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梦斋山人:生活与修行 |
||
|
||
1、学法笔记:生活与修行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生活即修行。生活是不是修行呢?这要看我们是如何把生活和修行有机的结合起来。但很多人都误会了,以为过生活就是在修行。其实不然,这至少不是佛教所说的修行。举例子说吧,你经历过悲欢离合,这不是修行,只是经历;如果你在那悲欢离合间体认无常、缘起、因果,在生活中,通过具体的事相,体认佛陀所说的这些法理,这是修行。生病,本身不是修行,借由生病而认识到与生俱来的脆弱、忧苦,由此生起出离心,或推己及人,由此生起悲悯之心,这是修行。南无阿弥陀佛。 2、学法笔记: 心经讲色不异空和空不异色有何不同呢?同样讲色即是空和空即色又有何不同呢?先讲色不异空和空不异色。这两句是用小乘分析空来破凡夫与外道的执有和二乘人的执空。色不异空,这句是析色为空,为在说明色和空没有什么差别。这是为破凡夫与外道执有。佛又为防止二乘人落于空见,接着又反过来讲空不异色。这句是讲集空为色。也就说依空可以缘起诸法。这是为破二乘人执空见。那么为何讲小乘分析空不是究竟法呢?在楞严经里佛讲把色相剖析到最后就是“邻虚尘”了,佛说:多少个“邻虚尘”能够化为一寸方空呢?又讲集空为色,佛说:一寸方空能化为多少个“邻虚尘”呢?显然析色为空和集空为色,都是方便说,为破执着耳。再来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两句是对菩萨讲色空不二,色空一如。就是说诸法当下当体即空。离开当下当体的色相之外,并没有一个独立的空性存在呀。色即是空,这是在讲诸法摄用归体,不执着诸法的相用,佛陀又防止落入空见,再强调空即是色,就是空性可以缘起诸法,就是依体起用,不要在空性外再去找诸法。就是不执着于空。那么这四句其主旨是佛告诫众生离空无色,离色无空,空有不二,空有一如。南无阿弥陀佛。 3、快乐分享: 不明佛理生邪见,世智聪辩多狂人。谈空不了真空义,说有不明缘起理。自谓悟得如来教,三皈五戒没学到。四谛三印不知晓,八道六度更不知。一实相印摆面前,福少妄心岂识宝?毫无信愿念佛号,心里烦恼团团闹。妄解净土祖师义,将佛搞成一神教。要么狂慧邪边禅,喝酒吃肉造业报。胡说禅宗不着相,不知真心起觉照。左跑右跑两边跑,就是与法不相靠。执着空有说中道,愚人邪迷不见道。真空不空生妙有,妙有还是缘起造。真心佛性本自足,不动如如可觉照。缘起性空无自性,缘起不坏世间法。空假不着方便中,不一不异入中道。第一义谛方如是,愚迷狂邪岂能到?劝君踏实三皈依,学佛不要堕邪教。五戒十善行牢靠,无我奉献菩萨道。诸行无常莫执着,诸法无我顿明了。寂静涅槃是佛教,衡量正邪法印照。区分正法与外道,方能学佛有路标。四谛基础要学好,真俗二谛得圆融。三学赠上戒定慧,三毒时时祛除掉。小乘大乘一佛乘,声闻缘觉菩萨道。东方药师清凉土,西方弥陀极乐土。十方三世诸佛土,土土皆从正见入。愿诸学人谨记住,正信正见才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