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不药而癒的方法


   日期:2017/4/30 16: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者:林宏容,台大土木学士,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工程博士,曾任职于波音公司太空部门,为前台美航太协会会长(1998–1999),UNIPASS科技公司的创办人之一及Chief Technology Officer,台美基金会理事。

  金刚经是一部非常迷人的佛教经典,它被讚喻为整部大藏经的浓缩,甚为佛教修行者所喜欢。

  在一个偶然机会与一友人谈话中,我想通了金刚经中的一个问题,没想到对此一问题的见解竟导致我无服药也无动手术却安然渡过生平中一次最重大疾病的冲击。

  1998年7月18日我被送进加州柑县的芳泉谷医院急诊,经过一系列的检验,医师说我脑中有块两公分直径的血块,它压到视神经以致我丧失掉视觉到整个左半边视线范围的能力,这是典型的中风现象,应儘快进行脑部手术,否则有非常严重的后果。听完后,我一阵怅然,心直往下沉,我才42岁,家有幼儿,而视力对我的工作而言是最重要的,没有它,我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将无以为继,一切努力将成泡影。老天这次对我的考验可大啊!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我很喜爱金刚经,也常常研读之。金刚经出现于娑婆世界之因缘起于释迦牟尼佛应其大弟子须菩提的问题:「菩萨发大心愿,应该将之安住在哪裡(应云何住)?应如何降伏其纷乱的心(云何降伏其心)?」而演说出整部金刚经来。释迦牟尼佛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总归为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说菩萨发心应该不要执着任何事物(相),而且更应发展出救渡众生的心。如此就能降伏其纷乱执着的心,成就无量的功德。离相生心是整部金刚经的精神所在。

  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就是对每一件事物要做到扫三心、破四相。扫三心是指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破四相则指不执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为什麽这样说呢?在经文中,释迦牟尼佛重复地使用「如来说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之语法共计十九次,冠以不同的名相于上述语法中的「某某」来解脱离相生心的道理,故此语法的含意的重要性可见。

  如来说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

  这种语法是甚麽意思呢?举例来说: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这句话传统解说为:当如来说到「世界」时,因世界是因缘假合而成的,故它是没有自性,是空性的,也是一直变化不定的,此时的世界一定不同于下一刻的世界,所以说「即非世界」,虽然世界之本质是空性的,我们暂且以世界这个假名称呼它,或则将它安住于世界这个假名上,此即”是名世界”。

  为什麽如此麻烦呢?对于一件事物之瞭解与运用,须要经过肯定、否定、再肯定这样迂迴的程序吗?

  表面看来一个人如果对一件事物,经过这样的学习过程,他一定会对该事物有全盘及深刻的认识,但释迦牟尼佛为何要重复地使用这种语法高达十九次呢?其中是否有深一层的含义呢?仔细探讨,我们不难发现金刚经中这种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语法直接呼应着一个人修行境界的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学习事物,例如小孩子是不知道世界为何物,他必须透过学习,才会瞭解甚麽叫做世界,一切知识的学习都属此范涛,这个阶段的成就是靠文字智慧(般若)达成的,它的特点在学习事物之色与相,对事物的态度是持「有」及肯定的。

  第二阶段则是观察事物的本质,以缘起法来观照事物,进而了知事物之自性本空,于人有生老病死,于物有成住坏空,于事则有生住异灭之现象,这些皆依因缘法则运转,缘生则聚,缘灭则散,一切开悟前之修行皆属此范围,此阶段的成就是靠观照般若达成的,它的特点在了知事物之空性,对事物的态度是持「空」及否定的。

  第三阶段则是本着事物之空性而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提心来待人处事,此时理事圆融,事事无碍,一切开悟后之行止皆属此范围,这个阶段的成就是靠实相般若达成的,它的特点在于了知事物之妙有,对事物的态度是持”有”及肯定的。 古时唯信和尚之名言”修行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修行中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修行后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正是这三阶段之最佳写照。

  上述这种见解是蛮”唯心”的,我一直有如下的疑问:修行为何会有这样的顺序呢?它一定如此吗?

  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用的语法还有其他含义吗?这些问题一直在我脑中盘旋很久,直到去年初,在一个偶然机会与一友人一席话后,才突然想通,而后对金刚经这种语法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吾友高亮星博士,现任加州橘郡台湾同乡会会长,专长药理并任职于药厂。有次他对我提到:近代科学家对很多所谓奇蹟式的治癒绝症案例进行研究,发现其实是由病人自己脑下腺分泌一种名叫β-Endorphin 的荷尔蒙或分泌酵素所治癒的。

  科学家已投入大量精力去研究该物质的结构及合成配方而不得,盖因该物质之复杂实远非现今科学所能理解,更惶论人工合成,科学家至今只知该物质与治癒绝症有极大关联,而且知道只有在心理感到非常平静、非常快乐且非常满足时脑下腺自然会分泌该物质。

  这一席话启发我灵感,上述的修行三阶段是有顺序的,如用现代的观点视之,它们与我们身体之成长有莫大的契合。我们不但可以用释迦牟尼佛教导的三种般若智慧来达到了脱生死,悟道成佛之目的,而且更可由这种方法导出我们人类成长之最佳法门。

  在第一阶段中我们依靠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去学习事物,身体也因六根受到事物之相的刺激而成长。仔细观察,甚至连六根与八识亦有其顺序的。想想看,一个婴儿的成长,首先是靠着眼、耳、鼻、舌、身的刺激感应而成长,此阶段着重眼、耳、鼻、舌、身等五识(前五识),然后(约七岁后)才开始学习数字计算(第六意识),到了十三岁以后开始有叛逆及在意异性之倾向,也开始有烦恼,这是因第七末那耶识(潜意识)抬头的原因,二十一岁长大成人之后则依因缘业力(第八阿赖耶识或种子意识)而造业轮迴

  我们可以发现违反这个顺序将有害于身体的成长,例如有很多天才儿童皆为英年早逝,亦即身体提早老化,因此对于幼儿实不宜太早教导数字之类的计算,而应儘量採用动态诸如接近大自然之类的活动来帮助他成长。此亦可以解释为什麽儿童不知烦恼而修行大都在成年之后,盖因这些都是身体成长所必经之过程。第一阶段很重要,因它不但关係到学习,而且也直接影响到身体的成长。

  那麽如果一直停留在第一阶段会如何呢?一般人大多如此,进入学校、成家、立业而走完一生。

  因第一阶段着重以六根及八识去学习事物,因此很容易着相,对事物之处理也习惯地以自己的贪嗔痴为原则,一切烦恼与苦厄也就因此而生,脑下腺不但不会分泌前述的β-Endorphin的境界岂不与第二阶段之目标相吻合吗?

  金刚经不是提到不着四相则不会生瞋恨心吗?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则有无量的功德吗?前面科学家描述的境界对一个了知空相的修行者是很容易做到的。是故第二阶段从修行及身体之健康来看皆有其必要性。

  既然第二阶段能渡一切苦厄,那麽为何还需要第三阶段呢?这主要是第二阶段没有菩萨的力量,不会产生般若智慧,所得之功德还是有限的,其成就顶多使人安住在个人快乐中,命终结束后,识神因平静安祥不致进入中阴身阶段免除轮迴。因此要有菩萨般若智慧、成就无上功德,则必须进入第三阶段,也只有在此阶段我们才可了悟宇宙万物之妙有,并因此能渡化众生,这是非常积极的人生观,更是大乘佛教最殊胜之所在。

  以上这种以我们肉身的成长来解说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屡用的语法是蛮”唯物”的,不过也正因”唯物”所以才能较易以科学方法来检验之。我不禁要讚叹释迦牟尼佛慈悲,金刚经中这种屡用的语法,用之于日常修行生活中,不但可以衍生高深的修行法门外,亦可推出能使吾人身体健全成长之观念,深入了解这种语法之内涵,将有助于金刚经之修持及人生之成长。

  度过苦厄

  当医师宣布我的症状时,着实令我震惊不已。虽然我家族中有很多人因中风而过世,但我茹素多年,血压一向正常,中风似乎不应出现在我身上。此一疾病使我反省到修行有盲点,佛法的教义中,因要去除前述第一阶段对”有”的执着,及以自己的贪嗔痴来处理事物的习性,而採取观人生是苦、观身不淨、观心无常等法门,这些法门有效但不究竟,如果再加上一些外在不如意的事物,很容易使自己的心情低落,长期下来可能造成Depression而不自知,身体免疫能力就大为减弱,只要机缘成熟,疾病就爆发出来了。君不见有多少的修行人愁眉不展,身有宿疾阿!

  我意识到可用前述的金刚人生观来度过这一疾病,因此住院期间一直保持非常”快乐与平静”,对一些怨天尤人的念头,皆以默念心经来克服之。我要求医师不可轻易动脑部手术,三天后医师对我进行MRI与Angiotgraphy检验,发现血块有明显的缩小,医师对此大感意外,还向实习的学生直说是奇蹟。

  出院后,我还是一直保持着”愉快与平静”的生活,一个月后我回医院做MRI与全身健康检查,结果视力不但几已全部恢復,连两年来患的远视(老花眼)竟然也消失了,更奇怪的是我本来是B与C肝炎带原者,但检验结果下来却皆成阴性反应(Negative),且有抗体产生,也就是说长久的肝炎病好了,医师直呼这是不可能的事。

  后来我看到一本名叫脑内革命的书,书内主题就是β-Endorphin,该书作者将之译β-内啡汰,并称之为脑内吗啡,因其麻醉力比吗啡强四、五 倍,但无副作用。可能因为我脑内分泌了β-内啡汰,所以当我在医院做Angiotgraphy时并不觉得预期中的痛,我还一直归功于医师的医术高明,护士们为此还到处称讚我是他们见过最快乐的病人。

  我曾将此种金刚人生观告诉一些生病的亲友,结果并没有奇蹟发生在他们身上。我知道对于一般人来说,在瞭解这三阶段之功能及特质后,还是需要重复应用这三个阶段于各种事物上,从多方面去观察、去体认一切法无自性无自相。并不是说从此就开悟,执着色相的习惯就能一下子去除掉。虽然此金刚人生观有待更严谨的科学检验,但可以确信的是要保持”快乐与平静”并不容易,尤其是处在逆境时,唯有平常的努力,才会有奇蹟发生在自己身上。

  金刚人生随笔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