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大乘的心胸,利益他人,成就自已


   日期:2017/10/10 10: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说阿弥陀经》云:“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

  这句话说的是,舍利弗,在上方无量无边的佛国刹土中,有十尊代表佛,其中第一尊是梵音佛。

  1.什么是梵音?

  梵音,这是我们学佛会常常遇到的一个外语了,是佛陀住世的时候以古印度语为基础的。因为古印度文明发展的方向和中国古文明不同,古印度不善于做文字保留。

  梵语因为内涵更丰富,比中国文字的含义要丰富很多,所以在把佛经翻译到汉语的过程中,常常会做出一部分取舍,因为中国文字的表现力没有梵语强。

  为什么把古印度语叫做梵语呢?这是因为印度最古老的婆罗门教的教义是这样认为的,婆罗门教把人分出等级,其中最上等级的人就是婆罗门种族,传说这个种族是大梵天王从口中化生的,是相比其他种族最尊贵的;国王大臣是刹帝利种族,相传是从大梵天王肩膀生出的;然后就是下贱的从肚子出生、从腿出生的。所以婆罗门种族有着种族优越感,认为印度人是大梵天王的子孙,说的语言自然就是梵语了。

  婆罗门教对古印度人的种种思想行为影响非常深远,佛教诞生时印度婆罗门教就有了将近三千年的历史了,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佛教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出现,而且倡导众生平等,这严重地刺激了婆罗门教的四类种族的阶级利益,这也是后来在印度佛教被排挤掉的根源。

  佛教在印度真的是昙花一现,从佛陀示现涅槃,佛法有了五百年的正法,在正法行走了三百年左右,古印度的阿育王统一五部印度才有了文字,也才有了最早的文字经书。五百年正法过后,两位菩萨用了三个月辩论到底是有还是无,这个辩论非常有名,其中并不是因为辩论的精彩开显了佛陀本怀,而是这个辩论标志着佛法正式进入到像法阶段,正法正式完结。

  随后古印度的学佛氛围和环境都急剧败坏,被早早得罪的婆罗门教和景教左右打击,相当艰苦。后来达摩祖师东渡这个大家都知道,其中必须要提的是玄奘西行去印度学佛,在古印度的那烂陀学的唯识,教他的老师其实打算在三年前就自杀了。因为这位僧人得了很严重的病,生不如死非常痛苦,有一天就准备自杀,后来被观音菩萨点化说:是宿世业缘才有这个病,想要好病就要等着,三年后会有一个中国僧人来向你学习,你教会他,你的病就好了。所以这老僧人就苦哈哈地等着,果然三年玄奘跑到了那烂陀,成就了一段佳话,也确实教会玄奘他的病就好了。

  后来印度学者通过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补充了很多当代印度人不知道的事物风俗,可见印度不善于保存,也足见当时佛法住世的艰难。在古代中国僧人学佛必须要学梵语,也就是必须要有阅读原文的能力,可是随时间流转,这个要求和学习的条件大不如前了。

  梵有清净的意思、也有高尚、尊敬的意思、也有正规的意思、还有深远的意思。所以这一字弄到中国来,中国文字表现不了这么多含义,就要在其中选取最重要的意义保留,以最重要的意义去翻译成汉语,所以同一部经文经过不同人翻译,可以看到很多地方不同。

  2. 音声成就教体

  我们修行学佛持执法义,要解脱大众,必然要以音声成就教体。十方诸佛都在上演无上妙法,可是对下下根众生来说,还是要以音声宣扬。如五祖到了六祖的磨坊,用丈敲了三下转身走了,六祖就能知道在三更的时候到五祖房间去,各位想一想这是什么样的交流啊?完全可以不用言语,可是如果来一个人敲三百下,我们能明白他的意思吗?所以佛法有一种极其高级的传递方式,就是以心印心、心心相传,这个心心相传不是靠言语,而是靠心念。两个人一对视,你要说的他懂,他要问的你知道,这种沟通起码两个人在觉悟水平上要相差不多,如果差得很多这种心心相印是玩不了的。

  因为觉悟水平差不多,所以才可以把法脉衣钵托付给他,这是上上根人的手段。而我们若知道自己根性没那么利,就得合计合计靠什么去学佛了?最后选来选去,还是要以音声、要以持名、要以往生极乐的手段出轮回,可不是佛法就那么一小点,就这么多东西,而是我们的根性实在无法面对佛法的那种广大。所以如古德常常说自己是佛法大海里的一个小生命,不敢贪求认识整个大海;所以大德也常常说自己是佛法里的小孩子。因为佛法这个东西,越学进去发现自己不懂的越多,发现更多更深的东西无法触摸。

  3. 大乘的心胸

  在佛陀的大弟子中有一位阿罗汉,是讲法第一富楼那,在《楞严经-二十五圣述圆通》中一看就晓得了,其实这位阿罗汉是来为佛做助教的,并非是只学佛出轮回、成阿罗汉就完毕了,这才是大乘的心胸。不是为自己去谋求什么,而是为了成就道业,为了支持佛菩萨的道业。

  每个大乘佛子,是否也能有这样的胸怀呢?理论上大乘佛子就应该是这样的胸怀,可是实际上还要照顾到很多不学佛的,很多学佛没得利益的,很多学佛了不会消业的,很多学佛了不懂培福的,很多学佛了不肯持戒的,很多学佛了连磕头都拜不下去的,这类所谓学佛人大票大票地漂在人世间,很可能成为一种佛教教育失败的负面旗帜。

  这个群和其他群不同,并不是其他群贴发的东西不对,而是我们的侧重不同于其他,我在很久前漂在奇奇怪怪的佛群太久,所以知道大体都是什么样的,要不就死一般地寂静,要不就胡乱地说话辩论,要不就是转发,不停地转发大段大段的经文讲解,要不就是佛教图片的转发场,佛教音乐佛教视频的市场,还有算命的、看相的、搞对象的,总之种类很丰富,可是这对我们学佛的根本目标有什么帮助呢?

  我们口口声声大乘大乘,可是大乘大在哪里啊?不是口气大,而是真正要有一颗佛菩萨的心,这颗心不仅仅是心灵鸡汤里写的什么感恩、什么慈悲、什么温暖、什么柔软、什么低调、什么谦卑,不是这个水平的东西,而是如持地菩萨那样、如舍利弗这样,本已有成就,来到这就是为做证明,就是为帮助;于是就像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本已成佛,却示现菩萨身,无外乎为了救度众生,在救度众生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诸佛菩萨圆满夙愿,这才是大乘的心。于是我们学佛应该有一颗和诸佛菩萨毗邻而居的心,而不是低头匍匐在前,小鸡吃米一样磕头的那个心。

  我不反对也不否定学佛的诸般进程和漫长的过程,可是若各位把自己定位为大乘佛子,就应该继承佛菩萨的心,去承接他的愿,就像火炬传递一样相传不断,互相温暖的同时,也互相照亮,在互相照亮的同时最后互相成就。所以你学佛,就应该学成和诸佛菩萨并肩而行,这才是大乘的样子。我没那个能力怎么办?诸佛菩萨发莲花,我得到了吗?若得到了,能不能也站起来,对佛菩萨说:我也想替你们分发莲花,想分担你们的忧愁和辛劳,想以此感恩和回馈大众的帮助和恩德。这才是诸佛菩萨乐见的事情,这才是和诸佛菩萨心心相印的事情,这才是大乘的样子啊。

  真地希望各位懂得大乘佛子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胸怀,于是你是大乘、他是大乘,可是如果这种胸怀都没有,就连大乘的毛都没摸到,就不要说获得大乘的精髓秘密,也就不要以为持念某个咒就能得总持陀罗尼了。

  4. 传递佛菩萨温暖,利益他人,成就自已

  梵音是什么样的?我们或许可以听到很多咒是梵音唱念的,我们在经文里也知道:佛陀的音声有八种功德,也就是有八种能力。这些我们不容易理解,不过在经文里我们最容易理解的就是:佛演一音声,众生随类解。佛陀说的一句话,种类不同的众生,会理解到不同的内容,就像一句经文无数人看到,会有无数种感受和理解。到底站在哪个层面理解经文?这不是因为我们想站哪里就会站哪里,而是按各位的觉悟水平自然分级的。

  地狱众生看到经文,和鬼道看到经文收益会不同;畜生和人看到经文也会不同;天人和修罗看到经文还会有不同的理解;阿罗汉和菩萨看到一句经文,体会感受也会大不相同。那么到底我们要站在哪里?佛教的思维体系,这是我们学佛要拥有的,就算一时建立不起来,但是也要在不断地坚持中去构建这个体系,从而能更深刻地理解诸佛菩萨到底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那样做。

  清净的音声是没有错误的,是可以完全信赖的,而就我们个人情绪见解而言还做不到,所以当以佛教的教义为标准,不超越教义,不裹挟情绪,不能满天飞,也不能脚不离地。所以不能抹杀他人的希望,如果把他人的希望抹杀了,就是把他人捆绑在大地上不能动弹了;也不能满天飞脚下没有准头,不接地气就会失去力量。说这些是做什么?告诉各位一些微细的行为准则,只是这些东西要落实在哪里?你走到这里的时候,就会发现是这里;没走到这里,就算我描述得再仔细,你也不知道这里是哪里。

  大乘佛子,以正确的音声,准确地传递佛法转命的根本手段:

  当以极大的关怀分享临终的温暖;

  当以此身和佛菩萨比肩而立;

  当以身心来做佛菩萨应做之事;

  当以此声音做佛菩萨应说之音声;

  当以此短暂生死做为佛菩萨的传音筒,把来自佛菩萨的智慧温暖真正地传递开去,温暖自己的同时,也会温暖更多大众,这些大众无一例外都是我们宿世亲人,也无一例外都是佛菩萨欲度之众生。

  今天就唠叨到这,阿弥陀佛!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乘       利益)(五明学佛网:大乘       利益)  

 杨笑天教授:菩提达摩二入四行 大乘壁观禅法(下) 

 杨笑天教授:菩提达摩二入四行 大乘壁观禅法(上) 

 华方田教授:大乘禅 

 陈士强教授:印度大乘佛教的契经与律典(下) 

 陈士强教授:印度大乘佛教的契经舆律典(上) 

 温金柯博士:印顺法师对大乘起源的思考 

 温金柯博士:「不厌生死,不欣涅盘」如何成为大乘共义? 

 水野弘元:从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 

 水野弘元:大乘初期至中、后期菩萨思想的变迁 

 其他日籍作者: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原始大乘的存在( 

 高振农教授:《摄大乘论》导读 

 张曼涛教授:大乘涅槃思想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