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5集)


   日期:2016/7/28 20: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长辈,诸位朋友们,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想很多朋友们可能是下了班赶过来,不知道有没有吃饭、有没有稍微歇息一下?确实不容易。这是效法孔夫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饭都可以不要吃,赶紧一起来研讨古文。相信这一分承担伦理道德复兴的存心,一定冥冥中得到古圣先贤以及我们历代祖先的庇荫。当然,饭还是要吃。这一分真心发了,一定得到冥冥中的帮助,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我们又见面了,就代表一个礼拜又过去了。确确实实人到中年以后,感觉上好像日子过得特别快。你们不要怀疑,我也是中年人,快四十岁应该算是中年人了。所以也感觉到岁月不饶人。

  而人生很多事情是不能等,比方行孝不能等,不然会造成人生最大的遗憾,「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包含行善不能等,这一点相当重要。我们还没有学经典以前,只觉得人生有一本存摺,把钱存在银行,钱需要的时候就领出来用。但是却不知道人生还有另外一本无形的存摺,就是一个人所积累的善行。积累的善行愈多,当我们面对凶灾的时候可以逢凶化吉,可以趋吉避凶。所以我们看世间很多人很有钱,可是当他凶灾面临的时候,大家有没有看过哪一个人拿十亿可以买回凶灾夺去的命?谁有看过?没有。但是假如他先拿这十亿去救济最贫苦的人,去办传统文化的学校,他这个阴德、他这个善行就厚,他就可以逢凶化吉了。所以这个道理得懂,不然有钱也买不到自己的福报。甚至於有钱还会伤自己的福报。为什么?有了钱看到可怜的人无动於衷、麻木不仁,那哪有不伤自己的福的道理!所谓「积财丧道」,自己有钱了,旁边的很苦难,置之不理,结果突然自己家里起火了,没有人要来帮忙。甚至於旁边的人还说,苍天有眼,烧得好!你看无形当中都让人家寒心了,无视於别人的贫苦。假如我们家长都是这样,下一代那就更不知道仁慈,不知道关心人了。所以有财富的人不行善,这个家道连一代都过不了。

  所以行孝不能等,行善不能等。还有我们的学习不能等,成就自己的德行、智慧不能等。为什么?「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且这个学习不是说一个礼拜来一次就够,大家觉得够不够?这个是我们得要客观来看。宋朝的读书人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那是几百年前有学问的读书人说的,那大家我们现在客观的来评估一下,我们多久不读书就面目可憎?可能一、二个小时不用功,甚至於书本才放下脾气就上来了,这个我们得要很冷静对待。学习贵在自知,贵在不自欺、不欺人,自己到底是在进还是在退,不能不了解。知道在退,有羞耻心,「知耻近乎勇」,有勇气去突破。有勇气得找方法,怎么样才能够让自己不退?最重要的还是要精进不懈怠。

  任何时候,工作,都是把学到的道德学问用在工作上,工作也是求学问。求学问最重要的是这颗心。孟子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把那颗迷失的真心找回来。时时找回来,时时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觉悟)、慈悲的心来处世待人、来工作,那在工作当中也在提升自己的学问。再来,工作放下了,赶紧经书打开来学习,赶紧听经,不放松。为什么?一放松,胡思乱想。我们一警觉,怎么又胡思乱想?可能不知道十几分钟又过去了。所以不进则退,我们得用功在每一个念头都有觉照、都警觉,才能进步。不然,不在这个起心动念处下功夫,每一天大部分都还是妄念多、邪念多,就很难进步。所以学问不能等。

  再来,家道的承传、孩子的教育不能等。我们早一天觉悟,早一年觉悟,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就得到正确的智慧、正确的引导。我们假如晚觉悟、教错的,可能孩子跟学生一生都扭转不过来,因为先入为主。所以我们为人父母、为人老师,就像《三字经》上说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有很重大的责任。所以为人父母、老师、长辈,以至於是企业的领导者,你是这个企业的大家长,能时时期勉自己早一点有智慧、早一点觉悟,能利益家族、利益学生、利益企业的同仁,相信提升得一定会很快。为什么?有努力不懈的动力。所谓慈悲为本、仁爱为本,有慈悲仁爱的心想要去利益下一代、利益他人,他就会自己努力学习。所以今天我们学习圣贤的教诲还会懈怠,还会要别人提醒、督促,别人常常推我们,我们就要了解根本原因是我们这一颗慈悲心没有能真正发出来,这个使命感没有能放在心上。所以这个都是值得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也常常鞭策自己,要扛起家族的责任,扛起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这是家道的承传,对得起后代,对得起自己的父母跟祖先。所以家道的承传不能等。

  社会的人心、治乱也不能等。人心假如继续不懂伦理道德,跌到一定的程度,到时候想拉都不一定拉得回来。就好像把这个社会的状况比喻作一个人的身体,身体生病了,及早看医生,好治疗;到病入膏肓,神医来救都不一定有把握。诸位学长们,请问大家,现在的社会风气病到哪里了?你们都活在天堂是吧?不食人间烟火了。大家想一想,现在社会的病假如像身体一样,现在离膏肓还有多远?就这几年!再不救,坦白讲,人都不像人了。所以面对整个世道人心的转变恢复到伦理道德上,这个也是不能等的。所以恭喜大家遇到了这个大时代,很多成语我们都用上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挽狂澜於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连那个狂澜扑过来了你毫不畏惧,那个高楼大厦要倒下来了,你马上把它撑起来,就是这个样子。「虽千万人吾往矣」,再怎么困难还是勇往直前。「见义勇为」。所以我们宁可现在尽心尽力,无愧於心,也不要到时候救不回来在那里唉声叹气。要能够利益社会,要能利益国家,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很重要的要回归到自己的修养上,正己化人。而要开启人的善心,最重要的从孝道入手。「夫孝,德之本也」,一个人德行的根本,也是德行的源头活水。孝开了,百善皆开。你们怎么没什么反应?我这个老毛病又犯了,以前教小学,常常喜欢考试。

  我们翻到七十四页,今天一开始一起来学习李密先生所写的这一篇「陈情表」,这一篇也是阐述孝道非常精辟、至真至爱的一篇文章。我记得曾经读过一段文,这一段文说到,「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悌」,不悌就是不友爱兄弟,「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所以这三篇文章都是至真至情的文章。我们先一起来把它读一遍好不好?好。你们有没有预习好了?待会儿字读不出来要处罚。我们一起来,预备起:

  【陈情表。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朞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於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於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读完这一篇文章可以感觉到李密对他祖母的这一分至孝。刚刚有没有学长读得流眼泪的?假如有的话是孝子,假如没有的话就是不孝。我是很惭愧,我以前都读过这三篇文章,怎么一滴眼泪都没流出来?所以我才知道我以前叫不忠、不孝、不悌之人。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这些千古文章,只把它用在写考卷上,却没有拿来陶冶我们的性情,增长我们的德行,这是相当可惜的一点。所以我们读这一些千古文章,确实能把人的善心给唤醒。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文章。「陈情表」是李密所写,他是魏晋南北朝晋朝时候的人。我们孔老夫子说,「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所以我们也把从尧舜以来的历史朝代我们也把它背一下。从夏商周之前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是属於夏朝、商朝、周朝。而尧舜以及尧舜以前的三皇五帝,他们都是以一颗无私的心、公天下的心在为人民服务,所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而且是尧把天子位禅让给舜,舜再禅让给禹,那个天下不是一家所有。到了夏朝是属於家天下的开始,虽然是家天下,还是以爱民为本,照顾、关爱好人民。这是夏商周。

  周朝有西周跟东周,东周就是我们熟悉的春秋战国,那是我们在历史当中常常读到的。所以西周在前,东周在后。这个其中有一个周幽王宠爱褒姒,所以就把整个朝代弄得非常乱,后来还外族侵略,都把他给杀了,之后才接续是东周。东周又经过春秋战国时期。所以夏商周,结束战国是秦朝。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这里又接续还有一个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这个是我们比较近的朝代,比较清楚。最后才结束这个皇朝。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汉朝末年三国鼎立,《三国演义》,就是魏、蜀、吴,就是在魏晋这一个时代有三国鼎立,最后三国结束进入晋朝。我们这篇文章就是在魏晋这个时代的文章,我们先了解一下。把它背起来,多念就熟了,就记起来了。

  李密,他是三国时候,他是蜀国人。蜀国其实它是延续汉朝,因为蜀国开国是刘备,他是汉朝的子孙,所以它是叫蜀汉。他本来是在三国做尚书令,也是当官的,可是后来蜀国被魏国灭了,然后魏国又被他的大臣司马氏这一家篡位,就变成晋朝。所以这个是在晋朝。而李密,他父亲早死,我们刚刚在文章里面,『生孩六月』,他才六个月他的父亲就死了。然后,四岁的时候母亲又改嫁,所以他算是整个小时候的成长非常的困苦。而这一篇文章它分成四个段落,我们从第一个段落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臣密言,臣以险衅』,「险」就是很艰困,「衅」是指祸兆,有些灾祸,这个衅。为什么说他自己觉得他很艰困又很多灾祸?他接下来叙述到了,『夙遭悯凶』,「夙」本来是指早晨,这里的夙是指很早家庭遭到很值得可怜的凶灾。什么情况?他出生六个月,『慈父见背』,这个「见背」的意思就是背对著他,好像离开了,见背就是指父亲离他而去,去世了,慈父见背。『行年』,指他经过了四年,就是四岁了,「行年」就是指年龄的意思。『舅夺母志』,他的舅舅强迫他的母亲要改嫁。这个对他母亲来讲也是非常痛苦,因为怀胎十月,自己的骨肉都希望亲手把他抚养成大,但是舅舅强迫他母亲改嫁了。所以很多丈夫、妻子去世之后没有再结婚的,有时候就是考虑找的另一半假如不能把现有自己的孩子视如己出,那可能这个孩子的人格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就怕自己孩子受伤害,就不结婚。有这样子的父母,那一分存心也是非常的不简单。而我们古代,男子假如继续结婚的,叫做「续弦」,大家听过没有?很文雅。续弦,你看夫妻是琴瑟同鸣,就是两个人同心演出夫妻好合,是人间很美的诗篇,是这个意思。所以他四岁的时候母亲也改嫁了。

  当下『祖母刘悯臣孤弱』,他的奶奶很怜悯他孤苦无依,又那么小的年龄。所以就『躬亲抚养』,亲自把他拉拔、拉扯大。而且我们刚刚念了一遍,李密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是四十四岁,他的祖母是九十六岁,他的祖母大他五十二岁。所以大家感受一下,他祖母要带他的时候,他才四岁,他的祖母已经五十六岁,已经进入老年了,还要带一个这么小的孩子。而且他又强调,『臣少多疾病』,我小的时候疾病都不曾间断,身体体质不好。而且到了九岁,走路还不稳。大家可以想像,这个祖母光是协助他学走路就不知道花了多少功夫。以至於生病,三餐的料理,都要让一个已经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来照顾。『零丁孤苦,至於成立』,他也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堂兄弟姐妹,这个「零丁」就是很孤单、很微弱。然后就这样长大了。

  接著他也叙述到他自己的家族,『既无伯叔』,没有伯伯、没有叔叔。『终鲜兄弟』,这个「鲜」是少,没有堂兄弟、表兄弟。『门衰祚薄』,「门衰」就是家道不兴,「祚」是指福报,福气也很薄。『晚有儿息』,他自己也很晚才有孩子。『外无朞功强近之亲』,就是他们交往的亲戚朋友几乎没有,几乎没有亲戚这个部分。这个「朞功」,这个朞字,就是指,朞年是一整年。因为在古代很重视丧礼,就是要服丧的时候都是念著父母、长辈、亲人对他的恩德,所以依亲属关系的远近它有分为几个不同的服丧标准。第一个标准,是指对自己的父母亲,这个叫斩衰,斩衰它是三年,服丧三年。我们一般,古代面对老师是心丧三年。这个是守丧,穿丧服,这个是斩衰的年限。接著是齐衰,是一年,而这一年指的是祖父、祖母,还有伯伯、叔叔、伯母、叔母,这个是属於齐衰,它是一年。所以一年就是指这个朞字,他没有这些长辈,没有伯伯、叔叔这一辈的长者,无朞。接著,「功」是指大功、小功。还有缌麻。这个是五个不同的服丧的标准。这个大功是九个月,小功是五个月,缌麻是服丧三个月,依照亲属关系的远近有不同的服丧标准。所以这里提到的「无朞功强近之亲」,就是指没有像一年这样亲属关系的亲戚,以至於,功就是指大功、小功,这样的亲属都没有,所以外无朞功。这个「强近」,强意思就是说比较有地位的亲属,近就是比较亲近的亲属,都没有。

  『内无应门五尺之童』,人丁单薄,一个仆人也没有。「五尺」是形容未成年的童仆。以前的尺比较短,所以五尺还不是很高的孩子。『茕茕独立』,这个「茕茕」也是孤单没有依靠的意思,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就是他自己跟他自己的影子互相陪伴。所以我们可以想像到,他的整个成长都没有什么玩伴,就是跟他的老祖母相依为命。『而刘夙婴疾病』,这个「婴」跟手字旁的「撄」一样,加一个提手旁的撄一样。就是遭到疾病的意思,夙遭疾病,就是他的祖母身体也不好,很早就有疾病了。『常在床蓐』,常常病卧在床。『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李密亲自奉汤药来帮他的祖母调养,从来没有离开。这个「废」字就是置之不理叫废。「离」就是离开她。等於都是非常仔细的去关爱,就好像《弟子规》说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是第一段。整个第一段就是形容李密从小他整个家庭的状况,以及他跟他祖母相依为命的景象,让皇帝能了解他的状况。

  接著是第二段。这一段主要叙述,朝廷一直要找李密去当官,可是他的祖母病又很严重,他不知如何是好,进退两难的状况。

  『逮奉圣朝』,这个「逮」是到了,等於是到了、及,这个逮字有这些意思。等到了「圣朝」,就是指当下的晋朝,这也是对晋朝的一个尊重,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沐浴在这个清明的教化之下,这也是肯定、赞叹皇帝他目前在治理当中特别重视孝道的教化。待会儿我们还可以举例。晋朝可以说是仅次於汉朝的一个朝代,就是出的孝子仅次於汉朝,大家翻《德育故事》,汉朝的最多,接下来晋朝的。所以我们也可以了解到,领导者重视,上行下效。那这个领导者现在不是指皇帝而已,现在我们所谓的企业主,企业家、企业主,他是一个团体的负责人,所谓企业王国。这个时候领导者重视孝道、重视德行,就会带动他整个企业团体的风气。大家不要小看这个上行下效的力量。假如您有使命感,你还可以在你的社区来带动孝道的风气。在母亲节,在重阳节、冬至这些日子,都是值得饮水思源的日子。假如在我们的社区大楼里都能够举办这样的节庆,也可以带动这个风气。所以利益社会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只要从我们当前的因缘、身边的事开始做,一定可以给社会好的影响。所以这里也肯定晋朝重视孝道的教育,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这个字念「葵」。太守是指一个郡,以前朝代地方的一个行政单位。像我们现在是县,再来是市,是吧?再上去是省。古代是州、郡、县,底下是镇,还有比较小的单位。这个就是指行政单位。这个郡的太守『察臣孝廉』,就是举他为孝廉。举孝廉是从汉朝汉武帝以来就用的一个推举人才的方式。举孝廉之后他是贡生,就是公费生,国家提供他读书的机会,读得好、表现好就有可能派他去当官。这是孝廉。而且,很难得的是用孝、廉两个标准才能举出真正的人才。孝,他就有德行的根本;廉洁,他就不贪污,这是做事的根本。一个人再有能力,会贪心,会贪污,他绝对会把一个团体给搞垮。所以两个字就把做人做事的根本找到。

  但是我们现在在团体里面找人才,是不是用这两个字找?有没有哪一个大老板要举一个人才,我到他家去打听,打探打探,看他孝不孝顺?现在都变成,我看他是不是哈佛毕业的、是不是牛津毕业的?你看标准错了,结果也会错。大家注意去看,很多全世界的大企业轰然倒下的时候,那些执行长,那些贪的高级长官,请问他是哪间学校毕业的?都是名校。这个大家可以去留心看看,这值得思考。所以真正的人才并不是他的学历有多高,首先的根还是在他的德行上。假如我们没找到这个根,那整个企业团体里面贪污、腐败、跳槽的现象绝对不能改善;只有找到根本问题了,才能改善。所以不是忠臣出不来,是因为没有孝子。有孝子才有忠臣,忠臣出於孝子之门。所以真的要培养自己的员工是忠臣,首先要把孝的教化一定要落实在自己的企业里面、自己的团体里面。

  『后刺史臣荣』,「刺史」是指州的长官、州的官员,这里是指益州。那个时候,因为李密他本来是蜀汉的人,之后进入晋朝,他是属於在四川那一带的人,益州。这一个刺史又推荐他做秀才,这个「秀」字就是他在贡生里面、公费生里面又特别优秀,把他举荐出来,『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因为他假如走了,没有人照顾他奶奶,所以推辞,没有去复命。『诏书特下』,「诏书」是指皇帝下的命令。『拜臣郎中』,这个「拜」字在这里是指派,派给他的官职是「郎中」。『寻蒙国恩』,「寻」是不久之后,又接到另外一个指令。『除臣洗马』,这个字念「显」,明显的显的读法。就是不久之后又接到通知,「除」是指授予他「洗马」的职位,这个洗马是辅佐太子的官,太子以后是要当皇帝的,所以这个官也算是不小了,每一次太子出去,他都是陪伴走在前面的。

  所以得到这么高的官职,李密说他『委以微贱』,这个「委」是第三声,「委以微贱」,这个委字就是他谦虚,就是我这么低贱的人,本来就赶紧要去侍奉太子,『东宫』是指太子,以前在朝廷里面住在东宫的是太子。『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这么大的恩赐,「陨首」就是掉脑袋,就是死的意思,我死了都不能够报答这个恩德。但是臣还是很挂念祖母,所以又再一次把这个情况上奏给皇帝。『臣具以表闻』,「闻」就是上奏。『辞不就职』,还是推辞不能去。刚刚是「诏书特下」,就是很急了。接下来他说,『诏书切峻』,「切」是急切,「峻」是严厉,这个切峻的意思就是你再不去,那你就完蛋了,你就真的是不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目无君父」,那就不是小事了。『责臣逋慢』,就是指责他,这个「逋」就是指好像他规避,就是避开,不理睬这个事一样,「慢」是指傲慢,不接受。所以就感觉他是不是避开,然后又很傲慢不接受。『郡县逼迫』,这些地方官逼他。『催臣上道』,你赶紧就职。『州司临门』,这是指州的官员亲自到他家催他。著急到什么程度?『急於星火』,「星」就是指流星,速度很快;「火」是指火灾,救灾那么紧急。

  『臣欲奉诏奔驰』,我很想要奉皇帝之命赶紧冲过去就职。『则刘病日笃』,我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更沉重。这个「笃」在这里是沉重,更危险,沉重、危险的意思。『欲苟顺私情』,想要尽我这一分孙子的孝道。『则告诉不许』,这些地方官全部很坚定的告诉他,绝对不允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我的进退实在是非常的困难,进退两难。这是第二段。诸位学长,有没有感觉到他的痛苦?我们读文章要契入这个故事里面,要体会他的艰难。

  第三段在说明他绝对不是为了自己的清高而不去就任,他解释让皇帝了解,而实实在在是他的祖母太困难、太危急了。他接著说,『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伏」,伏有点低头下来的意思,低头,「惟」是思惟。就是我这个臣子,私底下思考、沉思,想著这么英明的圣朝是以孝来治理天下。『凡在故老』,「凡」是属於,这个「故老』有两个说法,一个是指很老的朋友,还有老人;另外一个意思是指曾经当过官的老人。所以不管他是属於上了年龄的人,还是退休的老臣,其实都是在强调知恩报恩,对於老人、对於退休官员都特别的照顾。底下说,『犹蒙矜育』,「矜」就是指怜恤、怜悯、抚恤,「育」就是养育、照顾。这是强调它这个社会风气特别懂得要不忘记上一辈人的恩德,这很重要。

  不只在晋朝,我们听师长讲到,他们小的时候,所以其实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一直保有的美德,就是敬老尊贤。师长讲到他们小的时候,一遇到过年,都会给每个老人送礼物,关心他们的吃,关心他们的穿。所以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福报大?就是懂得报恩。因为老人是为了家庭、为了社会奉献一生,假如我们不尽力照顾他们,叫做忘恩负义。而且我们不照顾老人,请问大家,我们会不会老?我们假如现在不照顾老人,请问我们老了会怎么样?那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老了铁定也没人照顾。为什么?下一代看著!留与儿孙做好样子看。

  所以我们现在在中国大陆很多地方学习传统文化的人,他们也很注重关心老人,自己回自己故乡过年的时候,都发红包给自己故乡的老人,这个也很可贵。我记得还遇到一个企业家,去关心他的员工,还给他的员工七十岁以上的,不管是爸爸还是爷爷,他亲自去给他们送红包。你看他们家这些老人感不感动?很感动!居然是老板亲自来关心我们这些老人。而且告诉大家,这个老板亲自送红包以后,全家的人都很感动,以后这个员工动什么歪脑筋,他们家人说不可以忘恩负义。你的员工心理都能得到很好的纠正。他把他一家人都用心的去关心、照顾,「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结果这个企业家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是什么?他说他去看望这些老人,发现八十几、九十几岁的老人,他的孩子或孙子都是他们公司优秀的员工。大家知道原因了没有?他的老人为什么这么长寿?孝顺!所以这些优秀的员工在家都是孝顺,难怪在公司是忠臣。这个企业家也印证了忠臣出於孝子之门。老人能享天伦之乐,自然健康长寿。所以他举了晋朝对於老人特别的关心、可怜的人特别的关爱,这是先肯定了皇帝。

  接著也叙述我的情况又特别可怜,所以也请皇帝多体恤他的情况。『况臣孤苦』,孤单困苦。『特为尤甚』,状况又特别的特殊。所以接下来李密也希望皇帝不要误会,好像他很清高,不愿意去做这个官,他不是这个意思。所以他做了一个说明。『且臣少侍伪朝』,就是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蜀汉(蜀国),蜀国大家知道,刘备、孔明,这个就是属於蜀国。因为那个时候蜀国已经结束了,已经是晋朝,所以他说明我年轻曾经在蜀国当过官。『历职郎署』,那时候的官是尚书郎。『本图宦达』,本来我是希望好好当官,能够有一番作为,这个「达」就是飞黄腾达。『不矜名节』,就是我不是很矜持、很爱惜这个名节。他所谓的名节就是说,读书人他会强调我只在一个朝代当官,我不侍奉两个朝代。读书人因为他忠於一个领导,不侍奉两个朝代,这是读书人重视名节。他解释说,我不是尊崇、爱护我的名节,不是矜持著我的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就是我本来侍奉的蜀国已经结束了,等於好像是他觉得是很低贱了,好像被俘虏的人。『至微至陋』,就是指自己是低贱的、鄙陋的。『过蒙拔擢』,我这样的身分还受到这么特殊的提拔、抬举。这个「蒙」是受到,「拔」是提拔,「擢」是抬举。刚刚前面也讲到,「拜臣郎中」、「除臣洗马」,等於是给他的官位都不小。『宠命优渥』,非常得到恩宠,非常优厚的待遇。所以既然是这么大的恩惠,我怎么敢盘桓?『岂敢盘桓』,「盘桓」就是逗留不前进的意思。这么好的恩惠我应该马上去做的,我不可能有其他的考虑、其他的发展。『有所希冀』,就是还有什么其他的企图,不可能的。所以这个「有所希冀」下面打个问号,就是不可能还有什么其他的企图。

  『但以刘日薄西山』,我们常说人寿命快结束了叫「日薄西山」,就好像太阳接近西边要落下去了,就等於是晚霞,就快结束了。薄是指逼近,逼近了西山,就是来日无多了。『气息奄奄』,就是整个身体状况非常的虚弱了。『人命危浅』,就是很垂危了。『朝不虑夕』,早上还活著,很难保证晚上还在,「朝不虑夕」,朝不保夕。而当形容这一段,就是指他的祖母确实是病得很严重。接著这句话最能流露李密对他祖母的感激之情。『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我假如没有祖母的照顾,我可能早就死了,就不可能有今天了;而祖母现在这个状况,没有我的照顾,她就不能安享余年,她就活不下去了。而这个精神我们可以感觉得到,李密是知恩报恩,祖母的照顾才有他的今天。所以这是一个孝心,他的整个人生态度就是知恩报恩。为国家、为团体就是尽忠,以至於曾经照顾过他的人他都会尽忠,「没有谁就没有我」,他那个忠诚就提起来了。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更相为命」也就是相依为命的意思。『是以区区』,「区区」是形容小小的私情。这个其实都是他很谦虚的态度。事实上孝养奶奶这是天经地义,不是小事,但是他很谦退,就觉得这只是我们家的小事。可是我又不敢离开,『不能废远』,这个「远」字是指离开,不是远近的意思,「废远」,远是指离开,置之不理,我们刚刚前面讲的这个废是指置之不理,离开了。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这个字念「又」,通又。『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於陛下之日长』,就是我以后孝忠陛下的时间还很长。但是报达养育之恩的时间,『报养刘之日短也』,我再能奉养我祖母的时间已经太少太少了。所以在这里乞求皇帝答应他。『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里举到了我们说的「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乌鸦都懂得要回报它母亲的恩德。其实在动物界也都是很强调天伦,都是有感情的。所以有一个猎人,他是要去打老鹰,结果要打这只老鹰的时候,刚好看到这只老鹰往下飞,飞到了一个地方停下来。他就仔细继续观察,发现这只老鹰是找了东西回来,正在给它的老母亲吃,那只老的鹰毛都掉光了。所以当下这个猎人看到这个景象,打不下去了。人同此心,其实所有有灵知的生命都同此心。所以孝养父母是天性,养育子女也是天性。所以我们中华文化就是让这个天性能终身保持。

  在西藏有藏羚羊,羊的一种,刚好有一个猎人他早上出去的时候发现了一只羚羊。结果这只羚羊它可能知道已经被猎人给看准了,所以猎人瞄准的时候,突然那只羚羊就对著这个猎人的方向就跪下来。这个猎人也相当奇怪,这个动作是什么含义?不过那时候他没有理解,还是射杀了这只藏羚羊。而当他把这只羚羊抓回来之后,把它剖开来,后来就了解到为什么这只羚羊是跪下来,因为这只羚羊已经怀孕了,所以那一只母羊是为了它的孩子求这个猎人不要杀它。所以我们可以感觉得到,父母纵使是面对生命危险的时候,他还是先想到他的孩子。所以这个猎人看到这个现象,也是非常的触动,从此以后他也不再打猎了。所以我们说,「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不欲也勿施於其他的生灵,其他有灵知的生命我们也不应该把我们不愿意的强加在它们身上。谁愿意自己的亲人受伤,甚至生命结束?

  这是第三段,叙述了他们现在的情况,而且也给皇帝说明,绝对不是为了名节不去当官,实在是老奶奶的病情让他没有办法离开。所以接下来,最后,也是他希望皇帝能够允许他、成全他这个小小的心愿。

  下一段说到,『臣之辛苦』,艰辛的处境。『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这一段就是讲到,我的这个艰辛的处境,不是只有这个蜀,就是指益州(四川)这个地带的人士,及这里的父母官,这个「牧伯」都是指当地的父母官,而「二州」是指梁州跟益州这两州,不独这些官员跟老百姓了解我的状况,「所见明知」就是都很明白他的状况。甚至於是「皇天后土」都能帮我做证明,「实所共鉴」。而这个「皇天后土」,其实也是包含了所有一切的神明,天地神明,都可以帮我做证明。所以这个也是赤诚的心。『愿陛下矜悯愚诚』,怜悯我这一颗诚心。『听臣微志』,「听」就是成全我,希望能接受我的请求,就是成全我,「微志」,小小的心愿。假如皇帝能接受,『庶刘侥幸』,我的奶奶就,这个「庶」就是有机会,能够安享余年,『保卒余年』,就是能够安度余年。

  而真的我的祖母能让我陪伴她终享余年,『臣生当陨首』,他感激皇帝的恩德,生的时候可以抛头颅,洒热血。『死当结草』,他表达他的心情,不只我生的时候要效忠於朝廷,死了以后我还要再报你的恩。这个「结草」它是有一个典故,是指死后报恩的典故。是在春秋战国时代,晋朝有一个大臣叫做魏武子,晋朝的一个大臣。他生病的时候就跟他的儿子魏颗,一颗两颗的颗,交代,因为他娶了一个年轻的妾,他说我死了之后,你帮我把她改嫁。又过了一段时间,他父亲的病已经到临终了,有点像弥留之际,有点糊涂了,结果他爸爸又跟他说,我死了之后,让这个女子,这个妾,陪葬,就是跟著他一起死。后来过没多久,他父亲就死了,结果魏颗就把这个女子改嫁了。这很重要!这个儿子是当得对,不是很愚昧,是有智慧,懂得通权达变。他心里想,一定要听我父亲很冷静时候的决定,不能听他糊涂时候的决定,这个叫不陷父亲於不义。说实在的,把这个妾活埋,那个罪过谁担?他父亲得担。所以这个儿子这么做是很难得的。

  结果这个魏颗刚好有一次(他是晋国)跟秦朝打仗,秦朝有一个武功高强的大力士叫杜回,结果两军对峙的时候,这个魏颗就看到奇怪,杜回前面怎么有一个老人在那里绑绳子,他看到了。结果绑好绳子之后,刚好那个杜回就发兵过来,骑著马就过来了,就被那个草绳给绊倒了。他本来是大力士,武功高强,结果从马上栽下来,就被活捉了,晋朝这场战争就打胜了。当天晚上魏颗就梦到这个老人来了,老人跟他讲,我就是你改嫁的那个妾的父亲,你听从你父亲清醒时候的交代,救了我的女儿一命,我虽然死了,我也要来报答你的恩情。这个故事是在《左传》里面记载的一个真实故事。所以我们看人的善心,善到人家死了都想报答你,你的阴德就很厚,做人就很成功。

  接著讲,『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不胜」就是怀著诚惶诚恐的心,很恭敬的。『拜表』,送上这个表来上奏给皇帝,希望你能够允许我孝养我的祖母。而晋朝的皇帝接到「陈情表」之后,非常感动,马上下了一道命令,就是允许他奉养他的祖母,而且还派了两个婢女一起去帮忙照顾他的祖母,然后还交代当地的地方官,固定的时间就要送吃的去到他们家,让他的祖母吃。这个皇帝不简单,而且皇帝一这么做了,天下人都欢喜,都效法、都学习孝道。所以「陈情表」,最后皇帝恩赐给李密奉养祖母,而且又恩赐了婢女、食物,都可以显示出带动了整个晋朝孝道的风气,难怪晋朝的孝子这么多。所以上行下效是真实不虚的。

  这节课就先跟大家讲到这里。我们待会儿再就晋朝还出了好多孝子跟大家来再交流一下。好,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文言文)(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文言文)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