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三位配合助力真正的忏悔,必得大利!


   日期:2017/6/4 8: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这是取自《普贤行愿品》忏悔业障的一段话,忏悔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段话的含义?究竟怎么做才是真忏悔?

  一、罪从心起将心忏。

  “心是罪源,形为罪薮”,这一句经文明白地告诉我们,身口意只是罪业释放的外在部分,罪业形成的根本在内心,造作罪业的根源是心,那就要忏悔心,忏悔心的什么?一切造作罪业的机理、原因、条件等等,全部都要罗列在忏悔中。

  经文中说到“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在心念层面上无明的心一动,形成三种细相,即无明业相、转相、现相,这三个细相产生后,随之而来的是六种粗相。我们跟随种种粗相转,永远无法找到根源,也永远不可能彻底解决这些事情,所以心是源头,就要从心地开始解决。佛教一直强调追本溯源得以解决问题,而不是沉溺在支端末节。

  在《普门超度》标准版里忏悔没有格式的,和忏悔文不同,不是忏悔文不好,而是人类对成形的东西有免疫力,看两遍就不再深入研究了,把这些成型的东西格式化、形式化,从而忽略了其内在的力量。

  心是一切的源头——善的源头、恶的源头、业的源头、罪的源头、光明的源头、圆满的源头、智慧的源头、圆通的源头、轮回的源头、痛苦的源头,找到根本源头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而我们外在的、肉体上的烦恼痛苦也都是从心地释放而来,肉体的痛苦只是错误心念的折射反应而已。

  二、心若灭时罪亦亡。

  “亡”字在古代常常用做通假字,是无的意思。如果从造作罪恶的源头解决了,这些附着在心念动荡而产生的罪业就解决了、没有了。把每个众生比作一个棍子,众生间的各种业力比作棍子间的线,线的两端分别捆绑在两个棍子上。当甲做了一个善,乙接受善成为善的受众,甲和乙就像两个棍子,中间系了善的绳子;恶也相同,只是系的绳子叫做恶而已,除此之外别无不同。

  如果针对个体众生,善恶还都是小善小恶;如果针对的是一个大众群体,就像一个人在讲台上说话,会形成与台下所有受众的业力关系,这个业力关系是善是恶就不细论了。受众群体越大,造作业行的一方将承受的业力反馈就会越猛烈,在这种前提下,善可以成万倍地收获,恶可以成万倍地放大。缚住造作业力的根本源头,心不再如此释放,心不再造作罪业,这罪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消亡了,但这说的是不再去造作新的罪业。

  三、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心不再造作业力了,罪业也消失不见了,这才是真正的忏悔。如《念佛圆通章》里的:“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这二人遇到了,也像没有遇到一样。第三句里说到了罪的三个主体中的两个都消亡了,但是还有一个第三方,也就是罪业的受众一方。这类情况还要通过修持忍辱等等承受下去,以消了此业。前面说到两个棍子中间系了线,两个棍子是主体,线是现象,两个棍子间的关系是由线的性质预定的。如果两个棍子间的线是恶的,两个众生遇到了就会产生恶的事件,或者被恶的事件笼罩着。

  禅的消业方法是把自己的这个主体观空,就像其中一个棍子消失了,那么捆绑在上面的线自然没地方捆,靠这种方式消除业力,还要配合忍辱才能圆满。如果不能真正做到把自己弄空,这种消业的方法就没有效果。这种真正的三轮体空的忏悔确实很好,但对当下的大众来说,这种方法就太深了,门槛太高。现在随便找个学佛人,不要看他说得多华丽、高大上、多微妙,能不能把自己观空?能,那是有功夫,有戒定慧的修持,而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这个水平的。

  所以并非是这条路不通,而是对当下的我们而言走得艰难,或者很多人就是根本走不通,那么应该考虑换个套路、换个方法去解决。如两个棍子和一个线,棍子不能改动,自己这个都弄不空,自然不可能寄希望对方的棍子忽然空掉,两个棍子都动不得,只能打打中间线的主意了。我们用方法把线剪断,或者把线的本质改变,这就改变了两个棍子间的关系了。

  忏悔的目的是什么?

  是要承认自己的过错,要获得罪业的释解。把那些已经埋在地里的种子抠出来,不让它发芽成长;那些已经发芽了,或者没及时忏悔掉的,会继续成长,这就必须要承受了,要学会忍辱了;如果不能忍那就不能消,不能释解这份怨仇,这个忏悔就是空洞的、无力量的、没有效力的。所以忏悔当及时,而不是频繁。

  我鼓励大家忏悔自己,但是不鼓励大家念忏悔文,为什么呢?因为那是别人的心,不是你的心,你没这样想,就这样念念也不得利益的。

  怎么忏悔才好?忏悔的几个要素:

  一、要真正地知道错在哪里。

  有的人很有意思,承认错误,但是错在哪里不知道,那么对方是否认可这种道歉呢?大家换位思考,真的很难原谅一个不知道错在哪里的人。

  二、要真诚道歉,以期获得对方的谅解。

  忏悔的目的是获得释解,也就改变了中间的线。有的情况是释解了就解开了,不再相互捆绑了,就了了一份业力,消了一个因果。

  三、要停止继续伤害。

  对方如何才能真正地谅解原谅呢?如法律上说到的要停止侵害,不能说我向你道歉,但是一边道歉一边施加伤害,这种道歉肯定不能获得原谅。既然知道真的错了,就改了并不再造作;如果再造做,对方肯定不会原谅。所以忏悔是我们知道错在哪里,并且以后不再做这样的事情,这算是从心忏了,是从心上解决了。

  四、要做出赔偿,弥补伤害。

  停止侵害了,又道歉了,就能获得原谅了吗?这是忏悔最重要的条件了,就像我们伤害了众生,导致众生来伤害我,这是平衡的事情。我承认错了,也不再施加伤害了,同时给出赔偿,对方是否会更容易原谅呢?

  真诚、认错、改正、赔偿——如果这四条都能做到,是很容易会获得谅解的。如果前三个都做到了,有的众生也不一定会原谅你。如楼下的小车被砸了,你真诚地承认过错,并且天打五雷轰地说不再砸车了,车主还是需要你修好车的,对不对?如果我们说:不给你修了,给你换个更好的吧!是否更容易获得谅解?是否这样做很容易消除怨恨啊?唯有令对方获得佛法的利益才能让忏悔真正地圆满。

  这又回到三位配合上了。一个人若真想和众生释解怨仇,必须承认自己的过错,也必须回向给对方,回向的数量差不多了,再为他们超度,指引他们往生极乐的方法,这事就做圆满了;而如果忏悔不真诚,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还在做漫天的大回向,补偿就很难到位,改正自己也没有方向,这种忏悔只是形式,没有力量可言。

  我们的功课回向是对众生的忏悔赔偿,但这种赔偿只是损失多少补多少,没有加倍赔偿到让他不能拒绝的程度。如果我欠你几块钱不给了,给你黄金或者钻石吧,知道它们价值的你,还会为那没给的几块钱而纠缠不休吗?《普门超度》就是这黄金钻石,它的参与,让补偿真正成为不可拒绝。

  三位配合这套方法是万能的,在真实使用中会慢慢凸显出它的效力,大家真的明白了,认真落实好这套系统,一定会得到利益和好处的!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