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明如居士:认识烦恼


   日期:2017/3/15 9: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此世间,存在很多做“表面文章”的事情,这些假大空的“表面文章”不仅会花费人们很多时间和精力,使人们一无所获,而且还会使人们养成自我欺骗、追求虚名的习惯。也许是由于众生的业力现前吧,做“表面文章”的恶劣风气也深深地渗透到了不少佛教团体和诸多佛弟子的“学佛”行为中。例如,放生原来是佛弟子发大悲心救度众生,并且借此去除内心的害心、冷漠心、吝啬心,培养内在慈悲心和布施心的一种自利利他的重要行为,但是却被不少人用来作为寻求热闹和聊天会客的重要途径;烧香拜佛原来是一种修正自心、去除心灵污垢、并积累福德智慧资粮的一种方法,但却被很多人用来作为促使其个人目的和私欲得以达成和满足的一种途径;诵经原来是为了增长智慧、培养正知正念,使自己知道如何正确取舍身口意的,却被许多人用来作为治疗身体疾病的不可思议的神奇手段;依止上师原来是要从上师那里寻求解脱正法的,却被很多人用来作为结交“权贵”、获得向人炫耀的资本的方法;“共修”原来是道友一起修正自心、去除心灵污垢的重要手段,却被很多人用来作为拉帮结派、滋生是非的方法;学佛的根本目的原来是为了去除心灵疾病的,但却被很多人用来“挪作他用”;庙宇原来是用来闻思修佛法的,却被不少跳出“牢笼”的人用来当作新的“牢笼”……

  为什么会造成这一现状呢?其原因在于不少学佛之人根本不明白学佛的根本目的是“调伏自心”——或者说是“去除自心的烦恼”。虽说佛法有人天乘、小乘和大乘这三乘之别,但三乘佛法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无余含摄于“去除自心的烦恼”这一根本目标之中。三乘是观待教法本身所能去除的烦恼的细微程度而安立的,人天乘的教法可以去除我们自心的粗大烦恼,小乘的教法可以去除我们自心的细微烦恼,而大乘教法可以去除我们自心的极细微烦恼和烦恼的根——也即可以帮助我们彻底去除烦恼。所以,在《妙法莲华经》中佛陀告诉我们,从究竟的意义上来说,三乘实际上是一乘——也即让众生逐渐去除自心的烦恼,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作为一个学佛人应当将去除自心的烦恼作为根本目的,要念念不忘“去除自心烦恼”这件事,要知道这是学佛的唯一目标,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目标,如果还有其他的目标放在心中,纯属不务正业!在自己所做的佛事里面,如果不能将其和断除烦恼这个目标挂上钩,则这样的佛事纯属“影像”,无有任何实义。

  要想去除自心的烦恼,必须经历以下三个过程:一、认识烦恼;二、学习和掌握去除烦恼的方法;三、实修去除烦恼之法。所以,作为一个初学佛的人一定要首先通过闻思经论来认识烦恼——也即了解烦恼是怎么回事,烦恼在自心运作的机理是什么,烦恼的危害是什么,如何调伏心中的烦恼等等。要认识烦恼,需要从烦恼的处所、行相、种类和作用这四个层面来达到对烦恼的初步认识。

  首先来看烦恼存在的处所。烦恼存在的处所是人心,不是人心之外的任何其他地方,这一点我们必须加以了知。很多愚痴的可怜众生在自心的烦恼萌发的时候,内心极端痛苦,但根本不知道这是自心的烦恼在发作,反而认为烦恼在外境上真实存在,他们常常会说:“这个人真烦!这件事情真烦!”在说这些话的人心中,烦恼似乎在外境上真实存在,须知这完全是一种错觉,在任何一个心之外的外境上根本不可能存在烦恼。

  其次来看烦恼的行相。所谓烦恼的行相,就是烦恼在心中的运动特性。一般来说,烦恼在心中以“随眠、萌动、发作”这三种状态周期性地存在着。所谓“随眠”,就是烦恼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潜伏在自己的心中,此时看起来内心风平浪静,没有什么痛苦,但是烦恼正潜伏在内心深处;所谓“萌动”,是指外境出现与内心潜伏着的烦恼相应的外缘时,烦恼就开始萌动了,此时如果我们没有正知正念,烦恼就会进入下面的“发作”阶段;所谓“发作”,就是烦恼彻底在心中以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

  至于烦恼的种类,可以根据其“发作”时表现上的差异,简单地用“贪、嗔、痴”这三类来概括,详细一点可以用“贪、嗔、痴、慢、疑、邪见”这六种根本烦恼和随着这六根本烦恼生起的二十种“随烦恼”来概括。

  烦恼的作用就是在其生起时使得有情产生痛苦和热恼,其实“烦恼”这个词汇就是根据烦恼的作用来命名的。经书中,将烦恼称为“烦恼贼”,因为烦恼发作的时候,犹如贼人一般,偷走了我们内心的安乐和平静,并且将我们内在光明而安乐的本性给掩盖了起来;烦恼也被称为“烦恼网”,犹如鱼被网系缚之后就无法逃脱一样,众生被烦恼控制之后,就会在痛苦之中挣扎;烦恼也被称为“烦恼冰”,因为依靠烦恼我们将本来空性的万事万物错觉性地执为实有,犹如水被冷风吹拂之后结成冰一样;烦恼也被称为“烦恼林”,因为众生的烦恼犹如树林一般繁茂稠密之故;烦恼也被称为“烦恼海”,因众生的烦恼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不遇佛法无法逾越之故;烦恼也被称为“烦恼河”,因三界众生都在此河中漂泊之故;烦恼也被称为“烦恼病”,因为犹如身体上的疾病使身体感到痛苦一样,心灵上的烦恼就是心灵的疾病,会使得心灵常常处于痛苦之中;烦恼也被称为“烦恼阵”,因其就像战场上敌兵的阵列一样严密地排列着,与其相应的外缘就是它向我们发动进攻的指令;烦恼也被称为“烦恼魔”,因其会像外在的魔王制造混乱和恼害一样扰乱我们的身心之故;烦恼也被称为“烦恼薪”,因其能像柴薪燃烧物品一般,将我们的安乐转眼化为乌有;烦恼也被称为“烦恼习”,因其时时隐蔽在我们的内心之故。

  作为一个学佛人应当将认识烦恼、调伏烦恼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只有不断观察存在于自心的烦恼,就会渐渐认识烦恼;只有认识了自心的烦恼,我们才有可能调伏烦恼。只有调伏了内在的烦恼,我们才能从佛法中得到真实的利益。

  每一学佛人必须了知,佛法不是我们借以消遣的工具,也不是我们谋取外在利益的手段,佛法实际上只是医治心灵烦恼疾病的良药!

  摘自《放生心语》(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如居士       烦恼)(五明学佛网:明如居士       烦恼)  

 沈海燕教授:烦恼即菩提——天台善恶相即的理论 

 仁焕法师:不要上烦恼的当 

 仁焕法师:如何解脱痛苦烦恼 

 仁焕法师:烦恼带来各种障碍 

 仁焕法师:烦恼与健康 

 仁焕法师:断烦恼才能离苦得乐 

 圣旭法师:消除烦恼业障 

 衍慈法师:烦恼转菩提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总感觉烦恼越念越多 如何对治?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净业修习总是进进退退,如何对治这一烦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烦恼不断,意恶重重,信愿持名能够往生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如何净化心灵,克制物欲私欲,排解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