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过午不食


   日期:2017/1/16 15: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所以讲戒,怎么讲呢,有时真想讲戒,但真不好意思。又想从出家人当中找讲戒的,但不知道有哪一位真把戒律研究通的?因为我也没有出去探访,居士代为讲戒,总是不大好。如果讲菩萨戒,可以,但是我不愿意那么做,因为一般人不懂佛法。

  真讲戒,有很多问题,譬如有位同学问我“过午不食”的问题,他说:“糟糕了,我们十二点下课,再吃午饭已经十二点半了,持过午不食的戒怎么办?”当时我很忙,用眼睛瞪着他问:“什么叫午时?”

  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是午时,十二点五十分吃饭也没有超过午时啊!过了一点零一分开始是未时,十二点半怎么不能吃饭?你一定要守这个时间,吃快一点嘛!我们当年当兵,一声口令“开动”,大家一口接一口塞进去,五分钟就把饭吃完了。添饭都是没良心,饭瓢硬压,几口拨完了,赶紧再抢一碗。在座很多老辈子当过军人的都有这个经验,后来才规定半个钟头的吃饭时间,现在当军人的更是优待,舒服得很。

  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和太阳行度来计算,午时是日正当中的时候,也在十二时辰的中间,如果非讲戒不可,你们就统统不守戒,我们中午吃饭的时间,在美国则是夜里。如果以西半球为标准,美国的中午,正是此地的夜里,怎么那么不通啊?

  再看佛教历史,南北朝时期的粱武帝喜欢布施斋僧。他把自己布施给庙子作奴隶,然后由宰相、大臣凑钱把他赎回来。他经常玩这一套,结果把国家也玩掉了。有一天粱武帝斋僧,过了午时皇帝才到,大家等着他没吃饭,以为要饿一天。当时住持是有名的一代大师,老和尚说:“怎么不能吃饭?皇帝是天子,天的儿子刚刚到,此时正是午时,开动!”戒律是那么不通人情的吗?那么不变通的吗?

  像我吃饭,经常都没个准,昨天晚上到今天我只吃了一碗稀饭。吃多了昏沉,懒得跟你们上课,就想睡觉打坐去了。为了上课,做事保持头脑清醒,就经常不吃。但我真吃饭是在夜里,准备睡觉了,吃饱一点昏沉没有关系。饮食吃多了,营养好了,容易昏沉,不清爽。那么,我修的岂不是鬼道?那才不呢!当我吃饭的时候,是夜里十一点到一点的子时,正是天人吃饭的时候。

  所以,这些道理讲不完啊!总而言之,学佛要通经、律、论,做人、做学问都要通。不通,就是头脑秘结,和大便秘结是一样的,那样怎么作学问?怎么修道?

  吃素问题不谈,应该吃素啊!此中有密法,以后再说。以上到戒律的问题,顺便把过午不食附带说了,接下来就言归正传讲到“不非时食”了。

  吃的问题

  据佛经说:早晨是天人吃饭的时间,中午是佛、人道吃饭的时间,晚上是饿鬼吃饭的时间。据说如此,早餐与天人同食,午餐与人同食。

  《金刚经》是最平实的经典,一开始说到佛出去化缘了,吃了饭,洗足已,收衣钵。佛不依靠人家,他自己把衣服、袈裟叠好;打水把钵子和脚洗干净,可见他老人家出去化缘,还是踩在泥巴地上,并没有踏在莲花上走路。洗足已,敷座而坐,自己把位置摆好打坐。释迦牟尼佛的规矩,饭后打坐入定,坐到申时,大约下午三、四点。所以,所有佛经的对话都是下午三点以后的纪录。研究佛的戒律要仔细研究《观佛三昧海经》,佛的生活,佛的教化,平常得很,不像我们后世把他塑造得头顶上放光,脚底下踩莲花,一天到晚放光,戴个电灯泡一样,多难受呢!

  英国人主张早餐吃得丰富,午餐马马虎虎,晚餐喝酒。美国人习惯晚餐吃得好,辛苦一天,晚上总要吃好一点,都有理由。中国人、印度人中餐要吃得好。不过,中国人不管了,三餐都要吃得好,而且宵夜要更好。世界各地吃饭的风俗,哪一个民族注重吃哪一餐饭,你去研究看,这些都是学问。

  我们信佛吃素的人,出门很不方便,到了当地就打听哪里有“教门”馆子,教门馆就是回教馆子,炒青菜用素油,干净得很,决不用猪油、牛油。这些常识都要内行。所以,你研究了世界各国的饮食风俗后,天人吃早餐,难道英国人是天人?那美国人都是鬼啊?这些道理都是方便。

  那么,为什么要“过午不食”呢?有没有道理呢?绝对有道理,中国人很多毛病都是吃出来的。中国人最注重吃,尤其乡下,我们到四川乡下帮忙割稻子,乡下人好客,劝饭真是受不了。客人不管年轻、年长都坐高广大床——上位,家中小孩或佣人很有礼貌地站在你旁边,端着饭给你添饭,他你不好意思站起来添饭,眼睛盯着你的碗,你刚一吃完,立刻又给你扣上一碗。主人家就是劝你多吃饭,中国人是讲究吃的。饭都舍不得给吃,那还叫请客啊?所以,要命啊!主人注意你,佣人也注意你,这一碗饭,你剩下了没有礼貌,硬塞进去,肠胃不舒服。后来搞得我们外省人饭一吃完,就赶紧把碗往桌底下塞,连忙说谢了谢了,实在吃不下。在座很多在大后方经过的都晓得,到四川朋友家吃饭就怕,后来有些大家庭,我们就先交涉好,把这个规矩免了,否则,主人家一碗接一碗的添,而且还要添得高高的,添平了没有礼貌,你说怎么办?

  中国人以农立国,讲究吃饭。其实一个人身体真正需要做燃料、能量的饭量只有半碗,如果吃三碗,其余两碗都浪费了。有许多未经吸收的部分,变成大便排泄出来,还有许多是供给了身体内的蛔虫、细菌等。

  中国人喜欢吃,肠胃都吃坏了,而很多病都是肠胃堵塞,中气不足所引发的,要少病就得使肠胃健康。

  绝 食

  你说不吃会饿,那是假饿。我有二十八天不吃饭的体验,告诉你们经验,饿是饿不死的,但是要懂得气功,使胃肠内的气充满。胃肠的功用就是不停地动呀动的,把吃进去的东西摩擦消化掉。东西消化完了,胃肠内是空的,它一样要蠕动,如果气不充满,胃摩擦破了就出血。、

  有位学佛的老居士看我既不吃饭又不睡觉,真好,可以多做好事,跟着学不吃饭,十四天就进医院了。我去看他,胃已经割掉了三分之一,问他为什么会胃出血?他嘻嘻笑,说不好意思,“我学你也!不吃饭”,我说:“你真是跟自己开玩笑,这不是好玩的,那要有方法,你不懂方法,怎么可以乱稿?”

  不过,一般人如果一星期中,一天一夜不吃饭,清理清理肠胃,那是非常好,非常合乎生理卫生。

  因此,回教有斋戒月;天主教、基督教真讲修持的也有不吃饭的一天;学瑜伽术的人,一个礼拜也禁食一天,很健康。中国佛教的丛林制度是百丈禅师创立的,他也告诉你:“疾病以减食为汤药”,不管什么病,先要把肠胃清理一番,比吃什么药都好。

  “不非时食”,不仅有卫生的道理,还有要头脑清醒,欲念不起,就要过午不食。为什么不起欲念,因为你把欲念饿死了嘛!格老子!你不乖,不听话,老子就饿死你。真饿了一夜,也就乖了。欲念不起,脑子清醒,才容易得定慧。不非时食有这么多好处,中国人早就知道这些道理,所以有一句土话:“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可惜大多数人却喜欢在晚上拼命吃。

  至于庙子上的过午不食,真是受不了。我所看到当年虚云老和尚的丛林——南寺——六祖的道场,戒律之严,规矩之严,到了晚上就受不了,连锅粑都有僧人偷去吃,所以虚云老和尚连锅粑都锁在柜子里,我说:“师父啊!太过分一点了吧!”“嘿!不这样不行嘿!”

  我年轻的时候也练习过“过午不食”,我那个时候一顿饭都要吃三碗,怎么办?先从三碗减为两碗,两碗减为一碗半,训练了好久。后来慢慢改为一碗,半碗,最后剩一口,这一口最难戒掉了。一口戒掉以后,还不行,用七颗生的花生米咬咬也很舒服。七颗减为三颗,三颗减为一颗,最后可以不吃了,但是一到晚上,嘴里淡淡的,总想弄点东西吃吃才有味道。我在峨眉山上怎么办?泡茶喝。山上的雪水泡清茶,又没有油,想吃而没有东西吃,把茶瘾学上了,胃也喝寒了,最后变成什么情况呢?大便的时候,自己一看,大便没有颜色,白的,我就晓得一点营养都没有了,到了这个样子才把饮食完全戒掉。

  所以 ,现在得到一个结论:过午不食,乃至完全不食,不难,困难的是饮食的习气难断。在我二十八天不吃饭的过程中,最难过的是第三天,要饿死的就是第三天到第四天,像死了一样,别说手拿不动,连指头想动一下都没有力气。不过,我晓得,老一辈告诉我这个经验,一到第四天,精神恢复了,精神好得很,那眼睛像电灯泡一样发亮。第十一、十二天不吃都没有关系,可是家里孩子们或朋友来吃饭,好菜端上来,站在饭桌旁转,告诉朋友这个好吃、那个好吃,自己何尝不想吃?当场发现这个现象,修行就得这样修,自己起心动念都要晓得。

  饮食的念头,阿赖耶识的种子、习气很难去掉,不吃饭有什么用?这一念想吃的习气转不过来,一点用都没用,冤枉不吃饭。你还自以为已经三天不吃饭,了不起,坐在这里想,过了一百天后大吃一顿,什么鸡腿、牛肉、红烧豆腐、你的修行统统完了。甚至我还有一回在梦中大吃起来,一醒来,我知道,统统完了,为什么?因为你所有的习气的种子都爆发了,假修行,这不能欺骗自己,在梦中习气爆发了,有什么用??

  (摘自南怀瑾《药师经的济世观》p171-177)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过午不食       南怀瑾)(五明学佛网:过午不食       南怀瑾)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四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二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一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目录 出版说明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七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六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五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四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三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二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