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博士:《弟子规》之业无变


   日期:2011/1/24 9: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弟子规》之业无变

钟茂森博士

 

    下面讲的“业无变”,业是讲我们的职业、讲我们的事业,事业不能够变化。我们一生要立定一个志向,选择好了这个事业,只要是正确的,我们终身不改,决定能够在这个事业上面得到大成就,因为你心专注,专注的人他的成绩就高、就快。我们看到现代的人心都很浮躁,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人老跳槽,找到一份工作,做没两天就不喜欢就换掉,又到另外一个单位工作,一年恐怕换上好几次,这样他的心怎么能安定?他怎么能够学到真实的学问?所以我们讲人要有个专业,专业就是你要专才能够出业绩,老变化就没有办法出成绩,换来换去,到最后把这一生的光阴都浪费掉。当然我们选择职业、事业这就非常重要,因为如果选择一个很好的职业,我们能够一生不改变,我们在这个事业上、职业上能够做出突出优秀的成绩,能够为人类做出很大的贡献,如果选错行业那就麻烦。俗话都讲“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男人选择行业就跟女人选择丈夫一样不能选错,选错了就很多麻烦事。选择的行业,我们要懂得有个标准,标准就是用道德做为标准。我们前面讲过,道就是宇宙的本体,我们没有办法那么容易体悟,那就从德上体悟,循着德的这些事业我们去做,帮助我们见道。所以那些不好的事业,像这些杀盗YIN妄那些行当不能去选择。杀,不仅是说杀人,杀动物都不能去做,因为杀动物把自己的慈悲心、自己的爱心,我们说跟天地万物一体的心把它破坏了。偷盗的这些事情也确实现在很多,比如说侵占版权的行业,生产那些没有版权的音像产品,就是没有得到版权授予的音像产品,盗版,或者是偷税、漏税,这些行当都不能做。邪YIN的行当更不能做。

    还有些妄语的、说大话骗人的,比如说那些欺骗消费者利益的广告,或者是生产那些不真实的伪劣产品,这统统都是造恶,这些行业决定不要选择,如果这个公司要做这些行业,我们不要去参与,参与进去没好处。即使是选择了正当的行业,我们也要常常检点,要奉公守法,不能有一种私心,有私心往往就会利用自己的行业来损害别人的利益而中饱私囊。比如说一个律师,他的行业应该是匡扶正义,应该是让法律得到公平,对一切人有一种公平,维护是公平法律。如果是律师他为了自己得到一些诉讼费而故意怂恿人家去诉讼,这种心态就叫唯利是图。又比如说一个医生,这是一个正当行业,救死扶伤,这是无量功德的,假如说为了推销一个很好的药品而去故意给病人开一些很贵的药,自己从中得到回扣,这就叫做伤天害理。甚至听说有的医生,比如说做外科手术的,一个肿瘤本来可以一次切除干净的,他偏偏要分好几次来进行切除,让病人经过好几次的手术,经历这些痛苦,每次手术必定有很多的收费,这种行径真叫做谋财害命。所以种种的行业我们都要晓得,这个行业我们要秉着一个公心去做,不要为自己的私利。又比如说一些媒体,媒体的职能应该是为社会大众宣传真善美的理念,把好的节目放出来给社会公众,让大家能够生起伦理道德的心,生起正念。现在我们看到媒体里面很多节目都是很污染、很肮脏的节目,用这些节目来挣广告费,来提升收视率,这些节目往往让人起邪思、起邪念,这些节目不好,那都是把正当的、神圣的行业给污染。所以这句“业无变”要讲起来意思是很多的。

    说到我们自己要求学,“业无变”就是我们选择一门专业,选择恰当了以后就要懂得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样你必定会在这个学问上面得到成就。我们看到很多的科学家他们都是在他自己的专业领域上几十年的去下功夫,所以有相当的成就。每一个行业里面,不管是文艺界的、文学界的,乃至包括士农工商,每个行业里头都能够出状元,而出状元有成就的秘诀就在于他的专,他是一门深入他就成为专家。我在昆士兰大学我带两个博士生,我带博士生的要求会很高,我不像很多老师带很多博士生,甚至有时候一个老师带几十个博士生,那个博士生的名字都叫不出来,他怎么能够很好的指导?我带博士生只带两个,我的要求水平很高,我告诉他们,你跟我学一定要老老实实,不要求快,不要求新,要脚踏实地的去学习。我跟其它老师不一样,所以能够接受我的理念的人不多。像这些博士生们他们选择课题,做老师的为博士生选择一个研究课题以后,基本上剩下的工作让博士生自己去干,老师在旁边给他指点。所以我告诉他,你读的这些论文、这些书目,是我指点给你的,你就去看,每篇论文要求你看十遍,整个论文你要非常的熟,烂熟于心中。像我们金融领域的论文常常都是比较深的,而且需要用很多数据建这些数学的模型来进行运算来求证,我要求学生你把这篇论文读懂,而且读通,通到什么程度?给你同样的数据你自己就能做出来,你能够完全重复这个论文里面的实验,读到这个程度才能够算毕业,然后你才能看第二篇论文。所以规定给他们看的论文并不多,但是都是这个领域里面中心的、主要的这些论文,他们都能够看通了,一通百通,学术领域里面的研究其实并不是很困难,只要我们能通一门,其它这些题目是触类旁通。这两个同学他们能够这么做,成就也不错,写的论文写得也很不错。

    这些都是要懂得古圣先贤教给我们的这个方法,你学起来就快。在《三字经》里面就讲到“教之道,贵以专”,教和学的方法是什么?贵以专,你能够专注于一门,成就就大。学习传统文化、古圣先贤这些教育也是关键在贵以专,像我们的老师净空老教授,他要求这些跟他的学生就用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个理念。我们首先要扎好德行的根,德行的根最起码的把《弟子规》百分之百落实。然后你选择一门,这一门可以是任何一部经典。比如说《论语》,《论语》你就十年用功,怎么个学法?就是讲这部《论语》,参考数据你可以自己看,然后去讲,边讲边悟,然后边用到自己的生活。一部《论语》大概讲下来,如果每天讲个半小时到一个小时,这等于你的心得报告,大概四个月你能讲下来,然后讲完之后再重新讲。一年可以讲三遍,十年讲三十遍,讲三十遍以后你也可以成为《论语》的专家,世界上没几个人能够像你这样对《论语》这么融会贯通的。当然我们讲,也可以旁听别人的科目,比如说我学《论语》,他可能学《礼记》,我可以旁听他的课,把他讲的这些思路我们拿来做参考,融会到我讲的这篇《论语》里面,这样子融会贯通,既能够深入又能够博学,这是我们老师为我们提倡的古圣先贤的教学方法。

 
恭摘自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52-251-04 钟茂森博士主讲 2007/12/30
感恩老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钟茂森博士:《弟子规》       钟茂森博士)(五明学佛网:钟茂森博士:《弟子规》       钟茂森博士)  

 钟茂森博士:经商如做人 

 钟茂森博士:《欲海回狂》是劝戒YIN的一部好书 

 钟茂森博士:笃行就是落实 

 钟茂森博士:见人家有点滴的善事都发一个随喜的心 

 钟茂森博士:讲几个念佛往生的故事 

 钟茂森博士:我亲见马玉叶老居士在佛七当中坐著往生 

 钟茂森博士:人生幸福需要有定慧 

 钟茂森博士:怎么塑造孩子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钟茂森博士:德行高名望就高 

 钟茂森博士:希望自己的企业几十年、一百年甚至几百年不倒的 

 定弘法师(钟茂森博士):卖房子的时候不偷税、不漏税 

 定弘法师(钟茂森博士):救蚂蚁延长寿命的一个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