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太上感应篇图说29:忠孝友悌


   日期:2017/1/25 20: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文:忠孝友悌。

  【原文】

  哀哉!将军遭时不适,地陷天倾。卓哉!将军忠勇足备,歼贼万人。宁慷慨而就磔,弗舍义以偷生。焚全家而不惜,标百代之芳名。

  注:为臣当忠,为子当孝,为兄当友,为弟当悌。虽自尽其伦理之常,而自古迄今,格天地,泣鬼神,化及禽兽,感及草木,惟此至性所孚,应若桴鼓,所以为众善之纲,修身之本。盖居官有居官之忠,士庶有士庶之忠,富贵有富贵之孝,贫贱有贫贱之孝。兄弟之间,相爱相敬,随在各尽而已。

  案:明周将军遇吉,幼失父,事母至孝。冬温夏凊,晨省昏定,莫不竭力尽志。母尝有病,时刻奉汤药,衣不解带,目不交睫。母悯其劳,诈云已愈,命熄灯归寝。母方辗转,已左右扶持,实未尝去也。母抚其背曰:“儿今日为孝子,他日必为忠臣,尔父有子矣!”待诸兄弟尤其友爱,事必身先,美不独擅。崇祯时天下荒乱,盗贼群起,遇吉应将材科,效力戎行。每战奋不顾身,所向有功,累升代州总镇。修城垣,明军法,整器械,练士卒,不遑寝食。崇祯十七年二月,贼犯代州,遇吉力战,杀贼万余。兵少食尽,乃退守甯武关。贼复薄城,传檄五日不下,寸草不留。遇吉悉力拒守,发大炮击贼,杀万人。会火药尽,遇吉悉兵出战,斩贼数千级。自

  成惧,欲退,群贼曰:“我众百倍于彼,但用十攻一,更番叠战,蔑不胜矣。”自成从之,引兵复进,脱帽以自别。官军且尽,遇吉自揣不支,归跪其母前痛哭。母曰:“此乾坤何等时,尔尚归家作楚囚态!”遇吉曰:“儿稍刻即舍身报国,惟母难舍。”母怒曰:“杀身成仁,方为烈丈夫;马革裹尸,才是奇男子。尔为忠臣,我得为忠臣之母,流芳千古。尔见父于地下,长笑无恨矣。”麾遇吉出,时兵尽城陷,遇吉巷战马蹶,徒步跳荡,手格杀数十人,身被矢如猬,竟为贼执。大骂不屈,贼悬之竿,丛射杀之,复脔其肉。夫人刘氏,素勇健,时一子侍侧,夫人曰:“吾欲使尔回籍,延尔父一脉。”子曰:“父死忠,母死节,子死孝,将安往?”夫人遂命家将楼下备柴薪,上加火药。乃率妇女数十人,据山巅公廨,登屋而射,每一矢毙一贼,贼不敢逼。会矢又尽,夫人登楼,命贾姓幕宾举火,合室自焚,贾亦跃入火中同烬。贾偏关人,忘其名。予官山右时,伊孙亲向予言,有史册所未载者,故特表而出之。后贼自成尝语人曰:“他镇复有一周将军,吾安得逞其志?”弘光嗣位南都,赠遇吉太保,谥忠武,列祀旌忠祠。

  【注释】(1)周遇吉:?—1644年,明末锦州卫(今辽宁锦州)人,号萃庵。行伍出身,积功至京营游击、前锋营副将。镇压农民军有功,屡加太子少保、左都督。崇祯十五年(1642)冬,出任山西总兵。十七年,自代州退保甯武,负隅顽抗,被李自成农民军俘杀。

  (2)冬温夏凊,晨省昏定: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语出《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附:成祖靖难后,方孝孺骂不绝口。成祖怒,命逮其亲族至,孝孺面不改色,惟骂其篡而已。及缚其弟孝友,孝孺泪下。孝友吟诗曰:“吾兄何必泪潜潜,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鹤,旅魂依旧到家山。”

  【注释】方孝孺:1357-1402,浙江宁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官至大学士。明太祖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这就是建文帝。后来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夺取了皇位,要方孝孺写即位诏书,方孝孺坚拒不从,被灭十族(九族加门生共十族),遭难者达873人。传说方孝孺在未生时,其父亲将葬其祖(方孝孺祖父),已定好日子,忽然夜里梦见一赤衣人跪在面前说,听说你方氏要葬尊翁,卜某山之原,然我九族居住此处有数百年,子孙大旺,不知其数,望再宽缓二月,吾当迁而避之,愿以仁恕为心,祈求所请,赤衣人老者言毕辞去。但是方孝孺之父不信此梦,明日起工即开穴按时下葬,穴宽阔六丈许,穴中有赤蛇千余尾,共一穴,其长数尺,盖所梦之赤衣者,既有梦中相托向请当给与时日,方孝孺之父素不信梦中事,见蛇不愿,亦不忆梦中之言,令人堆材纵火焚烧,大火把蛇全部烧死,有一道青烟直掬方氏之家,是时方孝孺之母已怀孕数月,方孝孺出生后,厥扶甚异(指身体极差),师从宋景濂,在明朝为官至学士(皇长孙朱允炆的老师)。尽忠于君王,朱元璋死后传皇位于皇长孙,即建文帝,后来他的叔叔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夺取了皇位,要方孝孺写即位诏书,献颂词,方孝孺坚拒不从,被灭十族,遭难者达873人,可谓血流成河,其景其状甚悲惨,与被焚烧赤蛇之数略同,古人相传为千尾赤蛇相报也!虽其为害赤蛇之报,当山脉有生气有地气时,地里必然暖气如春,才有会有蛇类在此处穴居,蛇为冷血动物,求温暖之地,故孕育多蛇之地,方氏不信从而葬之,亦召来奇毒之祸,凡开穴见有龟蛇鱼虫之物,切不要加害,况丧生非仁者之道,杀生上千也非仁者之德,从古到今在开穴时见有龟蛇,不足为奇,望不要杀生,有龟蛇者不影响风水之美地,仍可葬之,望天下仁人君子自思。

  【译文】

  注:为臣当为国家尽忠,为子当为父母尽孝,为兄当友爱兄弟,为弟当尊敬兄长。虽说这些都是世人应遵守的伦常、应尽的本分,但是从古到今,能在这方面做到极处,就能感天地、泣鬼神,连禽兽草木都能感应。这都是至性所感,感应如响。所以忠孝友悌,乃是众善之纲领,修身立命之根本。为官的有为官应尽的忠诚,平民有平民应尽的忠诚。富贵者有富贵者应尽的孝道,贫贱者有贫贱者应尽的孝道。兄弟之间,互相尊敬和爱护,根据自身的情况各人尽到各人的本分。

  案:明朝周遇吉将军,幼年就失去父亲,事母至孝。冬天问其温暖,夏天问其清凉,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尽心尽力侍奉母亲。母亲曾经得病,周遇吉时刻侍候服用汤药,日夜守护,衣不解带,目不交睫。母亲心疼儿子辛苦,就谎称自己已经好了,让他熄灯回去睡觉吧。母亲刚转过身,他就已经在旁边扶持,实际上根本没有离开。母亲抚摩着他的背说:“我儿今日是孝子,他日必是国家的忠臣,你父亲有你这样的好儿子,九泉之下也瞑目了。”对待几个兄弟尤其友爱,有事自己当先,有好处不自己独享。崇祯年间,天下兵荒马乱,盗贼蜂拥而起,周遇吉应试将材科,效力军旅。每次作战,必然奋不顾身,所向披靡,屡立战功,一直升任代州总兵,加固城墙,严明军纪,整顿器械,训练士兵,废寝忘食。崇祯十七年二月,贼寇侵犯代州,周遇吉奋力抵抗,杀敌万余人。代州士兵减少,粮食也吃光了,于是退守甯武关。贼寇又来攻城,激战五日,攻城不下,贼兵所到寸草不生。周将军拼力拒守,又用大炮轰击敌军,歼灭万人。弹药用光了,遇吉率军出城迎敌,斩杀贼寇数千人。李自成害怕了,想要退兵,有手下建议说:“我们的人数超过明军百倍,只要用十攻一,轮番作战,没有不胜的道理。”李自成听从了这个建议,带兵又来挑战,而且摘掉帽子,以便和明军区分开来。官兵所剩不多,周将军自感难以支撑,回家跪到母亲面前痛哭。母亲说:“这是什么时候,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你还回家作出像囚徒一样的姿态!”周将军说:“儿子马上就要舍身报国了,只是舍不得母亲。”母亲怒说:“杀身成仁,方为烈丈夫;马革裹尸,才是奇男子。你做忠臣,我就是忠臣的母亲,流芳千古。他日在地下见到你父亲,也可以长笑无恨了。”说完把儿子赶出去作战。当时已经全军覆没,城池也陷入敌手。将军又和敌军展开巷战,不幸马跌倒了,将军徒步前进,手刃敌军数十人,身中数箭,如同刺猬一样,最后被贼捉住。大骂敌人,宁死不屈,贼兵将其吊在杆子上,乱箭射死,又把将军身体脔割。将军的夫人刘氏,也是勇武健壮,当时一个儿子在旁侍奉,夫人说:“我想让你回老家去,为你父亲留下血脉。”儿子说:“父亲尽忠而死,母亲尽节而死,我做儿子的,尽孝而死,我哪也不去。”夫人于是命令家丁在楼下备好柴火,上面加上火药。然后带着几十名妇女,到山顶上的一座房子,登上屋顶射箭,一箭射杀一个敌人,贼兵不敢逼近。弓箭用完了,夫人登楼,命令一位贾姓幕宾点火,全家自焚殉国,这位贾姓幕宾也跳到火中自烬而死。贾姓幕宾,是偏关人,可惜忘了他的名字。这是我在山西做官时,他的孙子亲口对我讲的,有些是史书当中没有记载的,特地记录在此以作表彰。后来李自成曾经对人讲过:“如果别处军镇也有一位周将军,我怎么能成功呢?”弘光皇帝在南京继位,追赠周遇吉太保,谥号“忠武”,入祀旌忠祠。

  附:明成祖平定内难后,登上帝位,方孝孺骂不绝口。成祖大怒,命令逮捕他的亲族,孝孺面不改色,只是一直骂朱棣篡位而已。等到捆绑他的弟弟方孝友的时候,孝孺才流下泪来,孝友吟诗道:“吾兄何必泪潜潜,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鹤,旅魂依旧到家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上感应篇       孝道)(五明学佛网:太上感应篇       孝道)  

 李尚全教授:护法与尽孝道:房山石经雕刻的原动力 

 衍慈法师:佛教与孝道 

 其它:护法与尽孝道:房山石经雕刻的原动力(李尚全) 

 其它:孝道的真实意义(开愿法师) 

 蔡礼旭老师:孝道也可以权变 

 业露华:中国佛教孝道观的发展 

 业露华:论契嵩的孝道思想 

 灵山居士:佛教的孝道与儒家的孝道 

 宽运法师:父母恩重说孝道 

 心律法师:从小就应明白“孝道”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