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一位禅者与一名中医眼中的临终关怀


   日期:2016/8/14 9: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自己的修行可以自己决定,但亲人如何离开人世可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不过我们仍希望他们能够安心或者至少能有一些往好方向的走法,对不对?

  过去我们跟老师(李元松老师)的生活很紧密,经常与老师在一起,学习他处理事情的方法。有一次有位师兄的亲人过世了,请老师过去看能够为这位亲人做些什 么,于是老师刻意带上我们,想借由这件事情来教导我们如何处理人的临终状况。然后老师去了之后,在那位刚刚过世者身边停留了一段时间,可能差不多有半个小 时。刚开始我们不知道老师在做什么,我们就看他靠近往生者说话,可是因为有一段距离,不太了解内容。

  等到离开之后,老师找一个地方跟我们聊天,就讲刚刚他在做的事情。他让我们记得:如果有一天你面临“一个人临终”~这个人可能是亲人,也有可能是你自己, 这叫“一个人”~,要记得做几件事,人在弥留状态或刚过世的时候,是可以感受到你跟他沟通的,甚至那时候他的沟通能力要比平常强。我们平常还要用语言沟 通,但在那个时候他的感受力很敏锐,所以你的心思、意念是可以传达给他的,所以你要先在他旁边跟他沟通。

  要跟他沟通什么?

  首先,你要让他不要惊慌,不要害怕,你要先跟他讲:“你现在先不要害怕,要稳住,稳下心来,因为你害怕的话,可能看不清楚现在的状况。”你要跟他说,嘴 说、或心里想也可以,要跟他沟通:“你先不要慌,不要害怕,我先暂时在这个地方陪着你,跟你聊聊天,不要慌张。”要先安抚他,同样的,如果是你自己面对即 将离去,你要安抚一下自己,让自己先稳下来。

  第二个,你要告诉他:“你即将要死亡,”要告诉他真相,“你即将要离开这个世间了,这不是你想要留下来而能留的,这是一个真相,你快要离开这个人世间了, 可是你现在还没完全离开,还有一点点能力处理,所以先不要慌张,你要知道,你想要留是留不下来的,你等一下,过一段时间就要离开这个世间了。”在佛法当 中,有一个中阴身的时期,就是离开这个人的身体状态时,会在身体附近,以另一种形态停留,一般来说会有大约四十九天,所以我们讲头七、七七的原因是从这里 来的。但每一个人停留的时间不太相同,最长可能会停留到四十九天。

  然后要跟他讲:“你要安心地走,因为你没有办法再留了,但是你在人世间的事情,我们活的人会替你把它处理好,我们会尽力把你的家人照顾好。”尽力安抚他, 重点是让他了解他自己现在的状况,接下来还要告诉他,“你等一下或你现在会感受到很多的情景,这些情景就跟做梦一样,是幻境,它现在出现,等一下就会不见 的,”因为在中阴身的时候,他会感受到就好像在做梦一样,会感受到很多情景,可能刮风、暴雨……各类奇奇怪怪的影像情节,因为他对情境的敏锐度很强,所以 会被那些情境影响而慌乱。你要反复地跟他强调几次,“不要慌乱,你现在看到的一切就象梦一样”,你要提醒他正在做梦,不要把做梦的事情当真,别被梦境迷惑 了。

  最后,你要跟他说~比如他平常有一个信仰,如果他是一个我们不那么熟悉的人,你要观察一下他周遭,有些什么摆设,显现他可能的信仰,如果是我们的亲人,我 们就了解他平常有什么类似的信仰,或相信什么~如果他信仰基督教,你就让他继续按照基督教信奉主,让他有个方向跟着,要坚定,鼓励他继续按照原来信仰的方 式练习。如果他信仰佛教,就鼓励他说你要念佛,要多念佛。如果他没有什么宗教信仰,就鼓励他不要慌张,要让他安心,甚至你就念一句诗给他听,不要小看一首 诗的力量,讲一句好话例如“好人有好报”,让他有一句话锁在上面,让他心比较安定。虽然中国人不一定有信仰,但大多听到观世音菩萨,他会感觉比较接受,因 为中国人有一种观念认为观音菩萨会保护人嘛,好,那么你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也就是你要找一个东西让他有个依靠。

  杨硕诚老师自道止观静坐课上

  问:“念阿弥陀佛是不是比较好啊?”

  答:“阿弥陀佛是对需要阿弥陀佛的人是重点,不要以为只有阿弥陀佛有效,只要有用,观世音菩萨也是有用的。我们刚刚说了,你要去观察,比如他摆了一尊观 音,你就叫他念观音,不是说一定是哪一个,只是说你要去观察。就我自己来说,我会尽量鼓励人念阿弥陀佛,这因为是我的习惯,但不代表别人的习惯是这样,因 为有时候如果他信仰基督教,你叫他念佛,他会起嗔心的,他反而会生气,这不是一个顺势而为的方法。人临终的时候会很慌乱,有人跟他沟通,他就会顺着你那个 意念走,慢慢的跟他说,他的心就会比较缓,就不会那么慌。还有,临终的时候他会有痛苦的感受,很痛、不舒服,就要跟他讲说这个痛就好像做梦一样,过一段时 间就不痛了,要安慰他,这个就是处理临终的方式。

  好,我们把它放大(扩大范围),当我们自己遇到的时候也是这样。你要先不慌张,要先认清状况,然后自己要知道你现在所处的一切都是梦境,而且即将离开人世 不可能再回来,要做好离开的准备。然后,你原本在做什么就继续,比如习惯念佛的继续念佛,但是你没有念佛的,比如你有在修行,平日某句经典当中的文字对你 来说是特别熟悉的~我们的老师就让我们每个人要储备一句经典~比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话是你很熟悉的,在临终的那一刻 就会冒出来,你就沿着这句话一直念。你如果经常念佛,临终那一刻就会冒出来念佛。这是处理自己的方法,那基本上会这样处理,都是因为你平常没有修得特别 好,如果修得比较好就不需要这样处理了…(大家笑)

  那么对于我们的家人,该怎么办呢?对于我们的家人,不要强迫他们接受信仰,但是可以熏习他们,偶尔带他们去寺庙走一走,但是要找一些氛围好一点的寺庙,不 要一进去就被逼着去烧香的。有机会可以带他们去台湾走一走,台湾的寺庙感受会好一些。有时在不经意间念一点经或法语给他们听,至少让他们种下一些种子,若 有天真遭逢他临终的时候,你讲这些东西比较不会突兀。不要期待说你要改变他,很难的,先从自己改变起。

  我的母亲是个非常固执的人,是那种很强悍的女性,但是在两三年前,有一次我打电话给她的时候,她跟我聊天时说她晚上睡不着觉,然后她不知道去哪里找到一串 念珠,然后她就念佛,念念念,她就睡着了。那念珠就是我平常安排在她身边的嘛…(笑)就是说你平常要稍微布一下局,我不会勉强她念,但因为我在教这个,而 她知道我在教这个,难免会熏习到,突然有一天她需要她就念,然后她发觉念佛很好,能够安心睡得着,她现在就经常念念。她上次来深圳住几天,跟我们这些朋友 同学们聊天,她会劝人说有时候要念一念佛噢(众笑)。

  最有效的关怀,就是爱和陪伴

  中医:李辛

  关于临终关怀,首先是诊断已经明确,病人确定到了终末阶段,现有的医疗条件已经没有办法救治,因此,这里讨论的重点是,后续的“抢救措施”是否有必要。

  要不要进ICU抢救?

  临终关怀,首先要尊重病人的意愿。我看到有不少例子,老人或病人本身希望安安静静地走,不希望被折腾一番,全身插满管子,拖了一个呼吸机躺在那里慢慢地等。往往是家属放不下,拼命要抢救,要延长亲人的生命,这就变成了一个强迫。

  西方医学有一个伦理标准,包括这个抢救有没有价值、要考虑病人的尊严、生命质量……会综合考虑,不是只要送去医院就实施一条龙抢救服务。我有些朋友是西 医,他们实话告诉我,如果自己的亲友到了这一步,他们是不会建议再抢救的。所以对于来问我建议的朋友,即使不是临终状态的病人,我也会建议他去问一下熟悉 的西医,后面的一系列检查和相随而来的治疗措施,以及它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这两个问题一定要了解清楚,尤其是必要性。

  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是脑出血,他可以救过来,而且,通过后期西医、中医的调理,能够恢复,那么这种抢救是有价值的。但是如果已经到了临终关怀这个阶段, 很多抢救是没有价值的,很多已经无法恢复的病人,依靠医院的呼吸机、吸痰器延迟一两个月的生命,甚至更久。这其实是在增加病人的痛苦,浪费钱财和整个社会 的医疗资源。

  李辛老师在自道伤寒论课上

  进了ICU你还能做什么?

  中医怎么看临终关怀呢?中医第一注重神,第二是气,就是能量,第三才是形体,当人的形体无法再恢复的时候,要保护人的神气不受过多的干扰。

  什么是干扰呢?过多的探访、过于嘈杂、过冷或过热的环境,过多的移动,尤其是过多的侵入性检查、治疗。

  人在临终状态的神气非常的弱,因此也非常的敏感,这就使得任何一些细微的影响都会造成病人极大的痛苦。所以,只要病人能够自主饮食、喝水,不存在呛咳的情 况,就不要做鼻饲,导尿管也是一样,这些都会对人体正常运作产生干扰,也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万不得已不要做。如果要鼻饲,也要考虑病人的中焦脾胃是否能 承受,这时候,温热的米汤、参汤比寒凉的营养液、果汁之类的要合适很多。2003年,有一位江西的国家级名老中医,九十多岁,年老体弱,家人以为老人处在 弥留之际,送进了ICU,住了两周,情况不好,后来用参汤、米汤混合,每天鼻饲三次,在中西医合力之下恢复了。

  最有效的关怀,就是爱和陪伴

  西方设有专门临终关怀的病房,它的环境跟普通病房不一样,更像家,而且鼓励病人放上自己喜欢的东西,如小家具、台灯、照片,甚至模拟一些自然界的声音和光 线,家人也可以陪着他。国内目前这些部分还很缺失。人都会有这个阶段,而最后这个阶段,也许是几天,也许是几个月。这个过程,如果有亲友陪伴,喂水、按 摩、说话、洗脸、揉揉身体,甚至给他念经、祈祷,这些部分才是临终关怀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充满关怀的交流,也是一个充分的、尽责尽孝的功 课。有了这个过程,双方都会很圆满,很安心。最后病人走了,家属心里不会有太多的后悔和遗憾。

  但是我们现代人有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人一没有时间,二没有主见,也不敢担责任。我碰到好多人更愿意把病人留在医院里,他宁愿多花钱,能让自己安心一些。尤 其是家里有好多兄弟姐妹,好多不同意见的时候,会产生自保心态,而忘了什么才是对病人更好的选择,最后由医生宣布“人没了”。这会是一个空洞,永远都在。

  按照中医和道家的观点,西医认为的临床死亡还不是真正的死亡,呼吸心跳停止后,三魂七魄才会慢慢离开身体,这时候神很虚弱,飘忽不定,但什么都能感受到, 所以在那个时候对身体的任何刺激,比如,进行擦身、换衣、防腐、冰冻……这时候的触觉和痛苦比平常要大很多,但这时候家属在精神上给予他的帮助,他也能感 受到,这份感受也会比平常大很多。因为这个时候精神的连通性,比活着的人要灵敏很多倍。

  如果病人有宗教信仰,在整个过程中,家属诚心为病人念诵经文,或静心打坐,目的是保持双方内心的安稳平静,就能形成很好的感应,这个部分对于临终病人来 说,是最重要的。临终阶段,房间不要放电视、收音机、电脑等等,而且如果能够安排单独的房间最好,然后只安排病人喜欢的人、安静的人探视,不想见的人就不 要见了。不然对病人来说,就是伤害和干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临终       关怀)(五明学佛网:临终       关怀)  

 严耀中教授:佛教的现实关怀与僧侣使命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净土宗与终极关怀 

 高明道老师:从「阿伽陀药」看佛法的健康关怀 

 道坚法师:“林妹妹”之死,佛教“临终关怀”浮出水面 

 王孺童居士:略述“临终关怀”与“临终助念” 

 大安法师:临终时是真有佛来接引还是心识所变?若有佛来接引 

 大安法师:情动入胎和临终接引 

 佛恩居士:走近佛教 第九章 终极关怀 

 雪漠:终极关怀就是抓住当下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五章 殊胜关怀——佛法是殊胜之通道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四章 第三节 智慧与慈悲的关怀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四章 第二节 真情与爱心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