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物质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


   日期:2016/10/31 11: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孟子有一次从范地去齐国,在路上看见齐国诸侯的世子,那种轩昂骄贵的气象,于是就非常感慨地说了 “居移气,养移体”两句名言。这是说居住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例如这位世子住惯宫庭的大房子,饮食好,穿着讲究,养成生活骄贵的习气,这对血肉之躯的影响使气质发生变化,气象、仪态、精神,自然别有与众不同之处。所以说 “大哉居乎” ,物质生活环境影响人的力量,就有这样的严重。

  然后,孟子看着跟着他为仁义道德而奔走的学生们,接着又感叹一声,“夫” ,长长吐出了一口气,然后说:“非尽人之子与?” 。每个人不都是父母所生、所育、所养的孩子吗?只因为生活环境不同,就养成言语、态度、思想、作为的差异。

  接着孟子的教育来了,这等于当年抗战时期,许多学校的校长或老师,带了自己的学生集体逃亡,奔向大后方,一路上虽受磨难,但教育不停,露天上课,席地而坐,大地就是教室,一块小木板就是课桌,下了课,又翻山越岭,奔向大后方。

  孟子看到弟子们这个景象,就上课了,他说:你们看,一个王子,他居住的宫室,也是房子;交通工具虽华丽,也不外马車;穿的也不过是衣服,和一般人一样。但是,齐国的世子走出来,所以会有那种骄贵气,就因为 “其居使之然也” 。这个 “居” ,不只是指房屋,实际上是指整个大环境,他对人的影响力量太大了。这个大环境,就是学问、思想;有真学问、真修养,就是 “居天下之广居” 。宇宙在我,万化由心,人生顶天立地,还受什么外在物质居住环境的拘束!也就是说,真正有了学问、修养就不受任何环境、物质的影响,这就是大丈夫。

  孟子教育学生们,了解一切物质环境影响人的力量,而大丈夫绝对不受环境、物质的影响。环境可以影响人的心理,转变人的思想意识,但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学问会养成自己的天地,就是后世讲的 “性天自有风月” 。也就是自己精神领域扩大,顶天立地,自有一番伟大的景象,哪里再看得上物质有形的环境呢?

  于是孟子又举一个例子说,有一次鲁国的君主到宋国去,刚好宋国的城门关了,鲁国的君主就大声叫门,用命令式的喝声叫道:“开门!” 。那个守城门的人听了就说:这个人并不是我们的君主,可是叫门的神气,为什么和我们的君主一模一样?孟子说,这并没有其他的理由,“此无他,居相拟也” ,是环境养成的。这说明环境可以改变人的种种行为,除非真有学问、高深的修养,“心能转物” ,有超然物外的器度,自然与众不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物质       南怀瑾)(五明学佛网:物质       南怀瑾)  

 仁焕法师:生命的精神与物质 

 仁焕法师:精神与物质的规律 

 仁焕法师: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 

 仁焕法师:精神空间和物质发展 

 仁焕法师:精神生命和物质生命 

 水野弘元:佛教的色(物质)之概念 

 衍慈法师: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佛作为众生的信仰,到底是一种物质存在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四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二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