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学佛为什么要有善知识教导


   日期:2016/6/24 9: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每天早上,要提醒自己:我是个佛教徒。皈依,是随时随地都需要的修行,说起来很简 单: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其实心的皈依非常重要。上师,是所有过去佛的幻化,现在佛的摄政,未来佛的来源。在整个轮回当中,我们从无始以来到今天,曾经历了无数次生命的循环,不是没有遇到佛法,也不是没有遇到过佛,也不是没有遇到过上师。但因为我们没有福报,没有缘分,所以在2500多年来,没有能够真正追随他们而解脱。

  为什么把皈依上师放到第一位?这跟个人崇拜没关系,是从恩德上来讲,上师对我们的恩德更大。佛虽然留下了最珍贵的佛法,但是因为我们的因缘福报,自己去看佛经很难理出一个头绪,所以必须要跟与我们有缘分的善知识们学习。由善知识把深奥的佛理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告诉我们,让我们能在深奥如海的佛法里找到自己能够饮用的甘泉。

  法雨甘露,是佛陀成就的经验,也是代代成就的善知识们将佛法浓缩成的精华,就像海洋里的水被提炼成淡水一样。不是海洋里面的咸水不能喝,有数不清的海洋生物是靠咸水而生存的,只是因为我们这一群人,没有喝咸水的本领,所以需要把它净化提炼成淡水。

  历代的高僧大德们能够看得懂佛经,明明白白了知深奥佛法的意义,但大部分人,是不能完全理解的,需要简单明了的逐步学习佛法到底在讲什么。现代人,一方面不像出家法师们,有很多时间去探讨研究佛法,一方面就算看了学了,也不一定懂得“如来真实义”。就像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小孩一样,对什么都很好奇,不是想学这个,就是想学那个,需要老师告诉这个孩子,你现在要学的是什么。

  现在学佛的弟子们,充其量就是一个小学生,在广大深奥的佛法中学习。因为从小读的书不少,知识方面并不匮乏,所以文字、语句理解没有太大问题。这就会产生一种错觉,有很多人看了看佛经,就觉得自己已经懂了,实际上这是在蒙骗自己而已。当一个人从字面上去解释佛法的时候,反而会忽略真正的含义。特别是内地的很多佛教徒,对佛法的理解大都是在搞文字游戏,搞完文字游戏,去给别人讲解,也就是所谓的磨嘴皮而已。

  我们佛学院的高材生,懂的佛法肯定比你们多。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出家了,直到现在学佛学了二十几年三十几年的都有,他们为什么不去讲?因为他们明白佛法不是靠讲的,要讲的话,就算你讲的做不到百分之一百,起码大部分要做到,只有自己能做得到,才能讲给别人听。讲法的人,言行能不能合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的和做的完全是两码事,有什么资格说法给别人听呢?

  有些人曾经对我说,我不需要拜师,我是自修的。有人说释迦牟尼佛就是自己觉悟成佛的,他就没有拜师。事实上佛陀在自己的前世里一直都在拜师修行,所以他才能在此生苦修六年之后,顿悟成佛。除他之外,好像没有第二个是示现不需要老师,自己可以通达觉悟成佛的。所以很多时候,如果没有一个正统传承的具德上师教导,我们就像瞎子摸象一样,摸到哪儿就解释到哪儿。所谓的解释,也是片片断断都不成章。如果把自己对佛法的理解,用凡人的浅薄解释去误导别人,那就更严重了。

  所谓真正的传播佛法,还是需要出家人,“法赖僧传”。我们在家人可不可以协助?当然可以协助传法。但是最重要的是,你们要能够把自己所学的佛法先做到,起码你能做到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时候,你就可以把所学到的佛法传播给别人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善知识)(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善知识)  

 道坚法师:破山海明的出家修学生涯之参访善知识 

 智光法师:参禅路头见闻录 第六章 密参禅师对真空、来果、 

 艾雅·凯玛:禅与自在解脱 第五章 四善知识 

 雪漠:善知识是能教会你破执的人 

 雪漠:如何鉴别真假善知识? 

 雪漠:善知识是通向觉悟的桥梁 

 雪漠:说说善知识和恶友 

 雪漠:善知识是灵魂的灯塔 

 悟妙法师:学佛应如何寻找善知识? 

 雪漠:亲近善知识 

 永海法师:善知识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五章 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