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大势至念佛圆通章研习报告(第三集)


   日期:2010/9/21 9: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势至念佛圆通章研习报告  (第三集)  1992/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5-06-03

  『用根不用识,特选耳根为了义中之了义。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在本经,观世音菩萨代表大乘修学二十五位菩萨最后的一位。他说明修行的方法之后,世尊就命令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为娑婆世界的众生拣选,这是从二十五位菩萨所修学的法门之中选择一种,提供给娑婆世界众生做参考。

  文殊菩萨就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的根性来看,我们六根是耳根最利。通常我们看经典看不懂,听会听懂。这个听不是听讲,是念。那个人在念经,我注意听会听懂;我看,看不懂。这就是说明耳根比眼根聪明。当然也有例外的,你念给他听,他听不懂;他看,能看得懂,那是少数。多数人是耳根比较聪明。

  文殊菩萨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娑婆世界教化众生,以什么方式最适合?讲经说法。讲经是音声,听众的耳根最利,所以这个方式最恰当。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印度示现成佛之后,讲经没有一天中断。经典里面记载,他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跟文殊菩萨说的完全相应。再回头来看我们中国,跟释迦牟尼佛的时代非常接近,在中国出现了孔老夫子这一位大教育家,孔老夫子当年在世也是讲学,也是以音声做佛事。东西方两位大教育家,所用的方法相同。

  文殊菩萨的选择,不能说没有道理。文殊菩萨为什么不选择念佛法门,而会选择耳根法门?这一点诸位一定要明了。释迦牟尼佛交代文殊菩萨替娑婆世界众生选择一个法门,假如释迦牟尼佛当时交代文殊师利菩萨,你替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选择一个法门,那就不会选《耳根圆通章》,就会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因为念佛是契法界之机,法界包括娑婆,娑婆不能包括法界。好比台湾省包括台北市,台北市不能包括台湾省。

  实际上文殊菩萨没有选择,按照排列的顺序是两个特别法,不是一个。假如《念佛圆通章》是按照七大顺序排列,文殊菩萨选的是独一无二。可是《念佛圆通章》也没有按照次第排列,把它拉到最后,所以《楞严经》里面最精彩的就是这两章,《念佛圆通章》是大势至菩萨,《耳根圆通章》是观世音菩萨。

  观音跟大势至与极乐世界有什么关系?我在早年,大概是民国五十一、二年,圆山临济寺第一次传戒,我在戒坛担任书记,有几位台大的学生带了他们的老师来见我。这位老师是日本人,在台大担任客座教授,听说他是日本和尚,日本和尚穿西装来看我。

  他就问我:「研究什么经典?」

  那时我正在台中跟李老师学《楞严经》,我说:「我学《楞严》。」

  他问我:「修什么法门?」

  我说:「我修念佛法门。」

  这位教授趾高气昂不可一世,带著很轻慢的口吻说:「《楞严》与念佛有什么关系?」

  问我这一句话时,态度很难看、很傲慢,听他的语气就知道他对佛法不通。我反过来问他一句话,我说:「观世音菩萨跟大势至与净土有什么关系?」实际上《楞严经》的精华就是这两章,这两位菩萨代表的。这个日本人倒也很聪明,我这一反问,他脸就红了,很难为情,知道错了。

  西方三圣,除了阿弥陀佛就是观音、势至,我们就晓得《楞严经》与净土关系是多么密切。我们念佛,是遵守大势至菩萨的教导。假如我们能用「返闻闻自性」的方法来念佛,你的成就是实报土,上上品往生。这是把《楞严经》上两个方法结合成一个,这就高明。如果学不来,观音菩萨耳根圆通不容易学。

  禅宗是选择观音菩萨这个方法。你会用这个方法,确实能修到明心见性;你不会用这个方法,你只能修到禅定。禅定是什么?四禅八定。你可以修到这个程度。四禅八定的果报是在六道里面的色界天、无色界天,换句话说,无法出轮回。这是我们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他可以修成三昧,不能出离三界。要用观音菩萨「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这个方法,他能开悟、能见性、能超过六道轮回。

  禅宗里面有没有?有,很少。在近代我们接触禅宗的大德少,倓虚老法师接触得多。我们看倓虚老法师的书、听倓老法师的开示,他明白的告诉我们,他一生亲眼看到念佛人,预知时至,不生病往生的,站著走的、坐著走的,有二十多个人。听人家讲的就太多,数字记不清楚。亲眼看见的二十多个人,念佛法门不可思议!他虽然是天台宗一代祖师,他自己是念佛往生的。禅宗大德他见过很多,他说他一生当中,禅宗大德得禅定的他见过,开悟的一个也没见过,听也没听说过。这两者比较之下,禅与净难易之分,我们就很清楚、很明白。

  观世音菩萨修行的原理原则,那是一点不假,真实不虚!我们业障深重的凡夫很难学,很不容易。「舍识用根」,观音菩萨就是舍识用根。

  「特选耳根」,讲观音菩萨是从耳根修的。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跟观音菩萨在根性上来说是相同的,因此菩萨跟娑婆世界众生特别有缘,所以「家家观世音」,很有道理。

  文殊菩萨赞叹耳根的修学方法是了义当中的了义。我们今天把这个原则用在念佛法门上,念佛法门称为「了义中之了义」,比耳根圆通了义之了义还要殊胜。因为耳根直契娑婆世界众生之机,念佛是深契法界众生之机,所以是真实了义当中的了义。

  「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莲池、蕅益大师说得非常清楚、非常明了,这一句佛号「该罗八教,圆摄五宗」,那就是「一修一切修」。这一句佛号,包括了诸佛如来度化众生无量无边的法门,都不出一句名号之外。

  「一证」是什么?证是往生。其他法门修行证果不容易,不要说证大菩萨果位,就是最低的小乘初果须陀洹,我们这一生能不能修到?我们相信佛不打妄语,佛所讲的话句句真实。依照经典当中所说,今天的念佛人,听到这个法门能生欢喜心的人,都是过去生中无始劫以来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这个善根多深!无量劫来我们生生世世都在修行,为什么今天还如此?

  经上常讲,凡夫成佛需要修三大阿僧只劫。我们过去生中,经历了多少阿僧只劫?无量个三大阿僧只劫,到现在还成这个样,原因在哪里?很简单,生生世世修行都没有证得初果,都在门外,没入门。三大阿僧只劫是从证得初果那一天算起,如果你真的证得初果,保证你三大阿僧只劫一定成佛。我们生生世世修行,都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佛说证须陀洹果必须要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见是见解,惑是迷惑,就是错误的见解,三界总共有八十八类。品就是品类,八十八类归纳起来成五大类。

  第一类是「身见」,执著这个身是我。哪一个人不执著身是我?你只要执著这个身是我,须陀洹果就别想了。

  第二类是「边见」,边见就是今天这些科学家、哲学家们所讲的相对论。相对的,两边的。说大,「大」的对面是「小」,「长」的对面是「短」,「我」对面是「人」,「是」对面是「非」,「真」对面是「妄」。我们生活的意识形态,是相对的空间。佛法里面叫做边见,边是两边,这是错误的见解,这不是真实的。

  第三类是「见取见」,第四类是「戒取见」,这两种合起来中国人讲成见,某人成见很深。这两种都是成见:戒取见是因上的成见,见取见是果上的成见。

  最后一种是「邪见」。凡是不属於上面四种,所有一切错误的见解都归纳成邪见。

  要把这五类断得干干净净,才能证须陀洹果。诸位要知道,得禅定容易,把这些错误的见解去掉,难!我们过去生中曾经得过禅定,曾经生过色界天、无色界天,说不定大家都做过天主、天王,这都不难。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虽然不出三界,已经证小乘须陀洹果,入圣人之流,所谓「位不退」,不会再退落到凡夫。从这时起,三大阿僧只劫可以成佛,不容易!

  诸位要把这些事实真相搞清楚了,才晓得大小乘佛法多难。如果没有念佛法门带业往生,我们要想出三界了生死,根本就没有指望,佛法在这个世间讲殊胜利益就谈不上。幸好有这个法门,让我们业障习气深重的凡夫,在这一生见思烦恼不必断,带业往生,烦恼可以带到西方极乐世界。除了这一个法门之外,大小乘任何法门都不带业。你有见思烦恼决定不能出三界,断了见思烦恼才能超越轮回,这个事实不可以不知道。

  『从性起修,非事相之染修,非新成之实证,即妙三摩地,故为了义。』「从性起修,非事相之染修,非新成之实证」,我们先说这两句。这一句阿弥陀佛的佛号,会念的人很多,虽然会念,念的不得力,有口无心,念的心口不相应。心与口要是能相应,往生都不成问题,往生凡圣同居土。心口要相应的话,功夫就得力。

  如果念到心佛相应,往生的品位就高。心跟佛相应,就是「从性起修」。这一句名号就是我们自己真如本性的德号,常常念名号,就把真如本性念出来了。大势至菩萨讲:「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心开」,就是把真如本性念出来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就叫做成佛。

  由此可知,老实念这一句佛号,就是「从性起修」,它跟其他大小乘从事相上的修行不一样。事相上的修行还是用心意识,用心意识叫做「染修」,不是「净修」,所以见性难。念佛的人反而来得容易。往生就是证果,西方极乐世界是怎么回事?阿弥陀佛是自性弥陀,四种净土是唯心净土,是自己心性中本有的,不是形成的。所以往生西方世界证果不是新成的实证,是本有的恢复。

  「即妙三摩地,故为了义。」「三摩地」是大定的名称。三摩地跟奢摩他的差别:奢摩他偏重在定,三摩地偏重在慧,定里面有慧,慧里面有定。一个是定为体,慧为用;一个是慧为体,定为用,差别在此。所以这是「了义之修」。

  五、诸菩萨万行—缘因助修。分证诸圣。历位所修。行应无量。如十信。全根力而植佛种。十住。生佛家而成佛子。十行。广六度而行佛事。十回向。回佛事而向佛心。四加行。泯心佛而灭数量。十地。契真如而覆涅盘。等觉。齐佛际而破生相。圆顿行人。功业惟在初心。干慧以后。即任运流入如来妙庄严海。即妙禅那也。】

  『诸菩萨万行—缘因助修』,这个字是个破音字,「行」念去声,不当名词,当动词,就是菩萨所修的无量法门,这是「缘因助修」。菩萨无量法门,佛在大乘经上把它归纳成六大类,叫六度;小乘所修的也是无量法门,归纳成三大类叫三学;所以通常我们讲「三学六度」。三学是戒定慧,三学六度就把大小乘所有行门全都概括了。

  依照那些方法来修是前面讲从事相上的修行,这一句名号老实念是从心性上起修,不一样!确实不相同。但是你一定要认识,一定要明了,你才会解。你要不认识不明了,拿这一句佛号当歌来唱,没什么用处的,只是口善而已,心与口不相应。

  「缘」就是条件,许多条件帮助你修行,所以叫「缘因」。哪些条件?下面略举几段。因为太多了不能细说,只有用归纳的方法。

  『分证诸圣,历位所修,行应无量』,「圣」是圣人,拣别不是凡夫。小乘须陀洹果通常叫小圣,小乘里面的小圣;阿罗汉是小乘里面的大圣。在菩萨里面,十信位的菩萨是小圣。此地讲的十信、十住都是圆教的判别。要记住《楞严经》是圆顿大法,它的境界跟《华严》、《法华》是相等的,这是圆教。圆教初信位的菩萨,断烦恼的功夫跟小乘须陀洹相同,也是要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才能证得初信的果位。初信是大乘佛法一年级,如果你的断证功夫不到,八十八品见惑还存在,你没能读一年级,只读幼稚园。

  由此可知,我们无量劫来生生世世念书,都是在幼稚园里打滚,始终没有能力上一年级,这就是我们修行的事实真相。这一生当中还是没指望,依然留级。这一次是缘分不错,遇到特别法门,不经过考试也能往上提升。这就看你能不能抓住这个法门,能不能死心塌地皈依这个法门。这也正是祖师所讲的「遇缘不同」,我们今天遇的缘太殊胜,无比的殊胜!

  这叫「分证」,「证」是证果。初信等於证小乘须陀洹果,一直到等觉菩萨都称为分证。他所证得的是部分没有圆满,圆证就成佛。佛才是圆证,等觉以下都是分证。分证一共有五十一个位次。

  『如十信』,「十信」好比是佛教的小学。『全根力而植佛种』,这是佛法第一个阶段的教学。下面几句话是他教学的宗旨、方针。十信菩萨修「根力」,根是五根,力是五力。根、力的名称都相同,「信进念定慧」这五种,五根、五力。深培佛种,奠定佛法深厚的根基,这是第一个阶段。

  往上就是『十住』。十信满了,往上提升就是初住菩萨。初住菩萨『生佛家而成佛子』,才是真正佛的弟子,真佛弟子。由此可知,十信位的菩萨还不能算真正的佛子。用现在念书来讲,十信位好像预科(预备班),还不是正式的学生。我们不能瞧不起,因为这个预备班决定会往上升的,而我们生生世世也没能进得去预备班。

  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所以称为佛子。换句话说,他用的心跟佛相同,用真心。为什么说十信位不是佛子?十信位还用心意识,还没有用真心。所以初信相当於小乘初果,七信位相当於小乘阿罗汉,八信、九信相当於小乘的辟支佛、缘觉。这是讲断烦恼的功夫,他们相等。如果讲智慧,小乘人比他们差太远,大乘菩萨智慧殊胜,不是小乘能比的。所以初住以上,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破无明就用真心,不是用妄心。佛用真心,他也用真心,心心相印,称之为真正的佛子。

  『十行』菩萨,『广六度而行佛事』。从初住到十住,已经破了十品无明(无明总共有四十一品,破了四分之一),他的道力智慧相当可观。可以代佛弘化,代佛教化众生。所以在这个阶段「广六度」,广行六度万行,自行化他,度化众生就是度化自己。

  我常常遇到很多同修怪自己命不好。命不好可以改造命运,学佛的同修也懂得命运可以改造的。怎么改法?李老师会看相,从前李老师教给我们,一看到这个人命很薄(从前我们同学当中有命很薄,贫贱短命),就特别勉励他,劝他发心学讲经。讲经说法改变命运最快速,效果最显著。你们若不相信,我就是个例子,很好的榜样。

  一般人以为讲经说法很难。给诸位说,不难!难在哪里?难在不肯发心。在家居士能讲经吗?能!李老师就是在家居士,他是我的老师。现在这个世界上,泰国高向如居士讲经说法。加拿大冯公夏老居士,好像是六十几岁的年纪,身体健康,声音宏亮,他也讲经说法。为什么会有这样效果?诸位要知道,讲经说法是把这个身体奉献给佛菩萨。你自己寿命没有了,福报也没有了,现在是佛菩萨的寿命,佛菩萨的福报加持给你。你不发心就加不上,一发心就加上了,妙不可言!大陆慢慢开放,讲经弘法的人才在全世界各个地方都缺乏。因为缺乏,讲经的人很辛苦。我一年走多少地方,非常辛苦!如果人多了,大家分头去做就轻松了,不必辛苦去跑,这是很不得已。

  这是改造命运最有效果的方法,「广六度而行佛事」,特别是讲经说法里面,我告诉诸位同修讲《无量寿经》。我一出家就开始讲经,好像是三十三、三十四岁,出家就教佛学院。过去什么经都讲,只要人家来找我,我都讲。命运虽然是转了,转的效果不显著。这些年来专讲《无量寿经》,效果就非常显著。为什么?无量光,无量寿,所以我劝同修弘法利生,专弘净宗法门。净土「五经一论」都不可思议,都是属於无量光寿的大经。你自己用心修学,把经论方法介绍给别人,你自己现前一定就得无量光寿。「光」是智慧,「寿」是福德,智慧福德现前就得到,这是真实的。十行菩萨们修学的重点在这里。

  『十回向』的菩萨,『回佛事而向佛心』。前面菩萨在事相上修,十回向以后是从心性上修。换句话说,是真正称性起修,全修即性。

  《楞严》比其他大乘经说得详细,特别说『四加行』,其他大乘经里面没有。四加行之后才登地,一般大乘经上把四加行省略了,《楞严》讲的详细。

  『四加行,泯心佛而灭数量』。人有命运,国也有运,世界也有运。为什么会有运?因为有数量,起心动念就落在数量。到这时不起心不动念,不但不分别不执著,起心动念也没有了,不落在数量当中,就真正无量寿,真正无量光,这才能登地。

  『十地』,从初地到十地,『契真如而覆涅盘』。「契」,是契入,「契」跟「覆」一般讲就是证得的意思。此处的「涅盘」,是圆教如来果地上的大涅盘。圆教地上菩萨虽然没有圆满证得,如来果地上的菩提涅盘他分证。所以如来果地上的十力、十八不共法、十四无畏、四不思议,地上菩萨都有。虽有没有佛圆满,他们都是分证。

  再往上去就是『等觉』。等觉就是候补佛,像西方极乐世界的观音势至,娑婆世界的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候补佛,他在等觉的地位。『齐佛际而破生相』,「际」是边际,「齐」是等齐,他所证得的跟佛已经平等,只是没有在佛位而已。他有能力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他很慈悲留著这一品惑没破。他不是没有能力破,他暂时还不破,这是等觉菩萨。举这几个例说明诸菩萨万行,修学真的是无量无边。

  下面一段告诉我们,修行要不要经过这些次第?经过这些次第,就是三大阿僧只劫,时间太长了,太辛苦了。有没有方法超越?底下教给我们超越的方法,不要这么麻烦,不要这么辛苦,一生就能修到圆满。

  『圆顿行人,功业惟在初心,干慧以后,即任运流入如来妙庄严海,即妙禅那也』,「圆顿行人」,「圆」是圆教的根性,「顿」是顿超,不要按次第。念佛人就是圆顿的修行人。我们是不是念佛人?我们是不是圆顿根性?如果是圆顿根性,这一生决定往生,而且往生的品位还不低。如果不是圆顿根性,要在这一生中刻意去培养这个根性,能不能养成?能养成。如何养成?读诵大乘经典就能养成。

  要念哪些大乘经典?念太多,我们时间上来不及,念了都不懂,懂了又做不到,那没有用处。所以我劝同修专念《无量寿经》,第一个阶段把经念熟。第一个阶段的重点在熟,所以我劝同修三年最好能念三千部。一天念三部,三年可以念到三千部。这三年目的在「熟」,三年之后目的在「修」,那才管用。

  什么是「修」?我们日常生活行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跟《无量寿经》上比照。假如我的想法、看法、作法、说法,不违背经典上的教训,这就对了!假如与经上讲的不一样,自己要知道错了,佛说的是对的。我们依照佛的标准把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叫「修行」。

  《无量寿经》是修正我们思想、见解、言语、造作、行为的标准,这是修行。换句话说,要把《无量寿经》全都做到,所以先要求熟。如果不熟,经上讲的不记得,这不管用。要记得很熟,这样能用十年八年功夫,你自然在不知不觉中就变成圆顿根性。所以这是可以培养的,你不认真干不行。因为《无量寿经》是大乘圆顿大经,依照这部经典真的下十年功夫,人就会转变。

  「圆顿行人,功业惟在初心」,「功」是功夫,「业」是行业,「惟在初心」,在初发心。所以大经上常说,初发心就已经圆成佛道,初心很可贵。特别是念佛法门,能保持初心,永远不改变,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干慧以后,即任运流入如来妙庄严海」,这里有个名词叫「干慧」,这也是其他大乘经上没有的,《楞严经》的确讲得非常详细。干慧地这个地位在哪里?在十信之后,初住之前,十信跟初住当中有这一个位次。「欲」是爱欲,这个字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七情五欲。「习」是习气,不但七情五欲离开了、没有了,七情五欲的习气也没有了,这就叫做「干」。这个功夫不容易!真正修到欲习都离开了,就人法双空,人我空跟法我空都证得了。

  阿罗汉只证得人空,法没有空,此处的菩萨比阿罗汉高明。阿罗汉只相当於圆教第七信位的菩萨,而他是八信、九信、十信,十信跟初住当中。他比阿罗汉要高三级,他已经证得法空,不但我执破掉了,法执也破掉了。法执虽然破掉,还没有见性。他要见性了,那就入到初住,就不叫干慧地,就是说还没见性。我执、法执破掉了,人空、法空证得了,还没见性;换句话说,他还没有破无明。功夫再往前进一步,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就是「任运流入如来妙庄严海」了。

  从此以后,他就是真正称性起修,全修在性,跟诸佛如来的修学无二无别,这叫「妙禅那」,止观双运。这个境界在《金刚经》上讲「四相、四见」都破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是「欲」破掉了;《金刚经》后半部,「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那是「习」,欲、习都破掉了。所以《金刚经》是什么境界?是圆教初住菩萨的境界,也就是「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的境界。假如念《金刚经》,天天受持、天天读诵,「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在,《金刚经》是白念了,念得一点用都没有。我们要把四相念掉,后半部比上半部要深,后半部是破见,前半部是破相,金刚般若才能现前,跟此处讲的境界相同。

  六、首楞严—妙果究证。大定之总名。圆含上三。为一定之全体。佛自释云。一切事究竟坚固。古德依此。说明其能穷澈诸法根底本源。法法无非实相。求於去来生灭。了不可得。如法华所谓世间相常住是也。经明七趣原无。五魔预识。理障不蔽。奢摩。三摩。禅那。始终不坏。故直目之曰。究竟坚固。所谓首楞严也。交光大师以妙圆大三定释。〈一〉此是妙定。正以性本自具。天然不动。不假修成。〈二〉此是圆定。正以此定。不但独取自心不动。乃统万法万事。皆悉本来不动。为一定体。〈三〉此是大定。正以此定。纵在迷位。尚且不动。开解之后。岂有出退。】

  『首楞严—妙果究证,大定之总名。圆含上三,为一定之全体』,首楞严是大定的名称,是「妙果究证」。为什么称为「妙果」?这是圆教佛亲证的境界,不是菩萨所证的,所以加上一个「妙」。「证」,不是一分一分的证,是究竟圆满的证。

  「大定之总名」,是如来果地上所成就圆满的大定。「圆含上三,为一定之全体」,前面讲的三种禅定:奢摩他、三摩地、禅那,楞严都包括。我们用个比喻来说,前面那三种是地方,好像我们讲台北、台中、台南;首楞严是台湾,全部都包括。小定不能包括大定,大定能包括小定。

  『佛自释云:一切事究竟坚固』,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解释「首楞严」的意思,就是一切事究竟坚固,这句话的意思很深很深。「究竟坚固」就是不生不灭,不变不异。还有生灭,还有变异,还有变化,叫不坚固。

  这个世间哪一法是究竟坚固的?动物有「生老病死」,不坚固;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没有一样是究竟坚固。我们要知道不究竟、不坚固,就是假的,不是真的,究竟坚固是真实的。佛教给我们把虚假的都舍弃掉,真实的要在这一生中得到,争取到,这就是佛法,这是真正的修学佛法。

  『古德依此说明其能穷澈诸法根底本源,法法无非实相,求於去来生灭,了不可得,如法华所谓「世间相常住」是也。』「古德依此」,古大德依佛所说的这句话。这几句很简单,但是意思很深,境界也不是我们凡夫能想像得到的,它是真实法。

  「穷澈诸法根底本源」,「诸法」就是一切万法。一切万法的根本,一切万法的源头;换句话说,一切万法是从这一个根本生起的,从这个源头流出来的。这就是自己的真心、自己的本性,自己的真心本性就是「究竟坚固」。体是究竟坚固的,本源是究竟坚固的。从究竟坚固所流出来的万法,我们要问,哪一法不坚固?哪一法不究竟?

  「法法无非实相」。在一切法里面找它的「去来」,找它的「生灭」,「了不可得」。这话是真的,但是我们不懂。为什么不懂?我们看一切法有生有灭,证得首楞严大定的,看一切法不生不灭。到底是我们看错了?还是他看错了?我们看错了,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可是我们今天眼睛里看到是生灭,所以讲人有「生老病死」,地球、银河系有「成住坏空」。

  这一桩事,诸位要想明了几分,你应当熟读《楞严》,《楞严经》上有答案,我在此地简单透个消息。我们用的是生灭心,所以看外面的境界是生灭相。佛心是定的,佛用的是不生不灭的真心,所以看这个世间一切万相是不生不灭。我们看到这个生灭相是幻相、是假相,不是真相。真相是不生不灭。我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但是诸位听不懂。

  《法华经》上讲:「世间相常住。」听不懂没有关系,老实念佛。几时念到得一心不乱,这个现相就见到了。现在你为什么不懂?你心很乱,乱心看到外面境界是乱境界,乱相。

  我再举个比喻。好像拍电影的摄影机,它一秒钟二十四张底片。放映在银幕上也是用同样的速度,一秒钟镜头开关二十四次,一次放一张。你的眼睛看花了,好像真的一样,其实是假的。一张一张底片都是不动的,不动就没有生灭。是你眼睛看花了,好像是有生灭相,其实不生不灭。我们现在的心是动的,一会儿开一会儿关,就像摄影机的镜头一样。佛的心是不动的,所以他见到的是真相,我们见到的是妄相。你几时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就真相大白,你看的就跟佛看的一样。就这么个道理。

  『经明七趣原无』,《楞严经》对这个世间状况讲得也比其他经典详细。古人讲开智慧的《楞严》,真的是不假,《楞严经》确实是开智慧的一部大经。普通经上讲五趣、讲六道,《楞严经》上讲七趣,更详细。讲五趣是「天、人、畜牲、饿鬼、地狱」,没有说「阿修罗」。讲六道,五趣上加上阿修罗,所以变成六道。七趣再加个仙道,中国人讲仙人,就变成七大类。《楞严》讲得详细。

  这七大类是讲六道众生,有没有?有,有这个幻相。是不是真有?不是真有。真的没有,是幻相,不是真的。「七趣原无」,本来没有,怎么会有?是从你妄想分别执著里变现出来的。就好像一个人,你每天晚上睡觉,本来没有梦,有梦不正常。中国古人讲:「智人无梦。」你心地清净到没有妄念就不会作梦。你还有妄想分别执著,你就会作梦。睡觉的时候不能控制自己的意识,意识心起变化。梦境与你的心思有密切的关系。心里还有恶念就常常作恶梦;心里面很慈悲很善良,常常作好梦;念佛人念得功夫很纯熟,常常梦到跟佛菩萨在一起。

  所以中国孔老夫子是圣贤人之心,都是仁义道德,一心想到如何教化众生,他晚上作梦常常梦见周公,志同道合。所以从作梦能够知道自己修行的功夫,知道自己修行的境界。没学佛的人梦很乱、很不好,学了几年佛,梦境不一样,就知道自己功夫是不是得力。所以六道轮回是梦境,不是真的。

  『五魔预识』,《楞严经》末后给我们讲五十种阴魔。魔障,你要认识它。认识它,它就不会害你;不认识它,就会受它的伤害。

  『理障不敝,奢摩,三摩,禅那,始终不坏』,障碍有理有事,功夫到纯熟,理事的障碍就都没有了,就像《华严经》上说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不但你三摩、禅那的功夫不坏,实在讲事事都无碍。这跟《华严经》上的境界完全相同,必须到事事无碍,才真正究竟坚固。

  『故直目之曰:究竟坚固,所谓首楞严也。』所以《楞严经》上讲的「首楞严」,就是《华严经》上讲的不思议解脱境界,名称不同,意思是完全一样的。

  『交光大师以妙圆大三定释』,解释首楞严。『此是妙定:正以性本自具,天然不动,不假修成。』「妙定」,妙不是修成的,是六根的根性。六根根性本来不动,《楞严经》上「十番显见」,在六根举出眼根,眼根当中的见性,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世尊从十个角度来说明、来显示,让我们真正肯定六根根性就是我们的真心,就是我们的本性,就是大乘经上讲的佛性。佛真的是极其善巧方便,不能说的,他用巧妙的方法把它烘托出来,让我们体会,让我们认识。

  『此是圆定:正以此定,不但独取自心不动,乃统万法万事,皆悉本来不动,为一定体。』这个说法就是《华严》的无障碍境界,所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不仅能变的心不动,所变一切万法、万事、万相都是不动的,跟《法华经》上所讲的「世间相常住」是同一个境界,所以它叫「圆定」。

  『此是大定:正以此定,纵在迷位,尚且不动。开解之后,岂有出退。』「大」是赞叹。我们凡夫有没有楞严大定?人人都有。虽然有,你自己不知道,你也不会用。如果你知道有,你会用这个大定,就恭喜你,你已经成了究竟圆满的佛。所以为什么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一切众生真的是佛。不是恭惟赞叹,确实是的,是你不知道自己是佛,所以你是可怜悯者。一旦知道了,跟一切诸佛如来真的无二无别。

  所以迷的时候,六根根性都是如如不动的。觉悟之后,有什么出定、入定?还有什么进升,什么退转?都没有了。有进有退、有出有入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不叫大定。首楞严是自性本定,就是自己六根的根性。修大乘佛法用这个方法来修就能成功,不用这个方法修就不能成就。

  念佛可以带业往生,除念佛之外,其他的法门如果不用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在大乘法里面都得不到结果,唯独念佛人有结果。所以这个法门非常特殊!

  后面这个『经』字就省略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佛圆通章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念佛圆通章       净土法门)  

 仁焕法师:如何理解净土法门 

 吕有祥教授:教演天台,行修净土――简述近现代天台宗大师倓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特点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二)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一)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特别之处 

 大安法师:佛嘱应不悔于入大火求净土法门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急救凡夫众生 

 大安法师:十大因缘兴起净土法门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在什么地方?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之殊胜 

 大安法师:《念佛圆通章》知道自己的念头——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