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万善同归,归于何处


   日期:2016/12/4 8: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万善同归,归于何处

  人死后去了哪里?

  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数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的一个问题。有人曾问圣人,人死后去了哪里?圣人便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为此,很多人认为,孔子也是不知道人死后究竟去了哪里。其实非也。在孔子看来,生是人道,死则是天道,孔子曾说过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可见,孔子是明白肉体的生命消亡之后的去向的,只是一生致力于人道的孔子对很多问题的态度是“存而不论”,譬如死的问题,并非不知,只是知而不说。

  却不过学生再三的询问,孔子只好对子贡说出了他的顾虑:“我要说死者有知,恐怕孝子贤孙会过分厚葬,而妨害生者的生活;我要说死者无知,又恐怕不肖子孙丢弃亲人不加以安葬。”原来如此!

  一天清晨,拄着拐杖在院子里踽踽独步的孔子对子贡说:“昨夜我梦见自己坐奠于厅堂两柱之间,看来我该去了。”没过多久,孔子卧床不起,七日而终。可见孔子对死不仅有着非常清醒的认知,而且差不多是佛家所说的“预知时至”。

  孔子关于人死后有知无知的问答记载于《孔子家语》。佛教对人死的论述更加完备,更加明晰。根据佛教的三世因果论,六道轮回说,生命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没有开始,也没有终止。禅宗认为,生命是可以转化的,通过禅修,染污的生命可以转化为清净的生命,迷失的生命可以转化为觉悟的生命。但是,生命虽可转化,却很难当生从根本上解决出离生死的问题。而能从根本上迅捷解决生死问题的,唯净土一宗。

  世出世间,善为诸法之本

  佛教自汉代传入东土,至唐代达到鼎盛,并形成多种宗派。至宋,佛教走向衰微,而禅、净二宗在民间依然盛行。

  禅、净二宗入门方便不同,用功方法各异:禅宗讲明心见性,立地成佛;净土宗则以深信切愿持佛名号,求生净土。禅宗主张通过自力达到心悟,即心成佛;净土宗则仗他力求生极乐,证悟无生。由于当时一些学佛者不明两宗要旨及其本体上的一致性,故时有相互对立之势。针对这一现状,永明延寿大师(公元904~975年)遂作《万善同归集》,着重强调悟与修的统一,即后来人们所说的禅净双修。永明延寿大师说:“万法惟心,应须广行诸度,不可守愚空坐,以滞真修。”大师的这一论点对于禅、净二宗的无二本体和二宗不同的修行方法阐述得更加明确,从而使禅净二宗都得到很大的发展。

  永明延寿大师的这一理论在其后不仅得到净土宗学人的广泛支持,同时又得到天衣义怀、慧林宗本诸禅师的共鸣,并在元、明以后,一直盛行于教界,遂形成我国佛教禅净双修的一大特色。

  针对部分禅宗学人对“即心是佛,何须外求”,“不思善,不思恶”的片面理解,即认为可以不假修持,即可得到圆满解脱一说,永明大师明确指出,禅者于期见性成佛之同时,亦应广行众善。对于一个自觉的生命来说,其性是内在的本觉,必须外仗善缘,方能助开觉智,得到证悟,任何宗门中人,绝对没有不假修行而得菩提正觉之理。

  《万善同归集》中,大师引用了《华严经》中解脱长者与善财之间的一场对话:“解脱长者告善财言:‘我若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佛,随意即见,乃至所见十方诸佛,皆由自心。善男子,当知菩萨修诸佛法,净诸佛刹,积习妙行。调伏众生,发大誓愿,如是一切,悉由自心。是故善男子,应以善法扶助自心,应以法水润泽自心,应于境界净治自心,应以精进坚固自心,应以智慧明利自心,应以佛自在开发自心,应以佛平等广大自心,应以佛十力照察自心。’”于是知道,解脱长者之所以能随意见到阿弥陀佛,是有条件的,是必须仰仗诸多外缘的,而其中,善法是第一外缘,是自心见佛的根本。

  值得注意的是,永明延寿大师在后来所作的《四料简》中又说:“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是对净土宗念佛法门的特别强调。

  宋以后,佛教衰微,人心浮泛,即使宗门之中,也不乏轻视戒律而自以为彻悟本性者。因此,永明延寿大师还特别指出,万善之本即“戒”,“戒为万善之基,出必由户。若无此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

  佛家讲的“五戒十善”,是引人向善;儒家讲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也是引人向善。这里所说的善,范围极广,具体说来,有如下两种:

  一、种树园林,造井厕桥梁,平治坑堑,开通道路,造立船筏,兴置桥梁,建造亭台,敬养父母,承事尊贤等,属于世间善。

  二、于三宝中恭敬供养;深信正法,勤行六度;读诵大乘,行道礼拜;宝炬、苏灯续命供佛;散华供养,以华献佛;烧香涂香,悬幡塔庙,庄严佛事。凡此种种,为出世间善。

  《万善同归集》中引用大量经典,来说明兴举不同的善业,则能获得不同的福报。如《法句经》云:“履行仁慈,博爱济众,有十一誉。福常随身,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不丧,在所得利,死升梵天。”《毗沙论》云:“若修慈者,火不能烧,刀不能伤,毒不能害,水不能漂,他不能杀。所以然者,慈心定是不害法故。有大威势诸天拥护,害不能害。”

  《丈夫论》云:“悲心施一人,功德如大地。为己施一切,得报如芥子。救一厄难人,胜余一切施。众星虽有光,不如一月明。”

  《华严经》云:“菩萨乃至施与畜生之食,一抟一粒,咸作是愿,当令此等舍畜生道,利益安乐,究竟解脱,永度苦海,永灭苦受,永除苦蕴,永断苦觉、苦聚、苦行、苦因、苦本,及诸苦处,愿彼众生皆得舍离。”

  佛所说法,无一不是针对众生的根性,凡此种种善业所获得的人天福报,不仅是芸芸众生所希望的,所追求的,也是历代统治者之所思,之所愿。正如南朝宋大臣何尚之在回答宋文帝时所言:“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百户小镇,倘有十人学佛持戒,此十人就足能化导民风民俗。同理,“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厚”,倘千户小城,有百人修十善,则化导的人就更多。如果人人都能断恶向善,帝王乃至地方官吏,都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这段话说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断贪瞋痴慢,是为万善之本。也是一切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方法。

  综上所述,佛教不仅教人行善及行善之法,而且告诉人们,行善固然能得人天福报,但那不过是一刹那的享乐,待福乐享尽,重归轮回,只在须臾之间。结论是:一切求人天福报者,都将是“似箭射空,如人入暗”,等待我们的,仍是一个苦不堪言的秽土世界。

  人天福报,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在此苦不堪言的五浊恶世,在这五蕴八苦的娑婆世界,连大观园里的林黛玉都要发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慨叹,更何况生活在下层社会的普通民众,油盐柴米、职位、升迁、爱、恨、情、仇、财富的积累、人与人的攀比等等,往往会让人们迷失自己,迷失于自己的追求,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活着,总是处在一种茫然和迷惑中。或问,福在哪里?或者真的获得了所谓“人天福报”又将如何?试举一例:

  昔目犍连有一俗家弟子耆婆,此人在人世间时医术高明,曾经为比丘治病,对三宝尤其恭敬。此人死后得生三十三天,得享无尽妙乐。但无尽妙乐却并没有带给他究竟的解脱。有一天目犍连尊者有一弟子病了,不知如何治疗,便以神足去三十三天问耆婆,没想到此人见到昔日的恩师再也没有过去的恭敬,不过是向恩师竖了竖指头,就算是礼拜了。他急着要去的,是又一个妙乐场。如此一个世间善者,一旦进入三十三天,获得天福,便立即纵情于妙乐之中,等待他的又将是什么呢?是又一个轮回的到来。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大胆预言:人类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

  总之,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才是最好的归属。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