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信愿法师:参禅功德多少于念佛功德?


   日期:2016/11/11 7: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看心功德多少于念佛功德?

答:看心功德少于念佛功德百千万倍,何以知之?准《观经》云:念佛一口,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得八十亿劫微妙功德。一度看心,未知灭几许罪,得几许功德,不言灭几亿生死之罪,地狱悉灭,往生净土。故知少于念佛功德百千万倍。

在《念佛镜》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凡是以念佛和各种修行做一比较,在结论一定说念佛功德多于各种修行功德百千万倍。我们探讨这两位大师的《念佛镜》著作,必须了解祖师为文的用心。当然《念佛镜》是在彰显念佛的殊胜功德,是要使一切众生因为有较量功德,知道念佛是殊胜,往生是非常的容易,所以内心起念佛心,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诸经之中世尊也经常用较量功德的说法方式,使想要彰显的教法显得殊胜利益无比。《念佛镜》的作者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从二十一个问答以后,有不少的问答是以念佛和各种的修行做一比较,然后结论说念佛的功德多于各种修行的功德百千万倍。

第二十一个问答是以念佛和参禅做一比较,看心就是观心,观照自心,也就是参悟自性,这是禅宗的修行方式。世尊一代时教所说的法门有八万四千,每一个法门有每一个法门的修行方式,念佛与参禅虽然目的是同样要解脱生死成就菩提,不过在起修的方法上有不同。参禅有参禅的修法,念佛有念佛的修法,参禅的行者在禅堂参悟自性、打坐观心,借着打坐参悟希望获得开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禅宗是圆顿大法,这样的教法对根性很猛利的上根行者而言,要参禅开悟是没有问题,但是对根性驽钝的下根众生就相当有问题。

所以世尊一代时教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是应机说法,也就是观机逗教。因为众生的烦恼有八万四千,所以世尊演说八万四千教法对治之。犹如我们有很多的身心疾病,所以才会有很多药物的发明,每一种药物所要治愈的病症各有不同,因为有这一种病,才会有这一种药的发明。佛法就是如同药物,因为众生不同的烦恼习气,所以世尊说不同的法门教理,令众生依教奉行对治之,断除烦恼回复真如。

参禅、观心、领悟无非要开悟,使自己显露自性,与诸佛如来无二无别的自性。开悟之后再进一步断惑证真,断除三界八十八使的见惑,以及断除三界八十一品的思惑,这样方能出离苦海了脱生死。所以龙树菩萨将世尊一代时教,判为难行道与易行道,就禅宗与净土宗做一比较,禅宗就是难行道,净土宗就是易行道。

参禅的行者如果每一个人都很容易参禅开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那么禅宗教法就是易行道。可是我们从禅法的教理来体会,乃至就参禅行者开悟的机率来体会,我们可以明白禅宗的教法,虽是圆顿大法却是难行道,是一般中下根性的凡夫难以修成。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是一位了不起的祖师,一般参禅的行者相信,六祖慧能大师是菩萨所示现的。六祖慧能大师听人读诵《金刚经》,读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够开悟,诸位你我将《金刚经》请来好好读诵,看我们是不是能读诵《金刚经》读到开悟。如果能,当然表示你的根性非常的猛利,如果不能,那表示你的根性是驽钝的,也就是禅宗的教法契应上根众生,不契中下根众生。

念佛的教法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无论上根或中根或下根的众生,只要修持净土教法,做到往生三法信、愿、行,不论是自力念佛或二力念佛或他力念佛,不论是专修净土法门,或是兼修净土法门,甚至杂修净土法门,做到往生三法信、愿、行,就能相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从净土宗的理论以及修学净土法门往生的比率来看,确实念佛法门是易行道。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是一位了不起的祖师,所以当年跟随慧能大师参禅悟道的行者非常的多。可是根据传记的记载,在千千万万跟随六祖慧能大师参禅的行者,只有四十二人开悟而已,可见要参禅开悟实在非常不容易。开悟了只是体悟自性而已,不是证悟自性,体悟自性还不能了办生死,要证悟自性才能了办生死,可是体悟与证悟还有一段相当远的距离,犹如知道与做到是不一样的。

譬如买一本食谱来认真研读,读到知道食谱里面每一道名菜是如何准备素材,如何准备烹饪,如何调理这道名菜,都能够清楚明白。可是这是知道而已,知道和做到还是有一段距离,知道之后亲自下厨房,将食谱里面所介绍的名菜同样照食谱所说的调理方式,实实在在将一道一道的名菜煮出来,吃到肚子里面,那时候的感受才是真实,那个时候不是体悟是证悟。

修学佛法也是如此,念佛的行者对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纵然在现在平生有所感应,但是毕竟我们现在还身在人间,非是身在佛国。我们现在从净土经论体会到阿弥陀佛名号的本愿真义,实践净土教法一心念佛,当我们临终,亲见阿弥陀佛的真身妙相,当下的心情就和平生念佛的心情不同。当我们以凡夫的障眼亲见阿弥陀佛的真身妙相,现前对我们的威神加持,令心不乱。当我们正念跟随阿弥陀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迎接我们回归西方佛国,当我们身在清净的西方佛国,那时候对这句念佛不是体悟是证悟。

所以诸位菩萨,把念佛法门与参禅法门做一个比较,在第二十一个问答,《念佛镜》的作者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在答之中先下结论的话,看心功德少于念佛功德百千万倍。如果你不了解这两位大师著作文章的用意,也许参禅的人会对这样的道理心中有了偏解,会认为祖师的看法有所偏失。如果参禅的人能够参悟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也就是了办生死证悟菩提,可是念佛的人虽然每天佛珠拿着虔诚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在外在的修行行为看起来是虔诚念佛,可是口念心不行。也就是念佛是念在嘴巴而已,要往生是说在嘴巴而已,不是真实心,所以念佛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这样参禅成就了念佛不能成就,那参禅的功德就多于念佛功德百千万倍。

如果一个参悟自性的人,虽然每天坐在莆团之上打坐观心,不过坐在莆团之上,虽然色身如如不动,可是内心妄念纷飞。一天就算坐了八小时,坐五十年乃至一百年也不能了办生死。可是念佛的人,虽然对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的教理所知有限,但是因为一心念佛,真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念佛的行者临终果然亲见阿弥陀佛,来迎接回归西方极乐世界,那这样念佛功德当然多于参禅功德百千万倍。

所以无论修哪一个法门,只要能够令自己了办生死,往生佛国,跳脱苦海,离开六道,对自己而言就是最好的法门。我们有这样根本的认知,再来看第二十一个问答,乃至后面的问答,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将念佛和各种修行做一个比较,结论都说念佛的功德多于各种修行的功德百千万倍,这样我们就能客观了解,就不会误会两位大师开示的本意。

「看心功德多少于念佛功德?」

在答案之中,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先说结论,再说为何看心功德少于念佛功德百千万倍的道理。「何以知之?」为什么知道?为什么知道看心功德少于念佛功德百千万倍?下面引用《观经》下品下生经文的意义,来佐证念佛的功德多于看心的功德百千万倍。

准《观经》云:「念佛一口,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得八十亿劫微妙功德」。在《观经》下品下生的经文,说到一生造作五逆十恶之罪的人,在临终善根流露,遇到生命中的善知识为说妙法教令念佛。这位平生造作逆恶之罪的人,因为宿世的善根开发,所以随顺善知识的教导,称念十声阿弥陀佛的圣号。经文说:「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在引文之中加上一句话:「得八十亿劫微妙功德」,《观经》的经文并无这句话,那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加上这句话来做对照,使我们更能对念佛生出不可思议的想法,使我们更能对念佛生出真实信心。念佛一口就是念佛一声,能够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这样佛号的功德大不大?很大!这样佛号灭罪的功能大不大?很大!得八十亿劫微妙的功德,念佛所得到的功德是微妙功德。在《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世尊说念佛法门是广大微妙的法门,念佛不但广大而且微妙。

在此我们看见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用微妙功德,我们来探讨念佛的功德是如何的微妙,诸位我们从《观经》下品下生的经文来做好好体悟。如果一个人在平生造尽五逆罪、造尽十恶罪,这样的人烦恼重不重?很重!这样的人可说是一切人之中烦恼最重。别说十恶罪,说五逆罪的前两种罪杀父亲、杀母亲,现在末法时代众生的烦恼是越来越重,我们可以经常在电视或报纸看见这样的报导,为人子女为了金钱杀害自己的父母,弟弟妹妹为了金钱陷害自己的哥哥,实在很多生活上的悲惨实例,就是活生生在向我们说法。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就是五逆罪。在经上说,造作五逆罪的任何一种逆罪都必堕无间地狱一大劫受苦受难,这样的苦报实在非常的惨烈。一个人在一生造尽五逆十恶之罪,在临终快要死了,生命剩下能够念十声佛号的时间而已,也就是没有几秒钟的时间,他的宿世善根流露遇到善知识,在他临终舍报前几秒钟,教导他念十声阿弥陀佛的圣号。这个行者念了十声阿弥陀佛的圣号,于念念的念佛声中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就是这位平生造尽五逆十恶之罪的罪数,生死之罪能灭,当然就跳脱生死的苦海,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下品下生。虽然在西方极乐世界下品下生莲苞里面经过十二大劫,但是毕竟不在生死六道轮回受苦。相对而言,就是得到八十亿劫微妙功德,使一位平生造尽五逆十恶之罪的人,应该要堕地狱竟然没堕地狱,因为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有微妙吗?太微妙了,跟阿弥陀佛赞叹!

一般凡夫的有限观念,一定会认为一个人在平生若没学佛、没修行,甚至造尽逆恶之罪,怎么可能在临终念十声阿弥陀佛的圣号,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别说没念佛的人不肯如此相信,就是念佛的人也很难相信这样的道理。可是世尊在《观经》下品下生的经文,却是跟我们说的非常的明确,一生造尽逆恶之罪的人,临终念十声阿弥陀佛的圣号,果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下品下生。

世尊智慧所宣讲的真理与真相是符合的,如来者是真语者,是实语者,是如语者,是不诳语者,世尊所说的真理绝对不会欺骗众生。那么一个人在临终,生命剩下念十句南无阿弥陀佛的时间,竟然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下品下生,不就是印证法藏古佛所发的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绝对救度的事实吗?法藏古佛发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使一个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逆恶之人,竟然念佛十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就是阿弥陀佛愿力的微妙功德吗?对不对?跟阿弥陀佛赞叹!

所以《念佛镜》作者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引用《观经》的经文说,念佛一口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得八十亿劫微妙的功德,确实由这些道理来看念佛教法,果真是多于看心功德百千万倍。如果一个参悟自性的人观照自心,能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和一个念佛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办生死的人来较量,当然功德就相等。一个参禅开悟见性成佛的人,和一个念佛,但并没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做比较,当然参禅功德就多于念佛功德百千万倍。这样你就了解功德较量,最主要不是在比较参禅较殊胜或是念佛较殊胜?

《阿弥陀经》较殊胜,还是《金刚经》较殊胜?不是在比较哪一个法门较殊胜的问题,实在说是哪一个法门,或者哪一部经是不是能契机,是不是能当生依教奉行之后,决定当生成就了办生死。

师父经常说:能使我们凡夫修行,而当生解脱生死往生西方佛国,这个法门对我们而言就是最好的法门,就是最殊胜的法门,就是第一法门,对不对?当然!犹如药物治病的道理一样,无论你得到什么病,你若能够看医生服药,将你的疾病治好,无论药物的药钱是贵或便宜,对你来说都是最名贵的药。再名贵的药,无法治好你的疾病也没用。念南无阿弥陀佛,可以使我们治愈生死大病,所以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对我们这种下劣的凡夫众生而言,就是无上妙法,也就是无上妙药,当然我们要好好称念。

一个上等根性的人,无论参禅,或者念佛,或者学教,或者修密,要成就道业了办生死都是简单容易。但是一个根性驽钝的人,要修念佛以外的圣道教法,走菩提道上的难行道,要成就道业是相当困难。犹如师父经常在譬喻的,同样一把斧头要砍倒一棵大树,一个孔武有力的壮丁很容易拿起这把斧头,砍倒这棵大树。可是对一个三岁小孩而言,同样要拿这把斧头砍倒这棵大树,就非常的困难,意思是如此。

念南无阿弥陀佛三根普被,但是参禅普被上根,不被下根、中根。那这样不是禅宗与净土宗哪一个教法比较殊胜的问题,不是哪一部经比较殊胜的问题,是我们凡夫众生根据佛陀的教法修持是不是能契应,是不是能修成,是不是能成就道业,这才是问题对不对?当然!

所以有人在比较《金刚经》比较好,《地藏经》比较不好,《药师经》比较殊胜,《楞严经》比较不殊胜。比较哪一部经比较殊胜,哪一部经比较不殊胜,比较哪一个法门比较殊胜,哪一法门比较不殊胜,倒不如问问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众生。

佛法那么多法门,我总不可能八万四千法门同时都学,怎么可能?你一个人能够同时从事三百六十五行的工作吗?不可能!一个人若一天从事两种工作就非常的辛苦,而且容易分心不容易专心,也不容易将一天所做的两种工作做好。修学佛法也是一样,你有能力一天同时修两种法门吗?两种法门的解行你能同时并进吗?想也知道不可能!

所以中国净宗十三位祖师之中,至少有八位祖师鼓励净业的行者,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为何祖师如此的鼓励?祖师的智慧、涵养、修持、道德、化他,都是我们凡夫众生远远不及百分之一。祖师如此悲心的开示,就是为了要令末法时代烦恼厚重的凡夫众生,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祖师的用心是如此的悲愍,所以才会鼓励烦恼厚重的末法时代的凡夫众生,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所以净土法门古今大德的开示,几乎大多数的古今大德,都是鼓励专修真是慈悲!

念南无阿弥陀佛与看心做一个比较,如果你能够看心开悟,进一步断惑证真,当然你就好好看心修持,也就是好好参悟自性,一门深入、一法专修。因为八万四千法门,犹如八万四千种药物,不是你感冒了,将所有八万四千种的药物通通服下,这样是会死人的。不是说你为了要成佛,结果同时修学世尊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别说不可能,有的法门根本连听都不曾听过,对不对?对。

学佛修行最注重脚踏实地,师父经常在说,学佛修行和为人处事一样,你只要脚踏实地一门深入,专修专学,那要成就道业比较容易。将《大藏经》每一部经典都读熟了、了解了,就会解脱生死了吗?也不会解脱生死,你若没有做到,怎能解脱生死?别说非常高妙的空性真理,要体会就相当困难。

光是说很容易明白的三皈、五戒、十善,你知道了能做得到吗?三皈、五戒、十善是一切法门的基础,是通于各种法门修学的根本道理,无论参禅、无论修密、无论学教、无论念佛,都要做好三皈、五戒、十善。一个人如果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菩萨,结果连五戒都不能守好,那表示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了。做人的资格都没有要怎样做菩萨?

若不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对我们这种修行很差的下劣众生大悲不弃的救度,只要我们肯念佛,只要我们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不嫌弃绝对,接引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要凭什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不对?有时候连五戒我们都不一定能做到六十分及格的程度。

五戒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你以为念佛的人就不会打妄语吗?会吗?会!加减,别说不会,别说的很离谱就好了。所以一心一意念南无阿弥陀佛,我相信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设这个问答的用意就是如此,要鼓励我们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了办生死。

「一度看心,未知灭几许罪,得几许功德,不言灭几亿生死之罪,地狱悉灭,往生净土。故知少于念佛功德百千万倍。」

因为参禅、观心,并没说能灭几许罪业,并没说获得几许功德,并没说灭除几亿生死之罪,并没说灭除地狱之罪,并没说往生净土。

这是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用这样的道理来佐证念佛功德,多于看心功德百千万倍。这个问答古德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对《念佛镜》这个问答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竹窗随笔》这本书莲池大师说:善道、道镜这两位大师,著作《念佛镜》,以念佛和种种的法门对举。对举的意思就是对比,然后皆断之曰:欲比念佛功德,百千万亿分不能及一,可谓笃信明辨,大有功于净土。

莲池大师认为,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这样的著作《念佛镜》的道理,是有功于净土法门。

「独其对禅宗这一章,说观心者、观无生者,亦比念佛功德百千万亿分不能及一,学人疑焉」。

学人是莲池大师的自称,学人是非常客气的用语,也就是还在生死大海,在学习断除见思二惑了办生死的佛法。莲池大师心中有所疑惑,下面说出莲池大师自己的看法,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说:

予以为正四料简所谓「有禅无净土者是也」。

莲池大师对《念佛镜》两位大师第二十一个问答这样的开示,莲池大师认为说,这就是永明延寿大师在「禅净四料简」所说的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参禅的人如果不想要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参悟自性,十个人有九个人是很难了断生死,很难跳脱苦海,所以叫做十人九蹉路。蹉路的意思就是蹉跎光阴岁月徒劳无功,虽然有参禅并无了办生死,并无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意思。「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一个参禅的人如果没开悟,没有明心见性,那么在临终阴境现前,就是业障现前,随着业力的牵引再继续六道轮回。

我们可以看见印光大师在《文钞》举很多参禅的高僧,虽然参到有知道未来的神通,但是仍然在六道里面轮回。甚至参悟到可以知道自己会投生到哪一户的人家出生,犹如唐朝的圆泽禅师一样。可是这么了不起的禅师,能参悟自己会投生到哪一道,到哪一户人家,还无法了办生死。

所以要了办生死是非常之难,因此永明延寿大师鼓励参禅的行者兼修念佛。「禅净四料简」所要说的对象不是念佛人,是参禅的行者。所以莲池大师认为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所著作《念佛镜》,所说的观心、观无生,是只有执着观心,也就是这些参禅行者不相信有极乐世界,执着无生,不相信有念佛往生净土。也就是虽然有观心、有参悟自性,还没达到即心即土的程度,还没悟到生即无生的境界。也就是这样观心的禅法行者,或者观无生的参禅行者,有偏空之见,不是证悟圆顿之禅。这样莲池大师说:反不如理性虽未大明,而念佛证悟三昧的人。

当然一个念佛证悟念佛三昧的人,一定是比一个参禅没有证悟自性的人,功德多于百千万倍。莲池大师最后在结论说了一段很好的话:  

若夫观心而妙悟自心,观无生而得无生忍,此正与念佛人上品上生者同科,又谁轩轾之有?」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观心的参禅行者,若参悟到妙悟自心,观无生观到证悟无生法忍菩萨,那就与念佛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同样的功德。又有何上下之分呢?

也就是没有功德多少的差别。莲池大师这段话,就说得非常的圆满,使我们在看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所著作《念佛镜》的问答,更能不会有误解,莲池大师确实非常的了不起,跟莲池大师赞叹!

后面有陆陆续续的问答,都是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将念佛与各种的修行做比较,结论一定说念佛功德,多于各种修行功德百千万倍。

时间到了,我们明天再继续探讨,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

       (选自《念佛镜摘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净土宗)(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净土宗)  

 杨笑天教授:日本净土宗简介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净土宗与终极关怀 

 林克智居士:通向极乐之路 中国净宗 中国净土宗大事年表 

 林克智居士:通向极乐之路 道场胜迹 净土宗道场胜迹鸟瞰 

 林克智居士:通向极乐之路 高德行证 净土宗师 学人楷模 

 林克智居士:通向极乐之路 净土宗概述——代自序 

 陈士强教授:净土宗文献方隅录——南宋宗晓的《乐邦交类》与 

 李尚全教授:净土宗在当代台湾传播的四种方式 

 大安法师:学净土宗须下钝功夫 

 华方田教授:中国佛教宗派——净土宗 

 达照法师:净土宗简史 

 怡僧法师:谁说只有净土宗才是修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