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九十六集)


   日期:2016/6/5 19: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上一节课讲到一百八十七句,经文当中讲到的如何「知人」,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审查。这句还没讲完,我们复习一下,一起念一下这段经文:

  【故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听言必审其本。观事必挍其实。观行必考其迹。参三者而详之。近少失矣。】

  从这三个方面来审查这个人,应该就不容易看错了。我们从『听言』,谈到『观事』。言语是心之声,从一个人言语的态度,可以了解他的修养。他口中都是赞叹别人,他德就厚;他口中都是批评别人,他心胸就比较窄,比较刻薄。包含话太多是比较浮躁,话少的反而是比较心定,这是比较吉祥的人。上一次我们一起学习《易经》的句子,「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大家上个礼拜是不是做吉祥的人?话有没有减少不少?等於是利益人的话尽心尽力去供养,没有意义的话讲愈少愈好,言多反而必失。

  再来,「观事」。从一个人他所做的事情来观察他,他的修养,以及他做这个事情,他的动机。尤其要了解这个事情的实际状况,也不能在判断事情的时候是听说的,传了好几个人的就下判断,这个有时候会失真。所以我们上一次讲到的,「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所有的人都说他不好,还不能马上下判断,要去客观观察。很可能他是正直的人,所有批评他的人都是搞营私、搞党派的,那可能就误会了这个正直的人。所有的人都说他好,可能他们共同的既得利益,你假如相信了,可能就误判、错用了一个人。

  孔子有一次刚好经过子路治理的蒲县,他在蒲县做县令,做了三年,刚好孔子经过那个地方。在蒲县边境的时候,孔子就赞叹:子路干得不错,他处理政事非常恭敬,而且对老百姓诚实无欺。赞叹完没有多久,他们进入蒲县的县城里面,孔子又说:子路干得不错,对人民尽忠守信,而且又宽宏大度。接著进入县府大堂,孔子第三次赞叹:子路真的干得不错,对事情明察秋毫,判案都判得很准确。子贡刚好驾马车,就很疑问说:夫子,你连子路都还没有见到,怎么称赞他三次了?这个就是孔子他一路从看到的事情、看到的景象,就判断子路在这里治理的状况如何。孔子接著就讲到,刚到县的边境的时候,看见土地都整治得非常好,然后郊外的荒地都开垦了,田间的水沟都挖得很深,代表老百姓很勤奋的工作。这个是因为子路的带动,因为他做事也认真,诚实无欺,所以才上行下效。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樊迟,跟孔老夫子讲,他想学种田。孔子说:我比不上农夫。接著他说:我想学种菜圃。孔子又说:我比不上种菜的人。接著樊迟出去了,孔子就说,这个樊迟心量太小,读了圣贤书还想学种田而已,还想学种菜而已。诸位学长,大家想做什么?我们学了传统文化,学了圣贤的教诲,这一生的目标应该是做什么?我这一生不饿死就好,吃得饱穿得暖就好。圣教,学贵立志,应该是学修齐治平的学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学生跟了夫子这么久,最后想学种田、想种菜,当然夫子藉这个机会启发其他的学生,说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位者,你成为一个官员,你可以带动一方的风气,教化一方的人民,这个就是学圣教最重要的是利益老百姓,「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你很有道义,老百姓心悦诚服,上下一心建设这个地方。「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上面非常诚信,下面就不欺。这个都是父母官或者领导者,他跟老百姓、跟底下的人,他一种德行还有一种情义的交感。真正好的领导人,可以让底下的人达到什么?怕对不起他,这个叫民不忍欺。

  在管理当中三个境界,一个是不敢欺,很凶,很严苛,底下的人包含孩子、学生不敢欺骗,怕被罚,叫不敢欺;第二个程度是不能欺,这个领导者,像子产,他非常聪明有智慧,问题在哪他都看得清楚,这就是不能欺;第三种是宓子贱,我们今天也会讲到他的故事,他是孔子的学生,他做到民不忍欺。他所曾经讲过的教诲,在没有人看到的情况,老百姓都会依教去奉行,不愿意违背他这个父母官的教诲,叫不忍欺。这是一个领导者。同样的,假如当父母,你的孩子在社会当中不管遇到什么诱惑、什么境界的考验,他都记住父母的教诲,不忍心以身侮辱了父母,所谓「德有伤,贻亲羞」。他有这样的存心,他绝对不会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所以能做到不忍欺,孔子这段话就非常重要,就是上位者好礼、好义、好诚信,能感得人民拥护爱戴。所以这些事例,事实上都彰显孔子讲的这些道理。我们假如明白这些道理,处在一个管理的位置,就能时时想到,「反身」里面讲到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整个团队的风气跟我们上位者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孔子在提到这段教诲之后就讲,假如上位者重礼、重义又重信,邻近的百姓都背著他襁褓中的孩子,要住在这个地方,要归附到这个地方来做他的臣民,那这个国家、这个地区就兴盛起来了。怎么不学这种能够修己又安定一方的学问?志向要大一点,要学修己安人的道德学问,怎么只想要去学种菜,只想要去学种田而已?

  说到这里,我曾经也是很想回去种田。为什么想回去种田?第一,可能是因为我属牛。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在一些境缘当中有退缩的念头,算了,好像跨不过去了。我父亲也跟我讲过,留了一块田给我。但事后想想,其实还是要对治自己退缩的念头,不敢勇於承担,这个就是一个习气,这个就不能奉行孟子说的,「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当然这个反思在心态当中,传统文化是内学,所有的问题在内不在外,自己想退缩的时候是觉得外面有障碍,就这个念头卡住了,假如觉得没有障碍,就不会有退缩的念头了。所以在修身的路上,确实是时时提起师长教诲到的,这个世间只有一个人是学生,就是自己,其他的人都是老师。这个人、这件事让我退缩,就是他让我明白到,我的内心深处还有怯懦。所以夫子也好、孟子也好,都教我们仁义所当为的事情,九死一生都应该去做,怎么可以退缩!

  在清朝,我们很熟悉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先生,他去禁鸦片的时候,那既得利益者有多少?他在前往广州的路上,确实是九死一生。大家这一生有没有经历过九死一生的状况?你们有经历过?应该没有。我们想想林公在这种境界都勇於承担,我们现在的考验算什么?下次想退缩的时候,可以在镜子上面贴一句话,每天都看得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所以,刚刚讲到夫子到了蒲县,在县城边境就已经赞叹仲由。因为看到了荒地开垦,水沟都挖得很深,老百姓做事勤奋、诚实不欺。进了县城,看到房屋的墙都非常高大,树木很茂盛,从这些现象当中,又可以判断,子路带动人民尽忠守信。而且他以身作则之外,他又很宽宏大度,不苛刻,所以人民做事不苟且。就像我们刚刚讲到,父母官让人民不忍欺的时候,他做什么事都非常认真,怕对不起领导者的苦心。结果到了县府的大堂,为什么可以判断子路审案非常明察秋毫?因为到了公堂,都没有老百姓来喊冤。这都没有人,代表审案公平,没有冤狱,才会有这样的景象。这是从观事,看到这些现象来判断子路他的德政。

  接著,第三个角度是『观行必考其迹』。观察一个人的德行行为,必考察他整个表现,或者是他整个行为的来龙去脉,这些事迹要充分了解。其实我们前面所讲的八徵,八观、六验,这些都是在观察一个人的德行。在这里我们再举孔子对鲁哀公请教如何选拔很好的人才来辅助治理国家的一段对话。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夫子从五种人的德行标准来看什么样的人才能够重用。哀公请教孔子,「哀公问於孔子曰」,这一段有打在银幕上,大家可以看一下。「寡人欲论鲁国之士,与之为治,敢问如何取之」,这个「论」就是准确的评判。就是你要评判鲁国这些读书人,并且要让他们在重要的位置上去治理国家,应该怎么样去取得判断才不会有差误?孔子就说,「人有五仪」,有五种类型。当然透过在讲「五仪」的时候,好像是在论读书人的水平,其实无形当中也在让国君(哀公)自己观照一下他属於哪一个等级。所以夫子他们在提醒领导者就非常善巧。

  孔子讲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世人,有君子,有贤,有圣。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能够判断清楚这五种类型的人,选人应该不会有什么差错。这个「毕」就是应该没问题,能具备妥当。第一种,「所谓庸人者」,平庸的人,「心不存慎终之规」,他在做事的时候没有存在一种什么?「慎」是谨慎,对事情非常谨慎,慎始慎终,不敢马虎,不敢懈怠,不敢不负责任,谨慎的人他有这个做事的原则,而庸人他没有这个态度,做事就会不负责任。「口不吐训格之言」,他开口没有讲伦理道德的这些教诲。孟子有讲到,人开口不讲仁义就叫自暴自弃。开口讲的是闲话,或者是讲人家的是非,自己的德行就在往下降,这确实是自暴自弃。「不择贤以托其身」,他没想到要亲仁,亲近圣贤教诲,亲近仁德之人。「不力行以自定」,不力行圣贤教诲来奠定自己的德行,甚至奠定自己人生成功的基础,他不去做这个事情。「见小暗大,而不知所务」,小事情很会耍小聪明,但是没有大局观,看得也不远,然后也不知人生该做什么,不知所务。念到这一段,感觉跟我二十五岁以前满像的,每天好像放假,就是把二十四小时给它填满,也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后来学了经典真的完全不一样。所以这里讲到,一个人「不择贤以托其身」,人生慧眼开不了,真的是行尸走肉而已,这种日子我也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打开经典,第一句话都能改变人生。

  我们看《大学》一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就是人生的意义是不断的提升智慧跟自己的灵性。没读经根本不懂这些道理,好像目标就是赚钱享乐,那个都是跟灵性的提升背道而驰。「在亲民」,这一生的价值能够利益多少人,才是人生价值。自我成就跟利益他人做到了尽心尽力,圆满了,就「止於至善」。「见小暗大,而不知所务」,看到这样的人不要生气,他是很可怜,整个在虚掷人生的光阴。「从物如流,而不知所执」,就随波逐流,不知道人生的意义,他没有主见。「此则庸人也」,刚刚这些表现就是庸人。当然这样的人不能用。而且人与人会互相影响,我们想一想好的影响快?还是坏的习性影响快?「学好终年不足,学坏一日有余」。所以庸人不只不能用,他很多错误的知见,还有坏习惯,会影响身边的人。

  第二,「所谓士人者」,所谓的士人,「心有所定」,他是有目标、有方向的人。「计有所守」,「计」就是他在做事,他在规划事情,都是有他的原则的。你看,做人做事就表现出来了。「虽不能尽道术之本」,他还不能说穷尽整个道德学问的根本,他这些经典还没有完全贯通,但他有一个非常可贵的态度,叫「必有率也」。「率」就是继承,他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他不敢忘了经典的教诲,他愿意随顺经典的教诲,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虽不能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但是他做事一定是照道理来做,做事的原理原则他不会违背,这是他安身立命的标准,他不会违背。「是故智不务多,务审其所知」。智慧不是说要求一下子好像就很广博了,但他务审其所知;就像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他能够判断所接触的东西,所学的东西是不是符合正知正见,他不会被误导。「言不务多,务审其所谓」。他说话不在於能够说很多的话,最重要的他言语得当,都能抓到要点。其实我们现在说话是很需要锻炼,有时候跟朋友在谈事情,或者跟领导者在汇报事情,可能我们讲半天,人家不知道我们的重点在哪里。所以这个都要锻炼,讲话以前先把要点列出来。甚至已经结婚的,讲给另外一半听一下,你知不知道我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务审其所谓」,就是讲得恰当,抓要点。

  「行不务多,务审其所由」。做事不是去求做很多,求表现,而是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他都非常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现在人为什么不能在工作当中乐於工作,得到一种欢喜跟成长?做这个事情,意义在哪里不知道。没办法,领导叫我做就做。做的时候也不知道对自身,对他人的利益是什么。假如我们做每件事都知道是利益自己跟利益他人,那做得非常起劲。比方我们现在弘扬孝道,对自己来讲,把自己的孝心唤醒。大家有没有讲《二十四孝》讲到自己流眼泪的经验?都没有。有一句话很重要,「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这些故事自己都不感动,要感动别人不容易。所以一来唤醒自己的孝心,再来也是点燃他人的善心、孝心,这都是自利利他的事情。人很明白这一点,他会做得非常踏实,甚至於觉得有一个人得利益就值得了。

  「智既知之,言既得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形骸之不可易也」。他对於所了解的这些道理,然后他讲话、做事、行为,他都是知道分寸的,知道为什么而做的,那这些态度就像他的身体,像他的性命一样是不会改变的。就是这些做人做事的原则已经成为他的灵魂,屹立不摇,他遇到境界不会改变这些做人做事的原则。所以接著讲,「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此则士人也」。富贵不会让他骄慢,贫贱不会让他觉得凄凉。所以从这个士人的标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士人,第一有非常明确的人生目标;第二他做什么事情很认真,不懈怠;第三他宠辱不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士人。

  第三,「所谓君子者」,所谓的君子,「言必忠信,而心不怨」,言语非常忠诚、信守,内心不会埋怨他人,不怨天,不尤人。「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时时想著尽仁义,不管对家庭还是对社会,但是从来不会去夸耀自己。这个「伐」就是夸耀自己的意思。「思虑通明,而辞不专」,他的思惟非常通达、明白这些义理,但是他不会强势;他很明理,但是很有耐性跟人家沟通跟建立共识。这个「不专」就是不专断、不跋扈,好像全部都得听他的。这个不容易,很明理,但又很有耐性跟人家取得共识。「笃行信道」,他修养德行非常纯一、笃实,做什么事情非常实在;信道,他对圣贤之道没有丝毫怀疑。以这个为标准,然后「自强不息」,时时都是很有正气,很有使命感。「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他看起来很从容,好像也很平凡,好像很容易超过他,但是真正跟他相处以后,觉得好像德行赶不上他,会差他愈来愈远。「此君子也」,因为君子都很谦退,一般人接触他,也不会觉得他有多大的能耐,但是重在内在的提升。

  再来,第四种,「所谓贤者,德不逾闲」。他的道德不会超越常理,他是中规中矩。「行中规绳」,所作所为都有规矩,就像《中庸》一开始就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就像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从自身来讲,要时时观照言行跟经教相应。包含一个传统文化的团体、制度、决策,所有的做法,也都要以经典为依归,「行中规绳」。我们的行为,包含整个团体的做法,跟经典相违背,不只不能弘道,就反效果了。「言足法於天下,而不伤於身」。他讲的话天下人都愿意效法,而且他不会犯口过。大家希不希望这一辈子,right now,从现在开始「言足法於天下,而不伤於身」、「善护口业,不讥他过」?我们虽然想每天积功累德,但是言行假如做错了,反而在折损自己的福德。这样的功夫不是一蹴可几的,这样的功夫我们想应该是从士人的功夫,再提升到君子,再慢慢到贤人的状态。我们在学传统文化,大家学的过程有没有挫折感?怎么这么难,学孔子这么难。你们都没有?我常有。因为一下子就以圣人的标准,这个是好现象,但是也要一步一步上去,从学士人、学君子、学贤者,再契入圣者。

  《孝经》对这段话有很好的启示。《孝经.卿大夫章》,卿大夫是大官,一个国家的重要干部。当国家的干部或者一个团体的领导者,那分初心一定是为国家、为团体好。但是我们的人生过程当中,会有一种感觉,一开始是为团体、为国家好,可是自己德行不够的时候,反而给了团体、给了国家一些不好的影响。像我自己到小学去教书,我相信每一个走进小学的老师,有没有哪一个人说,「好!终於让我找到一个机会,能够断人慧命的时候来了,能够误人子弟的时候来了」,没有一个人是这样走向教书的路。但是做著做著,自己有些坏的习惯影响了小孩。所以有利人的心是可贵的。

  《大学》这句话很重要,「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们庶人,他也有家庭的角色,他也有责任要教育孩子,有责任要承传家道,他能不能做得好,那得回到修身为本。同样的一个为官者,一个领导者,他要能利益他人,首先一定从学规矩开始。所以孔子在《论语》最后一句有讲到,「不学礼,无以立」。这个「立」字很严肃,从自身来讲,道德才立得住!规矩学不好,是不可能有真实的学问。为什么?规矩学不好,心常常是随便,心常常是放逸,心常常是想自己不考虑别人。所以「克己复礼」,我们得把自私自利调伏了才能复礼,不然有可能会伤害到别人、障碍到别人。

  而《卿大夫章》这段话,给我们很重要的修学指导。这段话讲到,「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连穿的服装都要符合先王的礼教,不可以随便穿。大家想一想,我们现在穿衣服有没有随便穿?以前五千年来制礼作乐,穿衣服都是有规矩的。现在穿衣服群英乱舞,什么种衣服都有。按理说那些流行的衣服,流行都花很多钱买的,可是那些衣服真的对社会风气很不好。《群书治要》里面也有「冶容诲淫」,你的衣服不庄重、很暴露,都让人起邪念,这个对社会风气影响非常不好。我最近比较少坐飞机,以前比较常坐飞机,尤其我最怕到香港的机场,太多广告,都穿得很暴露。我希望做一个正人君子,所以头都不知道放哪里。「非礼勿视」,不能看,虽然不想看,这边一回过头来,又有一个女的走过来。所以在这个时代,当男人其实也满辛苦的。想当个君子的男人,还得要处处留心,处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所以,「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讲话要符合先王的教诲、经典的教诲,不可以随便。可是这种态度,真的保持三年以后,你再回过头来观察自己的谈话,以前那些闲话没有了,只要开口了就是经典的教诲,不会谈其他的,叫习惯成自然。但是没有先下这个规矩、这个功夫,怎么可能「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所有的行为都是符合先王之道?所以,「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最后契入,「口无择言,身无择行」。他不用刻意,一开口、一做就是符合先王之道,「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我们一开始要做挺难的,因为习惯了,讲话几十年习惯了,自己可能没注意。可以找三、五道友,同道之人,互相提醒:「我假如再讲一些没有意义的话,或者一些轻浮的话,赶快提醒我;当然不要在众人面前提醒我,这样我很没面子,你可以眼睛闪两下」,有默契这样就有提醒的作用。或者你的太太,另一半,她就提醒你,刚好你在那边讲,讲了一些造口业的话,坐在那里,她就在桌子底下按一下你的大腿,或者拍拍你,这样就有提醒的作用。所以看到这些贤人的风范,我们也要想到怎么扎实一步步的去提升、去迈进。

  接著,「道足以化於百姓,而不伤於本」。他弘扬道德、弘扬道统,可以感化百姓、感化一方,而且不伤到自己的修身,也不伤到百姓;所谓不伤到百姓,就是不失信於百姓。我们以前常听一个说法,叫「伪君子」。为什么文化在这百年受到这么大的破坏?像清末民初,好像旧的东西都是不好的,读书人被批判。那些行为是错的,但是那是一个结果,因在哪里?这是值得我们在这个时代要复兴文化、学圣贤教诲的弟子们,要非常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因为读书人做的跟经典不一样,一般的百姓他就反感,最后就反对传统文化。所以这个还要归到我们有没有能够把经典做出来。有时候想想,假如读书人都像范仲淹,传统文化不会有浩劫的,拥护都来不及!所以这里讲到的,能够不伤自己的修身,不失信於民,主要的是因为他弘道,首先他是以身作则,身教,就像曾子讲的「人能弘道」。而假如弘道过程当中,我们没有修身为本,最后习气现前,用习气去做事情,包含讲话的时候也随习气在讲话,那有可能就误导别人。所以在跟大众宣传传统文化的时候,确实这个贤者的标准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有可能一个道理顺著自己的意思,没有依据经典或者依据古注,误导他人就麻烦了,那就伤了本,伤了百姓。

  刚好前一阵子跟一位从事商业编辑的朋友在谈一些事情,他有提到,有些企业他们的精神叫「狼性的企业」,而这个企业很大。大家想想,人跑去跟什么学?狼性。那这样的说法有没有可能在经商的态度当中误导了大众,甚至於误导了下一代的人生观?是狼性好,还是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好?这同样是一个观念。所以人,你有影响力的时候,你的言语要时时警惕,这是积福还是误导大众,可能就在一句话,可能就在一个行为当中。包含得过诺贝尔奖的人,都有可能是错误的思想观念,只要他跟经典不相应。这个我不是乱讲的,得过诺贝尔奖的人说,「企业唯一目的赚取利润」。这句话对还是不对?可是却在教科书里面持续这么久的时间。所以没有圣贤人为标准的时候,群魔乱舞是有可能的。所以,我们在这样的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要有判断力,就像刚刚讲的「务审其所知」,社会这些资讯你非常有判断力。

  四千五百年那个纲领是非常好的判断标准。那个纲领不多,三个重点:立身,处世,接物。立身: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大家不要小看这个标准,这是立身。一个人的道德能不能立住,这是标准。有非常多的课程,收钱收得很贵,都是在引发人的欲望,怎么是窒欲?标准一照,它就是邪的,还用花冤枉钱吗?真是前辈子欠他钱,还拿那么多去学邪知邪见,很冤枉。这个我挺有经验的,我之前还没遇到经典,也上了不少激发欲望的课程。所以接触经典之后,再读到那句「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很有感受的。

  接著,「富则天下无宛财」,「宛」是积的意思,他富有,他会很慷慨,所以带动风气,富而好仁,都会去帮助别人,由他带动起来,而不会积财伤道。「施则天下不病贫」,他施恩惠於人,那一方的人不会贫穷疾病。就像《礼运大同篇》里面讲的,「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都会照顾这些最穷苦不幸的人。「此则贤者也」。我们往这个标准努力,然后你们的孩子会比我们更有出息,他们的根基从小就扎,以这些标准来栽培他们。

  接著,「所谓圣者,德合天地」。德行与天地相合,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无私,大公无私。「变通无方」,变通就是他会随机,随圆就方,不会跟人事物对立;无方就是不执著、不固执。「穷万事之终始」,万事万物,这些道理他都通达。「协庶品之自然」,使万物自然和谐的发展。因为他的性德现前,能够敬其性能敬人之性,接触他的人慢慢性德、明德能够被引发出来。我们看范公,他连西夏人都被他感动。范公也很仁慈,他不杀害生命。像我们讲到宋朝,有一个将军叫曹彬,他很仁慈,冬天的时候不修墙。为什么?修墙,你挖那个土,可能里面有虫在冬眠,你一把它挖开它马上就冷死了。所以他细腻到,对这些这么细小的昆虫生命都有仁慈,他感动身边的人又能够去爱护一切万物生灵,确实是「协庶品之自然」。

  我们看师长教导我们,不要伤害生命。所以现在很多听师长教诲的,不喷农药,不用化肥,都是循著传统农耕,多少生命得以自然的生长。而刚好这次师长到了斯里兰卡,参与的大使有二十多个人,对中华文化非常认同。当然也是因为接触师长,感觉到老人家的德行,还有无私为这个社会著想,希望能化解世间的冲突跟灾难。所以我记得印象很深的马其顿的大使,他曾经做过交通部长,而且还竞选过马其顿的总统。他有一次亲自到香港,就很多治国的问题问老人家。他去亲近师长四天,结果第四天发表他的感言,他说他曾经听说,接触一个有德行的人,一天等於读一千本书,所以他觉得自己读了四千本书。这是香港版。结果这次他到斯里兰卡,也是参加宗教和谐论坛。这次他的版本不一样,他说亲近有德行的人,一天等於读一万本书,所以四天应该是四万本书,可能他的感悟更深了。所以真正人的一种无私的性德,确实能感化人,甚至感化一切万物。为什么?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所有众生都有本善,遇缘他都能够起作用。

  「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传布整个圣贤的大道,当然传布当中还是他的身教,以身作则,然后成就人的性德,他好的性情。他的光明智慧跟日月同辉。「化行若神」,他教化的力量、教化的效果,非常神奇,非常神速。「下民不知其德」,一般的人不知道他德行高大到什么程度。「睹者不识其邻」,看到他的人没有办法测度他德行的边际。「此圣者也」。看到最后一句说,没有办法测度他德行的边际。这个时代人的怀疑心比较重,看到一个有德行的人都想,他真的不会生气吗?他真的是无私的吗?我再观察看看。

  想起汉朝有一个很有德行的人,叫刘宽。他爸爸取的名字很好,他这一辈子最彰显的德行就是宽容的心。连他的太太都想,他真的不会生气吗?所以太太请她的婢女,端的热羹,走近他,要端给他喝。刚好他穿著朝服待会儿就要上朝去了,故意跌倒,就把热羹倒在他的朝服上面,测试看看他会不会生气。结果当下刘宽第一个反应,讲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有没有烫到你的手?不只没有计较,是念念为对方著想。确实有这样的修养,可能一举手一投足都能让对方感动、佩服。这是「五仪」,五种标准,德行的标准。我们用这五个标准来看,看他实际的修养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判断出来。

  另外,我们看一百四十一页,也是有关德行的标准。

  【文王问太公曰。君国主民者。其所以失之者。何也。】

  周文王请教太公,其实我们从这些对话都感觉到,这些古圣先王他已经很有德行,但是他却很好学,抓住很多机会去请教,有疑就问,不耻下问。因为扮演君亲师的角色,早一些明理,孩子、学生、下属就早一天得利益。所以人求学问的动力在哪?慈悲为本。这个利众的心切,求学问就非常积极主动。『君国主民』,「君」跟「主」都是动词,凡是治理,君是治理,治理国家、治理人民的君王,他都一定想长久保有他的国家,可是他为什么最后失去了国家,是什么原因,『何也』?

  【太公曰。不慎所与也。】

  是因为他不能选择适当的人才,和建立适当的事业所造成的。他用人还有在国家重要的各行各业的策略当中错误了,可能就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人君有六守三宝。】

  所以为人君者必须注意『六守三宝』,「六守」是拿来选拔人才的标准,「三宝」是谋划经营事业的重要原理原则。所谓:

  【六守者。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文王曰。慎择此六者。奈何?】

  怎么样很慎重的来选择具有这六种德行的人?这是进一步请教。当然「仁义忠信勇谋」,这个确实都是观一个人的德能。太公接著讲:

  【太公曰。富之而观其无犯。】

  他拥有了财富,然后观察他是否会逾越礼法。

  【贵之而观其无骄。】

  假使他尊贵了,观察他有没有骄傲、欺负人。

  【付之而观其无专。】

  托付给他重责大任,观察他是否会专权。他会懂得,不自专自傲,他懂得请示上面,集思广益而不专裁。『无专』意思是不专政、不专权。

  【使之而观其无隐。】

  使他处理事务观察他,『无隐』就是不会欺骗、不会虚伪。

  【危之而观其无恐。】

  使他承担危难的任务,观察他是否会恐惧。

  【事之而观其无穷。】

  让他处理突如其来的事变,观察他能不能应变得当、应变无穷。接著讲到:

  【富之而不犯者。仁也。】

  富有而不逾越礼法,是心中存有天理的公平,这个即是仁。从这个富而不犯,可以观他有仁的德行。

  【贵之而不骄者。义也。】

  他富贵了但是不骄傲、欺负人,这个人有义的德行。因为人一贵了,是有地位,是国家的信任,应该是透过这个位置去尽知遇之恩的道义,感谢国家领导,也感谢人民的信任,这个是义。「待婢仆,身贵端」,这是贵;「虽贵端,慈而宽」,这些领导者,或者是说家里比较富有,有请佣人,人能住在同一个屋檐下,都是很深的缘分,应该照顾他、栽培他,而不是欺负、虐待他。

  【付之而不专者。忠也。】

  『付之而不专者』,就是担任重任而不自专,是心中存有忠臣的操守。

  【使之而不隐者。信也。】

  他处理事务都非常坦诚,不会隐瞒,这个是诚信之德行。

  【危之而不恐者。勇也。】

  让他面临危难的挑战,他不会恐慌,这个是他有勇敢的德行。

  【事之而不穷者。谋也。】

  用很多事变来考验他,他能够应对从容,而且想很多好的方法去补救,这个是有谋略的人。

  【人君慎此六者。】

  谨慎从这六个角度去观察他的德行。

  【以为君用。】

  你判断清楚,这是可用的人,你重用这些人,人存就政举,他就可以把这个部门做好,或者利益了这一方的百姓。

  【君无以三宝借人。以三宝借人。则君将失其威。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

  另外这个『三宝』,就是『大农大工大商』。人君不可以把这三种经济组织的权利给与他人,给与他人这个人君可能就丧失了权威。我们现在看很多工业、商业、农业都发生财团的垄断,垄断以后大家要考虑到,商人假如没有接受传统文化,他把什么摆第一位?把利。那他炒作整个物价,老百姓日子都过不下去。假如君王都没有办法去调解农工商的情况,这个国家就危难了,很多财团就把持住,社会很多不公、无奈的事情就愈来愈多。这个都是一开始国家领导者在做这些决策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些长远的考虑。有一些国家比较冷静,他会用国家的机制,来调节农工商,不会失控,这个是正确的。

  【六守长则国昌。三宝完则国安。】

  能够坚守『六守』的原则,国家就会繁荣昌盛。「得贤者则安昌」,有贤德之人就会昌盛。『三宝完』,「完」就是能够保全得住,国家比较能够长治久安。这是从三百零八句的「六守」来观德行。刚刚用的那些方法,富之贵之这些情况,其实都是「观行必考其迹」,在这些境界当中他实际的反应、实际的应对,就可以观察得出来他的德行。尤其孔子有一句话讲,「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一个人在已经是穷困的时候,甚至在逃难的时候,恐慌当中他还能保持为人著想的心,这个就是不简单。其实我们想一想,我们什么时候很容易动火气?自己在忙,别人还在那罗嗦的时候,火就上来了。所以「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烦的时候必於是。包含大家有没有半夜二、三点接到电话,我们第一个念头会怎么样?「拜托,我昨天很晚睡,很累,你还吵。」说不定对方想自杀,有没有?那个电话已经是最后的求救了,我们在这个当下能不能感受到对方的情况,赶紧用一颗慈悲的心去引导他。所以人这个仁慈的心,往往在你情绪不是很平稳的时候,那个考验一来可能我们就忍不住了,都要在这些地方下更大的功夫。

  『参三者而祥之,近少失矣』。把这三方面综合起来详细的分析,那就会较少出现判断错人、用人差错的情况了。刚刚想到一个明朝的杨祖,他确实是念念为对方想。他们家那个屋檐被邻居的屋檐都盖过来了,所以下雨都淋在他们家的屋顶上,家里的人就有点不欢喜。他马上说,反正下雨天少,没关系。邻居生孩子,襁褓中的孩子最怕惊吓,他把自己的驴子卖掉,自己走路去上班,没有考虑自己会累,就为孩子著想。他们家的祖坟被小孩把墓碑给推到了,一般的人听到这个消息会勃然大怒,他在这个当下还是为对方想,赶紧去了解有没有伤到孩子。最后了解,还好,还好,没受伤。然后又到孩子的家里,安慰那个孩子,别惊吓到了,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这是常常能仁义存心,保持「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的修养。

  接著我们看一百八十八句,我们一起先念一下。

  【昔人知居上取士之难。故虚心而下听。知在下相接之易。故因人以致人。】

  这个是在上位的领导者,他接触的人都是他身边的近臣,他要去发觉有德的人才,相对比较困难,他一般都是在宫廷里面。所以他能体会得到,他身处在高位,选拔人才是不容易,是困难的。所以很『虚心而下听』,听取下属的意见,当然这些下属也都是比较无私的人才可以听,结党营私的人不能听。我们看到曾国藩先生、林则徐先生,他们确实都是时时想著为国举才,都有人才记录薄。他所接触过的公务员,有什么优点都把它记下来,以后可以为国家推举人才。孟子讲的「为天下得人谓之仁」,因为人才可以利益很多人,这是真正仁慈人的存心。

  『知在下相接之易』,他知道他底下的人,可以去跟很多大众、人才相交往,比较能够了解这些人。『故因人以致人』,这个「因」就是凭藉著他的下属去了解人、去推荐人,才能够「致人」,致是招致,了解到这些人,才能够启用他们。历史当中我们了解到的三顾茅庐,他不只是知道这个人,还要什么?亲自去礼请,这个就做得更恭敬了。所以古代所有的基层官员,都有一个责任,就是「举孝廉」。这些基层官员跟老百姓接触得最多,哪一家的人孝顺、廉洁就容易了解,他就可以为国家推举上来。诸葛孔明,也是刘备的臣子徐庶推荐的。徐庶也是他的军师,后来徐庶被曹操用假计调回去了。他走以前推荐了卧龙,诸葛孔明先生。刘备就说:很好,你找他一起来。徐庶说:你要见这个人,不能让他来,你得要屈身去请,去礼请。因为徐庶了解诸葛孔明,「知在下相接之易」。刘备他也很信任徐庶,推荐一定不会错,他「致人」是自己亲身去礼请,也传为历史的佳话,三顾茅庐。

  听说现在什么「脑筋急转弯」都乱套了,说为什么三顾茅庐前两次孔明都不出来,在「脑筋急转弯」教因为没有带礼物。这些看起来大家笑一笑,小朋友看了他也不懂历史是什么,这些出书的人误导人,这是要负因果责任的。以前很多写不好的书,写色情、写暴力的,子孙眼睛瞎了、先天残障的,都是马上就报在子孙身上。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人不能乱讲,不能乱开玩笑,会误导别人。好,这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群书治要360)(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群书治要360)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