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不要等临终,等临终是真的一点没把握


   日期:2016/11/7 21: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不要等临终,等临终是真的一点没把握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註  (第叁二六集)  2016/4/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32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今天是準提菩萨的圣诞,準提菩萨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所以準提就是观音。今天也是贤公老和尚往生叁週年纪念。大家先跟着我一起皈依叁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註》第七百七十六页第五行,从第五行开始:

  「但净宗常谓之一念、十念。则迳指凡夫之称念佛号一声与十声」。今天(刚才向诸位报告了)是海贤老和尚往生叁週年。老和尚在这个时代,人心异常,常是指五常,仁、义、礼、智、信,异常就是跟五常不一样,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这个时代是动乱的时代,众生生活在这个时代很痛苦,海贤老和尚为我们表法,含义很深。怎样度过苦难?一定要深信佛法,依教修行,我们才能度过这个难关。有人说没有机会听经,能念经也好;也没有机会能念,那就学老和尚,老和尚一生就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或者是念四个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除了睡觉之外,佛号在心裡念念相续,没有中断过,他得念佛叁昧,真得到了。而且还不是浅学,他悟得很深,也就是净宗一般所说的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是法身菩萨所证的,那我们就知道了,贤公为我们示现,为我们表演,农村裡面出生的,从小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二十岁出家,师父就传他这一句佛号,嘱咐他一直念下去,明白了不能随便说,不能说,他老人家一生老实、听话、真干,所以虽然证得理一心,从来没有提过。懂得的人常常接触能看出来,不懂的人看不出来。为我们证明,最重要的证明,念佛求生净土是真的不是假的。

  西方确实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这是怎么回事情?如果我们说我们这个世界有,娑婆世界有,那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一样也有;你要说是假的,我们这个世界也是假的。剎那剎那不可得,一秒鐘这个画面已经换了二千二百四十兆张,这一张一张的算,哪一张是真的?没有一张是真的,过去了永远不再回来了,这个道理要懂。极乐世界比我们这殊胜,极乐世界是法性土、法性身。所谓法性,它是清净身,没有污染,它不生不灭,它本自具足,具足无量无边功德,不可思议,它本无动摇、能生万法。我们这一生有幸,到这个世间来,遇到佛法,遇到净宗,遇到夏莲公的会集本,遇到黄念祖老居士的集註,不可思议,这个缘太殊胜了!这样的因缘,这一生当中,我想没有一个不往生。为什么?你往生的缘全具足了,真正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怎么这么巧全遇上了?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习,就如同在极乐世界没两样,贤公为我们作证。

  註解裡面,净宗常说的一念、十念,意思是指什么?指我们凡夫念阿弥陀佛,一声就是一念,十声就是十念,是这个意思。如义寂法师的《无量寿经疏》裡头所说的:「此言念者,谓称(称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经此六字顷,名一念」。念这六个字时间很短,这就叫一念,「是谓念诵一声佛号,即名一念」。这裡一念是这个意思。《观经》裡面说,「下品下生者,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这是《观经》的经文。由此可见,十念就是十声。这十声在什么时候?是「临终十念」,「乃至一念」,临终只念一句佛,「皆得往生」,真正不可思议。

  我们读了这个经文,我劝诸位万万不可生侥倖心,那现在就可以不必念了,等到临终的时候,再念一念、十念就行了?是没错,经文讲的没错,你能不能保证你临命终时能十念?如果那个时候一时迷惑颠倒,记不起来了,谁提醒你?所以现前净宗很盛行助念。助念也得懂规矩,不懂规矩就错了。我听一个同修告诉我,有一位念佛往生的人还没断气,助念的人就来了,他大概是想喝水,这助念的人说不行,不能动他,不能碰他。这个往生的人咬牙切齿,恨透了。我们有佛学常识的人就懂得,临终生瞋恨心,他到哪裡去了?往生到什么地方,都决定在最后这一念。这最后一念咬牙切齿,瞋恨心,瞋恨堕地狱。你来助念,不是送他到极乐世界,是送他到地狱去了。这是不是有心的?我相信不是有心的,是平常听了助念的时候不能动他。什么时候不能动?断气之后八个小时不要动他,最好是十二个小时,能够到十四个小时就更安全,他的神识才离开,是这么回事情。他没断气,他想要一杯水喝,你不给他就罢了,你还要叫大家不要碰他,把他当作断气的人看待,这就错了。所以,《饬终津梁》、《饬终须知》,古大德告诉我们临终送终的一些规矩,特别是助念的规矩,不可以不懂。决定不能在临命终时候叫他最后一念是贪瞋痴,那就坏了,他如果是贪心,饿鬼道;瞋恚,地狱道;愚痴,畜生道,叁恶道去了。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负这个责任。你把一个人送到叁恶道去,这个罪重,他念了一辈子佛,就希望往生极乐世界,你无知把他送到叁恶道,这个过失非常严重,希望我们要留意。助念的时候最好有人,内行的人、懂得的人,把助念一些规矩讲清楚、讲明白,再入病房。

  下面,念老引用彭际清居士的话,彭际清居士这些话多半都是在《无量寿经起信论》上说的,这是他的着作,「如实回心,一念念佛,无不往生,以佛本愿力故」。彭居士解释这句话解释得好,如实是真实,真的回心,对这个世界完全没有留恋了,这叫回心。对这个世界只要有一念,一个念头没放下,这一念可能障碍你往生。如实回心最好在平常做,现在就做,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纵然是帮助人学佛、帮助人皈依净土,像刚才帮助人念佛往生,也要念念放下,千万不要以为是功德。没错,你帮助人、开导人往生念佛,无量功德,不能作有功德想。你说我为了这个功德,来帮助人念佛的,来开导他念佛往生的,这就错了。我们的心就不是真实心,还有贪心在裡头,贪图功德。这一念心会障碍我们。回心是回头,从哪裡回头?从我们这个六道十法界、娑婆世界回头,回头向着西方极乐世界,这就对了。念佛的人千万要记住,现在就不能放在心上。有许多利益众生的事情,对,当你做的时候可以去想,做完之后马上就回到极乐世界,就回到阿弥陀佛,心裡头不许可有杂念,不许可有妄念,有妄想、杂念都不可以,这才叫如实回心。如实回心的功德很大,一念念佛,无不往生,没有一个不往生。为什么?佛有这个愿,第十八愿,这是佛的本愿,四十八愿裡头最重要的一愿。真信、真愿、真肯念佛往生,没有一个不往生。即使是造了五逆十恶,无间地狱的罪业,临命终时用真实心,一念、十念都决定得生。净宗的殊胜不可思议。

  我们再看下面一段,「至于《观经》中临终十念而得往生,与上所论一心之念,是同是别」。《观经》上也讲了临命终时十念往生,那跟我们上面所说的、平常所讲的,是同还是不同?「莲池大师于《疏钞》中,论之极为精确」。这精确两个字不容易,精是精彩,确是确实,精确这两个字我们看到了,就信心十足,绝不怀疑了。莲池大师在《疏钞》裡头说:「故知至心念阿弥陀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良繇正指理一心故」。这个不容易,念到理一心的时候,一声佛号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人有疑言,罪既多劫,业重障深,久勤忏摩」,忏摩就是忏悔,「渐积功德」,这个功德是天天在累积,「庶可消亡」,这个灭罪可不容易;「而念佛一声,灭多劫罪。因微果巨,固所不信」,因小果大,好像不相应。

  这个事情我们以惠能大师做个例子,能大师他能够顿捨顿悟,可见得这个东西重要。明白了就放下,不再放在心上,这比什么都重要。惠能大师听人家念《金刚经》,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把那个心放下了。心确实不能安住在任何一处,世间法不能住,不能住在名闻利养、贪瞋痴慢,不能住在这些地方。再者,不但恶不能住,善也不能住,为什么?住善,行善,修积善功德,将来的果报在叁善道;住在恶的念头上、恶的行为上,损人利己,来生的果报在叁恶道,善恶果报丝毫不爽。我们今天目的是要出离六道轮迴,不再搞六道轮迴了,那唯一的方法是什么?就是求生净土,永远脱离娑婆世界,永远突破六道轮迴,脱离十法界,这叫真正的成就。所以《金刚经》上这句话,能大师就在这开悟的。

  到了黄梅,拜了五祖,五祖分配他到碓房裡面去做义工,他是个砍柴出身的,有力气,在碓房裡面舂米破柴,还干他的老本行,不要换别的行业,这就是参禅。禅是什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禅。他在那裡舂米破柴,不感觉得累,为什么?因为他的心没有住在破柴上,没有住在舂米上。他要住在破柴舂米,他就会感觉得很辛苦、很累。他没有,他在那裡游戏,无所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个心是真心,不是妄心。妄心有住,真心无住。所以他用清净平等心舂米,用清净平等心破柴,妙极了!他这个修行用功谁知道?五祖知道,这庙裡头没有一个人知道,只有五祖一个人知道。所以在寺庙裡住了八个月,五祖想想功夫成熟了。成熟是什么?彻底放下了。所以五祖宣布,自己年岁大了,煺位传法,传第六代。要传给一个什么样的人?无住生心的人才有资格。

  代代祖师都是无住生心。生心是什么?样样都干,不妨碍,做度众生的事业。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示现八相成道,那是生心。一生讲经教学四十九年,讲经叁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讲这么多经,同学有疑问提出来,回答,都记载在经典当中,那是什么?那是生心。生心就造业,可是他不造业,为什么不造业?虽然生心,他无住。我们今天这个生心有住,你今天干了一桩什么事情,一桩一桩都记得牢牢的,还怕忘掉,写在日记本上,你看这麻不麻烦?还要做出成绩来,这成绩做什么用?这成绩是叁善道、叁恶道的,怎么搞都出不了六道轮迴。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明白了,饭照吃,事照干,就是吃饭、干事、睡觉,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就对了。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为什么?法身菩萨的境界。你要到这个境界,你跟六祖是同一个阶层的人,你不是凡夫,在西方极乐世界称之为法身菩萨。四土他住哪一土?他住实报庄严土,他不是同居土,他不是方便土。

  所以,《金刚经》上这一句话精彩极了,我们也可以说全经五千多字,最重要的一句是什么?就是这一句。核心惠能大师能掌握到,能听懂,能把它掌握到,能把它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五祖衣钵传给他了,嫉妒障碍的人多,那些人对五祖的这种做法都不懂,认为五祖年岁大了煳涂了,衣钵是不是惠能抢去的,不是五祖给他的,逃跑了?大家胡思乱想。这裡头只有神秀知道,毕竟是个通宗通教的人,虽然没有大彻大悟,他明理,所以他若无其事。这用能大师做个例子。

  因微果巨,因是念一句佛号,他用的是真心念的,理一心是真心,明心见性之后,声声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没有证得一心以前,没这么大的力量,当然也消,没这么多。如果明心见性,念到理一心,每一声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什么塬因?要讲真的塬因,你本来是佛,这给你讲真话。你本来是佛,佛念一声佛,罪都消尽了,不止八十亿劫,无始劫以来的罪都消得乾乾净净。所以这老实念佛重要。这叁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功夫成片,先求这个阶段。这个功夫成片没有得到,事一心、理一心只是说说而已,你达不到。证得功夫成片之后,向上提升到事一心,证得事一心之后,再提到理一心,一个层次一个层次慢慢往上提升,这就对了。表面上看起来,念佛的因很微弱,很小,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个果大,所以难信。

  下面讲,《疏钞》裡给我们说,「今谓至心者,即一心也」,不但是一心,是理一心。「若事一心,虽能灭罪,为力稍疏,罪将復现。多多之念,止可灭少少之愆」。多多的念,像我们净土宗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大师,大家都知道,提起来都敬佩。他老人家在世每一天念佛,白天十万声,晚上十万声,十万声这是多念,多多之念。永明延寿,阿弥陀佛再来的。他是教我们,为我们示现苦口婆心,我们应当仰慕,应当向他学习。说「此」,这个地方所讲的「至心」,正是理一心。「理一」,不是事一,是理一心,属于理一心。「一心既朗,积妄顿空」,返妄归真。「喻如千年闇室,岂以一灯,闇不速灭」。这再用灯做比喻,这个房间一千年了,时间长,都没有灯光,我们点一盏灯,立刻黑暗就没有了,就照得很清楚。这个比喻大家容易懂。至心一念,一声,就好像只依一盏灯、一支蜡烛,黑暗就灭了。所以一心既朗,积妄顿空。

  妄念,什么是妄念?只要是念头都是妄念。自性清净心裡头没有念头。告诉你,念佛的念头都没有,清净心裡头没有佛,真清净;还有个佛,不清净。但是这个不清净它有个好处,这个一念是佛,不是别的念头,它不清净它也没有办法帮助你成佛,但是它跟极乐世界是通的,你能够念,阿弥陀佛就能接引你往生。到什么地方再去修理一心?到极乐世界。在这个世界很难修,你什么都放不下;到极乐世界很好修,为什么?样样放得下,它的资源太丰富了,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心想事成。你证得心想事成了,你还会有贪恋吗?没有了。想要它就现前,不要就没有了,你看多自在,不需要收藏。你说经本,我要念经的时候,经本,大字经本就摆在面前;念完,不念了,没有了,就不见了,不需要收藏。极乐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佛佛现,想菩萨菩萨现,得大自在,那个环境好,阿弥陀佛不必教你放下,你自然放下了。这个地方佛天天劝我们放下,劝了一辈子还是放不下,这个地方多苦,要把它认识清楚。

  下面说,「故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法华经》上说的。这一句,「不独《妙法莲华经》有之」,《法华叁昧观经》也有,这经上说:「十方众生,一称南无佛者,皆当作佛。唯一大乘,无有二叁。一切诸法,一相一门,所谓无生无灭,毕竟空相。如上所说,非理一心而何」。念老把这一段经文拈出来,证明前面所说的一心是理一心。这些话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可以用佛说的话来作证。十方众生,一称南无佛,只念一声,可是这一声佛号功德不可思议,皆当作佛。为什么?因为你本来是佛,你迷了,佛来帮助我们,用念佛的方法开悟,就对了。我们念佛为什么开不了悟?念佛的同时有妄想、有杂念、有分别、有执着,搅和在一团,所以回不去,作不了佛。

  「唯一大乘,无有二叁」,佛教化众生,实实在在的只是唯一大乘。二乘就是大乘、小乘,叁乘是声闻、缘觉、菩萨。为什么要说这些?说这些是不得已,众生根性太差,不是上根利智,烦恼习气很重,所以佛说二乘、说叁乘。一乘对菩萨说的,对大根性人说的,二乘叁乘对小根性人说的。没有根性,遇到了也听不懂。这个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当年在印度出世,他一生讲经教学,度化的人不多,为什么?众生根性太差了。所以佛不但说二乘,佛还说五乘。五乘底下是什么?人、天。这是什么?你出不了六道轮迴,那就帮助你不失人身,佛慈悲到极处!你来生还得人身,修得好的得天身,到天上去了,人天乘。人天乘这些法散布在叁乘经裡头,小乘经有、方等经有,《华严》、《法华》裡头也有,为什么?佛说法,听众根性不一样。人既然多,佛每个人都顾到,不叫你白来,你听了都欢喜,你程度深的听得深,程度浅的听得浅,都听懂,都得利益了,妙不可言!

  下面给我们说真话,「一切诸法,一相一门,所谓无生无灭,毕竟空相」。就是《般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就这个意思。一相一门,什么相?空相。什么门?空门。不生不灭,这是真的,你不能说它有生灭。我们今天看到这现象,现在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物质从哪来的?这物质现象,是念头在高频率波动之下产生的幻相。这幻相频率多高,一秒鐘波动多少次?我们同学曾经算出来,二千二百四十兆次。你能不能说它有生有灭?现象现前,这个相不能说有生,不能说有灭。没有一样不是无生无灭的,毕竟空相,物质现象不生不灭;精神现象,念头,也是不生不灭;自然现象还是无生无灭,毕竟空,统统不可得。你听懂了没有?没懂,为什么没懂?谁能听懂?惠能听懂了,所以惠能放下了。我们听了好像明白了,没放下,没听懂;听懂了就是惠能。贤公老和尚,我估计他四十岁左右得理一心,那就是他听懂了,彻底放下,一天到晚嘻嘻哈哈、快快乐乐,他干粗活,他种田,他不感觉到累,非常欢喜。为什么?工作照干,心裡头乾净。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就是理一心,无论干什么事情快乐无比。

  如上所说,非理一心而何?这说出真的是理一心。「莲池大师谓《观经》之至心,即理一心」。《观无量寿经》上讲的至心,至心念阿弥陀佛一声,理一心。「盖临终亲见狱火,乃生实信,故能顿释万缘,唯提一念」,顿释万缘就是彻底放下。为什么放下?他临命终时看到地狱,他不惊不怖,他立刻回头,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他唯提一念,「念念离念,念念是心,念念契真,念念是佛」,这就是理一心。念念离念就是无住生心,这个离就是无住。有没有念?有念。念怎么样?念,自己没有住相。也就是说,自己念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裡面,诸位要记住,念这句佛号裡面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离念就是离这四种念头,妄想、杂念、分别、执着没有,念念离念。于是怎么样?念念是心,念念都是,这个心就是自性;念念是真,真就是真如,所以念念是佛。「如是临终十念,契理一心,故得灭罪往生」。这个人往生到极乐世界,无量劫之前一直到现在所造的这个业,不论是善业恶业,统统没有了。这个人往生到极乐世界,他肯定是生实报庄严土,为什么?理一心。

  「又何为至心」,什么叫至心?至心,《观经》上说的。「《无量寿经宗要》引什公之喻」,什公是鸠摩罗什大师,鸠摩罗什大师在这讲了个比喻:「譬如有人,值遇恶贼,直来欲杀。其人勤走,渡河求免」。讲到人在路上遇到强盗了,这个强盗要抢劫他,还要杀人,这人赶快跑,跑到河边,跑到河边就想渡到河那边去,这个贼就追不上来了。「尔时但念渡河方便」。这个时候他的心专一了,为什么?他只求用什么方法过河,那一边强盗在追,这一面跑着、一面想着,他只有一念,他没有第二念,「当念渡河,即是一念」。这个比喻。「此等十念,不杂余念。行者亦尔,若念佛名,若念佛相等。无间念佛,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为十念」。行者,修行人、念佛人,就跟这个比喻一样。后面有人追杀来了,你现在怎么办?你现在走到河边,还有别的念头吗?没有了,就一念,怎么能过去,强盗赶到河边,你已经到对岸了,你才能脱险。

  所以修行人在这个时候,遇到地狱相现前,罗剎、饿鬼现前,若念佛名,这就是持名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若念佛相,佛相是观想。所以我们供佛像供一尊。我们现在供的这尊佛像,是我们最初学佛的时候,赵默林老居士他从中国大陆带这一尊佛像到台湾,没有适当地方供养,我们建图书馆,他很欢喜,送到我们这来供养。这尊是瓷的,不是玉的,做得非常好,非常庄严,让人看到生欢喜心。所以我们用照相,照相把这一张相放大了,愈放大愈庄严。所以现在我们做大法会,都用这叁帧。常常见,就见这一尊像,就拜这一尊像,我们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了,就是这个相,我们很熟,天天念他、天天拜他,毕竟他出现了,所以你一点怀疑都没有,就是这一尊像的样子来接引你,你就放心跟佛去了。这是念佛相。这是《十六观经》裡的方法,前面十五种都是观想,最后第十六种是持名。观想也可以,持名也可以,乃至十念,如是至心,这叫十念,十念是这个意思。

  「是谓行人念佛」,修行人念佛,「如彼喻中人之欲渡河」。好像前面的比喻,有盗贼看到你了,来夺你的命、夺你的财物,你赶紧跑,跑到河边,什么念头都没有了,就一个念头,赶紧过河,用什么方法赶紧过河,所以没有别的念头,这叫至心,也叫专心,也叫一心。「如是之念」,这个一念,「相续至十,即为十念。临终能行,决定往生」。这一句话说得非常肯定,临命终的时候,我们要能够提起正念,一念、十念决定往生。

  「乃至一念(见《念佛叁昧宝王论》)」,《念佛叁昧宝王论》裡头这几句话很重要,「念心纯固」,纯就是没有夹杂,固是坚固,「亦得往生」。就是一念那个念心纯,念心非常强,就是一念都能往生。「盖以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是故五逆十恶,临终念佛,乃至一念,亦得往生」。《念佛叁昧宝王论》裡头说的,说得好!所以我们平常要修的,纯、固这两个字很重要。现在科学家给我们做证明,念头要纯,念力要强,这个念头可以改变物质的环境,所以科学家提出「以心控物」,科学把佛法证明了。为什么?现在我们明白了,物质现象是从念头生出来的,不是真的,念头灭了它就没有了,有念就有生,无念就不生。有念都是妄心,无念是真心。物质现象有生有灭,是妄心生的,阿赖耶的境界相。不生不灭,那是自性的相分,自性现相。虽然不生不灭,它也不是真正存在,这个道理要懂。自性心中一念不生,哪来的相?相是怎么来的?相是阿赖耶变的。《华严经》上告诉我们,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点都不错。心是真心,离念就是真心,有念就是妄心。所以无住生心,无住是真心,有住是妄心。我们今天是妄想、分别、执着一起出现,妄想是起心动念,是无明,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六道轮迴是这么来的。所以念佛法门暗合道妙,它不明显,它真妙。巧入无生,非常巧妙的,你不知不觉就入了无生的境界,无生就是无住。「是故五逆十恶」,这是造作极重的罪业,「临终念佛,乃至一念,亦得往生」,真正不可思议。念佛为什么?暗合道妙,巧入无生。

  「正显弥陀本愿不可思议」。最后结归,归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第十八愿,弥陀愿力不可思议。「法藏菩萨五劫思维之果,即在于此」。法藏菩萨五劫修行,五劫是时间,这么长的时间考察、思惟、选择,成就极乐世界,果德,即在于此,四十八愿圆满成就了。「五逆十恶临终之际,地狱相现,众火俱至」。地狱是一片火海,只要是地狱都离不开火,也就是瞋恚所感的业报。「而能以称名故,顿离妄惑,入理一心」。称名是缘,最重要的。离就是放下了,放得快,地狱相现前,看到地狱了,马上把念头息掉,什么念头都没有,一句佛号。这个训练要天天干,干成习惯了,到临终地狱相现前,你才能相应。如果很生疏,到临终地狱相现前,被地狱吓到了,那就完了,恐怖现前,这就麻烦大了。地狱相现前,知道了,这就好比贼追到我面前,要杀我了,「阿弥陀佛」一句佛号,那个贼就煺了,要快。我们现在不要等临终,等临终是真的一点没把握,现在就干,现在我就放下、我就不执着、我就不分别,时时刻刻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法如是,佛法亦如是,没有例外的。所以「法尚应捨,何况非法」,法是八万四千法门,我们统统捨掉,我们就一句阿弥陀佛,干真的,这个样子才决定得生,才真有把握。

  你看「顿离妄惑」,妄是什么?它是假的,不是真的,迷惑所造的善恶业,都不是真的。你统统放下了,入理一心。理一心是什么?见性了,回归到真心,不是妄心。这一入理一心就转阿赖耶,阿赖耶没有了。阿赖耶没有了诸位想想,阿赖耶的业习种子也没有了。我们无量劫造的业在哪裡?在阿赖耶的种子裡头,像储藏室一样,无量无边种子,储藏我们的善恶业习,习气。现在一回归,一回归自性,入理一心就是回归自性,立刻转八识成四智,阿赖耶裡面业习种子全没有了,这么个道理。你明理你就相信,你不明理你不相信。我们天天要学佛,天天要进步,天天要放下,天天要把这一句佛号抓牢。这一下就入理一心,让人难信,不敢相信。这不敢相信也不能够怪他,为什么?他迷得太深了,无量劫到今天都迷惑颠倒,都把第八识认为是自己真心,随着第八识种子所含藏的习气在六道裡头流转,苦不堪言。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是一闪光就没有了。你要是抓到了,就入理一心,抓不到又搞轮迴。什么叫抓到?就在这一念把万缘放下,这就是抓到了。万缘一放下就是理一心,理一心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以契理故」,这不是契阿赖耶,这是契自性,「众罪消灭,即生极乐,登叁不煺」,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若非方便中之究竟方便,圆顿中之最极圆顿,何能臻此」。这话真话,如果不是方便当中的究竟方便,再没有比这更方便的了,这方便到顶头了。圆顿中最极圆顿,圆是圆满,顿是顿超,世尊圆顿大教裡头,圆到极处、顿到极处,叫最极圆顿。要不是这样,怎么能到这种地步?到不了。凡夫一念成佛,这都从理上讲的。「今净土法门,能令恶逆凡夫」,恶,造十恶;逆,造五逆。五逆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五种罪业必定堕无间地狱。你看净宗之妙,能叫十恶五逆的凡夫,「暗契一心」,你没看出来,他就证得一心了。十恶五逆是因,无间地狱是果报,凡夫在果报现前这一剎那,这一句佛号真心念的,没有夹杂丝毫妄念在裡头,就一声佛号,信心真的,愿心也是真的,他往生了,佛就接他去了,到极乐世界,他是理一心,生实报庄严土。「是故弥陀,号为愿王,诚不虚也」,真的不是假的,阿弥陀佛是大愿之王,不可思议。

  下面念老又引用道绰大师的《安乐集》,「亦论十念往生」。道绰,净宗大德,《安乐集》是他的着作,这个着作唐朝以后失传了,在日本,日本人对他们都非常崇敬。中国净土宗的祖师把他漏掉了,就是因为他的着作没人看见,现在在日本又找回来了。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们,他是我们净宗祖师,应该要列入祖师的行列。我们净土宗第一代是庐山远公大师,慧远大师;第二代应该是昙鸾,也是因为着作找不到了,现在都在日本找回来了;第叁祖就是道绰;善导是第四祖。现在我们都认为善导是二祖,到现在印光大师十叁祖,我们称海贤老和尚为十四祖。再加他两个上去,昙鸾、道绰应该要加上去,印光大师是第十五祖,海贤老和尚第十六祖。他的《安乐集》裡头说,讲这个十念往生,「汝谓一形恶业为重,以下品人十念之善以为轻者,今当以义校量。轻重之义者,正明在心,在缘,在决定」。这个所说的,说邪不胜正,我们要知道、要相信,他是因为这个邪不胜正,这从因果上讲。所以轻重之义,造业轻重跟果报的轻重都要讲心,起心动念,第二个在缘,第叁个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你造作无量无边罪业,无始劫以来,阿赖耶裡头充满了,讲很久了,很远了,道绰大师说,不应该这样说法,没有什么久近多少。这个造作罪业的轻重,他是什么心、是什么缘,这个业怎么形成的。这下面就分为叁小段说。

  第一个「云何在心」,为什么说在心?「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虚妄颠倒心生」,这个是「依妄心而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就是「依实相而生」。「一实一虚,岂得相比」,这不能相比。为什么?「譬如千岁闇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岂可得言,闇在室千岁而不去也。是故《遗日摩尼宝经》云:佛告迦叶菩萨,众生虽復数千巨亿万劫,在爱欲中,为罪所覆。若闻佛经,一反念善,罪即消尽也。是名在心」。这个道理讲得好。过去造作罪业,依止的是妄心;现在我们念佛消业障,依的是真心。过去造作罪业是依世间这些缘,都是不善的缘,被这个恶缘染污了;现在是依善知识,是依大乘经典,这善缘。我们懂得邪不胜正,邪虽然多,正虽然少,正就是正,邪就是邪,邪不敌正。这个用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好,我们对社会生起信心。为什么?现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由于媒体的发达,资讯的便捷,大家所接触的都是杀盗淫妄,都是不孝、不仁、不义、无智、无礼、无信,无恶不作。他们的发心,造作罪业,遇到这个缘,恶缘,造罪业是很严重,但是他一念回心,遇到正法,马上就回头,马上就把它放下,转得好快。就像现在广东潮州黄河道德讲堂,那些在裡面学习的人。他做了四年,学习的人不少。那些造作的业多重、时间多长,为什么到那裡学七天就回头了,而且回头的百分比佔百分之九十以上,这是什么?邪不胜正。

  像这样的道德讲堂,如果在中国每个县市都有,我们敢相信,只需要半年,中国大陆就是太平盛世。所有的恶人都回头向善了,百分之九十都向善,剩下来的几个,不好意思干坏事了。中国做成功了,给世界做榜样,全世界每个国家、每个地区,到中国来观光旅游,到中国来学习道德。我们相信,只需要二、叁年的时间,这个世界就和睦了,不再有恐怖战争,天下太平,地球上的太平盛世可以出现。这个出现,我相信能维持一千年。一千年的太平盛世靠什么?靠中国传统文化。这不是我说的,英国汤恩比博士说的,他在晚年大声疾唿,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那就是现在的社会问题,怎么解决?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孔孟学说是什么?孔子讲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讲义,义是讲道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不违背人情,都不违背法律,合情、合理、合法,这叫义,应该做的要做,不应该做的不能做。《论语》上有,「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是我们对人处世用什么心,你看忠,心字上面有个中,不偏不邪这叫忠,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要用忠心,不能偏心,不能用邪知邪见。恕是要塬谅别人的过失,为什么?传统文化丢掉一百多年,丢了好多代,五、六代了。

  所以佛在《无量寿经》上讲,就讲现在这个时代,现在的社会,「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这就是忠恕。他做错了,他犯罪了,要塬谅他,为什么?没人教他,父母没教过他,祖父母也没教过他,曾祖父母也没教过他,都不知道,断了好几代,学校的老师没教他,社会不必说了,社会是负面的。所以他生活在这个时代,所接触到的全是负面的,杀盗淫妄,全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这怎么办?汤恩比了不起,太难得了,把解决的方法给我们说出来了。我们对这些人要生怜悯心,要用真心对待他,希望他回头做一个好人。过去做错了,不怪你,你没受过教育,你做坏事是应该的,但是从今之后,我们学传统文化,学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育,你学个几年,你明白懂了,懂了就回头了,就不会再做了。所以黄河讲堂得到的经验,一百个恶人,七天的听课学习,百分之九十回头了,为什么?他明白了,可见得他本性不坏,「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我们要承认。我们过去在汤池做实验,得到两句话的结论,第一句就是人性本善,是真的不是假的;第二句就是,人是教得好的,就是没人教,有人教一定教得好。我们那时候教叁个月,小镇都觉悟了,不好意思犯法,不好意思作恶。

  所以我们这一点在联合国做报告,希望大家重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圣贤教育、宗教教育。宗教要回归教育,每个宗教最初创教都是教育。释迦牟尼佛做得最明显,他老人家开悟之后就办学,开头办小学,讲小乘经就是小学,十二年;十二年之后再向上提升,办中学,讲方等,方等经典八年;八年之后办大学,大学是菩萨,就是大乘,二十二年,佛讲得最多。大乘经典差不多全部都流传到中国来了,到中国用中国字翻译成中文,就能保存千年万世。只要学习中国文字学的,都有能力看得懂。这个载体好,不受时空限制,突破了时间,可以跟古人交流,古人的好东西我们直接接受了。我们将来传递给后人,也要用这个载体。所以文字学要把它找回来,跟文字学一起的声韵、训诂,这叁样东西,年轻人认真学上一年,就学会了,这基础就打下去了,天赋差一点的人顶多叁年就完成了,《四库全书》的钥匙你就拿到了。《四库全书》能帮助你这一生当中得到快乐幸福。

  我什么都没有,命裡没有,我相信命运,命裡有时终须有,命裡无时莫强求。没有想到二十六岁遇到佛法,方老师把佛法介绍给我,告诉我。我跟他学哲学,他说,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大乘经典是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就被这一句话感动了,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要。没隔多久我认识章嘉大师,所以我的佛学跟章嘉大师,哲学跟方东美先生。章嘉大师劝我出家,劝我学释迦牟尼佛,我跟他叁年,他老人家过世了,过世之后我真出家了,出家,他教我的。我向他请教,方老师介绍我大乘,介绍我《华严经》,我非常喜欢,我向他请教,佛法裡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证得?他说「有」,告诉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放得下是破烦恼障,烦恼要放下,放下就没烦恼了;看得破是破所知障,一切事、一切理,万事万物真相明白了,明白怎么?不再起心动念,不再分别执着,这个重要。

  所以宗教要回归教育,要互相学习,要团结起来,为地球千年盛世做出积极的贡献,这就对了。不但帮助我们国家,要帮助全世界。中国强大了,我有信心,我的信心百分之百,汤恩比博士说的,中国人领导全世界。我在国外的时间多,朋友也多,有很多人害怕,过去欺负中国人,中国人起来了,怕报仇,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告诉他,中国人要是统治全世界,不是政治、不是军事、不是科学技术,也不是经济贸易,是什么?是《群书治要》。《群书治要》我们大量翻印,现在已经有八种文字,除了中文之外,有英语译本,英译的,有法国文、有西班牙文、有德文、有俄罗斯文、有马来文、有日文、有韩国文。我们希望全世界,每个国家有自己的文字的都有翻译本,大家同念这部书,建立共识。这也是汤恩比的话,他说东亚文明中国是主体,还有叁个卫星,韩国跟中国往来叁千年,日本、越南跟中国往来二千五百年,这都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四个国家团结起来就能领导全世界。所以全世界的团结,是像中国周朝那种团结方式,这汤恩比所说的,我们能体会得到。周朝是用道德来办政治,是用伦理、德行、因果教育、圣贤教育来统治社会,让每个人一生都能像孔子、像颜回那么快乐。那叫什么?幸福人生。他们做到了。

  人的真正一生幸福快乐,方老师讲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就是幸福人生;夫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幸福人生;佛法每一部经文最后一句,「皆大欢喜」,幸福人生,多快乐。我们要不要?要。我们要个人幸福、要家庭和睦,家和万事兴,事业顺利、社会安定、国家富强、天下太平,要不要?要。要,赶快学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会给我们,绝不说假话。所以我们想有一天,真的会有一天,全世界的人,人人手上捧的《群书治要》,人人都在《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上扎根。这个时候才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会带给世界,我的估计,千年盛世。这个千年盛世,不是像以前小地区的,全球的,整个地球会有千年盛世。认真努力,千年万世享老祖宗的福,老祖宗有智慧、有方法、有理念,传授给我们,我们要把它接受过来,发扬光大,留传给后世。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