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行走在正确的学佛修行路上


   日期:2018/2/1 14: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维摩诘经》云:“弥勒当知,菩萨有二相。何谓为二?一者好于杂句文饰之事。二者不畏深义如实能入。若好杂句文饰事者,当知是为新学菩萨;若于如是无染无著甚深经典,无有恐畏,能入其中,闻已心净,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当知是为久修道行。”

  这句话说的是,菩萨面对经文有二相,一是喜欢那些杂小的修改得很好的句子,这类菩萨为新学菩萨。一个是能不畏惧艰难,对甚深法义也能进入,并且以无染无著的心,无有恐畏地去受持读诵经典,让自己的心清净,这类菩萨为长久以来就在行持菩萨道的。

  我信经文所说,学佛人的这两种状态,不是只在讲这部经时存在,而是一直都存在,包括现在。

  若好杂句文饰事者,为新学菩萨,能受持读诵甚深经典的,为久修道行的菩萨。如果逆向思考一下,久修道行的菩萨,必能受持读诵甚深经典,而新学菩萨,一定会好杂句文饰吗?如果新学菩萨也能达到受持读诵甚深经典的程度,也必然成为久修道行的菩萨。所以新学菩萨和久修道行的菩萨,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由学佛人的心态决定。

  为什么同样面对经典,不同的学佛人会出现不同的心态呢。在我理解来看,应该是学佛的发心不同而决定的,也就是为什么要学佛的目的动力不同。

  如果拿佛法当闲暇时的消遣,发心如此,必然会由自己兴趣爱好去选择经典,读起来容易的就去读一下,晦涩难懂的就会产生畏惧心理,敬而远之;如果一直是以兴趣心态去学习,必然在佛法门外徘徊,以自己的兴趣为导向,最终不免把佛法学成心灵鸡汤。这种情况的学佛人俯仰皆是,要及时调整学佛的发心,方不会再与佛法擦肩而过。

  如果能在研读经典中发现佛法是真正的离苦得乐之法、永取解脱之法、回归自性之法,进而调整为回归自性学佛,这样的发心必然会对甚深经典无有恐畏。

  还有一种是因为受到世间苦难折磨,想远离世间的种种苦,寻求各种离苦得乐的方法,乃至出轮回之法,或者在危难中,在机缘成熟的情况下用佛法解救了自己的苦难,这类人得到了佛法利益,发心学佛,想继续深入。

  这些人分两类,一类是可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遇到甚深经典,也能受持读诵,依教奉行,这类人是久修道行的菩萨。另外一类就是“脱获善利,多退初心”之人,在起初还感慨佛法的伟大,是真实离苦得乐之法而读诵经典修学佛法,而在后来遇到自己解读困难的经典后,就止步不前了,甚至生出疑心,生出退心。如果能不忘初心,始终牢记是佛法救了自己,一定要紧紧抓住佛法的救命稻草,不管多艰难也要走下去,否则又会堕入险境,除了佛法一路别无他路可走,这类人也会通过自己努力成为久修道行的菩萨。

  反观我自己的情况,起初是因为兴趣学佛,想研究宇宙人生的真理,那个时候不读经典,只看大德的文章,遇到看不懂的就放弃,好在慢慢感觉到了佛法是真实不虚的解脱之法,不再为兴趣而看,而是为了离苦得乐,但是方法不明确,进步缓慢。后来在危难中称念观音菩萨圣号得救,所以深信佛法,算是两种类型各占一点。而我亦是“脱获善利,多退初心”之人,好在我能在退初心不久又能慢慢调整过来,遇到甚深经典,也不放弃解读,所以我相信我也可以是久修道行之人。

  在起初读《地藏经》,最开始也是看不懂,甚至各种怀疑想放弃,后来经过落实人间天老师推荐的三位配合功课,反复读,终于在读经中有了些许收获。从我的经验来说,起初读不懂,千万不能放弃,坚持反复读,就会慢慢理解,坚持读下去,理解的部分会越来越多。现在我跟着幻海迷局,在人间天老师的指导下,走上了系统的学佛路,我有信心在学佛路上走到终点!

  愿我在解读经典的路上更进一步,深解佛义。继续练习使用人间天老师教的“九字读经”法,深入解悟经文,依教奉行。

  弟子DC写于2018/1/2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