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往生法门的保证书


   日期:2017/10/1 19: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陀讲的八万四千法门不是夸张的话,是真的。但是佛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住世四十九年,这一开悟之后就讲经,有没有讲这么多?没有。那八万四千怎么来的?八万四千是个圆满的数字。佛说法是应机说法,你是什么样的根机,你能接受哪些佛法他就教你,因人而异,应机而异,不相同的。而且所有的经典只讲一次,没有讲过第二次的。

  但是有例外,唯独净土宗的不止一次。净土宗的经典无论是小本《弥陀经》,大本的《无量寿经》,都是多次宣讲,很特殊。《弥陀经》究竟讲多少次,我们可以看到翻译的版本不一样。就知道《无量寿经》最多,在中国有十二种译本,换句话说,至少释迦牟尼佛《无量寿经》讲了十二遍,十二遍全结集下来了,留传到后世。中文《大藏经》里面这十二种里面有七种失传了,找不到了,经题有,能找得到经题,但是经找不到了。这证明多次宣讲。蒙古《大藏经》里面,蒙文也是直接从梵文翻译的,有十几种;日本《大藏经》里头有,有这些经题,但是内容也找不到了,所以多次宣讲。

  为什么多次宣讲?今天晚上我给诸位介绍这一张,大家都有了。这是蕅益大师的开示。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法门,末法时期,只有这个法门一生决定得度,千万不能错过。如果你错过这桩事情,你就大错了。这个法门说的人不一样,意见不相同,我们到底跟谁学?中国人懂得教学,会学,应该怎么学?一个老师,你走的是一条路;两个老师,你走岔路了,到底哪一条好不知道;三条路三岔路口,四条路十字街头,愈来愈麻烦,你很难有成就。为什么?你的思惟是乱的,你心不定。学佛必须要知道,佛法的教学始终离不开戒定慧,戒是方法,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净土宗方法好在哪里?它就在信愿行。我们把这个文跟诸位简单念一遍。

  蕅益大师说,「念佛法门别无奇特」,没有奇怪也没有特殊,「只深信力行为要」。这一句话讲完了,深信,你对于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怀疑。怎么样不怀疑?希望《无量寿经》,最好是净土五经都读过。最重要的是《无量寿经》,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要知道这个经决定是真的,释迦牟尼佛多次宣讲,就这一部经,没有听说另外有一部经是讲过二遍、三遍的,没有。佛为什么多次宣讲?目的就是普度众生,希望大家遇到这个法门,依教奉行,你就决定得度,一个都不空过,万修万人去。问题就是你对它信心动摇,这极乐世界到底是有还是没有?这个麻烦就大了,信心不具足的去不了。第二个是愿心,我愿意去。极乐世界真有,这第一个信心具足,我一点都不怀疑。《阿弥陀经》我讲了十几遍,《无量寿经》也讲了十几遍,愈讲愈欢喜,信心具足。力行就是念佛,执持名号,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我今天把海贤老和尚的照片,在这本书里头,《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这里头有一张照片,海贤老和尚的照片。在这个时代,最慈悲、最难得的为我们做榜样。老和尚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二十岁出家,家里非常清寒,一生过苦日子。他的师父传戒法师,了不起的人,我们看到他的传记,就知道那是个再来人,不是普通人。给贤公老和尚剃度,他二十岁出家剃度,只教他一句话,南无阿弥陀佛,嘱咐他,一直念下去。又告诉他,明白了,不能乱说,不能说。

  海贤老和尚的成就,得力于他一生老实、听话、真干,这个条件就成功了。谨记住自己师父一句话,一句佛号念到底。他一百一十二岁往生,一三年,二O一三年,今年是二O一七年,四年前往生的,距离我们很近。他的弟子替老和尚写了一个纪念册,很值得看,记载老和尚一生修行。我看到他这些报告,这个老和尚应该是三十岁之前念佛功夫成片,也就是讲应该在二十五岁前后,因为一般得功夫成片的,三年。他二十岁出家,应该在二十三、四岁,得功夫成片;三十岁,我相信不超过三十岁,得事一心不乱;四十岁得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相当于阿罗汉;理一心不乱,相当于法身菩萨,跟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是平等的阶级,《华严经》上初住以上,不容易。

  他的师父叮咛他一句话,「明白了,不能乱说,不能说」。这话什么意思?开悟了,他开悟了之后,一切法门教理全通了,但是怎么样?不能说,真的不能说。所以一生,你看他平平常常,没有话说,人家问他佛法,就念阿弥陀佛,没有第二句话好说。真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不是简单的人物。是因为生在这个时代,不许说,说的时候有灾难,不说,明哲保身。这个我们要能体会得到,要能看得出来,这是我们今天学佛最好的榜样。可是佛法要承传,不承传,在这个世间就断了,传什么?只有传净宗法门,保证你这一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好!一了百了,往生到极乐世界,等于成佛,你在一生当中成佛,你要不要?要。

  蕅益大师今天这一份开示,诸位好好的依教奉行,恭喜你,你是极乐世界弥陀弟子,你不是凡人。如果你对它有怀疑,对这个世界还有留恋,还不想走,那就错了,大错特错了。这个法门就简单这一张(注:见文后),可以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精华就在此地,希望大家千万不要空过。

  下面蕅益大师用佛的话来说,「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念佛比参禅殊胜,参禅,一百个参禅的,难得有一个开悟的。念佛的,一千人念,一万人念,个个往生,一个都不漏。你说哪个法门好?我们应该学哪个法门?念佛是无上深妙禅。人家要劝你修禅,我这阿弥陀佛是无上深妙禅,比你那个禅高。不能见到别人就起心动念,心就动摇了,学学那个法门不错。没有一个法门能保证你成就,只有念佛往生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是保证你成就,这一张就是保证书。

  「天台云」,天台大师,唐朝智者大师,这天台宗的祖师,他说:「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这是天台家修止观,跟念佛来比,天台大师也说念佛三昧,三昧中王。这都是真话,如果你要是真的明白了,在佛的经教之下,你就能如如不动。要不要学经教?要,为什么要学经教?不能把佛法断了。但是这不是第一桩大事。第一桩大事,我们怎样脱离六道轮回?那就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第一桩大事。弘法利生是第二桩事情,有缘就做,没有缘老实念佛,像海贤老和尚,最后现身说法。你看他的成就,就对净宗增长信心,他用这个方法来度化众生,表演,真去了。

  云栖是莲池大师,莲池大师说:「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这八教是大乘八个宗。贤首是学《华严》,贤首宗,贤首大师是开山祖师,智者大师法华宗(天台山天台宗),窥基大师法相宗,还有从印度传过来的,达摩祖师传过来禅宗。在中国,还有密宗,密宗跟律宗,律宗,净土。大乘八个宗派,八教,一句阿弥陀佛全包括了。该罗就是包括。「圆摄五宗」,五宗是讲禅宗。禅宗六祖以后,一花五叶,它分五个宗派。那就是说教、禅都在一句佛号当中,圆圆满满。你要记得,这一句佛号统统包括,大乘、小乘全在里头,显教、密教。

  这个法门遇到了大福报,你怎么会遇到这个法门?不仅是释迦牟尼佛度众生的第一法门,一切诸佛如来普度十方诸佛剎土众生,都是这一句佛号,没有例外的,这是说你福报太大。但是你如果是迷了,还想学这个学那个,那就太可惜了。

  下面蕅益大师感叹的说:「可惜今人,将念佛看作浅近勾当」。要修高深的,这是老太婆学的,不认识字的人学的。自己不甘心学这个,看海贤老和尚不认识字,我们读的书比他多,所以我们可以学经教。殊不知道,他最后的表演是圆满成功。我们最后一招能不能跟他相比?这个大问题。他老人家的秘诀,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时就是一句佛号。真的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所以将念佛看作浅近勾当,「谓愚夫愚妇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终日悠悠,净功莫克。设有巧设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动以参究谁字为向上」。以为参禅,禅是高,不错。「殊不知现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离过绝非,不消作意离绝。即现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离计,何劳说妙谈玄」,这是蕅益大师慈悲,把念佛法门跟教下、宗门做个简单的比较。不认识的人,以为念佛浅,没有什么稀奇,禅高妙,教妙,谈玄说妙,玄是指的禅宗,妙是指的教下。教下四个宗派,我们不能不知道。

  下面说:「只贵信得及」。净宗信是第一要紧,信有极乐世界,信有六道轮回,我们如果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肯定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业力变现的,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善有恶,善感的三善道,恶则感三恶道,出不了六道轮回,很可怕,不能不知道。所以这个法门「信得及,守得稳」,稳是什么?决定不改变,我就一句佛号念到底。「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改变,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你们想想佛会骗人吗?佛不会骗人,祖师大德不会骗人。这里面所提到的这些祖师大德,贤首、智者、蕅益、莲池,都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大善知识,这不是假的。他们来到这个世间,示现一个普通人,为我们表法,给我们做榜样,你看他一生,最后往生的境界就不一样了。「一得往生,永无退转,种种法门,咸得现前」。这就是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诸佛菩萨所说的一切经全都通了,到极乐世界自然通达,亲近阿弥陀佛,弥陀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不能小看了净宗,净宗太伟大了,真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且保证解决,决定没有妄语。

  下面警告我们,「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就是你有信心,但是你的心不专,你的欲望还很多。看到经想学经教,看到戒就想穿袍搭衣,着重这些形式,这样就错了。所以「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想学讲经教学;「遇宗门人」,遇到参禅的人,「又思参究问答;遇持律人(持戒的),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错了,大错特错了。但是这种人很多,我们看到很多。

  我过去讲了大概大小经典有一百多种,我在八十五岁那一年彻底放下了,《华严经》放下。《华严》我讲了四千多个小时,讲了多少?五分之一。用我的方法一直讲下去,《华严经》讲完需要两万个小时。我想到什么问题?生死没有把握。放下,不讲了,专讲《无量寿经》,专念阿弥陀佛,我求生净土要紧。所以要真的想到生死事大,其他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自己要想到自己未来怎么办,这一口气不来之后我到哪里去?这才叫大事。

  下面勉励我们,也都是真话。「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这句佛号念熟,像海贤老和尚一样,念熟了。「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这讲教下,这一部《大藏经》你全通了。我们要问海贤老和尚通不通?通。为什么他不讲?他的师父教他,明白了不能乱说,不能说。守住师父的教诲。他不是不会,他很内行,你念什么经他都知道,你不懂意思他懂。下面,「千七百公案(禅宗的),向上机关」,怎么开悟?也在这一句佛号里头,「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

  下面大乘菩萨修的六波罗蜜,这一句佛号六度圆满。「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六波罗蜜里头第一个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贪瞋痴慢疑断了,就是戒律圆满。放下身心世界,大布施,布施、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这菩萨所修的。天台、法华菩萨所修的六波罗蜜,这一句佛号就圆满了,多简单,何必找那么多麻烦?

  ……

  菩萨六波罗蜜也在这里头,我把这底下念完。「试自简点,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瞋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岐犹能惑志(迷惑),便不为真念佛也」。这是蕅益大师这两行半告诉我们真念佛是什么样子。这些烦恼习气还在,这是假念佛,这不是真念佛,真念佛的这统统放下了。下面再告诉我们,这很重要,「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想念到一心不乱,也没有别的方法。「最初下手,须用念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这就是最初下手还要用念珠计数,计数你的心不会有胡思乱想,慢慢习气把它念掉。念到熟了,纯熟了,「不念自念」,这个时候计数行,不计数也行,就没有拘束了。

  底下这最后的两行半给我们警惕,「若初心(初发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着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饶你讲得十二分教」,你经讲得再好,没用处,「下得千七百转语」,这是讲参禅,「皆是生死岸边事」。不能成就,成就太难了,不是给你讲开玩笑的话,禅宗是上上根人修的。我学佛的时候,我的三个老师,方东美先生、章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都警告我,禅不能碰,密不能碰,为什么?你不是这个根性。只许可教下探讨经典,增长信心,对佛法认识,最后归净土,一心念佛,求愿往生。

  今天我们的缘非常殊胜,我把蕅益大师这段开示介绍给大家,这一张纸就可以保证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你要不愿意念经、念咒,要不愿意的话,就这一张纸就行,它代表整个净土宗。祖师的话要记住,没有一个不成就的,决定不能够见异思迁。别人学这样、学那样,我们点头,好,很好,叫我学,我不学,我比不上你,你有本事学,我没有本事学,我只有念佛求生净土。你说我不如你,我是不如你,我不跟你争,我对你尊重,我老实念佛求生净土,知道这是保证书,决定有成就。

  希望我们大家信愿持名,求生净土,学海贤老和尚。这是我们末法时期最好的导师,一句佛号念到底,最后的成就不可思议,给我们做出榜样,距离我们四年前走的。千万不要忘记,天天看着老和尚的像,向老和尚学习,就对了。(恭录--净空老法师 对极乐寺同修讲解《蕅益大师开示文》2017.8.8)

  附:《蕅益大師開示文》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佛号,该罗八教,圆摄五宗。”

  可惜今人,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谓愚夫愚妇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终日悠悠,净功莫克!设有巧没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动以参究谁字为向上。殊不知现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离过绝非,不消作意离绝。即现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离计,何劳说妙谈玄?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一得往生,永无退转。种种法门,咸得现前。

  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

  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

  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

  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

  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

  真能念佛,不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

  试自检点: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瞋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岐犹能惑志,便不为真念佛也。

  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亦得。若初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着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饶你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皆是生死岸边事。临命终时,决用不着。珍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