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皈依修学手册


   日期:2017/11/19 4: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皈依,须有正当的理由,这直接影响到学佛的态度和成就。正确的皈依之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 认识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

  我们所拥有的能够听闻佛法的暇满人身,蕴涵着重大意义,但这些价值必须通过皈依三宝来实现。

  暇满,为八有暇和十圆满。所谓八有暇,分别是非地狱道、非饿鬼道、非畜生道、非盲聋喑哑、非世智邪辩、非正法灭尽时、非北俱卢洲、非无想天等。而十圆满,则是众同分圆满,谓得生为人;处所圆满,谓生于有四众弟子之地;依正圆满,依报是生于有佛法之地,正报是诸根不缺,能听闻并受持佛法;无业障圆满,谓今生不曾自作或教他作五无间罪;无信解障圆满,谓不被拔无因果等邪见所蒙蔽;大师圆满,谓遇佛出世;世俗正法施设圆满,谓值遇无上佛法;胜义正法流转圆满,谓值佛弟子等,依法证得诸果向等;正行不灭圆满,谓教、证之法仍在世间流传;随顺资粮圆满,谓具足修行所需资粮。十圆满中,前五为内五种,余五为外五种。

  其中,主要可概括为这么几点:首先是心智健全,具有听闻和理解佛法的能力;其次是没有耳聋、目盲等残障,能阅读经典或聆听善知识说法;第三是没有错误观念为障碍,如受某些思潮影响而全盘否定宗教;第四是生活在有机会听闻佛法的地方。

  这样的人身,究竟具有多大价值呢?事实上,根本无法以语言来描述。因为它是无价的,超过世间一切珍宝。其价值在于,能使我们开发生命的无尽宝藏,尽未来际解决自他一切有情的痛苦,共同走向解脱彼岸。而这些,是任何财富无法解决的。当然,若不能正确利用,这一身份也会使我们造业并堕落恶趣。再或者,使我们成为其奴隶,一生为它奔忙操劳,呕心沥血。在收获和损失之间,相差的,又何止千万倍,亿万倍!

  人身已然难得,而暇满人身较之人身更为难得。若不懂得珍惜,不善于开发其潜能,将是对生命的最大浪费。关于这点,我曾举过一例:某人因重罪被判入狱达百年之久,其间,允许有半天时间自由活动。若借此机会立功赎罪,其后五十年便能尽享自由;若只是玩乐一通,虽当下尝到些许快乐,接着仍是长期监禁;若不慎因享乐而造作新业,则将经受更漫长、更苦难的牢狱之灾。

  众生在轮回中的处境亦是如此。漫漫生死路,我们不知在其中辗转出没了多少回,生生世世,无有了期。好不容易盼到一次可以得救的机会,一个可以修行的身份,若不抓住时机精进改造,求得解脱,很快将继续轮回。在这个通向不同终点的岔路口上,千万要认清方向,及时作出抉择。

  皈依,是开发生命无尽宝藏的必由之路。如果我们认识到,获得人身等于得到一次决定未来命运的权利,还舍得轻易放弃吗?还不立即行动起来吗?若一个贫苦者听说自己有无价之宝却不急于寻找,反而热衷于各种蝇头小利,不惜为此搏命,我们定会叹为傻瓜。不幸的是,我们生生世世都是这样的傻瓜,为各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忙碌一生,反而顾不上开发自家宝藏。再或者,虽也兴冲冲地挖过,却因一时不曾挖到就轻易放弃了。这都是因为我们对人身具备的价值缺乏认识。

  2. 念死无常

  念死无常,同样是生起猛利皈依之心的强劲动力。“观无常,足以得道”,佛陀关于修习无常的精辟总结,是每个佛子应当深深铭刻在心的。或许有人会不解:活得好好的,念死,岂非自寻烦恼?也有人会因此产生误解,以为佛教使人消极避世。事实上,佛教所以强调念死无常,是为了使我们充分认识现实的严峻,时刻准备应付一切意外。即使在死亡突然来临时,也能从容面对,自在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念死正是为了鞭策我们积极利用今生来修法,使之成为改造生命的转折点。

  在这个世间,多数人的生活无非是谋求生计,进而追逐名利、沉溺享乐。且不说追求过程中的不断挣扎和身心付出,即使最后获得成功,又为人生增添了什么呢?不过是一时的满足,暂时的意义。当死亡来临,这一切能使我们无憾地告慰此生,欣然地视死如归吗?

  有生则必有死,就象阳光下甩不掉的影子,无人能侥幸逃脱。可怕之处在于,死期却是不定的。有的刚出生就意外夭亡;有的百年后才寿终正寝;有的病魔缠身而死;也有的突遭横祸离世。谁也不能保证明天一定活着,即使我们这些今天还健康活着的人,一口气不来,转息便是来生。死亡,是行踪不定的幽灵,不知何时就将我们逮个正着。

  谁也无法预料,今生可以蹉跎的时间还有多少,或许是几十年后,或许就在明年乃至明天,便措手不及地失去了唯一可以自主的机会。甚至来不及叹息,就已被淘汰出局。那个无价的暇满人身,也随之过期作废。世间还有什么损失比之更让人痛心疾首的呢?

  当死亡来临,地位无法拯救我们,财富不能帮助我们,亲人无力挽留我们。大千世界,茫茫宇宙,有什么能给我们以勇气,使我们无畏地直面死亡,自在地超越生死?从生命延续而言,唯有佛法,才具有永久、真实的意义。此外的一切,皆是梦幻泡影。其实,不必等到死之将至,老人们回忆起青春往事,又何尝不感慨人生如梦,世事虚幻,了无痕迹?

  所以说,念死能使我们看清自身在轮回中的险境,认识佛法于生命的意义,自然生发寻找救护之心,就像落水者期待强者施予援手那样迫切,这一前提非常重要。试想,落水者面临灭顶之灾时,还可能思绪纷飞、杂念丛生吗?若有幸在此时遇到救援者,又有谁不拼死抓住、决不放手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天不思维死亡,这天就很可能空过。因为我们会在不经意间回到往昔习气中,被串习左右。习惯有着巨大力量,必得以念死这般猛利的手段作为对治。

  念死无常,仿佛警世的震耳钟声,每一声,都在提醒我们珍惜现有的每分每秒,用来完成今生最重要的使命,就像临终者珍惜所剩无多的时光,不敢稍有懈怠。所以,念死无常不仅对于修习皈依,同时对于未来的一切修行都有着重要意义。

  3.念三恶道苦

  死亡为什么可怕?固然是放不下对世间的执著,但更重要,是因为我们不知死后去向何方。修行成就者所以能笑对生死,正是因为他们对前途了如指掌,能随自身愿力作出抉择,或往生极乐,花开见佛,或倒驾慈航,乘愿再来。而凡夫却无法主宰这一切,唯有随业风飘荡,沉沦苦海。

  佛法告诉我们,有情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中轮转不息。其中,三恶道处境之苦痛、之惨烈,令人不忍听闻,何况亲历。佛陀之所以反复述说这些恶道痛苦,不是为了使我们怖畏恐惧,给苦难人生增加更多的沉重,更非某些人想象的,是为招徕信徒而渲染的气氛。须知,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他老人家要我们念三恶道苦,是本着无限悲心而说,是为了唤醒世人迷梦,告诫这些处于火宅而不自知的人们,使其从沉沦中觉悟,速速设法逃离。

  应当看清,三恶道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事实上,那仅是一息之遥。当这口气不来时,我们有把握不堕落吗?我们不妨反省一下,当下能否把握心念?若现在无力把握,临终一搏又会有几分胜算?又怎么面对种种业力乃至逆缘的考验?在那条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中阴路上,没有训练有素的心进行观照,就像悬崖边的盲人,稍有不慎,便会失足跌入深渊,于恶道长劫受苦。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恶道之苦?拯救自他一切有情于轮回呢?唯有皈依三宝,如法修行,乃得究竟解脱。所以说,时常忆念恶道之苦,是生起猛利皈依心的重要因缘。

  4. 深信唯有三宝能救度

  皈依,是为了寻求生命的究竟依赖。这个世间,人人在以各种方式安身立命,总想抓住些什么才觉得踏实。或依赖财富,将钱财作为保障;或依赖地位,将地位当作靠山;或依赖家庭,将亲人当作港湾。感觉什么最可靠,便会皈依什么。但这些皈依终归是不究竟的,因为外在一切皆处无常变幻中,本身便不稳定,如何能为我们提供坚实保障?就像救命稻草,抓在手中那一刻,也不过是抓住了一个即将破灭的幻觉。

  “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别离,有命咸归死。”什么是我们能够依赖的?家庭难免出现变故,地位无法永远保有,金钱随时会更换主人。尤其是今天这个世界,过多的机遇,使一切充满着不稳定。这也正是现代人普遍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所在。从物质条件来说,我们所享用的远比古人更为丰富,为什么内心深处仍然惶惑,仍有着无法排遣的不安?常常是,拥有得越多,害怕失去的感觉越强烈。

  时常有人问我:幸福是什么?在我看来,世人所谓的幸福无非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因为幸福的基础在于世界和自身的心,但那又是怎样的世界和心呢?外在世界是日新月异的,内在心灵是四处攀缘的。以无常的环境和内心为基础,那样的幸福又怎么可能稳定、坚实呢?可见,世间一切都无法作为真正皈依处,无法究竟解决生命的终极问题。

  那么,三宝的究竟处何在?关于这个问题,可从实、德、能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真实,佛陀并非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而是实有其人。二千多年前,佛陀出生于蓝毗尼(今尼泊尔境内),其父为净饭王,其母为摩耶夫人。他出家成道后,游化四方,足迹所到,留下许多至今为人瞻仰的圣地。佛陀,意为觉悟者,由证得宇宙人生的真实而成就。他所施设的教法,能引导一切众生断除无明妄想,圆满如实智慧。千百年来,无数高僧大德正是依佛法走向解脱。所以说,佛陀是真实不虚的人天导师。

  其次是德行圆满。佛陀具备圆满的断德、智德和悲德。断德,即断除一切烦恼,不再有任何缺陷,不会起丝毫贪嗔之心,否则与凡夫何异?我们翻开佛陀传记,从未有佛陀嗔怒的记载,更不会象上帝那样怒降洪水。智德,即成就一切智慧,大体分为两类;一是证得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为如所有智;一是了知缘起显现差别的智慧,为尽所有智。悲德,即圆满大慈大悲。悲悯之心,人皆有之,非佛陀独有。但我们的悲心狭隘而渺小,是被自我处理过的、充满不平等的悲悯心。而佛陀已超越我执,乃能平等一如,开发无限悲心。

  第三,佛陀具有度化众生的能力,值得我们信赖,值得一切众生依怙。这种能力,来自佛陀圆满的德行。断德圆满,故能指导众生息灭烦恼,断除妄想;智德圆满,故能按众生种种根基施设教法,分门别类地予以教化;悲德圆满,故能感知众生苦难而发心救度,没有附加条件,远离亲疏分别。

  实、德、能是选择信仰的判断标准。试想,若不幸发现信仰对象并非真实,且不说内心失落,所耗时光又怎能重头再来?再者,若其德行尚未圆满,我们又如何因信仰得到内心升华和生命改善?此外,还须具备引导众生认识生命真相的教化能力。

  皈依不仅是外在的,更深层的意义在于,通过皈依改善自身心行。正确的皈依之因,才能引发真实无伪的皈依;迫切的皈依之心,才能奠定坚实稳固的修行基础。否则,即使履行皈依仪式,也很难对生命改善起到多大作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