,把这些例子详详细细给他说明,帮助他增长信心,帮助他慢慢悟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养成一种喜欢念佛心,要欢喜,欢喜念佛心,这功德大。

  所以种种供养当中,有财供养、有法供养,两种供养都有。「《普贤行愿品》曰」,行愿品里面说的,「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这下面列举了几个。「如说修行」,经上怎么说我们就怎样做,这就是如说修行。要听经,不能听谣言。这几十年来,我在国内外见到很多,有附体的,常见,有扶鸾的、有卜卦的,还有作梦的,我见到很多。有些传递佛菩萨开示,有些传递是灾难的预言,能不能相信?不能相信。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那个时候我的老师章嘉大师,有一次我向他老人家请教关於扶鸾。小时候我住在福建建瓯,福建扶鸾的风气非常兴盛,每一家祖宗牌位的上面都挂著扶鸾用的这些道具。有问题,疑难杂症问题来的时候,就把它请下来,铺上沙盘,这个鸾就可以写字。我们那时候上小学,十一、二岁的时候,看到这个很奇怪。我们站在旁边看沙盘里面写的字我们都认识,规规矩矩,工工整整的。谁来扶?都是在街上临时找来的,那个时候是黄包车夫,苦力,挑水的、卖柴的,都是不认识字,干这些粗活,生活非常清苦。把他们请来,让他们把工作放下来,来扶鸾,大概也供养一点红包给他,他也很乐意。真不认识字,没有灵附著的时候他不会写字,写得挺好的,我们看到很多,相信,要不然他怎么写出来?

  可是我学佛那个时候,在台湾,台湾也有鸾坛,有同修带我去看,我去看了。他是一个人扶,叫乩童,别人扶不出来,只有乩童。扶鸾时候那个速度之快,像写草书一样,我们在旁边看了一个钟点,一个字也都不认识,这个我就不相信,很难叫我相信。我把这个事情向章嘉大师禀白,大师就告诉我,他说这个有,灵鬼附在这个鸾坛上,不是佛、不是菩萨。就告诉我,满清的亡国就亡在鸾坛上,慈禧太后相信这个,遇到疑难杂症都请教乩坛,依教奉行,到最后亡国了。你找谁?你找不到他,他走了,你没有办法追究他,他不负责任,吃亏上当的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之前,那个时候满清政府历代的帝王,有疑难问题的时候,都召集他的大臣,尤其是儒释道三家的学者,我们一般讲高僧大德,向他们请教。只有慈禧太后,把这个制度废除了,她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是驾乩扶鸾。

  所以这一类,还有附体、作梦,很多,能不能相信?不能相信。有智慧可以参考,有些他说得有道理,有些说得没有道理,决定不能全听;少分可以做参考资料,不能完全相信他。在今天这个时代,这种事情到处都发生,学佛,佛是智慧,这不是智慧,一定要认识清楚。这些遇到了最好不要接触,离开,不要去看热闹,不受它干扰,这就对了。释迦牟尼佛往生的时候,灭度的时候,对后世学生、弟子们教导的,是教给我们,佛不在世之后,第一个「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经是佛说的,经的注解都是祖师大德所说的,没错,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佛讲经的大意、意思,不依语言,语言、文字不重要,内容重要,这很要紧。教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什么叫了义?真正能帮助我们了生死出三界的,这叫了义;未必能帮助你脱离六道轮回,证得无上菩提,那就是不了义。所以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最后「依智不依识」,智是什么?智慧,要有智慧去判断、去认识,不能感情用事,不能被这些妖魔鬼怪迷了,那就坏了。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这一类,我是年轻的时候好奇,章嘉老人详细告诉我,明了这些真相,不受它干扰。这类事情很多,外国都有。

  所以这都是如说修行供养,我们要把学习的东西,现在讲做分享,给大众报告,做分享,大家都得佛法殊胜的利益。修行是供养里面非常殊胜的,我真干,这是报佛恩,真正报佛恩,真实供养。

  下面,「利益众生供养」。利益众生最重要的,法布施,欢喜为别人演说,自己做个好榜样给大家看,这个重要。要把佛经上所说的,变成我们的生活、变成我们的思想、变成我们的行为,这真供养。

  「摄受众生供养」。摄受有四摄法,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宗教团结,宗教与宗教之间要互相往来,用什么方法?我们就用四种摄受的方法,佛教的。我在一九九九年在新加坡,把新加坡九大宗教团结成一家人,做得非常成功。那时候挺热闹的,每天都有活动,有九个宗教啊,每个宗教活动我们大家都去参加、都去庄严道场,九个宗教你都看到,都派代表去参加。那个时候新加坡有一位高级部长,曾士生先生,他来访问我,问我,你用什么方法把宗教团结起来?新加坡的宗教联谊会五十年前就成立,我去的时候是第五十年,每年只有过年,这些宗教的领导人大家在一起吃一餐饭,然后就没有任何活动,就各个不相往来。我在新加坡住的时候,把这些宗教团结,每个星期都有往来,天天都有往来,宗教真的变成一家人。不仅是宗教这些神职人员我们是一家人,信徒跟信徒之间也往来,有助於社会安定,有助於社会的和谐,所以政府非常欢喜。部长问我,你用什么方法?我说我没有方法,释迦牟尼佛有方法。他很惊讶,释迦牟尼佛什么方法?我说四摄法,四种摄受众生的方法。第一种「布施」,第二是「爱语」,第三是「利行」,第四个是「同事」,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这八个字,跟不同宗教往来、不同族群往来,就变成一家人。

  这个布施跟六度里面的布施意思不一样,六度布施是放下悭贪,目的是这个;这个布施不是的,这个布施是请客,你要跟他们大家都往来,要常常请客、要常常送礼,是这个意思,就是人情。所以我团结九个宗教,在新加坡,第一次去拜访,李木源居士帮助我接洽,约定时间之后我们一同去拜访,拜访送一个大红包,新加坡币十万块。送给他干什么?每个宗教都有慈善机构,有些办医院,有些办老人院、幼儿院,有些办学校,多半是职业学校,帮助一些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到那边去受训,训练成功之后他们负责介绍工作。这些事业都是好事业,我们帮助他。所以我们一共用了一百万新加坡币,新加坡九个宗教就变成一家人,好!

  爱语不是甜言蜜语,真正对他爱护他们这种言语,就是我们接触谈话的内容,是出自於真诚帮助他们发展,帮助大家团结,带给社会安定和谐,化解一切冲突,都欢喜。利行,行是我们的行为,日常生活行为,决定对他有利益,没有损害。宗教与宗教之间最怕的是拉信徒,不可以。决定不批评,我们只有赞叹,没有批评;只有劝告,没有拉信徒的。我们有活动,欢迎你来参加,绝不是叫你放弃那个宗教,来信我的宗教,这个不可以。同事,我们所做的事业是共同的利益,对宗教有帮助,对每个宗教都有帮助,对社会有帮助,对国家有帮助,政府欢喜。这是摄受众生供养。

  下面,「代众生苦供养」。活在这个世间,苦!如果我们要怕苦,就不来了。我们到这个世界来干什么?众生受苦受难,我也受苦受难,他们受苦受难是业力,业报,我这个受苦受难是佛菩萨大慈大悲应化在世间。在佛菩萨来说,就是前面所讲的四摄法,摄受众生供养,同事嘛,我们生在同样时代、同样的社会,接受同样的苦难。在苦难当中照顾大家、帮助大家减轻苦难,这就对了。

  「勤修善根供养」。善根,能生善法的根。今天根有问题,总的来说,中国传统的文化,确确实实是一切善法的大根大本。中国的大根大本是什么?第一个是孝,第二个是敬。从小把它养成,孝养父母,恭敬长辈,弟弟对哥哥要恭敬,哥哥比你大,对待年龄比我大的、辈分比我大的,要像对老师一样的恭敬。所以,「敬」用老师做代表,「孝」用父母做代表,知道孝顺父母,知道奉事师长。这两个是根!今天问题出来了,根断了。好的老师非常感叹没有学生,学生不肯学,不是老师不教,学生不肯学,老师没有办法叫他学。所以老师找不到学生。真正想学的人找不到老师,学校的老师不教了。

  这个事情我遇到了,亲身遇到的。我二十六岁认识方老师,方东美先生,他引导我入佛门,他是一位大哲学家,在台湾是有名的哲学家。我那个时候想学哲学,打听他,他是桐城人,桐城是我们的老乡。我是安徽庐江人,他是安徽桐城人,我们这两个城距离现在三十公里,很近。没有人给我介绍,我只好自己介绍自己,我写了一封信、写了一篇文章寄给他,希望他能答应我,我到学校里面去旁听他的课程,就这么一个愿望。自己失学年早,没有念什么书,对於学术没有根柢,我知道这个东西重要,没有机会学习。在外面这么多年,年轻的时候要靠自己去劳力赚一点钱维持生活,非常清苦。

  方老师回了我一封信,要我星期天到他家里去见面,我们觉得有指望了。星期天到他家拜访他,问了一些家乡的状况,同乡嘛。又问我读书的状况,我说初中毕业。他说你有没有骗我?我说不敢骗老师。他说你写的信、写的文章我们台湾大学学生写不出来,从这里他怀疑。我说我确实是喜欢读书,但是没有在学校,都是自己学,也没有老师指导,所以很困难,基础扎得不深也不稳。老师就告诉我,这六十五年前,说现代(这是讲六十五年前)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他说你要到学校去听课,你会大失所望。我听了这个话很难过,老师完全拒绝了,我的希望落空了。所以当时自自然然的心里感到很难过、很沮丧。我们沉默了大概有十分钟,老师开口说,这样好了,你想学,你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时间是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半,两个小时,每个星期到我家里来,我给你上两个钟点课。我这个哲学跟他这么学的。

  他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佛经哲学」。我那个时候很惊讶,我跟老师报告,佛教是宗教,宗教是迷信,哪来的哲学?尤其是佛教,高级的宗教只有一个真神,佛教是多神教、泛神教,凡是这一类的宗教叫低级宗教。那个时候我脑袋里是这些东西,它怎么会有哲学?老师告诉我,你年轻,你不懂。他说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咱们学哲学,要跟最伟大的哲学家学习,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如果不是跟方老师学这个,我跟宗教就没缘了,这条路就断掉了,那这一生会活得很辛苦,哪有今天!我这三个老师少一个都不行,都不能成就。

  这个时候,我接受佛教之后没有多久就认识章嘉大师,所以佛教的基础章嘉大师奠定的,我跟他三年,老人圆寂了。他走的那一年好像是六十八岁,我认识他他六十五岁,我跟他三年,这三年奠定佛法的基础。走了以后,我跟台中李炳南老师跟他十年,所以经书这些都在台中学的,十年。证明了老师一句话,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享受到了,所以对老师的恩德永远不会忘记。师徒如父子,老师教我那么长的时间,我没有缴一分钱的学费,人家补习还要缴学费的,老师没有收我的学费,教得很认真、很周到。所以师生是个缘分。

  为什么说学校里教学出问题,那就是学生不想学,老师不能教,教了没用处。但是老师又必须上课,为什么?他的生活来源就靠这一点薪资,靠这些钟点费,收入并不丰富。学生不想学,真正教的老师,学生都走了;学生都欢迎老师给他们讲故事、聊天,考试的时候把题目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分数。所以学生上了大学,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拿文凭,将来在社会上好找工作,为这个。老师为生活费用。所以一个不肯学,一个就没办法教,想教没法子教。我这一个人想学,来家里教,这感人。

  那现在六十五年了,今天的学校怎么样?比从前下坡,没有改进。学生,中国学校我不知道,外国的大学我上了几堂课,怎么样?学生的兴趣大概只有十分钟,前面十分钟,他专注坐在那里像个样子,十分钟之后,眼睛就窗口看别的了,心不在焉。那怎么教?所以我在学校,我很乐意跟教授们举行座谈会,我们来交流,讨论些问题;学生,我不愿意去上课,我们时间不浪费在那里。所以难,一年比一年困难。我想二十年之后,大学里可能没有教授了,那想学东西怎么学法?可能要用光碟。为什么?教授的水平一落千丈,教授的水平下降了,学生的水平当然往下跌落。如果没有教育,没有把人教好,这社会的动乱麻烦可大了!

  中国老祖宗有智慧、有道德,《学记》上告诉我们,「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你做个国家领导人,你想把这个国家办好,第一桩大事就是把学校办好,问题解决了。我在马来西亚,现在这个首相跟我是老朋友,纳吉首相。他在当首相没多久跟我认识了,第一句话问我,他说法师,我很想把马来西亚治好,有什么方法?我就告诉他,中国古人有言,「建国君民」,建国是建立政权,君民是领导老百姓,什么最重要?「教学为先」。我就教他这个,你能把教育办好,把人都教好,你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到今天还不衰、还没有灭亡,靠什么?就靠教育。在全世界,外国人研究文化史的人都知道,中国之所以没有能灭亡,完全靠家庭教育,他加了个「家庭」。中国的家庭教育好,但是现在中国家庭教育没有了,中国过去是大家庭。

  我这一生,我们家庭是大家庭,但是在我出生,家就败了,所以我们家的大家庭我没见过,没见到。老家房子没有了,那块地还在,不算太大,大概只有两进顶多三进四合院,所以这个家庭不是大家庭。大家庭,人口至少两百人以上,一般普通家庭三百人,家庭兴旺的六、七百人。你想想看,这么多人住在一起,要没有规矩那还行吗?那就乱了。所以家有家道、有家规、有家训、有家学、有家风、有家的事业,它是一个社会组织。家庭是对内共产,实行共产主义,不是对外的,对内的。一个家,任何人,不管从事哪个行业,赚的钱,除了你生活之外都要归公。由家来经营,家多半是买土地、买山林,重视於农耕、生产。家是一个人一生的保障,你求学,你有这么大家庭没有问题,你的父母没有钱缴学费,家给你缴学费,与你父母不相干;将来老了退休,家养老,养老是享天伦之乐。中国老人快乐,放下工作了,你说儿孙满堂,一个大家庭小孩总有七、八十个,这么多小朋友在一起,欢喜。

  家学就是私塾,所以教学为先,中国古代把这个教育,教育是由家庭负责任。政府是考试,县考,秀才,就是学位的名称,秀才;省考,举人;殿试,就是中央政府考,皇帝做主考官,叫进士,这最高的学位。考取之后,国家有学校,有太学,就像现在党校一样,培养各级干部的,你就考取之后进入这个学校。这个学校毕业之后,国家分发你,从县市长到中央的官员都有,就是各级干部,为国家服务,拿国家的俸禄。所以学校重要,教什么?教伦理、教道德、教因果,教圣贤教育,圣贤是智慧,智慧、经验是从圣贤教育。就是中国第一大丛书《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分四大类,经、史、子、集,经,圣贤教育;史是经验,历史上的宝贵的经验,提供你做参考;子书是专家学者他们留下来的著作;集,那是文章、诗词歌赋,属於这类的。

  现在这些东西都存在,但是没有人去读了,为什么?学校不教文言文,大家不学文言文,这问题严重!怎么办?我们不能不感谢老祖宗,不能不尊重老祖宗,老祖宗看到我们不肯干,他去找外国人来干,这真难得。现在欧洲许许多多国家在学习汉字,学习文言文。瑞典的汉学家,在中国住了多少年,精通中国的文字学,他回去的时候告诉我们,「汉字不能改,文言不能废,经书必须读」。他回到欧洲就干这个,他在欧洲教什么?教中国文字学,教《说文解字》,教声韵,教文言文,他真干。换句话说,中国这边灭了、没有了,外国那边起来了,一样的。这是什么?老祖宗的安排。我们感恩,老祖宗有智慧,如果中国文明要是消失了,那是整个人类的黑暗,黑暗时期。所以欧洲现在是中国文热,学中国语文。

  这是我们讲到代众生苦,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要拯救文化,文化比什么都重要。只要文化在,国亡了都没关系。元朝蒙古人统一中国,清朝满清人统一中国,都是外族,最后呢?最后都被我们同化,都变成中国人了,好!所以只要文化在,这国家会兴旺;文化不在,这个国家会灭亡,会灭得很惨,不能不知道。

  下面,「勤修善根供养」。善根能生一切善法,不贪、不瞋、不痴叫三善根,一切善法是从这生的,一切恶法是从贪瞋痴生的。所以贪、瞋、痴是三个恶,三恶的根,反过来就是三善。这些东西,伦理、道德,这一次,这几天,因缘生老师在此地讲《中庸》,善根,《中庸》是儒家的善根,根之根。《大学》是善根,《大学》讲方法,《中庸》讲理论,这个道理应用在生活上、应用在工作上、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就是《大学》,中庸之道。这个文化不完全是中国人的,全世界的人都有分,你看中国老祖宗古书里头,开口闭口讲天下,没有讲国家,那个心胸多广阔!所以中国文化是全人类的文化,真的,只要是生在地球上的人就应该学习。二十一世纪很多人说是中国人的世纪,确实有一些外国人害怕,为什么?过去欺负中国二百年,今天中国起来了,怕中国人报仇,这真的,不是假的。中国人会不会报仇?不会。所以今天我们要大量流通《群书治要》,为什么?化解这个疑惑、这个顾虑,让全世界真正能够变成一家人。

  宗教真正能够团结在一起,不分彼此,就是不同的宗教的目标,终极的目标完全相同,外国人叫天堂,佛教极乐世界,原来极乐世界就是天堂,天堂就是极乐世界。你真上天堂了,我到极乐世界,到那里一见面:哎呀,你来了,你怎么来的?才知道原来是一个地方两个名称。我们叫阿弥陀佛,他们叫上帝,原来上帝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上帝,一个人,两个名字。这是现在西方人很欢喜,他有这个思想,我一说他们都赞成,都不反对,所以宗教可以团结。我们在新加坡做了十几年,很成功,现在澳洲也做成功了。这次和欧洲人谈这些问题,我相信他们很短的时间宗教会团结起来,大有助於化解冲突,带给世界安定和谐,好事!统统要靠教育,统统要靠中国传统文化。

  所以我们想著要把《群书治要》翻译成世界上各个不同国家的文字,现在已经翻成的,有八个国家,有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日语、韩语,南方有印尼,印尼是属於马来民族,所以有马来文字的翻译,这边还有韩国的翻译,所以愈来愈多了。大家都看,大家都依这本书来学习。所以,中国人统一全世界是文化统一,不是政治、不是军事,也不是经济贸易,也不是科学技术,是文化,说穿了,就是《群书治要》来统一全世界。大家都欢喜,大家都读这本书,思考问题都以它做标准,就对了,问题就化解了,这善根,《群书治要》是现代社会的善根标准。

  下面,「不舍菩萨业供养」。什么叫菩萨业?业是事业;菩萨,什么叫菩萨?张载说得很好,张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菩萨。这个人真正发心,牺牲奉献,为整个人类谋幸福,为国家、民族的发扬光大,不为自己,这是菩萨。为自己是凡夫、是众生,凡夫只知道是自己,菩萨不是的,菩萨认识整个宇宙是一体,一切众生是一体。所以阿弥陀佛在哪里?每个人都是阿弥陀佛。文殊、普贤在哪里?人人都是文殊、普贤,只要他发心舍己为人,就是菩萨,菩萨的事业就是教化众生。佛的事业也是教化众生,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是教育。那我们就知道了,佛菩萨的事业是教育,佛陀教育,叫菩萨事业。其他的宗教是宗教教育,行,好得很!

  这两个字「宗教」,宗,你看看它什么意思?学过《说文解字》就懂得,教是什么意思?一般字典上大家能看得到的,宗有三个意思,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这叫宗;教也有三个意思,教育、教学、教化。这两个字连起来,什么叫宗教?宗教就是人类主要的教育,宗教是人类重要的教学,宗教是人类尊崇的教化,尊是尊重,崇是崇高,至高无上。宗教教育能够带给人类幸福,就是方老师教给我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享受不是地位、不是财富。

  释迦牟尼佛是王子出身,他舍弃王位不要了,出家做个苦行僧,那是什么?人生最高的享受。他办学,他为我们示现三十岁开悟,开悟之后就开始教学,鹿野苑教五比丘。讲经,这个系列叫阿含,阿含的意思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小学,佛办小学。多少年?十二年,现在我们的小学是六年,佛陀的小学十二年。十二年结束之后,继续办中学,中学叫方等,方等是八年,我们现在中学也是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六年,佛的中学八年。佛的大学讲《般若》,智慧,完全讲智慧,时间是二十二年,菩萨。大学是菩萨,中学里头有菩萨、有阿罗汉,小学里面是阿罗汉,小学毕业叫阿罗汉,中学毕业里头有阿罗汉、有辟支佛、有菩萨。最后八年讲《法华》,法华是研究所,把这些大学里面的学生统统提升到最高的学位,博士学位,菩萨,菩萨就等於博士学位。你要把它搞清楚,把它说成迷信,这多冤枉!

  话不能随便乱说,不搞清楚说了都有罪,犯罪自己还不知道。我在二十六岁以前就是完全不知道,人云亦云,把宗教看作迷信,排斥宗教,反对宗教。以后搞明白之后则五体投地,佛教搞明白了,其他宗教也搞明白了,统统是佛菩萨大慈大悲。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人老死不相往来,怎么样教人?菩萨教学那就要化身到各种不同地区,不同的族群,应付不同的程度,所以才有这么多宗教出现。结果呢?原来宗教是一个。现在可以合起来了,现在交通方便、资讯发达,过去从香港到英国坐船坐两个月,现在飞机十二个小时。所以应该再团结成一致,不必再分了。所以现在西方人非常热衷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热衷宗教团结。我们在新加坡做的快二十年了,十八年,在澳洲我们经营有十三年,都做成功了,非常难得。

  今年我们还有意思邀请联合国的大使到图文巴去参观,希望把这桩事情在国际上宣传。你看这个城市,十四万人,小城十四万人,八十多个种族,一百多种语言,十几个宗教,大家生活在一起像兄弟姐妹一样,确实展现出大同世界。这个榜样会很有作用,先让各国大使来参观,介绍给他们,让他们有兴趣来看看的,到图文巴来参观、来学习,我们是怎么团结的,是怎么样变成一家人,放弃自私自利,起心动念都为整个城市居民著想。我们希望把这个城市扩大到一个省,扩大到一个国家,扩大到全世界。非常认真努力去落实《群书治要》,落实中国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落实宗教里面的戒条跟经典圣人的教训。我们统统要学,学自己的宗教,也学别人的宗教,统统学。宗教的典籍很多,我们编一个《36O》,就是把宗教里头重要的经义写三百六十小段,我们就学这个。将来这些《36O》印成一本,《宗教圣经》,我们学就学这一本就够了,里面什么宗教都有。这是菩萨业。

  下面,「不离菩提心供养」。菩提心是根,菩萨业,事业是枝叶、是花果。所以菩萨业从哪来?从菩提心来的。菩提心是真心,希望大家都用真心,不要用妄心,菩提心每个人都有。什么是真心?不自欺是真心,我不欺骗我自己,同样我也不欺骗任何一个人,这就是菩提心。在《大学》里头,「诚意、正心」就是菩提心。真诚非常重要!做人要真诚,对自己,自己的生活,生活在真诚心中,生活在真诚的事业当中,这个人叫行菩萨道。菩萨的结果是成佛,尤其我们修学净宗,净宗的目标是极乐世界,是亲近阿弥陀佛。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必定得生净土,一丝毫怀疑都没有,肯定成就。

  这一生为谁?为地球上苦难众生,不为自己,自己什么都放下,善恶二边都放下,一尘不染。众生因为没放下,所以感到很苦,我们做出放下的样子给他看,让他来模仿,让他来学习。他要能放下,很快就契入。我们不做一个榜样,人家怎么学法?新加坡我在那里做,一年做成,为什么?中国人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还在,所以一年可以做得成功。我在澳洲,在澳洲我到图文巴,图文巴这个小城完全是基督教,是澳洲基督教的大本营,没有其他宗教。我到那里去就看中这个地方,很多人都问我,你怎么敢到那里去?你到那里去,你将来怎么活?我说我们的生活不依靠当地信徒,这就敢去了。我们生活来源从哪里来?从全世界各地方来,他们寄一点钱给我,我们外头人多,每个人寄一点点我们就够用了。这是这些年来我们在国际上云游,讲经教学,跟许许多多同学结了善缘。今天,十四个年头过去了,图文巴成绩表现出来了。最近这个三年,我们的市长都到联合国做报告,带著十几个宗教的领袖组成一个团,参加联合国的活动,向与会的这些大使、代表们,说明我们在图文巴做了些什么。今年成熟了,邀请他们亲自去看看、去考察,希望能带动团结全世界的宗教。这是菩萨事业,要用菩提心去做。

  经上又说,「如是修行,是真供养」。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是最真实的供养。「菩萨以闻名故,乃能於上述种种供养中,精勤修持,而无懈怠与厌倦之心」,这个很重要。这经文的最后一句,『勤修无懈倦』,为什么?菩提心。就喜欢帮助苦难众生,帮助他们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成佛。其实佛教讲得透彻、讲得深、讲得远,其他宗教都讲到,没有讲到成佛的境界,有,不多,不明显,我们看得出来,讲声闻、缘觉的多,菩萨比较少。我们现在要帮助他,帮助他提升,从声闻、缘觉提升到菩萨,再从菩萨提升到圆满的佛陀。能不能?能,只要他能相信净土法门,个个都能在一生当中成就无上道。如果不是从这个法门,那真的有困难,那不是假的,这个法门无比殊胜,所以这个经要细讲。

  我这次讲,讲得比较详细,我也不知道用了多少时间。前面三次我是有限制的,一年讲完,时间是一千二百个小时。这一次大概讲了超过一倍了,说得细,而且著重在行门,我们学了之后,如何变成我们的生活行为,怎样把这个经的教诲在家庭落实、在工作里头落实,佛化家庭真正是幸福美满,落实在工作、落实在社会。落实在工作,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你的工作会很顺利,有前途、有发展。

  赚钱,记住,要会赚,钱从哪里来的?钱从布施来的。聪明智慧从法布施来的,健康长寿是从无畏布施来的,佛教给我们。人都希望有财富、有聪明智慧、有健康长寿,都要,但是他颠倒了,他所干的是这三种损失,他走错路了。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你为什么不修这三个因?修这三个因,很快就得这三个果。所以要懂得这个道理,这也是章嘉大师早年教给我。我们刚刚接触的大概是第三次、第四次,老人看出我命里头很苦,没有财富,有一点聪明智慧,没有寿命,短命,寿命只有四十五岁,他说的一点都不错。教我修这三种,延年益寿,真的,不是假的,我依教奉行。我一个人在台湾,没有负担,所以活得很自在,有多少钱,统统把它布施掉,一、二年之后收入就会多一点,多就多施。生活尽量节俭,我记得我在修行过程当中,那个时候没有出家之前,我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不超过一百五十块钱,台湾钱,最节省的一个月份,我只用了八块钱。愈施愈多,布施了六十五年。

  我特别喜欢帮助别的宗教,我们带头,他们有困难我们帮助他,主动去帮助他,不必等他来找我,表示诚意。所以宗教团体里面我们处得非常好,真像兄弟姐妹一样。能够把财看破,能够把财通用,我们大家分享。我不分享他的,我让大家分享我的,大家对我们相信了,我们对他没有目的、没有企图,诚心诚意帮助他们,希望宗教互相学习,希望化解矛盾、化解冲突,带给社会安定和谐。让所有的信徒知道我们是一家人,学哪个宗教都好,绝对不要说这个不好那个好,都好,决定不许可背弃那个宗教学这个宗教,决定不可以的。跟他讲,他信上帝,上帝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上帝,你在那里信上帝跟我们信阿弥陀佛是一个人,两个不同的名字,何必计较?他心就定了。心只要一安定,问题解决了,宗教与宗教之间矛盾化解了,冲突化解了。真能做到互相帮助、互助合作,你会做到愈做愈欢喜、愈做愈快乐。

  我还有个愿望,在能力许可之下,我希望这个小城要建一个大讲堂,宗教教学大讲堂。每个宗教都在这个地方上课,像大学一样,你想学什么东西,都有人教你,每个宗教都有。每个宗教设一个办公室,讲堂、教室公用的,你今天要讲什么东西,通知我们,有多少人参加,给你多大的讲堂。到这里来,告诉你,你到第几号讲堂去。这样好!天天见面就真变成一家人了,人就怕不见面,不见面互相猜疑,愈猜愈讹,造成误会,由误会产生灾难。要怎样化解?密切往来,什么都化解了,问题全解决了。所以,人跟人接触太重要了,不可以不往来,不可以不接触,常常往来、常常接触、常常在一起交谈,都变成好朋友,所有疑难的东西,都在谈话当中、聊天当中解决了,这个很重要。

  我听说,图文巴十几个宗教团结了,我非常欢喜。我买了一块地,面积大概有一百多个英亩,耕地。买来干什么?庆祝宗教团结,送给宗教,这块地是所有宗教公有的,大家有的,将来给农夫去种。收成怎么分法?你宗教里头有多少信徒,我们按这做成百分比。基督教最多,大概百分之七十,那收成百分之七十给你们;佛教很少,但是还有比我们更少的,佛教大概是,人不多,我相信大概只占百分之三、五,就算百分之五吧,这些粮食种出来的时候我们分百分之五。按照这个,很公平,每个宗教都欢喜。这个土地,每个宗教派个代表组成一个管理委员会,大家管理,我送给他们的。再有能力,我建一座大讲堂送给他们,让他们的活动都在一起,他们自己小道场是他们的家,办活动统统到这个大会堂来办,好!宗教里头这些拉杂问题全部解决了。

  所以后面这一句,「勤修无懈倦。以上皆因佛号功德,不可思议」。归结到佛号,证明佛号功德不可思议,因为一句佛号念久了会帮助你开悟。这些点子从哪里来的?都是念佛来的,佛力加持的,必须要知道。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