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大安法师:用恭敬心待人,为何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日期:2017/10/6 7: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呢?

  大安法师答:恭敬别人就不要太在意对方的态度了,首先我们要做到恭敬一切,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出门如见大宾”。但虽说如此,我们对人的恭敬也不要做得过头了,礼节礼节,恭敬是“礼”,但还有个“节”呀!

  没有“节”不行哪!这个“节”,就是在特定的时空当中,知道自己讲什么话、做什么事最恰当,要掌握这个度。

  这个“度”,就是孔子所强调的既不能“不及”,也不能“过”。

  一般人总认为“过”比“不及”要好,其实并非如此。在世俗的层面,“左倾”比“右倾”更好吗?没有更好,有时更坏。零下30度的低温固然让人冷得难以忍受,但摄氏40度以上的高温就让人好受吗?所以孔子才说:“过犹不及。”“过”和“不及”的毛病,彼此彼此。

  你只要用真诚心、恭敬心对待一切,一般来说他人都会报之以恭敬心。如果反而觉得你好欺负,自己要反思一下为何会这样。

  恭敬心可不是谄媚心,要注意这点。如果对别人过于恭敬而显得有点低声下气,就好像求别人什么似的,就好像需要别人说自己好话似的,那就不好。

  我们不能像孔子所呵斥的那样“巧言佞色”,也不能像孟子所呵斥的那样“胁肩谄笑”,因为“巧言佞色”则“鲜矣仁”,而“胁肩谄笑”则“病于夏畦”(比骄阳似火的夏天在菜园种菜还感到劳累和难受)。“巧言佞色”与“胁肩谄笑”,外表看起来很恭敬,实际上是献媚讨好,为正人君子所不齿。

  我们外表很谦卑,很恭敬,但内心还是要有一个刚骨。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刚骨!

  如果别人觉得你很好欺负,说明你缺乏浩然正气。什么是“浩然正气”?林则徐所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就仿佛似之。你“有容”,才能有恭敬;你“无欲”,才能有刚骨。我们做人要外柔内刚,外圆内方,这样对人恭敬时,别人就不会觉得你好欺负了。

  其实,人往往是越傲慢越被人瞧不起。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曾说过:“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而“不敢为天下先”的结果却是“后其身而身先”,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很好的。

  就比如说如果你任何时候都都能够做到先考虑他人,好事给他人、坏事留自己,走路让人家走在前面,写文章署名让别人署在前面,自己坐在更后一点、更卑一点……如果能这样卑以自牧,又有正气刚骨,那么你在一个群体当中肯定是受欢迎的,怎会因谦卑而让人觉得你很好欺负呢?过去有句话叫做“谦卦六爻皆吉”。在《周易》六十四卦中,连乾卦都有个“亢龙有悔”,六爻皆吉的只有谦卦,因此真正的谦谦君子是不会受人欺负的。这是其一。

  其二,退一步说,即便是他人欺负我们也没有关系,这正是修忍辱、消业障的好时机,不用介怀。

  对一个修行人来说,别人的欺负、别人的赞叹,也要做一体观,无我相,不要放在心上。《金刚经》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同样的道理,你对人恭敬,却受人欺负,不也同受持、读诵《金刚经》为人轻贱相似吗?受持、读诵《金刚经》为人轻贱,却消灭了罪业,免堕了恶道,最后还能成就菩提大道,同样的道理,你对人恭敬却被人欺负,有什么好担心、好幽怨、好懊恼的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恭敬心       大安法师)(五明学佛网:恭敬心       大安法师)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 

 大安法师:凡有愿者 终必能满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大安法师: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 

 大安法师:庚寅年冬月大安法师与居士谈话 

 大安法师:十八高贤之刘遗民 

 大安法师:学净土宗须下钝功夫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大安法师:感而遂通与感应道交 

 大安法师:菩提心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