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11集)


   日期:2016/8/7 21: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家下午好。我们上一次一起研讨的文章是东汉马援先生写给他的两个侄子的文章,「诫兄子严敦书」。在几千年的文化承传,长辈都有责任教育好晚辈,尤其叔叔、伯伯都是同姓的长辈。孙子辈的不长进,爷爷、奶奶都会操心。所以叔叔、伯伯、姑姑这一些角色,在古代都是很有责任把他们的侄子教好的,这个算是当长辈有尽到本分了。而这一篇文章里面,很重要的就是教导他的侄子言语的分寸、言语的修养。文中提到不可「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不要议人长短,不要妄谈对当时候政治措施的一些得失。因为假如言语不慎,可能会跟很多的人对立,甚至会惹来杀身之祸都不一定。

  所以这一篇文章之后,我们跟大家探讨了言语的修养。我们从言语的存心,谈到言语的态度、心态。言语的存心,我们跟大家再一起复习一下,我们是怀著什么样的存心来讲话?我们提到,要处处为人著想,这样的言语就是利益语。能利益人的话才讲,不能利益人的废话不讲,所谓「话说多,不如少」。所以要是为人著想的言语再来讲。就好像《弟子规》说到的,「亲有过,谏使更」,讲话、劝告最重要的,使亲人、朋友能够改过,这是我们讲话的存心、目的。所以我们在劝人的过程当中,会劝得自己很不高兴,或者发脾气了,那这个就是存心已经不是为对方著想了,已经被自己的脾气牵动了。或者是劝他的时候他不接受,我们觉得很没面子,在那恼羞成怒了,都有可能。所以有时候我们做很多事情,做到最后都跟本来要的目的不一样了,都偏到情绪上去了、对立上去了,就不好了。

  所以我们提醒自己,劝别人的目的是要为对方好,绝对不是造成彼此的不愉快的。会造成彼此不愉快,可能是我们心态、我们方法时机没有抓好。跟别人有言语上的不愉快了,总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检讨自己的方式、心态有没有不妥的地方。而且我们每一句话都是从真诚的心流露的,所谓「诚於中,形於外」,从利益人的心、从真诚的心流露出来的言语。而且我们言语都是道义的心来讲,就像《弟子规》说到的,「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亲戚朋友都有道义要互相规劝。我们现在有时候亲朋好友有错都不劝,都说,「那关我什么事?」都是想做个好人,不想得罪人。不想得罪人,是不是好人?不想得罪人都变伪君子了,都没有正气了,都没有尽道义了。

  好,所以这个都是言语的态度。而且君子他讲话都是为了给社会起一个好的风气。以前的读书人讲话很谨慎,不会乱讲。「我这么讲话对我的家风、对社会的风气是好还是不好?」我们现在讲话有没有这样的心态?往往讲了很多不该讲的话,后面我们都来后悔了。哪想到说讲一句话还可以带动社会良善的风气,或者是正气?在留在整个历史当中的圣贤人,他们的话确实有起到这样的作用。我们看范仲淹先生讲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不只带动了当时候的好的风气、读书人的胸襟,这将近一千年来,多少读书人都受到他的影响。那我们现在想一想,我们讲哪些话,留在我们晚辈的心中,成为他最正确的价值观?还是我们的小孩一说,「我爸最会骂人」、「我妈脾气最大了」,那这个就在讲话当中不谨慎了,就没有给后代起一个好的榜样了。

  所以在《孝经》当中有讲到,君子的风范,「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像《中庸》里面讲的,「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从这些经典当中我们都看得出来,一言一行都是要可以给家人、给社会一个法度、一个榜样。人都是这样去存心,他一言一行都会非常的严谨,不会随便、不会轻浮。所以,所讲的言语都是可以让人称道的、效法的。行为也是。然后表现出来的德行、道义,都是可以遵循,做事可以给人效法。我们现在假如是在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可是我们做事却没有照经典去做,反而做事的效率、组织的运作都远不如没有学的人,我们的组织反而比人家混乱,没有章法,那这个时候社会大众他会不会认同传统文化?他说,「这个学经典的人做事比我们还混乱。」那不是让他们丧失信心吗?所以学经典应该是做人、做事都更精益求精才对,不然我们学的经典就变成纸上谈兵了。

  所以《大学》里面讲到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所学的经典都应该落实在生活、工作当中,所以给别人应该是「作事可法,容止可观」,一举手、一投足都能够让人家生欢喜,可以观摩、可以学习。「进退可度」,他处世的进退、应对都是可以为人法度的。所以假如有这样的修养,那就是所谓讲的「翩翩君子」,很有风度了。那《中庸》这一段也是讲到了,一言一行都是给天下做表率。所以师长常期许我们所有修身、修道之人要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包含讲话就在其中。我们看《弟子规》里面,差不多快三分之一谈的都是言语的修养。我们待会儿都会举到《弟子规》里面的经句跟大家交流。

  再来,存心之外就是言语的态度。第二个是言语的态度。第一点是言行一致。这一点有没有跟大家提过,提过了吧?言行一致。第二个部分是谨慎,言语要谨慎。第一个部分言行一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所谈的很多道理,我们的行为自己都没有做到,那假如是父亲是这个样子,那他的孩子怎么可能信任他的父亲?讲跟做都不一样。所以好像有一个调查,是问这些小学生他们对父母的感受。提的不好的感受,最多的一条就是父母讲话不算话。那大家想一想,这个孩子才不到十岁,他对他父母的言行就不认同,觉得父母说话不算话,这件事严不严重?「就一个说话不算话而已,哪有多严重?」大家要了解,一个孩子不到十岁就不信任他的父母,请问他以后要信任谁?是吧?那一个孩子从小就很难信任父母,他就很难去信任别人。那他不信任他人,你看他这一生会不会幸福?会不会有安全感?不会,不信任人,随时都提心吊胆。跟人能不能交心?所以他心性上假如有偏颇掉的时候,他整个人生就愈偏愈大。而父母跟孩子的相处,直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人格特质。所以「养不教,父之过」,父母对孩子一生是最重要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言行有德,这个孩子做人的根基就扎牢了。那这是在家庭里面,父子关系了。

  那夫妻之间,诸位学长,你们觉得另外一半信不信任我们?你们都入定了吗?还是这些问题大家都没有曾思考过?信不信任我们?假如没有马上回答,铁定是不信任。但这个不信任当中,也可能跟这个有关系,你看我们答应客户的事情,从来没有跳票的;可是答应另一半的、答应家里人的,常常跳票。假如是这种状况,那我们的亲人能信任我们吗?能打从内心佩服我们吗?就不可能了。所以这个是言行一致。包含在事业当中,要让我们的下属信任我们,我们也要是言行一致。假如我们讲的都讲很好听,做都做不到,谁相信我们?以后这个老板在上面讲话,讲几句话,底下的人就开始在那里交头接耳了,「又在那里吹牛了」,「你看他都是怎样怎样怎样的,真丢脸」。没有信任的时候,这个团体的凝聚力就不在了。所以我们当领导的就要有领导的风范出来,不能给底下的人看笑话了。

  再来,延伸到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也在弘扬传统文化,假如我们说的跟做的不一样,那社会大众不只不相信我们,还会不相信什么?你们怎么都很无辜的样子?会不相信什么?会不相信经典,会不相信传统文化。「说那个有多好,你看那个学的人也不孝敬她婆婆,那个不值得学!」那我们的行为可能就让别人误会、不信任正法、不信任传统文化,那我们言行不一致就断送了人家学习正法的机会。所以说「人能弘道」,怎么样把正法、把道德弘扬出去?是这个人做的跟经典相应了,他就能弘道。不是说他手上拿一本《弟子规》、拿一本经典,他就能够把传统文化弘扬出去了。一个弘道之人言行一致,令人信服,相信、佩服。

  没有言行一致所造成的杀伤力非常大。我举个例子,是台湾发生的事情。有一位专门写这些心灵道德伦理文章的作者,他的书都是排行榜前十名,只要到书局一定看到它排在前十名,从来没有掉下来过。显然很多人都以他的书来指导他的生活处世。可是后来,他有外遇了,台湾的很多妇女气冲冲的把他的书统统拿出来,放到一个广场,集体把它烧掉。大家想一想,好像也不必这么激动,是不是?他讲得对你就听,他跟圣人相应的就听。他没做到的,「见人恶,即内省」就好了,不要见人恶即烧书,不用这么激动。对,但是我们看,一般的大众学习他还是一开始是情感,是不是?因为人用感情去学道才会这么激动。但是人们一种感情的信任跟寄托,那是一开始都是这样,很自然的。所以这个时候引导他们学习经典的人言行不一致了,对他们的信心就很大的撞击了。

  所以对於这一个作者来讲,他也应该反思了,他写的文章,也要期许自己要做到才行。不然最后,好像写文章是为了利益人,最后反而造成社会大众的反弹跟不信任。所以事实上,我们在社会当中所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可能是赢得家人的信任、赢得社会大众的信任,我们不应该对不起他们的信任才好。人总要讲这一分情义、道义才好。

  我在广东的时候,曾经听过有一个教育局副局长,他说他们当地有一个幼儿园园长,学佛,然后都一定要到那个一千多年的寺庙去做义工。因为这个园长说,要到一千多年的寺庙做才有功德。然后接著这个副局长讲,她的幼儿园乱成一团,她都不管,她说她要去做功德。好,大家想像一下,这是一个教育局副局长跟我们谈到的现象,请问这个事情到教育局副局长的耳朵里面,传了几个人了?不知道多少个了。那这一些了解的人怎么看佛法,怎么看佛教?所以我们的言行不一致,我们的言行不符合经典,可能都会让大众失去信心。

  我们刚刚几个例子的交流,大家有没有压力很大?告诉大家,你没有后路可以走了。没有后路好不好?好!我们这样子这么长久的修行都不能成就,就是太多后路了。没有破釜沉舟,突破不了习气的。但是,不要有压力,有压力身心会有负担。要把压力变成动力,转成动力,转成对我们自己起心动念、一言一行的观照,让它都在经典当中、都在道中,就对了。真正能这样去下功夫,三年、五年之后,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跟经典相应。就像《孝经》里面讲到的,「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都是遵循经典,最后达到「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他讲话不用太过去斟酌,一讲都是经典,就像师长一开口都是经典的教诲。所以这个开口就是经典的教诲。这个也是言语当中谨慎的态度。

  我们一个人修福还是造孽,言语占了很大的部分,所谓「口为祸福之门」。我们很熟悉「子曰、子曰」,我们看这个「曰」字怎么写?「曰」是这么写的,一个嘴巴中间那一横是什么?舌头。舌头一动,祸福就跟著动了,「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祸福无门,惟舌头自召,是吧?口上所造的福跟造的业是最快的。所以这个谨慎是必要的。

  而这个谨慎,孔老夫子给我们很好的榜样。孔子这么有修养,是圣人,他讲话都谨慎,「述而不作」,他所讲的话都是古圣先王的教诲,不是他自己的创作。其实这个就是一种恭敬的态度,因为古圣先王的德行、智慧很高。其实我们比古代人差远了。讲到这句话大家服不服气?可是我觉得我在读书的过程当中,都觉得我们这个时代是最发达的,科技、文明最高的,以前的人都比不上我们,好像有这种感觉。但是读经典以后就觉得,我们差以前的人差多了。我们这个时代落入了一个思考的误区,就是物质享受就叫进步,好像物质的文明就代表了大部分的文明。可是我们看,虽然物质文明这么进步了,可是人的痛苦却愈来愈多了,人的欲望却没有办法休止了。所以我们现在冷静看看,以前没有出现的状况,现在一大堆。比方忧郁症,诸位朋友,三十年前您听过忧郁症吗?现在很多。比方说离婚,五十年前我好像没听过,但是这些现象都出来了。犯罪率愈来愈高。吸毒。这些种种现象都是心灵空虚产生的一些乱象。所以从人的精神层面来讲,人确实退步得非常非常大。所以古代的人他清心寡欲,人愈清心寡欲,心地清净,他愈有智慧,看得很深远。所以我们的智慧是比不上这几千年的古人的。

  孔子很佩服古圣先王,所以他自己讲话都是依据这些教诲来讲。我们自己顺著我们的意思讲话了,这个话是正确的吗?假如不正确了,很可能就误导别人了。现在的人讲话,一开口就是,我觉得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我觉得怎么样怎么样。讲话要负责任,我们自己觉得怎样,假如不对了,我们有负责任吗?有没有人讲话说,「我告诉你们,我讲的话有不对我都负责任」,有没有人这么讲话的?没有。所以你看,人讲话都不负责任,「我想讲我就讲,讲错了你们倒楣,这个不干我的事。」所以从这个言语来讲,我们就看得出来古代人那种慎重,一言一行都要负责任的。

  所以以前的皇帝不好当,左史记言,右史记行,他讲的每一句话左史就把它记下来了,右史记他的行为。让你们去当皇帝好不好?左史记言,右史记行。而说实实在在话,「天地有司过之神」,举头三尺有神明。虽然我们没有左史记言,右史记行,我们每一句话老天爷都记住。到时候我们去报到的时候,全部档案要调出来。所以言语不能不谨慎。有一句格言讲到,「有一念而触鬼神之怒,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有一行而酿子孙之灾,皆须慎之」,一念、一言、一行都应该谨慎才好。所以人明白这个道理了,「三尸神在人身中」,很多的天地神明都在鉴察著我们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念头。

  有一个读书人叫李生,他要去考功名。然后走走走,经过了一个客栈,他在那儿休息,准备接著去赶考。结果他到的时候,那一个老板对他非常的热情,招待他。他有点受宠若惊,就问他,你怎么对我这么好?这个老板讲,你来到店里的前一天,土地公跟我说,你今年会考中进士,叫我好好接待你,你命中有这个官位。这个读书人听了很欣慰、欢喜。当天晚上他就在想一个问题,我要考上以后,我那个糟糠之妻长得又不够漂亮,我看我当了老爷了,官老爷了,应该把她换掉。当天晚上这么在想,隔天就赶考去了。结果考了,没考上。回来的路上又经过那个客栈,但是垂头丧气。结果那个老板又跟他讲,他说你离开之后,土地公又给我讲,说你还没考上就要换太太,你的功名已经被老天爷给削掉了,考不上了。他一听更惭愧了。所以「有一念而触鬼神之怒」,这夫妻情义道义是很深的,还没有得到功名就要舍弃太太了,这一念就折掉了半生的福分都有可能。所以人要积福还得从一言一行、起心动念下功夫。我们曾经还看到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小叔就对他的婶婶有非分之想,他的功名也会被削掉的。所以以前古代人很重视慎独的功夫,慎独。

  好,这个是言语要负责任。言语,开口要是正确的知见才好,不能误导他人。所以孔子「述而不作」。言语,「凡出言」要「信为先」,所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个也是提醒我们言语要谨慎。《弟子规》当中讲到,「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我们假如在这一点上没有谨慎,往往轻易答应别人,后来可能又有其他情况了,去不了,然后还要解释半天,然后对方还觉得你失信了,「好了好了好了,每次都这样」,我们也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也很无奈。这个都是我们要答应前要先思考清楚再答应。话到口边留半句,「我考虑一下,我了解一下情况再回答你」,这样好。所以言语也不可以太轻诺随便。

  再来,言语也是要「见未真,勿轻言」。很多时候我们言语不谨慎,太随便了,事情都还没有确定就开始传话了。所以很多误会都是来自於我们「见未真」就传,传到最后就造成很多误解,都没办法收拾了。所以我们一听到什么话,尤其一些人与人的一些情况,我们一听就很容易情绪就起来了,「不得了了」,然后就开始打电话了。这种情况就会把没事都变有事,小事都变什么?大事。所以,一觉得一些事情很严重的,首先还是要先冷静下来了解情况。纵使这个事情严重,我们知道了,更重要的是怎么样让这个事情能够大事化小。不要再因为我们传话让事愈搞愈复杂,对立愈严重,那就是言语不谨慎,也是没有大局的态度了。言语是要让人与人更和气才是目标,而不是因为言语让人与人之间冲突更大,就不妥了。

  而另外有一句也提醒我们,「凡人丧身亡家,言语占了八分」,这个在历史当中都是这样的。包含我们熟悉的,「家丑不可外扬」。我们言语不慎重、不谨慎,都会给自己的人生造成很多的障碍。比方这一句我们很熟悉的这个人生态度,自己家里面有一些冲突摩擦了,我们还到处自己去宣扬,「你看我那婆婆怎么样」,「我那先生,真……」我怎么不大会讲?对不起,我没有当过人家的太太,所以也不知道怎么批评。这么讲了,第一个,我们把家丑讲出去,人家听了以后,有没有说,「听完你这一席话,我实在是愈来愈尊重你了」?人家听完以后,一定是愈来愈瞧不起我们,瞧不起自己,甚至瞧不起谁?瞧不起你整家的人!那不是自取其辱吗?为什么?那是你家人,你有责任帮助他、劝导他,哪有还把过失到处往外讲?这个我们在道义上就已经说不过去了。「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他有不对,我们也有不对,我们没劝他,结果还出去扬自己家人的恶,那就更要不得了。在自己的本分上这样是不对的,而且是自取其辱。

  再来,讲出去的家丑会传。批评先生的话传、传,最后传到全世界,都知道了,只有一个人还不知道,谁?先生。他是最后知道的。大家想想这个局面的时候,所有的亲戚朋友都知道他的丑事了,就是他太太传出去的,你说这个夫妻关系还能好吗?这种情况只要有一次,我看这个先生就说,「我这一辈子就跟你没完了」。因为他在人群当中已经很难立足了,他面子挂不住了。所以言语总要谨慎,还要加厚道,不能给人没后路走,不能讲得让人家没有办法在人群当中立足,这个就苛刻了。

  所以,要隐恶扬善才对。家里的亲人有哪些不好,不讲;哪些好,要赞叹。你跟朋友在谈话的时候,「我婆婆哪里好、哪里好」,这个一传出去,婆婆一听到了,「她还这么肯定我,还这么欣赏我,我前几天才凶过她而已,她都没放在心上。」一次、二次、三次,这婆婆也觉得,这媳妇都是把我的好放在心上,慢慢的人心就被感化了,这关系就会愈来愈好了。你都讲先生的好,传出去了,先生会想,我就这一些好而已了,我太太都这么肯定,那一些不好她都没讲。那先生就很受鼓励了,「人之初,性本善」,他好的就愈来愈发挥了。好的愈发挥,坏的呢?坏的不就渐渐的就少了,没了?

  诸位学长,坏习惯有没有?坏脾气是不是习惯?是。你把坏脾气拿来我看看。坏脾气真的还是假的?真的?真的,你拿给我。没有,拿不出来的东西怎么会是真的呢?是不?你们没有看过「达摩祖师传」吗?是吧?「来,你心不安,来,我帮你安。」这个慧可大师一看,「觅心了不可得」。那个不安的心也是虚妄的,拿不出来,没有!我们把假的当真的,就被它控制住了。把坏脾气当作真的,就被它控制住了。我们假如觉得坏脾气是假的、坏脾气是假的,你每一次要发脾气的时候你就想,假的、假的!讲几次你就笑出来了,还有得发脾气?所以,以后我们学长之间,假如看一个人快要发起脾气来了,你跟他有默契,「拿来、拿来,你的坏脾气拿来我看看」,他就发不起来了。不过前提是他要看过「达摩祖师传」。这个片子很值得大家去看。

  人生是无常的,你要活在每个当下。所以很多人生道理要靠自己用心去感悟、去推断,你的体会就会愈深。就像刚刚讲的说,「家丑不可外扬」,到底这个家丑讲出去会怎么样?人就是逞一时之痛快,都不会去想以后会怎么样。人往往都是在不谨慎的一言一行出去之后,最后在那里收拾残局,浪费一大堆时间。所以有一句话又讲到,「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一大发脾气之后,亲人、朋友,甚至是生意的伙伴关系,都很难再恢复到本来的样子。有的三年、五年交情,就一句生气的话讲出来,交情就泡汤了。所以这个言语是很需要谨慎的。

  还有也提醒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很多事情要低调的去做,不要太张扬。后来因为低调了,不张扬去做,阻力才小,嫉妒障碍才少。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在处理重要的事情,尤其一些核心的人,就要守住,不要张扬,不要去把这些机密的事情到处去跟人讲,等事情做起来了,人家想障碍他就障碍不了了。因为这个时代,也不能怪这些人,因为人现在见不得人好,嫉妒心比较重。那今天我们做事会被人障碍,这个时候也不要去批评别人,还是因为我们在做事的分寸上没有遵守这些原则。所以事以密成,还是要谨慎,语以泄败。

  另外还有一句是在《易经》当中提到的,「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可以不谨慎吗?这一段是《易经》里面提到的,在这一段的前面是叙述到一个君子,他在家里面讲一句好的话,千里之外的人都会相应,更何况很近的人,就更受他言行的影响;他这一句话不好,千里之外都有人会反对他,更何况是最近的亲人。我们举个例子,周朝,他开国的王季,王季生文王,文王生武王、周公,他们家都是孝悌传家。文王对待王季,他的父王,非常的孝敬。武王对待文王也是。而他只是一个家庭里面的亲人,但是他们的言行风范就传遍整个社会,「千里之外应之」。而他假如讲的话是不善的,比方夏朝最后一个皇帝夏桀,他旁边的大臣劝他,「你再这样骄奢淫逸下去,你会亡国。」结果这个夏桀就说了,「太阳哪有灭亡的?」他把自己比喻作太阳了。结果这个话传出去,老百姓就应回来了。老百姓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掉?我们跟他拼了!」应回来是这样。所以人的一言一行是动天地,甚至於是一个念头都遍虚空法界,一念、一言、一行都遍虚空法界的,所以需要谨慎。

  而且这个言语不只会影响到很远的空间的人,甚至会影响到很远的以后时间的人。我们看《德育故事》常常都看到流眼泪,大家想一想,那个都是几百年、几千年前的人。所以他的一言一行,几百年、几千年之后都应之,更何况是他当时候身边的人,怎么会不受他影响?大家熟悉的闵子骞的故事,「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有没有感觉到,这一句话,两千多年,谁读了谁都感应?我们每一次听这个闵子骞的故事,听到这一句的时候,都忍不住眼眶泛著泪水了,是吧?不过现在学传统文化都比较喜欢哭,容易感动。不过要练一个功夫,只在眼圈打转就好了。不然我们男人假如哭得「呜、呜」,有点不好看。可以哭,不过要练点功夫。女性就没关系,哭个痛快,可以。男性就练一下,打两圈,把它吸回去。所以这个是让我们很感动的。

  但是假如是错误的思想,也会误导很多人。比方说,「人不为己」,这个就是错误的。可是很多人一听,这句话我很喜欢。包含曹操讲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负我」,那这个铁定是错误的。可是很多人一做错事,马上就把它搬出来了。还有一句话叫「英雄难过美人关」,是吧?这一句话大家知不知道是谁讲的?我知道,就是那个过不了关的人讲的。而且这个人他还有一点很严重,他没学过《弟子规》,因为他这一句话叫「倘揜饰,增一辜」。错了就错了,承认就只有一个错,再解释,再找藉口,那叫增一辜,这是第二个错。他还有第三个错,叫「名不符实」,他还把自己推到「英雄」去了。所以大家看,一个言语犯了三个严重的错误。他假如是英雄他就过得了关了,怎么会英雄难过美人关?过不了美人关就不叫英雄了,OK?是吧?所以人,不要找藉口,要记住《弟子规》那一句,「圣与贤,可驯致」,一言一行对照经典来做、来说。假如是错误的思想,确确实实动天地,甚至影响到自己世世代代的子孙,都让他们误导了,就不理想了。这个是讲到谨慎的部分。

  再来,言语要能寡言,言语不要太多。《弟子规》讲的,「话说多,不如少」,言多必失,应该要守口如瓶,「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一个人的修养愈提升,他的话自然就减少。因为人话很多,往往是因为太浮躁,心很不安,见人就想讲话。有时候一个人在家发慌,没话可以讲,坐不住了,赶紧又找人打电话了。所以一个人静不下来,就是因为内心浮躁的关系。所以我们假如话很多,要调整,还得先从心地上先调自己不要急躁,因为往往很多话讲出去了都后悔。《易经》里面讲,「吉人之辞寡」,一个人很吉祥,很有福气,话少;急躁的人,「躁人之辞多」。孔子也讲,「刚毅木讷」,反而接近仁德,刚强有毅力,言语比较少,比较木讷。我愈讲愈有点发虚了,我话挺多的。

  我刚好有一年教书的时候,那一年带的班是全校比较出名的一个班。前一个老师教了四十年了,最后一个学期实在受不了了,她就提早退休了。所以那个学期没人带,我就去带了。因为我们读过《孟子》说,「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所以我们要去接受挑战,看能不能禁得起考验,就去了。结果因为那些都是六年级的大孩子,我得要紧迫盯人,不然他们会造次,会造反,所以我都是坐在教室里面,下课也坐。其他科任老师上课,我也不敢离开,整个就是定在那里了。结果我们有一个学生,我去了一个多月以后,一个大男孩,挺乖的,他有一天就跑过来,「老师,你这一段时间来,我们班那些男生乖多了。他们都说,今天老师不知道要出哪一招了。」其实我听完,我冷汗直流,为什么?因为我每天来都在想,学生又不知道要出哪一招了。所以他们怕我出招,我也怕他们出招。所以人要很有定力,很紧张也要装得神态自若,像孔明「空诚计」一样。

  当然,说实在的,他们一出状况,只要我们能平心静气,真的那个时候方法就会出来了,大家也不要太紧张,叫「士有百折不挠之真心」,我们真正有那个利益学生的心,「方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真的人有爱心、有真诚,很多方法就会突然想通了,冒出来,这「妙用」。所以那最后一个学期,我就是这样陪著学生过来,最后把他们送出校门,才跟我的同事坐下来一起吃顿饭。我办公室都没去,因为不敢离开。结果坐下来以后,我们一个同事就讲了,他说,「你话很少,你很听你师长的话。」因为师长都劝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多精进,重要了。结果我这个同事才说完,我是带十班,我对面是十一班,六年十一班,那一班的孩子也不好带,我们两班学生都比较皮。所以我们隔壁班那个女老师,她一听到同仁说我话很少,她马上就补一句话了,「他话可多!」

  因为我们这个十一班的女同事,她还不是正式老师,她去代课的。人身高又不高,一百五十公分左右,那个六年级的大男孩有的都一百七十几了,她常常骂那个学生要这么骂。然后那个班又这么皮,真是超过她的负荷了。所以,每一次下课,我就怕她沮丧,下完课了,我就过去跟她鼓励鼓励,安慰安慰。所以就这样,她就觉得我话很多了。所以诸位朋友,为什么孔子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排在最前面?是有道理的,是吧?就是人家不理解你,你也不难受,这样才是君子。你为人家好,人家还嫌你话多、罗嗦,你也要不难过。因为我们两个还互相揶揄一下说,我们两个叫双响炮,为什么?因为我这边骂人刚骂完,才在休息,她那边又砰、砰、砰,又变她那里在骂人。

  所以言语俭寡还是很重要。言语在精不在多,能够真正讲到人家需要的,讲到这个点上,很重要。

  再来,言语的态度,还要有耐性。「谏不入,悦复谏」,这就是耐心,这个「复」就是不厌其烦。其实当我们在劝别人没有耐性的时候,那就代表我们不是真心的了。所以所有的人都在提醒我们的修养哪里不够。这个人你劝了十次了,还劝不动,脾气都快上来了。你要想,他是你的贵人,他是发考卷的老师,他来给我们监考的,看我们的功夫到哪里了。所以我们面对一切的人都要想著,他是老师,来考试了,都是来成就我们的道德的。那请问,还有没有看不顺眼的人?有没有?你们怎么没反应?好像刚刚这句话吞不下去是吧?这些教诲都太难得了,这是师长给我们太精辟的教诲。真肯受持,受用无穷,当下就过太平日子,叫「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为什么人人是好人?统统来成就我的,哪一个不是好人?统统来提醒我修养哪里不够。所以,这个耐性很重要,「悦复谏」。

  还有一句是我们之前的课也有讲过的,劝自己的父母,「事父母几谏」,好,考试来了,下一句?你们要让我今天吃不下饭吗?你们要日行一善才对。「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这个劳里面就是耐性,劝,一而再、再而三都不厌其烦,不疲不厌,劳而无怨,绝对对父母没有丝毫的情绪,那才是真孝子。父母不能接受了,一样的恭敬,而且不忤逆父母,不让他难受,又敬不违,很柔软的心来提醒、劝诫父母。

  我们学古文要有一个态度,叫做「今日事,今日毕」。今天好不容易听到的就把它记下来,因为人的道德学问不能成就都是因为想著「明天再说」。这样就「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所以当下在听的时候,理解了它的意思,随文入观,今天就把它背起来。早一点有学问,早一点有智慧,才能利益我们的孩子跟学生。所以人有这样的责任跟承担,吸收能力就会很强。假如都吸收不进去,就是「以后再说了,以后再学了」,这样就会一直拖拖拖,潜力就发挥不出来。

  我那个时候在补习班是被逼出来的,因为离考试时间只剩四个多月。台湾的小学老师不好干,因为是包班制的,国语、数学、美术、音乐、体育、电脑、社会科。有的一个老师要教好几科,尤其当班主任,十八般武艺,要会弹风琴,什么都来。所以一考要考十三科。只剩四个多月了,这个时候怎么办?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藉口。四个多月准备十三科根本来不及,所以不可能有,听了课以后听不懂,说以后再来复习,没那个时间。就是当场听要全部消化,不然就考不上了。所以那个时候也学了一个很重要的态度,虽然我那时候还没学《弟子规》,就是「心有疑,随札记」,一听不懂赶紧要问人,「就人问,求确义」。不能消化吸收,我马上一下课就冲去找那个老师,要搞明白、搞清楚,就要消化吸收了,不可能打包回家慢慢吃了,是吧?没时间了。人的潜力都是被逼出来的。

  结果那老师跑得比我还快,补习班赶场,他一下又要赶到台北,又要赶到哪里去上课了。没追上,怎么办?宁为成功找方法,你要自己肯去找,一定有好的方法会出来。我们就观察,这一科哪个同学特别优秀,吸收力特别强,赶紧去请教他,就可以了。人只要有心,就会有方法,「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所以,在补习班就形成了这个习惯,一学就要马上把它吸收起来,就把这个态度用到了听课,用到了跟每个人谈话的时候,都要把他谈的很宝贵的东西吸收起来。有些人又会说了,「我就不喜欢听那个人讲话,听那个东西都没用」,可是又得听。大家有没有遇到这个情况,不想听又得听?有,是吧?不是现在吧?这个时候你不想听的时候可不能表现在脸上。你这个表情一出来,人家一看到就很难过了,甚至於就看你不顺眼了。

  其实说实在的,每一个人只要跟你有缘谈话,你又不是去攀来的,每一个人讲话都值得听,你不要去分别它、不要去执著它。你说,「讲得不对」。他讲得不对,你就听出来他不对在哪,你就知道现在人思想错误在哪、思惟的偏颇在哪,是不是?那他的话值不值得听?善学的人随时都在学习。你说,「这个人很狂妄」。那你也了解,一个人狂妄可以狂妄到什么时候,可以狂妄到什么程度,他的心性是偏到哪,你不就一看就看出来了?这个时候你还可以从他去给别人经验,去提醒他人,甚至於更重要的提醒自己,「见人恶,即内省」。所以每一个境缘都可以学习的。你假如今天跟你先生在聊天,聊聊聊,「跟你聊天很无聊,我要去听蔡老师讲课了。」这样我走在路上是很危险的,会有男人冲过来揍我。所以要平等、要恭敬,一切都是学习的机会。

  再来,还有一句也是提醒我们要有耐性,不能浮躁,叫「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不管是做错事还是说错话了,「只为慌张」。

  下一个言语的态度是要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则能言」。所以也提醒我们,心不平的时候不要讲,讲了可能都会失言。一个人生气了,赶紧找个地方先把脾气调下来,就不要再讲话了,不然铁定后悔。要讲话,像《弟子规》讲的,「怡吾色,柔吾声」,都是心平气和柔和的去讲。这个心平,有时候是发脾气,就不心平;有时候你太高兴,心也不平,太激动,这个时候也不能乱说话。所以叫「喜时之言多失信」,太高兴了都很随便的就答应人家了。尤其假如你是一个团体的领导,然后一高兴了就随便答应别人,到时候整个公司团队就为了我们这个太轻易的承诺就忙得不可开交,是不是这样?对,你是领导,你开了支票,你整个团队的人都得努力。所以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因为愤怒的时候,可能就当众就骂人了,当众就训斥人了。那旁边还很多人都看著,你这样愤怒的话出去了,哪怕你是理直,你对,可是人家面子挂不住了,失体了,失人情了,这样都不妥当了。所以老祖宗提醒我们,哪怕是讲人家、规劝人家,都要记住,「规过於私室」,不要给人难堪。这个叫怒时之言多失体。

  再来,「绝交不出恶语」,好聚好散。其实好散之后,可能就有下一次好聚了。人与人有缘分相聚都很难得的,要惜缘,不要造成冲突、对立了。所以哪怕缘尽了,绝对不讲生气的话、情绪的话,这才是修养。不然我们人生有很多的障碍,或者很多的心里面的疙瘩,都跟因为言语没有掌握这些原则,最后自己终身后悔都有。

  还有一个情况也要很注意的,叫「轻信轻发」。一听到别人讲什么了,尤其是批评自己的,一听了,不高兴了,马上去找那个人理论。但是要小心,那个跟我们讲话的人,一给你讲你就相信了,就是不理智了。为什么?「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他的言语能让你一听就要去跟他理论、跟他吵架,他铁定修养有问题了。可是人这个耳朵都比较轻,一听就很生气了,「他怎么可以这样讲我」,所以没事一下就有事了。「轻信轻发」,这个「发」就是情绪起来了,去找人理论,「听言之大戒」。还有,劝别人也是,劝别人也是要懂得分寸。「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就是你要劝他,结果看他态度不是很能接受,你一看,愈看愈火,然后愈劝声音愈大,这叫愈激愈厉。「为你好,你还不接受,真是没救了」,是吧?「一阐提!」责善之大戒。劝不听,「谏不入,悦复谏」,不能愈劝愈激动,就麻烦了。这个是提醒我们心平气和才能言。

  好,这一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文言文)(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文言文)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