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403集)


   日期:2016/12/28 15: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一十八页倒数第四行,这第六段,「谕离恶劝修」,分四个小段,第一个小段,「离恶行善」。请看经文:

  【若曹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

  经文里面的话,字字句句含义非常的深远,一个字都不可以疏忽,要用心去体会,要认真努力去学习。这一段经文只有四句,一句四个字,念老给我们做的注解不长。末后这一段「普劝,止恶从善,求生极乐」。『若曹』,这是古时候的语言,就是现在人所说的「汝等」,你们,通常讲你们,大家,就这个意思。『熟思计』,就是常常说的深思熟虑,要多想想,细心的去观察。

  下面把这些众恶都给我们说到了。经文紧接著前面所说的。前面说的非常重要,罪恶要是满盈了,灭寿夺算,寿是寿命。寿命实在讲是有一定的。我早年在洛杉矶讲经,听众当中有一个道友,算命算得准,算得好,翁阳春居士,虽然他有残疾,行动不方便,要坐轮椅,但是头脑很清楚。因为是同参道友,所以讲完经之后,就有很多同修围著他,请他看相算命。我在那边住了一段时期,跟他很熟,他也问我的八字,给我算算命,真的寿命只有四十五。四十五岁以后的寿命是延长的,佛帮助我们延长的。这就是断恶修善所得的果报。如果要造作恶业,寿命长的会减寿,寿命应该活到七十八十,四十五十就走了;要是作恶多端,严重的罪过,二十三十也走了。所以寿命不是个定数,完全在我们每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是善恶因,会把寿命,把福报,把聪明智慧,天天都有加减乘除,不是定数。如果是定数算得很准的,那就是说,你这一生日常生活当中,没有什么大善大恶,平平常常,那就被他算定了。

  《了凡四训》,了凡先生的命也被那个孔先生算定了,非常准确,每一年,他收入多少,他考试能考到第几名,一丝毫都不差。所以他就非常相信命运,非常相信,於是乎他什么都不想了,他说想了没用,干脆什么都不想。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头,坐了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云谷禅师很佩服他,说你功夫不错,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这普通人做不到,问他怎么修的。他说我没什么功夫,因为我的命被孔老先生算定了,这些年来丝毫不差,所以想也没用,干脆就不想了。云谷禅师听了哈哈大笑,我以为你是圣人,原来你还是个凡夫。圣人是什么?圣人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凡夫起心动念。了凡先生不起心不动念,不是功夫,相信命运,起心动念也没用。云谷禅师再教他,真有命运,命运可以改,不是一成不变,你念头善,命就变好了,造作不善,命就变坏了,天天都在加减乘除。他听了云谷禅师一番开导,明白了,觉悟了,下定决心断恶修善,在佛菩萨面前许愿,做三千桩好事。到第二年去考试,果然名次不一样了,孔先生算他这次考试第三名,他考了第一名。这才真正相信命运是随著念头转的。

  这个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前面这段经文,讲到罪恶满盈,叫罪极,造作罪达到极点了,上天,这不是佛菩萨管的,佛菩萨不管这个事情,上天管这个事情,你本来的寿命减短,缩短,该活到八十岁的,没到六十岁就走了。这种人在现在社会里头很多,你只要细心去观察。起心动念是意业。分为身、口、意,身造杀盗淫,口造作的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念头,起心动念贪瞋痴,这叫十恶。十恶统统都造了,很容易跟经上讲的罪造到极处了,那就是恶贯满盈,恶贯满盈你的命就改变了,寿命缩短,灾难现前,人也愈来愈愚痴,造作一切罪恶成为习惯了,无恶不造,不相信因果报应,认为宗教都属於迷信。现在这样的人多,所以社会灾难很多,真是天灾人祸天天都有。就在眼前,他完全没有感觉,依然如故,不知道每天都在折福,都在迷惑。心里面恶念很多,杂念很多,身心不安,富而不乐,贵而不安。这是现在的人间相,仔细观察,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些人,他将来的前途是三恶道,罪极重的,无间地狱;轻一等的,饿鬼;再轻一等的,畜生。

  三途很可怕,前面我们读过,念老引经据典告诉我们,佛在经上常说三途一堕,你不小心掉到三途里去了,就是饿鬼、地狱、畜生,要经历多长的时间,你才有机会再得人身?佛说的,五千劫,不是五千年,不是五万年,五千劫,就算小劫,那个数字都算不清。一个小劫,经上讲得很多,我们就用一个增减,佛告诉我们,人的寿命一百年减一岁,这叫减劫。我们现在是减劫,一百年减一岁。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人寿平均一百岁,一百年减一岁,世尊距离我们二千五百年,也就是说一百年减一岁,现在是减了二十五岁,现在人的平均寿命七十五岁。一个世纪减一岁,减到十岁,这是最短的。从十岁再每过一百年加一岁,加到八万四千岁。从八万四千岁减到十岁,十岁再增加,增加到八万四千岁,一增一减,一个小劫,小劫。二十个小劫叫一个中劫,四个中劫叫一个大劫。我们就算是最小的小劫,五千个小劫,你才有机会从三恶道出来!你要懂这个,知道佛说这个话不是假的是真的,你才知道可怕,三途不能去!去了之后不容易出来,愈迷愈深。我们日常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不要注意?还敢胡作妄为吗?

  净土法门是没错,易行道,往生必须要身心清净,信愿持名才能得生,平常要不用功,临时你哪有那么好的运气,临命终时遇到善友劝你,一劝就听,马上就忏悔改过,念佛往生?真的不是假的,亿万人当中难得找到一个。所以千万不要侥幸,看到经上讲的,经上是讲得没错,恐怕你不是那个根性。所以我们一定老老实实断恶修善,净宗念佛。

  我们持戒,我只立了五科,我们只把这个守稳了,戒律就算不错了,有资格往生了。这五科第一个是净业三福,这是根,根之根,戒律的根之根,不能不知道,因戒得定,因定开慧。释迦牟尼佛给出家、在家弟子制定很多戒律,都从这个根本生的,戒律很多,持诵都不容易,我们找到根本这几条,这三条。三福,第一有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做到了,就是佛经上常讲的善男子、善女人,这四句没做到,经上的善男子、善女人,你没分,不是说你,这个我们要搞清楚。四句做到了叫当之无愧,我们符合这个标准,人天福报,上品十善,生天;中品十善,来生还得人身;下品十善,到阿修罗道去了。阿修罗道,堕到那一道很容易造罪业,为什么?他贡高我慢,目中无人,所以非常容易从阿修罗堕三恶道,这很可怕。所以人天两道稳当,要认真把这个戒的根,「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就入佛门了,在家弟子。佛对在家弟子的要求,要受持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这讲佛法僧,佛法僧的实质是什么?是戒定慧,佛是智慧圆满,法是经教,僧是出家人。皈依佛,佛是我们的老师,要跟佛学;皈依法,法是经典,佛今天不在世间了,经典还留在世间,我们要读经、要觉悟;僧是出家人,出家人,真正具足戒定慧的出家人,我们的经教要跟他学,要请他来指导。佛教自始至终是教育,不是现在一般世人所说的宗教,一般人讲宗教跟迷信划了等号,认为宗教都是迷信,佛法不迷。佛这个字的意思,就是觉悟的意思、智慧的意思,智慧是本体,觉悟是起用,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觉悟的,我们要认识清楚,不能搞错了,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皈依三宝,六祖惠能大师给人主持三皈,他不是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念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觉正净,他念这个,为什么?惠能大师那个时代,佛法传到中国大概七百年,为什么把佛法僧改成觉正净?肯定出了问题,大家著了相,不重实质重形象,这个错了,形象固然重要,形象的作用是什么?是帮助我们、提醒我们觉正净。觉,佛做代表;正,正知正见,法做代表,於经教不相应的,邪知邪见,不能不懂,不懂,我们学佛全走错路。三皈是我们学佛想成就,分分秒秒都不能离开,离开就走向邪道,就走向弯路了。我学佛,章嘉大师早年告诉我,要依觉正净。

  具足众戒,这个众戒是指一般讲的三皈五戒十善,出家有沙弥律仪、比丘戒、菩萨戒,是指这些。这些戒律你在哪一个层次,受哪一种戒律,就好像有小学的戒律,有中学的戒律,有大学的戒律。不犯威仪,威仪是规矩,一定循规蹈矩。再说得清楚明白一点,我们思想言语行为,要给社会大众做榜样,威仪就是榜样,这叫行道。古时候社会安定,每个朝代都有一段一百年到一百五十年,长治久安,我们称它作太平盛世,每个朝代都有。怎么成就的?做榜样的人多,佛门弟子做出佛的榜样,释迦牟尼佛学生的榜样;儒家也学会了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榜样,他们的思想言语行为,不能违背伦常道德,要把伦常道德,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出来给大家看。

  所以在这些年来,我劝同学们,真正学佛,最简单的修行方法,内断贪瞋痴慢疑。贪瞋痴大家懂,慢是傲慢,傲慢跟瞋恚常常连在一起,容易发脾气,脾气太大了会到地狱去,这个不能不知道。痴是愚痴,想法、看法、言语、行为与经典违背,自己不知道,这是愚痴,看到别人过失,看不到自己过失,痴,愚痴。疑,怀疑,最重要的对佛菩萨怀疑,对圣贤怀疑,这就大错特错。为什么?因为你有疑,你什么都学不到,纵然有高明的大德,你遇到了,你也学不到,为什么?你对他怀疑,你不相信他,这都不能不知道。

  内断贪瞋痴慢疑,外面学孔老夫子,夫子的学生对老师的赞叹,老师有五德,温良恭俭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态度要温和、要善良。孔老夫子表现在外面,孔门弟子恭敬,对人对事对物学恭敬,没有丝毫傲慢;节俭,生活节俭培福,后面谦让,谦虚,喜欢让别人。现在这个社会提倡的,非常严重的一个字,提倡什么?争。父母教小孩上幼稚园要竞争,要考上第一名,要拼命去竞争,要出人头地。从小就这样教,这还得了吗,以后他长大了成什么样的人物,就喜欢竞争、斗争、战争,容易招来的人祸,天灾人祸。

  所以释迦的五德,放下贪瞋痴慢疑,夫子的五德表现在外面,温良恭俭让。好,至少做中国人,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薰陶,一定内圣外王,里面是圣人,贪瞋痴慢疑断了是圣人,外面温良恭俭让,成就自己也帮助别人,做榜样给人看。如果我们的心行跟这十桩事情相违背,相反,那就是经上讲的 恣意作恶,随便,顺著自己的喜爱,什么坏事都敢干,等到他恶贯满盈,上天鬼神就要跟他算帐了,他的福报因为作恶太多,福就享尽了,恶报就现前了,或是生重病。有很多生重病苦不堪言,实际上呢?他已经被小鬼带到地狱里头受罪,在人间他还有寿命,他生病,重病,虽然生重病不能起床了,他的神识被小鬼带到地狱受罪,很多,只要你留意,天天都会看到。

  「果报显现,顿然夺尽其寿命,堕入三恶道,所受果报,无有穷极,欲出无期」。念老这几句解释很好懂,要记住,常常放在心上,时时念著,你怕不怕?你要怕,从现在起,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我想怎么样断恶修善?怎么样积功累德?我告诉你个最妙的方法,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释迦牟尼佛当年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十九岁出家,十二年参学,印度所有的宗教学派都学过,三十岁,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三十岁,开悟之后就开始教学,记住,讲阿含十二年,小学扎根,小乘就是小学,要扎根,十二年,然后再向上提升,讲方等八年,办中学,小学毕业了办中学。小学毕业叫阿罗汉,中学生的时候叫权教菩萨,别教里面的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八年之后再提升办大学,大学称之为法身菩萨,不一样了,十地菩萨,大学办多久?二十二年。是佛的本愿,最低限度,在佛教里头要本科毕业,这是佛的愿望,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要到这个地位。最后八年办研究所,把这些法身菩萨统统向上提升成佛。成佛是拿到博士学位,佛教最高学位,你看看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他干的什么?教学,佛陀是教育。阿罗汉是最低的学位,本科生;菩萨是第二个学位,硕士;法身菩萨是第三个学位,佛陀,法身菩萨也称为佛陀,不是究竟圆满的佛,真佛不是假佛,他用真心。所以我们看清楚释迦牟尼佛一生为我们表演的,我们就恍然大悟,一生学习、教学。他要不出家,他的地位是国王,国王人家要争,他是要让,孔老夫子温良恭俭让,让给别人,自己干什么?干最伟大的事情,教育,教育是最伟大的事情。释迦牟尼佛带头给我们做实验,做出榜样,这个一生值得,没有白过,自己示现的成就再教化大众,去我们今天二千五百多年,我们还受他的影响,还接受他的教诲。

  这部经,古来的大德,祖师大德,称它为中本《华严》。我们知道,佛教里面最大的一部经典《华严经》。我过去讲过这部经,讲过两次,很可惜都没有讲圆满。第一次讲的是早年,我们还没有这些录像、录影的设备,没有留下来。第二次讲《华严》在新加坡,我们有录像,所以现在有光碟,讲了多久?讲了不少年。我记得我到八十五岁的时候,在香港,想到寿命无常,我恐怕《华严经》讲不圆满,寿命就到了,那怎么办?大本《华严》放下,我讲中本《华严》,就是这部经。这部经讲一遍,我的标准一天讲四个小时,一年讲圆满,每天讲四个小时,要讲一千二百个小时。我过去这么讲的,讲了四年多。所以讲《华严经》,用了四千多个小时,只讲到全经的五分之一,那要照这个样子讲下去,还要两万个小时,一部《华严经》,要两万个小时才能讲圆满。现在年岁大了,体力衰了,音声没有从前那么响亮了。所以现在同修们劝我,一天讲两个小时,我本来讲四个小时,我也就答应他们。

  最近我们想办汉学院,汉学院里面有佛学系,佛学系里面的课程,有《华严》,有《法华》,有《楞严》,有方等,有般若,有净土,开这么多门。有同学要来学《华严》,我找到老师了。所以人只要有愿,佛菩萨加持,会不期而遇,找到老师。这个老师年龄不大,才五十多岁,他学《华严》十七年。他将整部的《华严经》画成表解,让我们看到一目了然,非常难得。一部《华严经》,画了多少张的表解?一千三百多张。拿来给我看,我看到很欢喜,我就知道这是佛菩萨送来的,问他愿不愿意到我们学院来,培养一批学生?《华严》通了,门门都通了。所以说我希望,《华严》跟《法华》他来教。儒、道都有老师,教《老子》、《庄子》的,教四书五经的,儒家,四书五经必须要读。这些老师很难得,再过十年这些老师不在了。如果我们不培养一些学生,十年之后请老师请不到了。十年之后,我们的学生可以变成老师,他们来教,续佛慧命,也是张子所说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教育,释迦牟尼佛干的,孔老夫子干的。

  我们什么都不求,生活非常简单,一切能过就很快乐。每天,跟这些老师同学们在一起,听他们讲经,听他们教学,天下第一等的乐事。将来《华严》、《法华》,我要认真的听一遍。我过去是跟李老师学的。还有个学净土的,就是这部经的,我也找到替身了,有个老师可以教这部经,他对这部经下的功夫比我多,他读了一万遍,所以这部经可以说倒背如流,我要请他来代替我教这个课程,我年岁大了,我来听课,我来给他作证,证明他讲得没错。

  紧接著今天的经文,佛陀教我们应当要「深思熟计」,要多想一想,如果我们这一生不能往生,怎么办?说真话,那就不得了!一定要想到,三途一堕五千劫!所以我们一定要争取时间,认真努力念佛,学海贤老和尚,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到底,念到往生,一天不敢空过,这就对了。

  我们再看下面这段经文,「当离爱欲」。世间人情很重,很难断。欲是欲望,名利这两关很难过,后面还有财色。我自己亲眼所见的,在我身边的,早年跟我,以后离开了,跟我十几二十年的、三十年的,退心了,变卦了,什么原因?这四个关,没有缘的时候他不想,有这个缘分接触到了,他就保不住了。不能怪他,我是绝对不会责怪的,只感到很可惜,不幸走了邪道。财色名利,四条邪道围绕在你周边,一不小心走到里面去了,完了,你全功尽弃了,来生人道都得不到,你说你可怜不可怜!读这个经文,对佛菩萨感恩,佛菩萨对我们是何等的爱护!非常可惜,我们把经文没有看懂,不知道恩德,忽略了,疏忽了,学了一辈子,讲得还不错,讲得头头是道,我听了也赞叹,没有想到一碰到这些就完了,禁不起考验。这才使我觉悟了,觉悟什么?扎根要紧,这些人主要的是没有根。为什么古大德的成就,在晚年的时候,遇到怎么样艰难困苦,他不变节,他能留名给后世,给当代、后世人做好榜样,他不会变节?根柢厚。

  让我想到中国古时候教育,中国人懂得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从母亲怀孕,叫胎教,那个根才扎得稳。母亲怀孕这十个月,心里头正知正见,没有恶念,没有恶意,为什么?不能让小孩感染到,她照顾他的,言语柔和,不能发脾气,发脾气对小孩有伤害,动作缓慢,就像小孩在身边一样,要好好保护他十个月。十个月出生了,小孩睁开眼睛会看,竖起耳朵会听,记住他已经开始在学习了,他看父母一举一动,他在那里头去学习。家里面的大人在他面前,只要他接触到他都学,所以这一家人在小孩面前都得规规矩矩,为什么?做样子给他看。让他以后在学校上学的时候,他一想,没错,我父母这样做法的,我的家人也都是这样做法的,他有信心。

  老师不容易,老师要做学生的榜样,所以应该教小孩熟读的书籍,统统在十五岁以前,四书、五经、十三经都背过。我们相信念个一万遍、二万遍、三万遍很平常。十五岁以上,大学生了,老师带这些学生干什么?是做学习分享,带著学生,带著酒菜,学生侍候老师,这一行十几二十个人,到野外去野餐,坐下来讨论,讨论《四书》、讨论《礼记》,讨论自己所学的这些东西,老师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心得报告,报告之后老师来做评语。是这样教学的,不是老师讲给学生听的,是学生念透了,透了之后,都能够背诵的时候,讲给老师听,讲给同学听,这样学会的。所以叫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自见就是悟了,念熟了他就开悟了,一千遍小悟,二千遍三千遍大悟,三千遍五千遍大彻大悟。你说来个一万遍,老师点头,他这科就毕业了。老师不讲的,老师讲什么?是老师的悟处,不是你自己的悟处,这个不行。那你要记住老师的,你一生不会开悟。老师要给机会叫你开悟,只教你读遍数,你讲给我听,我不讲给你听。读一千遍,讲一遍给我听,那是考试。讲错了的,告诉你再念,只给你讲你哪个地方讲错了,怎么错的不谈,你再念一千遍。到第二千遍念完之后再讲一遍,前面错误改了,为什么?你悟得比较深,悟的面广了。到一万遍就没得说了。古人在一起考试的,大概是三千遍平常的,三千遍。一万遍那功底太厚了,那真的是一代大儒,这个大儒出现,那就不是小成就,大成就,祖师大德,肯定是超过三千遍以上。

  所以成就之后,进入社会。现在这个机会就更多,到处请你去讲演,请你去教学。缘就来了,什么缘?名闻利养,财色名利就围绕著你了,这时候看你怎么办?你要没有真实的功底,你就完了,很容易堕落,外面的诱惑太大了!太多了!是你无法挡住的。所以从前读书人选择深山,搭个茅蓬,跟外面隔绝。现在没有办法,现在这个社会里头长大的,你叫他住深山住茅蓬,他住不习惯,他觉得太寂寞了,他住不下去。

  所以圣哲是可以学得到的,很难很难,你要能克服重重难关,不为外面境界诱惑,这才行。我们有没有这个本事?看到很多很多堕落的,我们看见了,只有感叹,不责怪,为什么?他这个年龄,他没有受过扎根教育,所以,敌不过这些诱惑是正常的,不能责备他。佛陀慈悲,在这个经上都给我们说过,就是《无量寿经》上说的,「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不能怪他,他父母没教他,父母没有胎教,也没有三年的扎根教育。父母教他的,小孩看三年,就是从出生到三岁。这一段期间当中,凡是负面的、不善的,不能让小孩看到,不能让他听到,不能让他接触到,母亲,这是母亲的职责。他所看到、听到、接触到,都是伦理、道德、因果报应,都是善的。所以,三岁他就有能力辨别善恶,善的他亲近,恶的他排斥,他有这个功底。现在教育里没有了。

  那怎么办?所以我们对於这些人要原谅,不能责怪。原谅是原谅,如果圣教要失传了那怎么办?我们虽然没有能力来拯救,但是我们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关系文化,文化要一亡掉了,可不得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汤恩比告诉我们,顶多只有一百年,两百年就没有了,历史上淘汰掉了。特别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全人类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全人类的幸福泉源,要一断了,整个世界走向黑暗,这个太可怕了!所以我们舍弃性命也要保存。

  怎么保存?自己年岁这么大了,回头来不及了,要帮助现在小朋友,真的是要从娃娃抓起。所以我们想办一条龙的学校,什么叫一条龙?我们只招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幼稚园的学生,其他不招生,让这些学生小学升到二年级,我就办二年级,升到三年级办三年级,他升到中学,我们办中学,升到大学,我们办大学,我们一直把他培养出来,就像古圣先贤培养自己家的子弟一样。古人是这么教出来的,我们现在把老方法找回来。小学一、二、三年级,要母亲陪同,还不能离开母亲,四年级以上可以离开母亲,老师做榜样给他看。所以老师伟大,成就一代人才,自己要有模有样,把《弟子规》、《十善业》要做到,做出榜样给他看。让学生读到古文,又看到榜样,他就相信了。这样的学校还得要封闭,不能开放,开放,学生一接触社会,麻烦大了。这里头没有电视,没有网路,不能叫他看到负面的。电视、网路教学,我们都要选择教材,我们自己安排教材,来帮助学生成就。

  【爱欲荣华。】

  世间人所羡慕的,碰到你就完了,我们一定要知道。

  【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念乐(lè,ㄌㄜˋ)也行,快乐,乐(yào,ㄧㄠˋ)是爱好。这四句话要记在心上,要时时刻刻回味,特别是境界现前,能够把它念上几遍,心就定下来了。

  念老的注解,我们念一遍,「爱欲荣华至无可乐者,《会疏》曰:荣华不可保,会者定离散。爱欲不可常,盛者必衰故。颠倒妄乐,故无可乐者」。《会疏》里头注得好,很清楚。荣华富贵不能常保,荣华富贵的乐不是真乐,这是外面来的刺激,就好像敷这些药物治疗的,一般是用这些刺激,在这里头像打吗啡、鸦片这一类的,要看成是这类东西,你要上了瘾之后,死路一条,确确实实寿命会减短,本来是长寿的,染上这些嗜好,短命了,财富很容易散掉,灾祸常常遇到。

  下面彭际清居士讲的,「一切世人以欲为乐,不知是苦」。要细观,细心观察,它不是乐,它是苦。「智者观之,唯苦无乐」。孔子,孟子,古圣先贤,他们眼睛当中看得很清楚,那不是乐,那是苦。下面设个问题,「所以者何」,为什么?「以有为乐,无即是苦,不知有者无所因故。以得为乐,失即是苦,不知得者失所因故。以聚(聚会)为乐,散即是苦,不知聚者散所因故。以生为乐,灭即是苦,不知生者灭所因故」。「盖谓众生所乐正是苦因,从兹苦因,必生苦果,故云无可乐者。」这个结论是黄念老说的,这几句话说得好。

  我们看现在社会,跟过去不一样了。这段经文我记得,我们在台中学习《无量寿经》,李老师讲过,举出许多例子。众生不知道所乐,乐就是苦的因,为什么?乐会失掉,乐不是常有。乐是苦因,你还敢作乐吗?苦是乐因,你把它翻过头来,苦让你容易觉悟,容易反省。读书千遍,那一千遍是苦;可是千遍下去之后,意思明白了,乐。修定很苦,盘腿面壁,叫你把念头放下,一念不生,很苦;开悟是乐,豁然开悟了,不但经通了,世出世间一切法全通了,这时就有乐了。

  下面这一句,「劝生净土」,这是讲到极处了。

  【当勤精进。生安乐国。智慧明达。功德殊胜。】

  没有这四句,佛教导我们不圆满,有这四句圆满了。再劝我们,「继劝精进,求生安乐国」。安乐国就是极乐世界。「得生彼国,悉皆智慧明达,功德殊胜」。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的,给我们专门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讲了三部经,《无量寿经》细说,《阿弥陀经》略说,《十六观经》,《观无量寿佛经》,说明理论跟方法,慈悲到极处。我们也真是遇到这部经,自己才有信心,努力断恶修善,放下万缘,专念阿弥陀佛。

  如果没有这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哪一个法门都不容易,为什么?要断烦恼。我们烦恼能断吗?只有这一门可以不断烦恼,叫带业往生,把你的烦恼习气带到极乐世界。但是你命终这一刹那,你要有能力控制住,这个时候烦恼不现前,就是一念,最后这一念是念佛,不是念烦恼。如果最后这一念是烦恼,不是佛号,那你就全功尽弃了。所以念佛人每天注意的,就是佛号不断。烦恼一年比一年轻,一个月比一个月轻,这是好现象,瑞相。如果烦恼习气,跟过去跟昨天还是一样,今天没进步!这就要提高警觉,那一天一天这样下去,到寿命尽的时候,依旧伏不住,这一生就去不成了。要记住真有,很多去不成,所谓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只有几个人而已,我们要在一万人当中,要排名前十名才行。你要排不到前面十名,不保险,那怎么办?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了榜样,学他就行了,他来给我们表法,他来给我们做榜样,针对现前众生的根机,不是对别人,就是对我们,我们要学他没有一个不成功。学他真放下。晚年住的是茅蓬,原来来佛寺规模很大,是大庙,不是小庙,文革的时候被毁掉了,所以以后建的都比不上过去的规模。真修行就行,寺庙庄严是有好处,让大家对佛生起恭敬心,但是小茅蓬也有好处,这里头有真修的人,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所以真修比建大庙还有价值,老和尚真修给我们做了榜样。今天要用什么方法学佛?学海贤老和尚就成功,第一个榜样,无比殊胜的榜样。

  要『勤精进』,努力,信愿行。信愿不足,我们为什么放不下?对这个世间还有留恋,对极乐世界没有真正搞清楚,怎么办?经重要了,读经重要,读经遍数也要多,三千遍读下去,经熟了,统统能背诵,一个字不会错,可是经里头的意思要明了,要看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三千遍读经,三十遍看注,你把这个注解从头到尾看三十遍,为什么?真相信了,一心向往,对娑婆世界没有一切留恋。我相信阿弥陀佛会来看你,或在梦中,或在定中,带你到极乐世界去参观,看了之后你才晓得,跟经上讲的果然是一样的,你那个向往的心就恳切了,求往生的心,恨不得马上就去,有这个好处。

  一般人求往生半信半疑,真有吗?他还怀疑,对於求往生,这个地方还贪恋,这日子过得不错,还很好,还不想马上就去。真的,在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环境,应该马上就去,我知道世界乱,乱到什么程度我还不清楚,这样的乱象,我已经感觉得受不了了,想走了。我给同学们说过,我有五十多年没看电视,没看报纸,没有看杂志,对於社会的乱象我一无所知,所以那个心才能清净。天天看这个东西,天天装这个东西,你的心怎么清净得了?

  我们除了佛经,对我有帮助的,其他的都不看。现在所看的经,完全是净土三经一论,论是《往生论》,目的,真正认识极乐世界,明了极乐世界,那是我们向往的地方,亲近阿弥陀佛,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诲。往生品位别去想它,想它什么?有竞争,我不跟人竞争,高的品位都给你们,我只要下下品往生就很好了,很满意了。为什么?下下品往生,阿弥陀佛给我们扎根,这个根可扎得稳,我不是当中插班,有什么不好?这个地方要考虑这些,是寿命有限,极乐世界无量寿,所以就不考虑时间了。佛无量寿,每一个往生的人统统都是无量寿。而且往生到极乐世界,都能得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威神的加持,让我们自己的智慧、神通、道力,立刻就跟阿弥陀佛差不多。那不是我们修来的,是阿弥陀佛帮助我们的,给我们的,是他的智慧、德能,他能给我们,我们能享受得到。在这个世界,别人有,给我,我享受不到。极乐世界很奇怪,他给我,我能享受到,他能把智慧给我,把德能给我,把相好给我,统统都能享受到。

  所以生到极乐世界,『智慧明达,功德殊胜』。明了,明是明了,达是通达。「《净影疏》曰:智慧明达,得智胜也」。智慧无比的殊胜,不是我们能想像得到的。「功德殊胜,得福胜也」。阿弥陀佛的福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赞叹都赞叹不完,我们只能用无法想像来形容。我们举一个例子,学佛,佛从我们接触,可以说天天不间断,时时不间断,劝我们福慧双修,明达是慧,慧成就了,功德是得福成就了,你看福慧都圆满了。生到极乐世界怎么圆满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圆满,他把福慧分四十八条,一条一条给我们讲清楚、讲明白。

  我们要真正知道极乐世界的好处,四十八愿不能不熟读。真正能熟读,能背诵,我相信,这个人念念向往极乐世界。这么好的一个地方,十方世界没有,唯独极乐世界有,所以我们把目标锁定,只求极乐世界,其他的不求了。生到极乐世界,你就看到阿弥陀佛,分身化身无量无边,干什么?到十方世界去接引念佛往生的人。他要不来接引,我们不知道极乐世界在哪里,找不到,一定要阿弥陀佛接引,带我们去。你的缘成熟了,阿弥陀佛决定来接引。第十八愿就是讲十念必生,他一定来接引。同时你也看到,每一个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无论是早去的、晚去的、现在去的,每个人的神通智慧好像跟阿弥陀佛差不多,也能分身、化身无量无边。记住,下下品往生都有这个能力。化无量无边身干什么?到十方世界去拜佛去,拜佛是修福,听佛讲经是修慧。一天你拜无量无边佛,听无量无边的经教,一天的受用,在我们这个世间无量劫都做不到,它那里一天可以做到,何况你天天去,这还得了!这就不是阿弥陀佛一个人教我,十方一切诸佛菩萨,都是我的亲教师,我这个经是跟这尊佛学的,那一部经是跟那一尊佛学的。一个时间里面,同一个时间,你全就学圆满了。要不要去?这事经上也有说,我们也都能够联想到。可以说,极乐世界代表诸佛如来究竟证得的大圆满,这个里面找不到缺陷,所以要下定决心非去不可。

  底下这一段就是讲这个,「勿亏经戒」。经是给你讲的道理方法,戒是指你修行,你要怎么去做。经文只有三句:

  【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

  那就错了,你落伍了,不可以随心所欲。今天在这个世间随心所欲,我们跟极乐世界就拉远了。我们今天随顺佛陀的教诲,认真努力去奉行,那我们跟极乐世界,一天一天走近了。走到极乐世界,你要知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一时圆满。我刚才把这个理、事介绍给你了,为什么在一时就统统大圆满,因为你一时听了无量无边诸佛说法,你有智慧,跟佛的智慧一样,一听全圆满了,去供佛,供无量无边诸佛,你的福圆满了,慧圆满了,道理在此地。不到极乐世界不行,你只能跟一尊佛学,你不能跟两尊佛学。你到极乐世界,能同时跟一切诸佛如来学,全学到了,这个不能不知道。

  念老注得也很好,我们把注解念一遍。「并诫之曰」,这就告诫,提醒你,『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亏者,缺也」。欠缺。「负者,欠也」。欠缺。「经指经教,戒指戒行」。指的是修行。「此处特劝持戒」,为什么?「以戒乃万行之基也。勿得随心者,《涅盘经》云:常为心师,不为师心」。常为心师,心就是真如本性,这个地方讲的心就是真心。

  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最后一句话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是整个宇宙,整个宇宙从哪来的?心生的,心所生所现。心怎么会生、怎么会现?遇到缘,没有缘它不生,它不现,什么是缘?等觉菩萨是缘,还有很多没有证得圆满果位,在等觉位的,他就有缘,现实报庄严土,法身菩萨修行场所。我们的缘可多了,我们的缘是根本无明、尘沙无明、见思无明,三大类的烦恼无量无边,现的是娑婆世界,现的是六道轮回。

  下面念老给我们解释,「盖师心自用」,师心自用就是固执,自以为是,「乃行人大失」。所以决定不能师心用事。心是师就对了,心是真心。所以我们常常提醒人,日常生活当中,用真心不要用妄心,用真心跟佛走得愈来愈近,用妄心就走得愈来愈远。下面说得好,「因此妄心,正是生死根本。师此妄心,恰是认贼作子。煮砂作饭,何能得食。何况随心任性,妄作非为」。这八个字说得好,什么叫不为师心,或者师心自用?师心自用就是随心任性,这个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妄作非为,麻烦可大了,起心动念不离开经教。

  「《四十二章经》曰: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这就是我们自己想的,自己意思不可以信,为什么?因为我有烦恼,烦恼断掉了,可以信你自己意思。最低也是阿罗汉,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菩萨尘沙烦恼断了,法身菩萨根本无明破了,行,这才可以信自己。凡夫千万不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搞六道轮回,这一句大难大难!我们只要记住这两句就好了,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佛说的,一切诸佛所说的,不是一尊佛说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说这句话。你要相信自己意思,你肯定落后,就是说别人都往生了,你还在这个世间受苦受难。特别是念佛人,念佛人要不相信自己意思,要相信佛的教诲,他决定得生,实际上就是学海贤老和尚,就行。不要小看海贤老和尚,一句佛号念到底,什么妄念都没有,什么也不要,他也不要读经,他也不要听经,师父教他一句阿弥陀佛,教他一直念下去,他就乖乖的听话真干,就一直念下去,就念成功了。我们的好榜样,不要落在念佛同学之后,我们要争一口气,要成就。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净土大经科注)(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净土大经科注)  

 仁焕法师:如何理解净土法门 

 吕有祥教授:教演天台,行修净土――简述近现代天台宗大师倓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特点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二)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一)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特别之处 

 大安法师:佛嘱应不悔于入大火求净土法门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急救凡夫众生 

 大安法师:十大因缘兴起净土法门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在什么地方?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之殊胜 

 游祥洲教授:游祥洲博士专访净土法门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