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第5集


   日期:2016/11/21 12: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西方确指》

  地点:秦皇岛市工人文化宫

  时间:2009年11月

  主讲:大安法师

  第5集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请掀开文本。请看第二十三段:【查定宏因丧子,欲弃家为僧。菩萨曰:“汝且莫妄想是事,是事汝做不得。汝但正心以治心,正身以治身,断无益之事,绝无益之友,皈心大觉,愿出迷途。挹彼共波,滋我燥土,精求加被,驱诸障缘。汝向思祈寿保身,当注力于此,勿多言也。”定宏乃问:“奉教持《金刚经》,但诸字句有不同者,当从何本,得无差谬?”菩萨曰:“‘金刚般若波罗蜜’七字,并无差谬。”】精求加被驱障缘。

  这段开示的因缘是由于弟子查定宏他家庭遭受一个变故,就是他的儿子去世了,所以他心灰意冷,就想“弃家为僧”,来问这桩事情。那么出家是一件大事,真正要发大菩提心,正确的心态:真为生死,为佛教传播,为度众生出家。不能由于生活当中遭到什么挫折就想到要出家,那寺院可能真的就成了避难所。觉明妙行菩萨对于他这样一个出家的因缘并不给予支持,所以就开示说:你别打妄想要出家,出家的事情你是做不来的,现在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正心以治心。由于他儿子去世,中老年丧子,也是人生一个悲痛的事情,所以他肯定灰心、悲心、伤心,这些都是跟道不相应的。所以要他正心来治心,就是要提起念佛的正念,以这样的心了知诸法的空相。一切家亲眷属、父子之缘:如梦、如幻、如影,保持这样一个正观的心来疗治你当下那种灰心、伤心:是这个意思。以你的正念来疗治你懈怠的身业,正念还是要端正自己修道的心,精勤用功;不能为一点生活上的挫折,就在身业上懈怠下来。

  看来菩萨对出家这个事情,是看得很殷重的。不能说你的儿子去世了,我世间上也没有什么盼望了,也没什么意思了,干脆就出家吧。以这个心态出家怎么能荷担如来家业?所以就不赞同他出家:你就在家里断除无益之事,就是一心修行道业,再不要在五欲六尘、恩恩怨怨,增长轮回的事情里面继续下去了,断除。也要杜绝一切无益之友,那些酒肉的朋友、利益的朋友,都要杜绝;要亲近善知识,要全身心皈命佛陀,要发出大的誓愿,要出离迷惑颠倒的六道的苦难。这就是以苦为师:由于你儿子的去世来增上你修道的这种愿力,了解一切的无常。那么在皈命三宝的过程当中祈求加被,这样就能够“挹彼洪波,滋我燥土”,这是种比喻的说法:“挹”就是获得,“彼”就是佛陀三宝智慧法雨的滋润,“燥土”就是我们主夫的心地都是干燥的土,像沙漠似的,得不到一点甘露法雨的滋润,非常贫瘠。所以一定要“挹彼”,就是借助佛陀的力量,实际上这里也有着借助自性天真佛的力量。“精求加被”要精勤地祈求三宝的加被,三宝有住持三宝、法界常住三宝,也有我们自性的一体三宝。我们的本觉理性没有失去一点,如果我们真诚向内心求,我们自性的三宝也能加持。我们在外慕诸圣,法界常住的三宝,我们去皈依,能够获得他们智慧的洪波来滋养我心地干燥的劣土。这样获得三宝的加被,就能驱除一切障缘,障碍我们修道的缘;你平时只是想到要祈求长寿,注重的是保养身体。现在你儿子的去世是当头棒喝:寿命、身体是不可靠的,所以就应当转念“注力”于三宝的皈依,你不要再去多打妄想,就只是注意修行。

  查定宏就问:我平时也奉菩萨的教受持《金刚经》,但《金刚经》有几种不同的版本,字句都有不同,不知道依从哪个版本才得无差谬。《金刚经》有几个译本,这里面你选择其中一个至诚恭敬去念就可以,没有必要在几个版本当中去分别它的优劣。菩萨对这个问题没有直接回答,就是把它放置在一边,只是回答说:金刚般若波罗蜜这七个字并没有差谬,他的意思就是你选择其中一个相应的版本至诚地念就可以了。

  下面看第二十四段:【沈天宇有疾,设供求示。菩萨曰:“汝今有疾,尚未即死。当息诸牵累,安心端坐。念身无常,念世无常。所有妄缘,一切放下,徐徐念一句阿弥陀佛,自然六尘不生,一心清净。”不唯愈汝今生之疾,即生死病根,亦从些拔出矣。汝今设供求示,不过望我有甚好方与汝,口诀传汝,可愈汝疾。岂知菩萨无是等虚伪之法,但此实实数言教汝而已。汝若信而行之,真一服上品还丹妙药也。付汝一偈:“病从已作,还由已除。摄心清净,得常安乐。坚久不变,同无量寿。”】佛号即妙药。这是针对有病弟子的祈求做的开示。

  沈天宇生病了,他就做了供养,设供请求菩萨的开示:怎么来疗病?觉明妙行菩萨就给他一个对症下药,说:你现在是有疾病,但还没有到死亡的时候;这时候应当做的事情,就是把世间的家亲眷属名闻利养的牵挂累赘全都放下来,安下心来端坐思惟。思惟什么?身无常,世无常。我们常常不知道身、世的情况,身体这个四大——地、水、火、风和合的现象,真的是如泡沫、如芭蕉、如露水,它很危脆,不坚固,这个身体都是要死亡的。“无常”就是死亡的意思,终归一死,我们的身体是这样。我们在这个器世间依报的环境,也最终是无常的,这个地球——这个太阳系、银河系最终是要毁灭的。用现在天文学的话说,以后整个太阳系形成一种黑洞,这个大地一团漆黑。这个世间大爆炸理论:最终它都会消失的。身无常,世无常,在这个无常当中,你要思惟到:在这个无常的当下有个真常。我们常常把幻灭的无常认为真实,在无常当中去执著它的有常,就颠倒了。要在无常里面去体认那种不生不灭的真常,就是本具的佛性。所以了解这些资质,开示他一种般若智慧的观照,把这个世间五欲六尘,我们认为很真实的那些因缘全都放下。放下之后我们心就比较空明,就以那种宁静的心徐徐地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这叫万缘放下,一念单提,孤明历历。当你孤明历历,不以万法为侣的时候,就是这句佛号要不以万法为侣,“孤”就是它不以万法为侣,“明”就是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孤明历历;孤明历历,这就是叫都摄六根。

  你念佛都摄六根,就意味着不跟六尘产生一种对待;我们不念佛,不摄心念佛的话,这六根都是奔逸在六尘里面的:眼睛就是要看颜色,耳根就要听声音,它是没有办法的一种逃逸。如果六根对六尘,就会产生六识,就在十八界里面迷惑颠倒,所以念佛一定要把六根摄住,不以六尘为偶。中间没有六识,就离开了凡夫的十八界,这时候心就能清净了。这时候清净的心是什么?这句佛号是清净的,它把我们自性的清净心给显发出来了。这时候就有治病的功能,这样念佛不仅能治疗你今生的疾病,而且你多生多劫六道轮回的生死病根,也由于你这样念佛把它拔出来了: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也就是这句佛号有治病的功能,有消除业障的功能。对这一点,也许大家不一定很相信。大家总认为生了病赶紧要跑医院:挂号,做这个检查、那个检查,然后开一大堆药就来服,他本能地做出这个反应。如果教他——还有一个大医王,比世间的医生高出很多,还有一副阿伽陀药万病总持,既不费一分钱而且疗效极佳,没有任何副作用,你跟他说。有几个人能相信?不仅不信佛的人不相信,就是天天念阿弥陀佛的人,你教他,是不是信得进啊?他也不一定信得进。他以为念这句阿弥陀佛,就是临终往生的事情,哪能治病呢?但是确确实实佛号就能治病。为什么佛开示六字洪名就是阿伽陀药?阿伽陀药就是万病总持的意思。不仅治疗身体上的病、心理上的病、烦恼上的病,全都一个药方总治。

  在东林寺百万佛号闭关,心得体会的交流当中,很多很多信众都交流这个问题。他们带着很多的病去闭关念佛,出来有相当的效果:或者彻底根除,或者有很大程度上的好转。这个佛号不是治一般的病,就是所有医院治不了的病,这句佛号都能治;有很多癌症病人,就通过念佛把它治好了。至诚念佛,艾滋病人都能念得显阴性。所以当我们有病的时候,一定要求大医王阿弥陀佛。但是这种疗效体现在不同的人身上,也确实不同。有不有疗效,疗救的效果怎么样,关键就是一个字:信。你得要相信,相信这句佛号一定把你的病治好,你有坚定的信心、百分之百的信心,那好,疗效就出来了。如果你有怀疑,那就不行了;怀疑是最大的障碍。我去年参加他们一个交流,听到一个大概有六十岁的男居士:十多年的冠心病很严重,常常发作,心脏发作是离不开救心丸的。他就在闭关的第三天,忽然感觉发作了,有很明显的症状,所以他很本能地就摸到口袋里的救心丸,准备拿出来吃这个时候,就突然冒出来一个念头。这个念头也许是因他念佛冒出来的善念——他就想到:我来这里闭关是干什么的?我就是求往生的。现在是我往生的时候到了,我就跟佛走了,我不吃药了。他就把这个药放下来。至诚——念得很恳切: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带着往生的心来念这句佛号。念念念,他也不知道念了多长时间,大概念了三五个小时吧!觉得身心非常舒服,一下子这个冠心病好了;就这几个小时把这个心脏病念好了,以后他再也就不吃药了。

  还有很多事例,一个有胃病的病人,她吃什么东西就像吃泥巴下去一样,很难咽下去——咽下去也很困难,各大医院治了五六年都没有办法,这个可能是业障病;她这次又花了很多钱,也没有治好。她就到东林寺来念佛,说:“我现在没办法,求阿弥陀佛。”她就求阿弥陀佛给她解决这个问题:她吃不下去,吃什么东西都没有味道,而且很瘦。她就忏悔,念佛,也是念到了第二天还是第三天晚上,好像睡觉的时候,做梦,梦境当中很明显:看到一个穿黑衣服的人,拿了一个药丸子给她,叫她吃下去,她真的就吃。一吃完,她不醒过来了,醒过来了她以为这是一个梦,也没有放在心上。但是等到吃早餐的时候,她发现今天怎么有胃口了,很想吃了。原来只能吃小半个馒头,现在忽然一个馒头都被她吃下去了,而且还吃得很舒服:中午又吃得胃口大开。她就出来给我讲:大概那个梦中穿黑衣服的人,就是阿弥陀佛,给我治病。由于她心可能比较“黑”,阿弥陀佛没有现出:本来是紫磨真金色,经过她心里过虑一下变成了黑色。虽然是黑色,但也给她治好了病:她很感激。

  所以念这个佛号能够治病,不是在讲神话,这里含有它治病的原理。它为什么能治病?就是名号里面有光明,光明能治病。《无量寿经》里面讲,当阿弥陀佛现前放出炽盛光明的时候,与会大众那些驼背的人伸起了腰;那些瞎眼的人睁开了眼睛,盲人得到了治疗;聋子听到了声音;疑难病症得到了康复;精神病也得到了黠慧;光明能治病,光明就在名号里面。所以我们念这个名号,就能把名号的光明给它显发出来,名号的光明和我们自性的光明打成一片的时候,就能治病。人体内面有大药,这是《黄帝内经》里面讲的,大药就是这个光明,我们法性的光,它就有很强的免疫系统,调整我们的五脏六腑,身心平衡的作用。我们身体不健康,就是阴阳五行不平衡了,相生相克的机制破坏了;这个光明让我们的身心、脏腑恢复到阴阳平衡的状态,是一团太和之气,它就健康了: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觉明妙行菩萨也是谈这个问题:你只要一心念佛,就能治你今生的疾病,进而可以治你多生多劫业障的生死病根。你今天来设这么多供养求我开示,看你的心理不过是希望我给你传个什么口诀,让你身体恢复健康。但你不知道菩萨没有这些虚伪之法,非得要传一个秘密的口诀不可;佛法是光明正大的,是要让一切人知道的,因为它要利益一切众生;不像那些外道传个口诀,“口诀不传六耳”,好像要保密,不是这样的。所以要真实的教你一些方法,如果你能够相信,而且落实在行动当中,这就是一付上品的还丹妙药,起死回生的妙药。给他说一个偈子,偈子讲到这个病是从哪儿来的:病从已作,还由已除。摄心清净,得常安乐。坚久不变,同无量寿。

  “病从已作”,是由于我们的心生病了,有贪瞋痴三毒了。这个毒一发作就在我们的神经系统,四大的调和当中产生了一种破坏性的,负面的作用了,这就所谓生病了。佛教讲你四大:地、水、火、风,一大不调,一百零一种病就发作了。而这个地、水、火、风,就像四条毒蛇,四条蛇关在一个笼子里面,你就是对这四条蛇多么的呵护,多么的顺从,它都会不感恩不报德,反而会咬你一口。我们这个身体就像是四条蛇在里面,它咬一口,你就没办法。为什么我们身体显得这么危脆?有身体为什么就是大苦?等你生病的时候感觉到这个世间,这个身体真是苦!发烧几十天不退的时候,吃什么都没意思,全身都乏力,眼冒金星头晕晕的。经受这样病苦的时候,你得要思惟这个病从哪儿来的,还是自作自受。我们心理的不健康,所以导致我们身体不健康。要把这个病症消除,还要从自己的心地开始,任何药物只是一个外缘,关键要自己的内因起作用。只是依赖于药物,这些药物说不准会让我们每况愈下:现在往往一点小病搞成了大病,大病把他搞死。就是我们这个心还没有心性健康的力量,心性的免疫的系统——心里面的大药没有把它激活;所以光依赖于外部的药物,那是一个很低劣的行为。所以一定要“还由已除”,还要自己除掉这个疾病;除掉这个病症怎么除?就是摄心念佛,心得清净,心消除贪、瞋、痴三毒的烦恼,我们就能得到那种常乐我净,“安乐”。如果你这样念佛能够持之以恒,不改变,你的寿命等同于无量寿。

  我们自心无始无终的无量寿就在自性里面,现在搞得迷惑颠倒,贪、瞋、痴、慢、疑,分别执著这么厚重,搞得我们的寿命只有七八十岁。七八十年的寿命是不正常的,一个健全的人不是活这么一点寿命;烦恼越重,寿命就越短,福报就越低。现在属于减劫的时候,我们不要以为——像一般人好像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实际上人的寿命越来越短,古人的寿命比我们寿命长。现在看看这些年轻人,发育得这么早,欲望这么多,就反映他的寿命是短了。现在得癌症——都有个医生很感慨,说六七十年代得癌症的都是五六十岁的人、年老的人,而且每年只是很少的几例癌症。到了现在,癌症病例很多,而且三十多岁的人都开始得癌症,包括那些高血压什么。心血管病本来是老年人得的,现在年轻人都开始得心血管病:疾病都年轻化了,这都是短寿之相的表征。我们在这个医疗很困难的时候,到医院看个病实在是很麻烦的事;要想到阿弥陀佛大医王,想到“南无阿弥陀佛”无上的“还丹妙药”。只要有清净的信心接纳,就能治疗我们的疾病,大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桩大恩德的赐予。

  请看下面,第二十五段:【菩萨示达本曰:“汝究竟明心地,极为有志。但你一肚皮砂铅水火、本来面目、真空真净等话,实实寒却,如何做得?你若要做,必须将由此一络索,抛向东洋大海始得。不然,枉却用心,误却工夫矣。不如的的确确念一句阿弥陀佛,明心在是,生极乐在是,一举两得,极是便宜也。”】念佛明心生极乐。

  觉明妙行菩萨开示达本说:你很想参究,明心见性;这说明你修道还是很有志向的,但是这件事情你目前是做不到的。为什么呢?因为你肚子里面还是那些炼丹的东西。菩萨有六种神通,这种天眼通一看他的肚皮:里面装的都是“砂铅水火”炼丹的一些东西藏在心中。还有,妄想知道自己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这个禅宗的一些东西。然后教下又想得一点观慧、止观等等,就是他的内心很复杂,一下子修这个,一下修那个。这些东西就实实在在地把他的心、窍都塞满了——不开窍了,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能明心见性呢?要知道明什么心,见什么性,明了心的空——缘起的性空,你才能见那个不染一尘的性。现在你肚子里面塞满了这些对待的东西——妄想的东西,哪做得了这种向上的道业呢?所以一下子给他针砭了,说:你如果真的要想明心见性,就得要把你肚子里面这很多啰嗦的东西全部抛向东洋大海。

  东洋大海在古代是叫东大洋海,就是现在讲的太平洋;要把你肚子里的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全部都抛到太平洋去。这个禅宗讲,你要明心见性,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你心空,才登第了——考中了。哪有塞得满满的东西你就能够明心的?如果你不抛掉肚子里面这些东西,你就再精进努力修行也都是冤枉的、用错的心,功夫也就耽误了。也是说这个达本他修行的路向还没有搞清楚,还没有摸到门道,还是门外汉。菩萨就给他开示一条正确的修行方法:你把那些外道的东西,宗门教下的东西都放下,就的的确确地念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你看这个菩萨处处归向念佛法门,为什么要归向念这句佛号?因为这句佛号至高无上,最能得到利益。它的利益在什么地方?正好跟达本的愿望相符。你不是要明心见性吗?你念一句阿弥陀佛,明心见性的功德就在里面。“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当你念这句名号到一心不乱的时候,就是达摩的直指之禅了;达摩直指之禅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就在这句名号里面。

  你信愿念这句名号,即便不能明心见性,也能带着你信愿称名的功德,感通佛力带业往生:往生极乐世界它是有保证的。所以老实念这句名号就一举两得:念得功夫得力,能够明心见性;功夫到达不了这个程度,也能够有往生极乐世界的底限保证。所以这种修行方法是得了一个大便宜,只赚不输的一个方法,给他指出这个方法。如果你不走这条道路,就要参究你的本来面目,甚至还要修点外道的这些内丹功夫;那好,你了脱轮回的道业就完成不了了。你内丹就是修成了,羽化了——登仙了,你也是一个凡夫,还在轮回里面。你本业面目即便参究清楚了,但你的见、思惑没有断,你也出不了轮回。所以真正的是:念这句阿弥陀佛名号才能得到大的利益。

  请看第二十六段:【无朽问:“云何仰酬祖父?”菩萨曰:“世间所谓孝者,以何为上?”曰:“能敬养,能为善,以无忘先德。”菩萨曰:“此虽教而有限。惟能发大愿,修出世法,若道成果满,岂但福及九祖,即历冤亲,俱蒙解脱。汝能专修净土,是为大孝。”】专修净土乃大孝。

  无朽来请问菩萨:“要怎么样才能仰酬祖父的恩德。”这谈到报恩、孝道的问题了。菩萨就问:世间所谓孝者,以什么为最上?无朽回答:世间的孝道就是要恭敬赡养父母,这第一;第二个,能够在世间行善积德;第三,不要忘记祖先的恩德,常常缅怀;这是谈到世间孝的三个内容。也确实——儒家都谈到这个,是世间孝道核心的内容。但菩萨回答:这些虽然也是孝,但它是有限的,是不究竟的;因为它还停留在世间法的层面。孝顺父母、祖父,要给父母、祖父最大限度的利益。最大限度利益是什么?就是让他们出离轮回之苦。

  所以这桩事情,佛门讲的孝,就是大孝。这大孝就体现什么情况?就要发大愿,立身行道,修出世间法,了脱生死轮回。如果这样出生死法的道业能够成就“果满”,就能够令九祖升天、解脱,“福及九祖”,得到这样的道业,就是历劫的冤亲债主也由于你的功德得到解脱;你能够专修净土念佛往生一法,以此回向你的祖父这就是大孝。所以这样就提供了一种我们行孝的新模式——就是念佛,劝父母、祖父念佛让他们出离轮回到极乐世界,就是大孝。“亲得离尘埃,子道方成就”:自己的父母、至亲能够离开六道的尘埃,你作为子女的孝道才成就。

  请看第二十七段:【定茂问:“持咒云何明心?云何究竟?”菩萨曰:“心不离咒,咒不离心,是持之义。汝当于一切时,观此咒体,与我心体,是一是二?若云二者,云何心能持咒,咒能显心?若云一者,云何忘则咒无,忆则咒有?则知此咒与心,离诸名相,毕竟空寂,是名究竟。若但持而不究竟,即无妙解。平等大慧云何显发?平等大慧不现,何由照生死之昏迷,达三界之实际乎?”】持咒显空慧。

  弟子定茂请问:“持咒云何明心?云何究竟?”前面谈到定茂习惯于持准提咒,他就希望持准提咒能够明心见性。“如何明心?云何究竟?”,就是云何达到目的地,圆满功德。觉明妙行菩萨就给他开示:“持咒一定要心不离咒,咒不离心。”心咒一如。就是你要持这个咒,不要忘记这个咒,要心和咒相依,这是“持”的意思,这是事相上持。然后在观慧上——智慧观照,就在一切时、一切处观想:这个准提咒的体性与我能念的心体是一,还是二?一就是打成一片,二就是打成两橛,是两个东西,还是一个东西?进一步思惟,如果心和咒是两样东西,不相干的,那么为什么心能持咒,这个咒能显心?如果这个准提咒能显出自己的心性,那就说明它是一,不是二,是二就不相干。但是如果你说咒和心是一,这个话能说吗?那也不对呀!如果说是一的话,为什么你心忘了的时候,这个咒就没有了,无影无踪了?等你起心要念的时候,哎,咒就显现了。这又好像不是一,如果是一体的话,那就不存在:忘的时候没有了,忆的时候才有。

  那么追究这个问题是让我们了解:所念的准提咒、能念的心,实际上都是缘起法,相待而成,离心无咒,离咒无心。它在这个相待而成、缘起的过程当中,离开一切名相。它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当下这一念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咒不可思议;你说它是“一”也不对,说它是“不一”也不对。有时候佛教表述它的真相用八不:不生不灭、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来不出;你都很难指称它是一还是二,所以用否定性的话来说:非一非异。但是它缘起的当下是毕竟空寂的空性,你能了解咒和心的体性的空寂,这就到达究竟,了解它的真相。如果你在事相上只是“心不离咒,咒不离心”,但没有究竟观照它空寂体性的力量的话,就很难产生一种理解,没有对这个大乘心性的理解。没有这个理解,你的平等大慧就显发不出来。讲“平等”两个字,实际上就是空的意思。我们常常讲空、无相、无愿、无作、三三昧。三三昧讲这个无相:无相就是一相,无相就是空,空才能平等;所以平等是空的另外一个表述方式。如果不空,还有一种对待,就绝对不能平等了。我们谈这个平等,一切人类的文明都追求平等,但是你没有一种空,这个空就能显发同体的大慈悲心。在同体的大慈悲心当中,你能够展示平等的观念,否则在人际当中都是不平等的,都是有分别的。

  阿弥陀佛的另外一个名号,叫无量清净平等觉。阿弥陀佛他为什么叫平等觉?大平等,就在于清净平等就是无量寿的一种表达,无量寿就是诸法的空性。所以我们要透过这个能持的心,所持的咒,了解它自性的空寂,才能够从空寂的性体当中显发般若智慧,这种般若智慧就叫“大慧”,大乘的般若智慧,从实相空性里面显发出来的,所以这个平等的大慧就理解为空慧。空慧现前,就是由空性里面显发的般若智慧现前,它才能破除生死轮回的这种无明、黯黑,才能了知三界如梦、如幻、如影的真相。如果平等的大慧不能现前,这种无明你是照不破的,三界也是出不去的。

  请看第二十八段:【达本问:“出声念佛,每易发火,得默念否?”菩萨曰:“汝一念佛,便云发火。何故汝终日向人说话,便没一毫火起耶?当知此火,乃无量劫来无明烦恼之所积聚,由汝今日信之不真,故念随起火,火逐妄生,以烧汝法身慧命耳。昔牟尼世尊,为大法故,于无量劫,舍身求道,所以得无上宝王。今汝年力已衰,日夕勤行,犹嫌迟暮。尚乃恋著尘劳,希图丹药,以求延年益寿。汝不闻非非想天,尚有报尽。劫火洞烧,坏至三禅。况区区水火铅汞,假缘和合之法,而求其永无变灭耶?汝今闻我所言,当如梦初觉,如醉初醒,精修净土,正念往生。彼世界之寿命无穷无尽,成就法身,到一切智。非浅浅长生久视之术可同日而论也。”】往生得无量寿。

  达本——又是弟子请问——说自己:我念佛出声音,就常常容易发火,是不是我就默念佛号呢?问这个问题。觉明妙行菩萨就跟他说:你一念佛火就发起来,那你为什么一天到晚跟人说话没有一点火起来呢?为什么念佛就有火起来?这就是针砭他,让他了解这个火是怎么发起来的,要了解这个原来才能对症下药。所以告诉他:你要知道你发的这个火就是无数劫以来无明烦恼的积聚。积聚在那里,由于你念佛的信心不真切,所以随着你念佛你的火就起来了;你这个火是你的妄想杂念带起来的,这个无明火一旦起来就会烧掉你的法身慧命。这是把病症看得很准,一般医生看病,首先要知道他是什么病,达本提出这个问题,马上——菩萨一针见血说出来了。这里提供什么信息呢?主要是信心问题:如果对这个佛号有真切的信心,这个清净的信心就能伏住烦恼,就能断灭烦恼;不至于把无明火给它勾起来。所以信心不真说明有怀疑,这种怀疑的黯冥——这种烦恼就把无明火给勾起来了;有怀疑他就带着妄想,就把无明火给勾起来了。

  所以针对这个症状要有一个思惟:要想到释迦牟尼佛无量劫以来为救度我们故,为我们得到出离世间的大乘佛法故,无量劫以来舍身求道,为了一个偈子都献出自己生命;为了救度我们,三千大千世界没有一寸土地不是释迦牟尼佛流血的地方;所以现在才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开显的念佛法门,苦口婆心——一代时教处处指点;所以要对这个法生起大的殷重心,大的信心。现在你已经衰老,迟暮了,你就是一天到晚精进勇猛地修行,也是犹嫌已晚,迟暮之年,来日无多,全身心念佛都来不及。现在你反而是怎么样?反而还在贪恋执著世间的福报“尘劳”。肚子里面还是想到要炼丹,要求长生不老。为什么他没有信心?就是这些邪知邪见充斥他的内心,所以偶尔一念佛,无明火就起来了,是他的知见错了。

  所以菩萨就开示他:难道你不知道,就是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大劫,尚且天福享尽还要轮回呀!即便你修禅定修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天,就在三禅天也摆脱不了火灾的劫火洞烧啊!未来三千大千世界在坏劫的时候,三大灾——水灾、风灾、火灾,坏至三禅天,唯有四禅五不还天才安稳。所以三界都是败坏之相,没有一处安稳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去求究竟的解脱呢?连三禅天都会劫火洞烧——烧坏,更何况你区区的炼点水火铅汞的内丹?这些内丹就是以生灭心、妄想心来假种种和合之法形成的一个世间法。你想以这个生灭的法求永不生灭的果,这是不相应的,是得不到的。所以把他那个妄想粉碎,然后给他指条正路:你现在应当听闻我的法语,听到我这话应该要像如梦初觉,从梦中醒过来一样,如喝醉酒了醒酒一样,醒过来要看清楚正确的道路。正确的修行道路就是精进地修行念佛法门,以信愿称名,蒙佛力往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那个寿命无穷无尽,是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的,一往生就跟阿弥陀佛同样的寿命。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能得阿鞞跋致菩萨,得三种不退,以弥陀愿力、光明加持成就法身慧命,究竟成佛,得一切种智。这样念佛往生成佛的巨大利益,哪是你现在所执著的肤浅的长生久视之术能够同日而语的呢?那是天壤之别啊!你不能舍无价的摩尼宝珠取一根小草,那就太没有智慧了。所以开示他:往生才得无量寿。在这个世间都是败坏之相,你的无明火——念佛无明火出来,是你邪见的火的反映。

  请看第二十九段:【查定宏问:“持咒时,多生恐怖,求示方便。”菩萨曰:“谁来怖汝?谁是受怖者?由汝夙生习气不净,故从微想中,忽现此相耳。汝但精诚诵持,自当除灭,得如意意顺善,能护伏烦恼,而造入玄微。何恐怖之有?”】精诚持咒除恐怖。

  这是查定宏来请问菩萨,说:我持咒的时候,常常生起恐怖的心,请求开示一个方法,让我除掉恐怖。菩萨就开示——这种开示要让他了解为什么会生起恐怖,首先就问:“谁来恐怖你?谁是受恐怖者?”实际上很多的情绪反映都是自己妄想出来的,没有一个人来恐怖你,也没有谁来受这个恐怖,没有能怖和所怖。事情的真相:“我”是假的。“我”都是假的,还有谁来恐怖我?如果没有一个“我”,就没有对待的他人;所以能恐怖、所恐怖,都是没有的。那为什么你又会生起恐怖的现象呢?实际上这就是由于你多生多劫以来烦恼习气在内心——不清净,就从这个业识的、不清净的心里面起了一个妄想。由这个妄想,忽然现出了这种恐怖之相,所以这个恐怖的境界是你妄想出来的。

  这一点很重要,我们闭关念佛,很多人就谈到,他一入关就觉得很害怕。害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他害怕黑暗,特别是女居士害怕黑暗,就认为黑暗当中有东西,有人在恐怖她。所以她就越想越害怕,这个风吹门一下,她就:“谁哟?”她一害怕,就高声念佛,又想想念大悲咒,又什么……,等下又觉得有人在她床旁边,甚至跟她躺在一起;最后她又换一个床,还是感觉躺在一起;所以她就不敢睡觉。一天到晚恐怖不已,就有一天晚上——甚至到了十二点,都有一个监香师给我打电话,说有一个居士实在不得了了,她害怕至极,非要我去跟她讲一讲不可。搞得我也没有办法,就跟他到她寮房问:“你怎么回事?”她说她害怕,有人要害她,就在她床旁边。甚至看看门:“哎,可能就在门旁边。”这些都是妄想出来的,所以我教她:这些都是你的幻想,由你的心变现出来的。没有这个事,我们什么都没看到,风吹门是正常的,你不要风吹门,好像就有人来敲你的门或打你的门,都是你妄想出来的。

  还有的人实实在在感觉到太恐怖了,就是他能看到满房间都是蛇,在窗户上,在床上,在什么地方……让他走路都走不开。但是其他人看不到,他看得到;他一看到就觉得不能念下去,要出来了。那监香的就会鼓励他:这是业障现前,你正是要念,一定要咬紧牙关念,还真的,那个居士听话了,就在满屋子都是“蛇”的情况下,他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念,念了两天,“蛇”没有了。那个“蛇”从哪儿来的?也就是他妄想出来的,当然是他多生多劫的业力。那些蛇是带有瞋恨的毒气的,他把那些“蛇”——毒给它逼出来了,而且通过念佛把它消失了,你看看,他不是得到大的好处吗?所以这些境界现前你要观空,然后抓住这句名号,这是最好的方法。

  菩萨这个开示也是:你在这个时候精进、真诚,一心一意地诵持这个咒,这些恐怖的境界之相自然而然就会除灭。那恐怖之相现前和它的除灭就是消业障的过程,所以内心就能得到一种轻安,业障消失了,压力没有了,他心就舒展开了,他善的东西就起来了,就能够伏住烦恼。进一步,你这个咒继续念下去,就能够契入到心性的微密之处,开发自性的宝藏。如果是以这个咒的一种强缘的力量,把我们自心善的一面给它串习引领出来,那就是好的境界现前了,法喜充满了,恐怖境界就永远没有了“何恐怖之有?”所以大家念佛出现恐怖的时候,千万紧紧抓住这佛号,就像抓住一个救生圈不放;只要这句佛号抓得住,一切恐怖马上就会消失。这是阿弥陀佛因中发了大愿的,法藏菩萨就是阿弥陀佛的前身,知道一切众生都有恐怖,由于他的业障重嘛!欠了很多债务——命债、钱债、情债,肯定就怕冤亲债主各方面来找他,他内心有恐怖的。他做了坏事就有鬼的,有鬼就是害怕;一切众生都有恐怖。所以法藏菩萨发愿:一切恐怖为做大安。我要为一切恐怖的众生、畏惧的众生,做大安心、大安乐、大安慰。

  所以你只要念佛,一切恐怖境界都不现前,都会消失,你可以试试。如果你做梦的时候,梦中有人追着你杀或者老虎赶着你杀,那种非常恐怖的时候,你千万把这句佛号念出来,一念出来恐怖的境界马上消失,立竿见影。在梦中是这样,那在现实的情况也是这样,现实恐怖的境界:车祸、空难、地震、火灾、水灾,这种恐怖境界现前时候,你还是念阿弥陀佛,它就会转换;因为现实也就在做梦。梦中的境界能转化,现实的境界也能转化:你只要精诚地去念这句佛号就能除灭恐怖的境界,现实恐怖的境界,是由于我们多生多劫无明、习气、妄想里面现出来的境界,不是真实的,也是由我们的心显现出来的。大家了解这个事情的真相,就依教奉行。

  请看第三十段:【陈定育为母疾致祷,问作何功德,可获全愈?菩萨示曰:“孝首万德,孝贯三才,大哉孝行,人伦之师。汝以好心,求愈母疾。汝当安逸,念母痛楚。汝食美味,念母减食。汝衣轻软,念母脓血,污其衣襟,露其胸肋。如是思维,夙夜摩处。归命大圣,精诚不二,力行众善,仰答四恩。愿母福益,愿母寿增,愿母病愈,愿母体康。觉明菩萨,为汝依怙,茍如其言,无愿不果。”】祈母病愈之法。这涉及到孝道了,在《西方确指》里面有不少的篇幅谈孝道问题。从中看到:不仅我们中国的上古文化,儒、道文化,重视孝道,佛教仍然重视孝道,甚至更为重视。

  弟子陈定育他的母亲生病了,他来祈祷,问菩萨:自己做什么功德能够让母亲康复?菩萨就开示了下面的偈颂,第一个偈颂:孝首万德,孝贯三才,大哉孝行,人伦之师。这跟儒家文化真是一脉相承,儒家就讲到孝为百行之先,教为万德的根本。《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孔子对曾子就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就是上古的先王之道,有一个最高的德至德;有一个重要的道,来治理天下;这个治的要道就是孝。以孝治天下,老百姓相互和睦,君臣上下没有怨恨之心,天下太平。那么这个孝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是《孝经》里面的一句话。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做人的根本。那“教”一切教化的手段都是由孝里面引发出来的,它的礼、乐、政、刑,都是由孝延伸出来的,它的根本是孝。儒家讲《六经》,《六经》最后一部《孝经》,就是一个归宿,总结性的一部经。那孝的具体内涵: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终”,最终的终。就是在家里,你表现为赡养父母,问候父母,顺应亲心这样的行为。然后移孝作忠能够事君——以忠事君,最后要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使亲荣。整个中国的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实际上最高的境界就是孝。

  那么我们佛教传到中国,也很重视孝。这个《梵网经》,大家看到《梵网经》有句话:孝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佛教非常重视戒律,菩萨的三聚净戒、无尽的戒,实际上归根到底就是两个字——孝顺,孝是最高的戒律精神。以这个孝就能成就至道之法,就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法。所以《梵网经》讲每条戒,大部分就讲以慈悲心,以孝顺心来持这条戒。为什么不能杀生?为什么不要吃肉?一切六道众生皆是我生生世世的父母,你对他孝顺都来不及,怎么能去杀他?怎么能吃他的肉呢?由这个孝顺心故,我们要不杀生,要不吃肉,它是有理论依据的。那么觉明妙行菩萨在这里就把儒、佛的孝融合起来加以开示;实际上儒、佛心法有共同之处,在孝的这一方面,是不谋而合的。所以孝是万德之首,孝贯通天、地、人三才,“三才”就是天、地、人。孝是天之经,地之义;顶天立地的人——中间是人,能够表达承载天地之道,参赞天地之化育,就是要靠孝来推动的,“孝贯三才”,伟大呀!孝的善行是一切人的伦常之导师。

  做了这个赞叹之后,菩萨就开示陈定育怎么样为母亲的疾病痊愈来用心?现在你以一颗孝心来求母亲的病痊愈。好,你就得要存什么心呢?现在你身体健康、身体安逸的时候,得要思惟你的母亲生病的痛苦;现在你吃饭味道很好的时候,得要思念你母亲由于生病吃不下饭的情况——“减食”;你穿的衣服很干净、轻软,你得思念你母亲生病,身上流脓流血,衣服都被脓血所玷污了,瘦骨鳞峋露出胸肋的情况;这样思惟,你就日夜地挂念你母亲的不安,念念思惟母亲的病痛;那由于母子连心,母亲的病痛就是等同于一个孝子的痛,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解除母亲的痛苦。但怎么解决呢?自己又没有能力,所以就归命佛陀,佛有能力解决一切众生的痛苦。你就祈求佛来解决这个问题,用至诚不二的心来归命佛陀,在行为上尽量努力地行众善。这时候你得要放生——为母亲放生,做慈善事业,印经、建寺院、造佛像等等,利益众生的事情,你都要去做。报答四恩:佛恩、国土恩、师恩、父母恩,这样的“仰答四恩”。然后你以这样的归命佛陀,力行众善来祈愿:愿自己的母亲得到福报,愿自己的母亲寿命增长,愿自己的母亲疾病痊愈,愿自己的母亲身体康健。当你这样至诚祈愿的时候,觉明妙行菩萨就会加持你,给你依靠。如果你真的按我这个开示去做,在心念上,在行为上落实,你母亲的病就能痊愈,你祈祷的愿都能圆满。这是菩萨教他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效法。

  请看第三十一:【定茂欲舍持咒而念佛,请问。菩萨曰:“汝欲持咒而念佛,一志专修,最妙。但汝未知法要,只可名持斋好善之人,不得名念佛之人。何以故?欲泛大海,必具大舟。欲驰千里,必择良马。故念佛人先须具大手段,割绝牵缠,打开尘网,直下即念是佛,即佛是心,乃至离即离非,顿入如来大光明藏。如是乃名正念念佛,得名为念佛人也。汝应善解此义。”】何名念佛之人。

  定茂想舍准提咒而专门念佛,前面我们知道这个定茂是专门念准提咒的。现在可能经过这段时间开示,对念佛一法越来越有信心,他就想舍咒来念佛:“是不是可以?”菩萨给他开示:你现在想舍去原来持的准提咒,而一心一意专修念佛法门,最妙。你看,给非常肯定的回答“最妙”:这是最好的一件事情,可见菩萨的本愿是要令一切众生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名号。但是菩萨在前面开示,并不想强加自己的意志:原来你有什么好乐,随顺你的好乐,你把你持咒的功德回向也可以。但是菩萨的本意,也是一切诸佛的本意,希望众生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如果他自己觉悟,把自己持的咒放下来表示愿自觉地念佛。那佛菩萨会给他正面的肯定:这是最好的方法。

  你虽然想一心念佛,但并不了解净土法门的法要,就是深信切愿,并不了解,以及这个法门的殊胜,阿弥陀佛的本怀。净土持名法门的施设,这些原始要终——原理、方法,你不一定了解。不了解,你只是念佛,也只能叫“持斋好善之人”,不能称之为“念佛之人”。说你是念佛之人,这要有内涵的,名实要相符的,没有这个念佛内涵在里面,只是一个持斋好善之人。持斋好善之人,就是你只能得点人天福报而已,解决生死问题那是不可得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要航海,航海家要渡过海洋,他要做准备,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得要找那些王室人员给他造很大的船,积累很多的东西——这个粮食什么,才去航海啊!这个准备要充分,才能发现新大陆。所以“欲泛大海”必须要具备大船;你想要驰骋千里之外,一定要选择良马,一匹千里马,你才能到达千里之外。所以念佛之人你要了生脱死,截断生死轮回,快速成佛,这样一个大的目标,你首先要大的手段、大的气魄。这个大手段、大气魄是什么?就是要割断、杜绝这种家亲眷属的牵挂纠缠;要打开五欲的尘网。

  你看,我们多少念佛人口里念念佛,对家亲眷属、五欲六尘一刻都放不下,你就没有“具大手段”,想要成就往生很难哪!最多是一个持斋好善之人。所以真的是:念佛往生是很容易,但具有深信切愿之心却太不容易了。这就是:净土法门万修万人去落实在我们凡夫头上,可能就万修一二去了;因为他不具备这个大手段。隔断这结家亲眷属的牵挂,打破五欲六尘的尘网,直下——当下,这一念心,至诚的、深信的心:即念是佛,即佛是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这时候我们能念的心,所念的佛号就是同质的,就是以空印空、似水投水的。如果你五欲六尘一点都放不下,带着这样的心去念佛是不相应:这是水和油的关系。乃至于你直下念这句佛号“离即离非”,你说是“即心即佛”也不是,“非心非佛”也不是,它是离开我们凡夫那种认知系统和语言表述的,它是大不可思议的一个法门:我们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号不可思议。说它是有和无,即有即无,非有非无,都不是。离开了这四句,离开了凡夫的那种思惟、生灭的范畴,顿然地是一种至诚的、清净的信心跟这个佛号融为一片的时候,就“顿入如来大光明藏。”阿弥陀佛大光明的宝藏。大光明宝藏就在名号里面,名号就是实相,我们当下能念的心是至诚恳切的心:就是实相对实相。于是我们这个正觉的莲华就长出我们的烦恼淤泥之上,就能跟佛光对接了。

  说起这个大光明藏,我还想到我们这次净土文化进修班,我们讲《无量寿经》,正在讲到阿弥陀佛十二光的时候,无量寿佛亦号无边光、无碍光、无对光、清净光、炎王光……这些光都讲完了。哎,这时候还真的大家感觉到有光明的样子,其中有一个信众——居士正在认真做笔记,她的手机响了,是发来一个短信,她打开那短信竟然出现一句话。出现什么话?“与阿弥陀佛光明对接。”你说说,这个是很不可思议的。肯定这个短信,也不是她朋友发过来什么,就是她在认真做笔记的时候,就是讲阿弥陀佛十二光的时候,一个短信发过来“与阿弥陀佛光明对接。”对接可不是顿入嘛!所以阿弥陀佛的大光明藏就在当下,就在名号里面。我们每一位众生都是被阿弥陀佛的愿力光明之海托起来的。只要有大的手段割断牵缠,打开尘网,直下念佛,我们就安立在大光明藏海上,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为什么一念信心即得往生?你一念回光就能契入到弥陀的光明愿海,你可不被这光明愿海紧紧地摄受住了吗?你再也不能跑到六道轮回里面去了,这就是“一念即生”的意思。它是真实不虚的,这就是大不可思议,不在于功夫,一念顿入。其实我们往生也是一念往生的,我们念百千万亿声佛号就是成就那一念的。临终十声往生不是说非得要念十声不可,乃至一声都能往生。就看这一声,只要相应了就往生了,不一定非得要念满十声不可。所以这样的一个心态,这样的一种念佛才叫“正念念佛”。什么叫正念?具足深信切愿为正念,圆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是正念。以这样正念的心态来执持这句弥陀名号,声声恳切,念念都是出离,不求人天福报,不被世间的家亲眷属五欲六尘所牵挂,这样才叫真正的念佛人。具有大的作略手段、大丈夫气概,才能成办往生一事,你就应该善于理解这段开示的意思。

  我们大家都说是净业行人,但是不是真念佛人,可以把这段话的开示做一面镜子对照一下。如果还停留在持斋好善的水平,一定要提升到真念佛人内涵的层面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西方确指       大安法师)(五明学佛网:西方确指       大安法师)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 

 大安法师:凡有愿者 终必能满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大安法师: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 

 大安法师:庚寅年冬月大安法师与居士谈话 

 大安法师:十八高贤之刘遗民 

 大安法师:学净土宗须下钝功夫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大安法师:感而遂通与感应道交 

 大安法师:菩提心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