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什么是佛?清净心就是佛 |
||
|
||
修行要在事相上磨练 既然一切法本自具足,为什么我们要讲修行呢?「断习气」方便说名为修行。 如果我们今天没有习气,当然内心本自具足。问题就在习气未断,所以必须在事相上磨练。过团体生活,以遵守团体规矩为原则,关于私下的用功,则纯属个人的。 以文殊讲堂为例,进入文殊讲堂,不论你修禅净律密,一律要做早晚课、拜八十八佛、过堂、每半月诵戒、结夏,上课不可缺席,此大原则掌握住,私下要如何修行、用功,则是尊重个人的选择。 有些事情不能用「民主」的方式,而必须强制执行。像这里的佛学院,就必须有院规,大家共同来遵守。 学佛的重点在有没有『悟』 必须了解理事不二,修行有事相上的生灭及理体上的不生不灭。所谓「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学佛就两个字,「悟」与「迷」,重点在有没有「悟」。 修行一定要悟。而「悟」就是「发菩提心,提起正念。」 时时刻刻提起正念,大用现前。开悟的人悟到无念。无念不是没有念,而是有念,有清净的念。 我们的本性是无常吗?不对!本性若是无常,我们永远不能成佛。 一般而言,皆认为本性是常,是不生不灭而非生灭的。我们的本性是不生不灭吗?错!我们的本性是无常。 为什么?因为大用现前。既然要起作用,而起作用就是无常。如果我已开悟,跟大家说话即是本性在作用,现在就是无常,无常就是常,觉性当下现前。 我们一般都以观念在学佛,教育往往落入文字的游戏,书本拿来就一直在教义、教理上研究,从未契入空性的道理,所以谈到不生不灭,就透过主观的意识,将之观想为一种永恒的东西。 有人说:「永恒如同虚空一样。」如果永恒是一种死寂的东西,那么,佛性就没有作用,成了一潭死水。 所以,佛性是「常」还是「无常」?佛性,你讲「常」,不对,它要起作用——「依体起用,摄用归体。」 说佛性是「无常」也不对,因为无常是生灭法。 对立法,乃凡夫之见,着无常则不能成道。接着,我们来讨论佛性是什么? 「佛性是常」因为它不生不灭;「佛性是无常」因为它大用现前。 所以,简单讲,悟道就是你讲什么都对也都不对。你讲「无常」不对,因为空性不是无常,《楞严经》讲:你可曾见过虚空坏掉、烂掉?我们这个色身会烂会坏,凡是有相的东西皆会烂会坏,但无相的虚空会烂会坏吗? 我们的觉性亦复如此,是以,说「常」不对,说「无常」亦不对。说「无常」对,何以故?因为「作用」。说「常」对,为什么?因为「不生不灭」。难就难在这地方。说常、无常、生灭、不生不灭都对,也都不对。 要先认识佛,才能成佛。 我们以正思惟来探讨,何者为「佛」?泥塑纸绘,被供奉的是佛吗?那只是佛像而已。 什么是佛?清净心就是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