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保养菩提心的教诲


   日期:2017/9/8 10: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愿菩提心就像如意宝,当我们获得了如意宝不能完事大吉,还要细心保管和爱护。菩提心也一样,一旦你获得了菩提心,就要不断地保护、爱护、保养、进展和发扬。那么,我们如何去保养菩提心呢?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我们的菩提心不加以维护,照样还会丢失。保养菩提心的最佳方法就是修炼四无量心,同时还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发扬菩提心以及进行菩提心的教诲。有这样一句俗话:“赚钱容易守钱难,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养儿容易育儿难。”用这些俗语来形容菩提心最为恰当,那就是得菩提心容易养菩提心难。

  如果得到了菩提心,就得到了解脱和成佛的种子。譬如,我们得到一粒名贵花的种子,光有种子是不够的,还要把种子埋进土壤,然后给予充足的阳光、水分、肥料以及除草等,要不断地去维护它、爱护它,才能使种子生根发芽到开花。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没有耐心的人管理一段时间后,看不到种子发芽就放弃了,所以,再好的种子也是浪费。

  保养菩提心的过程也一样漫长,维护和滋养它需要的是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为什么叫无量心呢?因为,这四种心的能量无穷无尽、无边无界,所以佛陀称其为无量。四无量心的能量与功德不可思议,所以古圣先贤们称其为"菩提四无量法”。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四无量心,有了四无量心的存在,我们的菩提心就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下面我用四无量心的方式来讲一下菩提心。

  菩提心永远都离不开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慈悲是看到别人的痛苦、不幸和坎坷时,希望他们从愚痴、痛苦以及痛苦的根源中解脱出来,希望他们得到快乐以及快乐的因。这就好比一位母亲,当看到自己的儿女误入歧途时,发自内心地让他们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认识到错误的根源及后果,并期盼儿女痛改前非,永不再犯,而不是痛恨和花钱去挽救他们。试想当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终于从歧途中勇敢地站起来,并获得了新生,是多么开心和喜悦啊!在开心的同时,她还会祈祷孩子永远离开恶友及是非,亲近圣人与善友,早日成为身心合一、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和善之人。

  在修炼四无量心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然后千方百计地去改正。改正的过程虽然会让你感到很不自在,甚至有些痛苦,但你必须如此,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我们凡夫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看别人缺点容易,看自己缺点难。有人会说我的眼睛长在外面,看别人一清二楚。我们要利用眼睛看别人的功能,把所有的众生当成一面镜子。比如,当你看到别人的扣子没有系好,就要低头检查一下自己的衣服是不是整齐;当你看到别人脸上粘了饭渣,就要擦拭一下自己的脸是否干净;当你看到别人犯错被抓进监狱,就要从内心检查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你看到别人通过努力,得到了奖赏与荣誉,自己一定要把对方设为努力奋斗的目标,去实现甚至去超越。只有通过照镜子,我们才可以看清自己的缺陷与不足,知道了这些,我们再也不会觉得迷茫和无所适从。

  大家不妨静心细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的身心是选择快乐还是选择痛苦呢?这点非常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冥想,会从中悟出很多道理,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身为凡夫我们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当看到别人痛苦的时候,自己也跟着伤心;看到别人不足和缺陷的时候,自己内心会生气烦躁或痛苦。其实这些行为都谈不上慈悲。比如,一个孩子掉到河里,父母只会在河边大哭大叫,喊天喊地,求人来救助,自己不想办法去救,这是很愚痴的,假如在发出呼救的同时,自己想尽一切办法去救度,这才是真正的慈悲心。

  当我们对别人的痛苦非常重视的时候,就会发自内心地去接受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也自然而然地愿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以实际行动引导他们走出痛苦,此时你的内心自然会产生慈悲,再也不会因为别人的不理解、不知足,而产生愤怒或不公平的心态。也就是说,我们的情绪再也不会被外界所干扰。我们的菩提心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还要有菩萨那样纯洁、慈悲的行动,真心实意去接受一切众生的缺点和不足,并想尽一切办法把众生从痛苦和烦恼之中解脱出来。要想建立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功绩,必须具备大乘佛法所提倡的至高菩提心境界。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做菩萨的学生。

  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在一个不大的村庄里,有个非常知名的诊所,诊所里每天人来人往,到此看病的人络绎不绝。这件事引起了当地酋长的注意,他想知道为什么这家诊所门庭若市,而其他诊所却冷冷清清。于是,他乔装成一名病人去这家诊所看病。诊所里有五位医生,酋长走到年龄最大的医生面前,医生仔细地看了一遍,说出一大堆病情,同时很同情他的处境。酋长心想:“虽然这位医生心地善良,但同情解决不了疾病的问题啊。”在酋长的要求下,又换了一位稍微年轻一点的医生。他仔细地看了一遍,对酋长细心讲了如何消除疾病的方法。酋长心想:“这位医生倒有慈悲心肠,但还是解决不了我的病啊。”酋长再次要求中年医生帮他看病,医生同样看了一遍,就说了如何保养身体和治疗的方法,如何才能让身体健康等方面的知识。酋长心想:“这位医生是个仁慈之人,但治好身病不能代表治好心病,还是解决不了我的问题。”

  酋长要求换稍微年龄小一点的医生帮他看病、那个医生同样看了一遍,就说了如何调理身体,如何让身心轻松和放松的方法,也说了一些让病人高兴的话,酋长认识到这位医生是个有喜悦以及安乐心的人,但治好身体的疾病和心里的病,不能代表身心相合。酋长最后要求年龄最小的医生帮他看病,小医生只看了一眼,就说:“你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只是身心有点不平衡。放下对亲疏的贪欲和嗔恨,放下喜怒之事。要想得到健康的身体,你就要放下疾病的根源,有舍才有得,放下心里的疾病,身体自然就健康了。”酋长一听,这位最小医生是最高境界的神医,最后酋长就将那五位医生封为五大仁爱神医。

  我们发四无量心也一样,看到别人痛苦同情它们、可怜他们,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那不是慈悲心。我们必须发自内心渴望他们从痛苦中得到解救,这是悲无量心;我们还要用行动去关照他人、爱戴他人、帮助他人,希望他人获得真正快乐,这是慈无量心;当看到众生终于从痛苦中获得解脱,我们发自内心地为他们喜悦,这是喜无量心;最后放下自他、取舍、优劣、爱憎、贫富等,一切平等地发心,就是舍无量心。

  无论你是修大乘显宗还是密乘,都不能缺乏四无量心,度人度己也不能缺少四无量心,哪怕是一只小小的动物,都要用四无量心去对待它们,才能真正救度它们。只有通过不同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去发四无量心,我们的菩提心才能永远不断增长。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