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明如居士:里仁为美


   日期:2017/8/23 9: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之中,存在着无量无边的规律。所谓规律,古人也称为“道”或“理”,实际上是“因”与“果”之间的联系,也即佛教中所说的“如是因如是果”。例如,牛顿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这个定律实际上揭示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因果关系。又如,又如,存在于弹簧秤上的胡克定律告诉我们:弹簧秤的伸长量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这个定律实际上揭示了拉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所有的科学定律实际都是向人们揭示存在于物质之上的因果关系的。

  非独外在物质世界的物质在运动时满足一定的规律,我们内在心灵世界的运动也满足一些特定的规律。同样是规律,将外在物质世界的规律和内在心灵世界的规律相比,其重要性却有天壤之别。一个人即便掌握了外在物质世界的一万条规律,也比不上掌握内在心灵世界的一条规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即便掌握了外在物质世界的一万条规律,我们只能用其来改造外在的物质世界,而物质世界的改变未必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什么利益;内在心灵世界的规律却大不相同,一旦掌握了一条,我们立即可以将其用于改造自己的心灵,从而当下就可以得到心灵的安乐。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是《论语》中记录下来的孔子所说的一句话。事实上,这句话揭示了存在于人类心灵之上的一个极其深刻的规律。如果我们真正掌握了这条规律,并将其用于改造自己的心灵,我相信这条规律给我们带来的利益绝对会超过千百万条外在物质世界的规律所能带给我们的利益。

  这里,“里”是“居住”的意思,“仁”是“仁慈”的意思,“里仁”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让自心处于仁慈的状态”,“为美”就是“心里感觉到美好和快乐”。因此,“里仁为美”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让自己的心处在仁慈的状态,那么这个人的心就会感到美好和快乐。由此可见,“里仁为美”揭示了心灵所遵循的一条因果律:“让自心处于仁慈状态”之“因”,会产生“心里感到美好和快乐”之“果”。孔子所说的“里仁为美”的规律是否正确呢?当我们仔细观察自心时就会知道,这确实是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这条真理无论是对男人还是女人的心灵、老人还是年轻人的心灵、美国人还是中国人的心灵、黑人还是白人的心灵,也无论是过去人的心灵还是现在人或将来人的心灵,只要是心灵,其上一定成立“里仁为美”的规律。

  当一个人的内心了知或通达了某个规律,这个人的心中就得到了一个和这条规律相对应的智慧。规律是智慧的所知境,智慧是规律的能知者。有了智慧,我们就可以通过取舍和选择,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同样,一个人了知了存在于心灵之上“里仁为美”的规律后,就得到了一个智慧,有了这个智慧就可以将自心调整在“仁慈”的状态,从而获得美好和快乐。所以,紧接着的后面的一句话“择不处仁,焉得知?”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要对“里仁为美”的规律善加运用。“择不处仁,焉得知?”的意思是“人的心态有无量无边之多,如果一个人不选择仁慈作为心灵所处的状态,说明这个人没有获得‘里仁为美’的智慧,对‘里仁为美’的规律尚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这里,反问句“焉得知?”中“知”是“智”的通假字,这个反问句的直接意思是“怎么能说(这个人)是智慧的呢?”间接意思就是“这个人没有智慧”。

  假如在我们面前有很多房屋可以让我们随意挑选居住,而且我们也得知其中的某间房屋特别宽敞舒适,我们一定会选择这间房子。那些有选择权但却没有选择这间宽敞舒适房屋的人,肯定是对这些房屋的优劣好坏没有好好观察,而使自心处于无知的状态。同样,人的心态也有无量无边之多,例如自私、贪婪、嗔恨、冷淡、傲慢、嫉妒等等,“里仁为美”的规律告诉我们,这些心态都不如仁慈的心态来得好,因为仁慈的心态可以最大限度地使我们感到美好和快乐。如果一个人“择不处仁”,也即并没有将仁慈作为自己心灵的依止处,那么说明这个人对心灵的规律还处于愚昧的状态。

  如果我们没有将自心调整在仁慈的状态,会有什么结果呢?孔子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意思是,自心不以仁慈为依止的人,遭遇困境时内心就会闷闷不乐,即便内心有一点快乐也不会长久。但是,内心具有仁慈秉性的人就不同了,即便长期处于困境之中,内心也照样美好和快乐,而且内心的美好和快乐能够一直持续不断。所以,仁者因为知道仁慈心的作用和价值,不会轻易改变内心的仁慈,而通达了“里仁为美”的智者,会千方百计地发展自心的仁慈秉性。

  当一个人内心已经培养起坚固的仁慈秉性时,会有什么样的验相呢?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富贵是世人所艳羡的,但仁者看到外在的富贵和内心的仁慈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如果所得的富贵与内在的仁慈相违,仁者会取内在的仁慈而舍弃外在的富贵;贫贱是世人所厌恶的,但仁者看到外在的贫贱和内心的仁慈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如果脱贫的方法违背了仁慈,则仁者宁愿不舍贫穷而保持内心的仁慈。君子之人如果舍弃了内在的仁慈,就会渐渐成为恶人。所以,仁者君子即便是在一顿饭那么短的时间内也不愿意违背仁慈,即便在匆忙之间,自心也安住于仁慈,即便是穷困潦倒、东奔西走,自心也会时时不离仁慈。在这句话中,孔子实际上是在告诉人们,内心的仁慈所带给我们的美好和安乐远远超过了外在的财富、名声、地位等所能带给我们的美好和安乐。因此,仁者不会因为外在的财富、名声、地位等,而舍弃自心的仁慈的。

  培养仁慈心困难不困难呢?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意思是说,假如我们将培养仁慈心作为自己的志向,我们就会渐渐远离种种过失。所以,培养仁慈心并不困难,关键是要立志——也即真正下决心培养仁慈心。世人之所以没有仁慈心,不是他们没有能力培养,而是他们没有深刻观察仁慈心的价值,并发愿培养仁慈心。例如,孔子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几乎没有见到喜爱仁慈、厌恶不仁的人。喜爱仁慈的人,其所获得的安乐会远远超过他人;厌恶不仁的人,其行为会渐渐趋于仁慈,远离种种不仁。世界上有没有将整整一天时间用于培养仁慈的人呢?虽然人人都有培养仁慈的能力,但我却没有见到,也许世界上可能有这样的人。”

  如果认识了心灵之上“里仁为美”的规律之后,就会认识到仁慈心的价值;认识到仁慈心的价值之后,就会“有志于仁”;“有志于仁”之后,内心就会远离种种过失,并获得美好和快乐。愿天下一切众生皆能将自心置于仁慈之地!

  摘自《放生心语》(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