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中元节祭祖,斋、忏、超荐的意义和方法


   日期:2016/8/17 21: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生:上官居士,中元祭祖,斋、忏、超荐的意义和方法。

  孝是中华文化根,敬是中华文化本,千万年来中华文化依此二字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海纳百川,横遍十方,竖穷三际,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有一法先之,唯此先於诸法,此乃自性使然。中元祭祖就是圆满孝敬之道的体现,这一原系民间的祭祀节日,逐渐演变成集合传统民俗、道教中元节、佛教盂兰盆节,三为一体、三教一源的斋忏、祭祖、超荐仪式,通称中元节。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谢罪自身,拔度九祖,普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儒、释、道思想,融合得天衣无缝,成为了本是同根生,自性之流露,开花又结果的美好景象。大惭愧弟子有缘受命整理中元节的意义,和在此期间修正自身的方法,非常感恩护法大德胡居士的无比慈悲,给不肖弟子如此殊胜的学习和忏悔机会。现将所整理的浅显资料报告於此,以期中元法会功德圆满。

  甲、中元节的来历和意义。甲一、汉民族传统的中元祭祖。《礼记.祭统》曰:「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礼;礼有五经,莫重於祭。」古人把祭祀作为诸礼俗中的首重。《礼记.祭法》记录:「夏后氏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指出早在夏朝对祖先的祭祀已经存在,古有四时祭祖:春礿、夏禘、秋尝、冬烝,过时不祭,则失为人子之道也。七月十五祭祖有其特殊的时节含义,七月原是小秋,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请祖先品尝新米,以示孝心。《弟子规》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不仅是侍奉双亲於生前,身后更是持孝道不变,时时处处先祖宗、先父母,后子孙,知恩、报恩。

  秦汉有奉常一职,属九卿之一,其职官名称即源於奉命让祖先尝新之意。南朝《荆楚岁时记》里记载的七月十五日祭祖,渊源於古代的媵祭,即以新谷祭祖先。汉代的媵祭在立秋日,《后汉书.刘玄传》卷九十一:「欲以立秋日,貙膢时共劫更始。」可见用新谷祭祖由来已久,但秋尝祭祖日期,在魏晋时期才逐渐固定在农历七月十五日。民间也有七月半的说法,意为从七月初一到十五持续献供、祭祖、超荐。有些地区,如云南诺邓村至今仍保留著七月半的祭祖习俗,成为一年中除春节之外,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意义最大的传统习俗。更有七月夜里路边点星星之火,河中放灯,并提供鞋子等习俗,普度鬼魂,为其引路,给饿鬼施食的要紧之事,民俗谓之施孤。

  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撰《颜氏家训》享誉千秋,开后世家训之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的珍贵遗产。历代学者推崇备至,视之为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更纳入《四库全书》子部。这部家训之祖中记载:「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於汝也。」这段教诫颜氏子孙的家训,更是真实、有力的体现出当时儒家习俗和佛教盂兰盆会已经完美融合,深入民心。

  甲二、道教中元节的演变过程。中元节渊源於道教三官和三元日,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称三官。世俗有说,天官为唐尧,地官为虞舜,水官为大禹。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辰日即为三元日,故以农历的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北魏时期,将三官和三元相结合,出现三元节。大约隋唐后,才出现单独於中元日举行大献仪式的中元节。唐代三元节,由皇帝下敕,天下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杀渔猎。明代以来,每逢三元节,人们都要到庙宇祭拜三官,忏悔罪过,祈福免灾。时信仰三官的人都要禁荤食素,称为三官素。《道藏》记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於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依《三元品戒经》三元谢罪之法,中元节就成为忏悔、谢罪自身,拔度九祖,恶对罪根,拔亿万祖先长夜之魂的道教重要节日。

  甲三佛教盂兰盆会传入中国,发展於中国,融入中国。盂兰盆会源於《佛说盂兰盆经》,盂兰二字翻译为解倒悬,是极苦的意思。这是一种比喻,是人死后堕落於三恶道中,如饿鬼道中的众生,似被倒悬著一样,极为痛苦。用盆器盛著各种百味美食,恭敬奉献佛僧,承仗三宝不可思议福田之力,以解救先亡倒悬之痛苦。我国最早行盂兰盆会,传说是在梁武帝时代,据《佛祖统纪》卷三十七载:「大同四年,帝幸同泰寺设盂兰盆斋」。《释氏六帖》也记载有,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以盆施诸寺。自此以后,蔚成风气,历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兴盂兰盆会,以报答父母、祖先恩德。

  甲四、三教一源的中元节。民间七月祭祖习俗,与道教中元节、佛教盂兰盆会,皆以孝敬为根基,以供养、忏罪、普度为主题内容。三教一源,祖德流芳,中元普度,如今的中元节已成为儒释道三为一体的华夏民族传统节日。二0一0年五月十八日,在中国文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被列入民俗项目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乙、中元祭祖,斋、忏、超荐的宗旨和方法。在整理这篇报告时,更清楚的认识到,道教和儒、佛一样,原本都是教育。佛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切众生成佛,儒家的教育目标是成圣贤君子,道教的教育目标是成仙作天圣。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本,学道者,皈依道、经、师三宝。道宝,太上三尊也;经宝,三洞、四辅真经也;师宝,十方得道众圣。这与佛教的佛、法、僧三宝不谋而合,都是教法和证法的核心。中元祭祖是儒释道三种教育的完美结合,因此,若要圆满此功德,必依据正确的教育宗旨和方法。

  我净宗学人以一部《无量寿经》会集本和《科注》为教材,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宗旨,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最终目标,於一切时、一切处都不忘此本分功课。因此,大惭愧弟子引用《无量寿经》中,「宜自决断,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实当念佛,度未度者」,这两段经文阐述中元祭祖斋、忏、超荐的方法。

  乙一、中元祭祖圆满与否,首在发菩提心。《无量寿经》世尊所言「宜自决断」,就是讲发菩提心。劝导一切众生於生死轮回有正确的认知,抉择自己此生是要仗佛力转迷为悟,还是继续靠自力轮回颠倒。道教的三元节和中元节,也都是讲究忏悔谢罪自身,拔除自身罪根,度亿万祖先长夜之魂。儒家民俗中的秋尝祭祖,以新米供养,请祖先品尝,除体露深厚的孝道根基外,更展现出民族勤劳的美德。后世子孙若不发心勤劳耕作,次年秋尝时节,只能眼看他人果实丰收,而自己的祖先也因此蒙羞。可见三教中元祭祖的基础都在发心,子孙后代自当端身正意,自当忏悔谢罪,自当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真为了生死、出三界,真为往生极乐。则信之既深,发愿必切,行之才有力。因此,印祖《文钞》有言,「古语云: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阿弥陀佛,能为恃怙」。《无量寿经》言:「人能自度,转相拯济」,拔除自身罪根,方能拔度祖先罪根。因此,中元祭祖首在发菩提心,真信极乐世界,真愿往生极乐世界,究竟圆满,一生成佛。以此发心为宗,成就圆满普度功德。

  乙二、中元祭祖之供斋法,重在心斋。自古以来,无论是传统民俗、道教中元节、佛教盂兰盆会,都离不开供斋,献供仪式是祭祖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儒释道三教的教学都注重实行,《颜氏家训》就提出「学贵能行」,净土法门更著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执著、不分别、不起心动念。因此献供仪式就如同后世子孙遵守佛训、祖训、家训,然后拿出学习成果供养佛陀和先祖。供桌所摆放的物品只是一种象徵,若无洁身自好的品德,心得开明的见地,了脱生死的把握,当生成佛的信愿,供斋就形同虚设,就违背了三教均注重实行、实修的教学理念。

  《无量寿经》世尊在开示「宜自决断」后,就提出「洗除心垢」,这就是中元祭祖供斋的重点,实际在於洗除心垢的心斋。道家《混元皇帝圣纪》云:「按诸经,斋法略有三种,一者设供斋,以积德解愆。二者节食斋,可以和神保寿,斯谓祭祀之斋,中士所行也。三者心斋,谓疏沦其心,除嗜欲也;澡雪精神,去秽累也;掊击其智,绝思虑也。夫无思无虑则专道,无嗜无欲则乐道,无秽无累则合道。既心无二想,故曰一志焉,盖上士所行也。」心外无法,法外无心,绝欲去忧,洗除心垢,格物致知,心无二想,一心归命,阿弥陀佛,此为真供斋。

  以此功德献供於诸佛菩萨、自恣僧众,和一切龙天护法,先祖长夜之魂,恶道极苦之罪,方能得以解脱。一切众生本为一体,我之罪根即先祖之罪根,先祖之罪根即我之罪根,我之罪根拔除,先祖之罪根即拔除;我一心归命阿弥陀佛,我心即阿弥陀佛,极乐依正庄严即在我心中,我心怀先祖,先祖即在我自心极乐净土中。七宝池莲花盛开,庄严海会圣众,均为我自心拔除罪根,清净平等觉所变现。佛心、先祖心、我心,三心是一,一即真心。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唯此心斋之法,乃证真心之道。

  乙三、祭祖、念佛心不能归一,在於生死心不切。凡是不能洗除心垢,没有真诚心祭祖,实无功德可言,无功德则无供可献。念佛者多,心能归一者甚少,原因在哪?在於生死心不切。印祖在《文钞》中有警示:「天灾人祸,无有底极,实足为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之证。亦堪为信愿念佛,往生西方之最切警策也。念佛心不归一,由於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火烧,无所救援之想,及将死、将堕地狱之想,则心自归一,无须另求妙法。故经中屡云:思地狱之苦,发菩提心。此大觉世尊最切要之开示,惜人不肯真实思想耳。」天下间最不愿散去的宴席,非亲情莫属,大觉世尊最切要之开示,我等却因还喘息於世间,而未能思地狱苦,未能生大警觉心,因此念佛心不能归一。

  感恩我至亲长辈家亲,以其死示现於我,引我快快念佛,同证永脱生死轮回之大事,看似是我亲友,真实为我莲友。所以印祖言:「能真念佛,即为报恩」,无始劫以来一切家亲眷属、冤亲债主,今於此中元法会一时俱来此处,乃百千万劫难逢的化恩怨、染业为往生净业的绝佳机会。当作报恩想,当作出离三界火宅想,当作西方莲友救我於生死大劫想。老老实实真念阿弥陀佛,定蒙弥陀摄受,拿到往生保票。一子往生极乐,生生世世先祖、生生世世冤亲同证极乐妙果,真实不虚矣。

  乙四、中元祭祖的忏悔法就是守住孝、慈的根本戒律。道教尤其注重因果教育,强调善恶果报,惟人自召,乘除分明,毫厘不爽。而七月十五中元节,地宫赦罪的本怀在於慈悲惠利罪苦之众,讲求改心方能改境。有言:「学道之士,莫不持戒精虔,以积累功行」,三元节的三元斋即是依据《三元品戒经》之三元谢罪法而来,严持其一百八十条戒律,以改过谢罪为忏。

  佛教盂兰盆会,七月十五是解夏日,又是佛欢喜日,亦是众僧自恣日。僧众於此日结夏安居已毕,便在大会中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著其他比丘作忏悔,叫做自恣,又名随意,即可以任由他人随意检举自己的罪过。当日一切僧众,均精持律仪,身口意三业清净,这时候设斋供僧,功德最为殊胜。佛教和道教於此特殊节日,均以严持戒律为忏悔改过。

  道家供祀虞氏帝舜(即舜),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舜於儒家有特别意义,孟子继孔子之后,於儒学的巨大贡献之一就是推崇舜的孝道。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环境,然而却以其真挚的慈孝,使欲杀不可得,即求常在侧,其美名亘古流芳。可见地官的品德即是孝、慈,孝感天地,慈无不胜,孝是一切善法的根,慈能化一切劫难。唐代三元节,皇帝下敕,天下诸州禁屠三日,也是慈的表现。所以,孝、慈是忏悔改过自身的最根本戒律。

  《无量寿经》中,世尊在「宜自决断,洗除心垢」之后即宣说「言行忠信,表里相应」,这句话就是忏悔改过的戒律。我本来是佛,我本来是尽虚空遍法界第一孝子,我本来是尽虚空遍法界第一慈氏,现在我迷惑颠倒在外表,但我真心并无改变。所以言行忠信,表里相应,就是恢复我本来的孝、慈,以此为根本戒律。孝,当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为我父母;慈,以一切众生为佛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礼敬参加法会及其他一切有缘众生,如同礼敬阿弥陀佛。赞叹参加法会及其他一切如法修行众生,如同赞叹阿弥陀佛。供养参加法会及其他一切有缘众生,如同亲侍阿弥陀佛。对参加法会及其他一切有缘众生忏悔谢罪,以孝慈为根本戒律,欢喜知错、欢喜认错、欢喜改过,如同阿弥陀佛亲自教导我来改过。随喜参加法会及其他一切有缘众生之功德,决定不嫉妒、不障碍、不毁谤,如同随喜阿弥陀佛之无比功德。祈请莅临法会及其他一切明师,转法轮、弘正法、传净土,如同祈请阿弥陀佛为我导师。至诚祈请师父上人及其他诸佛菩萨长久住世,如同祈请世尊住世为我说法,老老实实作学生。愿参加法会及其他一切众生常随佛学,随此阿弥陀佛圣号,心自归一,直至临终最后一念,不忘此万德洪名。恒顺参加法会及其他一切有缘众生,令所到之处,遍吉祥,无忧恼,放下自我一切身心所虑,只为众生欢喜便是。将法会中所修功德及其他一切功德,普皆回向庄严极乐净土,即便释迦、诸佛现身,令我舍此净土,修余法门,亦不能稍移我志,我决定是一句阿弥陀佛永不拐弯。

  丙、中元祭祖引申含义,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佛教盂兰盆会以目连救母为缘起,由世尊教授目连,集合众僧之力共同超拔涉罪亡魂,表达了建立六和敬僧团的义趣,体现了六和敬僧团严持戒律,不可思议的功德力量。而七月十五自恣日的时间安排,引申含义甚远,夏安居结束最后一天,以出家人自己皎洁心行、严持戒律的神圣仪式,以保夏安居修习善法功德不失,以此完善建立和合僧团的制度。这些都与《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一书所宣导的和合理念相一致,同时可以看出和合僧团的建立更是离不开严格的戒律制度。章嘉大师常常挂在口中的「戒律很重要」,就体现在此。没有僧团,佛法就失去载体,不能弘传;没有严格的戒律,和合僧团就无从建立;没有和合僧团,正法就难以住世。因此,戒律是佛法的生命源头。

  和合僧团於净宗而言,无不是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正念,为保此念佛功德不失,必忍人所不能忍,《无量寿经》云:「志愿无倦,忍力成就」。今发心护持正法,护持净宗,护持中元祭祖超荐系念法会,於法会期间,一切时、一切处修忍辱。不与人辩解、不与人争讼、不与人埋怨、不与人邀功、不与人还手,任凭一切人、一切事有失公正,冤枉於我,都欢喜接受,感恩戴德。无始劫以来,因不修忍辱,所修善法之功德均化为云烟,今幸有贤公为我做忍辱仙人的鲜活榜样,愿以此为契机,做好本分工作,决定於法会期间成就圆满忍辱波罗蜜。以此回向超拔先祖亡灵,回向僧团和合、正法久住,回向一切众生尽此一生皆成阿弥陀佛。

  丁、总结。凡参加法会的大众,或护持法会的工作人员,首先宜自决断,发菩提心。其次洗除心垢,重在心斋,思地狱之苦,一心归一阿弥陀佛圣号。然后遵守孝慈的根本戒律,言行忠信,表里相应。看一切人皆是佛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礼敬诸佛,赞叹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德遵普贤。最后修六和敬,和合一切有缘众生,令正法久住,忍力成就。

  后记:这篇报告因缘特殊,更不敢怠慢,虽广查历史年代出处,多方对比,亦难免出错、遗漏,不懂者不敢不敬。在此期间,业障现前,令文稿费时颇多,白天念佛,夜里拜佛,克服困难后,才体会不拜佛不知傲慢心重,不念佛不知生死事大,不精进不知岁月飞逝,不受苦不知感恩戴德。念老生前曾说,不能图安逸,你看《大经注》草稿多少湿的痕迹,都是汗水和泪水。是啊!不知汗水和泪水的滋味,怎会珍惜今天稀有难逢的得度机会,怎会了解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自性能量的中心点,唯有念佛才是真报恩。

  以上是大惭愧弟子上官的学习报告,愿意虚心接受师父上人和诸位菩萨的一切批评指正,不尽感恩。阿弥陀佛。

  老法师:我们刚才听了上官的这一篇报告,非常有价值。她也很用心,也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完成这篇完整的报告。这个报告应该印成小册子,广为流通。中元祭祖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一桩大事,中国文化之优秀,许多人都挂在口上,优秀在哪里要落实,落实里面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祭祀。祭祀的意思是什么?不忘本,《论语》里面说「民德归厚」。现在这个社会为什么变成这样子?本忘掉了。父母是本,本之本是祖宗,谁还记得祖宗?谁还想到父母?现代人的概念,起心动念无不是财色名利,他心里头有这个东西;孝亲尊师,没这个概念,没想到。

  现在地球上的人,就像汤恩比所说的,走到了三岔路口,一条是生路,一条是死路。死路是这个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灭绝了,为什么会灭绝?战争,未来的战争是核武、是生化。核子弹爆发,空中连我们肉眼,甚至於显微镜都看不到的细菌,在高温之下全部都灭亡,那是最彻底的消灭生物,多么可怕!第二条路,汤恩比说,人类必须觉悟,彻底放下贪婪,还得要世界统合,成为世界国家。什么人有能力来承担这个使命?他在晚年非常相信,有坚定的信心,他说这个任务必定是中国人。他举出历史的证明,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他的很多观念,是从中国远古历史而来的,得到的结论。

  中国在历史上,负有盛名的是周朝,夏商周,夏四百年,商六百年,周八百年。但是周朝八百年的最后五百年是春秋战国,乱世,人民苦不堪言,熬过这五百年。这五百年,诸侯不听周王的话,各自为政,互相征伐,战争不断。今天这个世界,就像是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他老人家过世是一九七五年,他八十五岁,二战之后他完全看到了。他说二战之前,地球上主权国家只有四、五十个,二战之后,他还在世,他所看到的,一百多个了,几乎增加了一倍,许许多多的殖民地都变成了主权国家。主权国家愈多,就像春秋战国的诸侯,他们会竞争,竞争升级就斗争,斗争升级就战争。要避免战争,唯一的方法就是大一统,世界变成一个国家,像中国夏商周一样。他是这么个想法,这想法也很有道理。

  为什么说只有中国来统合?统合不用战争的方法,是用道德感化。他看到历史上,汉朝、唐朝在最兴旺的时候,周边的小国都自动的归附,不是用武力的,自动的来朝贡,来归顺,听中国领导人的教诲。他相信这段历史,他说中国人有智慧,有统一的智慧,有统一的理念,有统一的方法,有统一的成果,有统一的经验,这是全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没有的。非常可惜,他一生没有遇到《群书治要》,如果他要遇到《群书治要》,一定就指出来就是这个,就是这个东西。

  我这次到台南来,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面,将这本书,这本书日本人写的,叫未来,这是讲世界的未来,属於中国,日本人写的。这个册子好,把汤恩比对於东方文化、对於中国传统这些言论,在出版书籍里头,或者杂志里面、报章里面统统搜集起来,编成这个小册子,题目叫《未来属於中国》,非常有价值。这个本子是国内出版的,很早了,我看到这个本子是同学们在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里面看到的,借出来,我们把它整本印出来,印成一个小册子,原书还给图书馆。这是得力於现代的印刷术发达,很方便,印一本也行。我在这段时间里面把它从头到尾看了两遍,我觉得这本书,全世界的人每个人都要看,我们要把心量拓开,不能搞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死路。

  中元祭祖这个法会,它的精神,提倡孝道。孝是自性的中心点,中国传统文化就从这里发出来的,这个是过去我讲得很多。中国传统文化从哪里发生的?五伦里头父子有亲。这个亲爱是自性的,是从真心发出来的,它不是妄心,这里头没有附带条件的。换句话说,这个心,父子亲爱,在什么时候?我把它拿到一百天,人生百日,体露真常。小孩出生一百天,还没有分别,当然没有执著,每个人去跟他接触他都欢喜,他用真心对待,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天真,这真正纯粹的天真。你看,他对他父母那种真诚的爱,对一切人也是那样的真诚爱,他没有分别,他不认识谁是父亲、谁是母亲。一百天以后,慢慢认识了,认识他就被染污了,他心就不清净。一百天之内的时候没受染污,所以非常清净。

  中国老祖宗看到了,这个天真比什么都可贵,於是想到这天真好,如何能将这个天真,真爱,自性流出来的真爱,这个爱是什么?是佛的慈悲,是神圣的爱,是上帝的爱,是自性里头的第一个德,根本的德,所有一切都是从这个爱心里头流出来的,一切善法。所有一切不善,从阿赖耶流出来的,阿赖耶迷了,妄心。老祖宗了解这个状况,就想到,如何能将这种真爱、真心保持永远不丧失?他慢慢长大,慢慢受社会的染污,染污就愈来愈严重,所以教育从这兴起来。

  怎么教?我们今天叫扎根教育,古人叫胎教,要求母亲怀孕的时候,就要用真心去爱这个胎儿,起心动念不能有偏邪,为什么?影响小孩。又特别举出文王的母亲,我们相信像文王母亲那种人很多。周家在开国的时候,三位圣贤的妇女教出三个圣王,文王、武王、周公,这中国古代大圣人。孔子对於文、武、周公,特别是周公,赞叹备至。文王的母亲怀孕的时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言,口不出傲言,佛家讲的身口意。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佛菩萨要求我们,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是用真心。真正能做到眼看东西清净,耳闻音声清净,言语柔和,像文王母亲太任,不视恶色,不闻淫声,淫意思广泛,过分的都叫淫,无论是爱好,还是讨厌,不能过分,过分就不好,口不出傲言。

  小孩生出来之后要照顾好,为什么?他会看,他会听,他已经在模仿、在学习,你不要说他不懂事,那你就想错了。所以,孩子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都是纯正,没有邪恶。要看多少天?要看一千天,就是三岁。从出生到三岁,母亲关照,一切邪恶,他没有看见、没有听见、没有接触到,所接触到的全是正面的,这个根扎得好。所以他到三岁,他就有能力辨别邪正,正的他接受,不正的他会排斥。古人谚语所谓「三岁看八十」,三岁这个根扎下去,八十岁都不会改变,这个难得。所以根多厚,为什么古人有智慧,现在人没有办法相比。可是现代人认为古人不懂科学,认为现在人聪明智慧超过古人,错了!知识超过古人,智慧不如古人。智慧是从心里流出来的,知识是学来的,是从见闻学来的。今人,现在学校所教的,知识,不是智慧,中国古人教的是教智慧。智慧不是老师教的,老师有方法诱导你,让你自己开悟。所以,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自见就是智慧,开悟了。怎样开悟?心清净、心平等就开悟,清净是定,平等是定,《无量寿经》经题上的清净平等,持戒得定开智慧,觉就开智慧。

  用什么方法修戒定慧?用读诵的方法。知识分子喜欢读书,用读书这个方法修禅定,叫你天天念这一本书,不能念太多,太多什么?会打妄想。一本书,念得很熟,不要求解义,意思让它自己出来,只管去读。读的时候读熟了,不定遇到什么机缘,豁然大悟,全明白了。这一本书明白了,一切书本全都明白了,所以一经通一切经通。一切通了之后,出世间法通了,世间法也通了,这叫真智慧。这是佛门教学的方法,东方圣贤教人的方法。现在这个方法没有了,你跟人讲,没有人相信,怎么会开悟?海贤老和尚给我们表演,他开悟了。他用什么方法开悟的?一句阿弥陀佛,念了九十二年。一天到晚佛号没失掉,心里头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他一句佛号念到清净心,念到平等心,念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样不知道,所以他说他什么都知道,就是不说。师父教他的,不能说,说出来没用,别人不懂。他听话,他真做到,师父教的全做到了,非常难得。

  所以上官这个东西,我建议在中元节的时候印成小册子,口袋书,可以放在身上,非常重要的一份孝道的教材。她很用心,非常圆满,把儒释道讲清楚了,最后儒释道融成一体,成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参加中元节之前,一定把这个看几遍。她所提到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发心,发什么心?一个是孝,一个是敬。你要是不能够了解祭祖的精神意义之所在,这个孝敬心发不起来。这篇东西你念上个十遍、八遍,也许帮助你把孝敬心流出几分。每一年中元节,我相信一年比一年殊胜,一年比一年提升,这是好事。

  宗教里头的祭典用意很深,古圣先贤教的,不是假的。今人跟古人比,远远比不上,除了科学技术胜过古人之外,其他的,像孙中山先生所说的,西方跟中国相比,除了机器之外,远不如中国,他把东西方的东西研究透彻了。汤恩比是个学者,他说出来,写出来了,写得非常之好。孙中山先生忙於革命,没有时间写,如果有时间,把他对东西方文化做比较,这一类东西多写几本书,不一样了。他说了这句话,我们看汤恩比的著作,汤恩比把中山先生的话证实、证明了,孙先生话说得一点都不错,要把它合起来看。

  节录自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02-042-0061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祭祖)(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祭祖)  

 仁焕法师:如何理解净土法门 

 吕有祥教授:教演天台,行修净土――简述近现代天台宗大师倓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特点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二)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一)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特别之处 

 大安法师:佛嘱应不悔于入大火求净土法门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急救凡夫众生 

 大安法师:十大因缘兴起净土法门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在什么地方?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之殊胜 

 游祥洲教授:游祥洲博士专访净土法门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