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信愿法师:净业行人如何奉行《净业三福》之奉事师长?


   日期:2017/1/24 8: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净业行人如何奉行《净业三福》之奉事师长?

答:奉事,奉者奉命,奉师长之命,事者服侍,服师长之劳。父母照顾我们的色身,让我们一生过着幸福、美满、快乐,但是父母如果没有教导我们佛法,不能使我们的法身获得解脱。师长对我们的恩德更胜于父母,就是因为师长有世间师长,出世间师长。世间师长教导我们三纲五常,知识技能等世法。所以世间的师长帮助我们长养色身。譬如我们到学校求学,学校的老师教导我们国文、英语、数学等等的知识,或者其它的技能,那这只是让我们有谋生之能,所以世间的师长,我们要报答恩德。因为我们如果没有到学校读书,没有知识、没有技能,那么我们要谋生就比较困难,就因为世间的师长教导,我们仁、义、礼、智、信,所以使我们明白三纲五常的道理,然后依教奉行,才能做好伦理道德。人伦的道德是佛法的基础,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人做好了方能做好菩萨,方能做好佛陀。出世间的师长教导我们断恶修善念佛成佛的佛法道理,所以出世间的师长,如佛菩萨、如剃度师、如归依师、如教授师,可以长养我们的法身,恩德更大。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说,奉事师长就是听从师长的话,依教奉行。因为师长就是我们法身慧命的善知识,我们今天能够念佛,甚至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仰赖师长善知识之力。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跟我们说,奉事师长是最须敬重,师长之恩最须敬重。敬是敬爱,尊是尊重。所以对任何佛菩萨,你都要敬爱尊重,对任何出家人都要敬爱尊重。尤其在家菩萨对出家众,一定要恭敬。学佛修行,第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连教导你佛法恩德的师长,你都不要听话了,都不要敬爱尊重了,那你堪称一个人吗?连父母生身之恩,你都不要报答反而忤逆了,你堪称一个人吗?所以在三宝门中记住,对师长一定要敬爱尊重,尤其是大家一起共修,时间一久,难免会因为看见对方的缺点,出家人如果是凡夫,还是凡夫僧的身分,难免还有缺点,你批评出家人的缺点,就是不但没做好奉事师长,还是批评师长,诽谤师长,忤逆师长,这是会堕落无间地狱的。如果做好奉事师长,那你就福报无量,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这条念佛的菩提道路,你每天在增加福报,将来临终你有福报了,就能善终,临终还没有断气的时候,阿弥陀佛就现前了,对你威神加持使你正念分明,心不颠倒如入禅定,无有病死随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你修福所得到的果报。所以诸位菩萨一定要做好,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出家人不论是有修行没修行,他持戒有精严没精严,和你的生死没有关系,你就是好好奉事敬重,将每一个出家人,甚至每一个在家人,当做菩萨乃至当做佛祖,那你自然就对他生出敬爱尊重,对不对?对,就是如此。

这两点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是人伦的大根大本,是后面要说的戒行与行行,也就是戒善与行善,戒福与行福的基础。基础如果做不好,后面就不必再说了,基础做好了犹如地基打稳了,那么盖第一楼、第二楼,第三楼,这栋高楼大厦,自然就非常的坚固,不怕狂风暴雨、不怕地震,我们菩提道路的修行也是如此。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净业三福)(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净业三福)  

 宽运法师:浅谈净业三福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后记:敬请深思 本愿名号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结语:闻佛誓愿 深思起行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十、恶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九、悲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八、念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七、弃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六、本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五、病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四、本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三、往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