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梦斋山人:莫贪恋 |
||
|
||
1、佛法探讨:莫贪恋 莫贪恋: 修行佛道之人,要以道、难、险之境界为增上缘,时刻警示娑婆世界是苦、空、无常、无我,激发出离心,因成佛道。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今多有修行人好乐这个“善人”、那个“老师”讲疗身健体、因果治病之法,并趋之若鹜、流连忘返。若是未入佛门 和刚入佛门者情有可原,使其相信因果轮回而广施善举。至于学佛多年的老修行,还一味求其无病,实有贪恋色身之嫌。大珠慧海禅师说:“圣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唯识宗有六大根本烦恼之说: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而不正见之首为身见。身见不破,我执怎么破?不破我执,修道大难也。南无阿弥陀佛。 2、学法笔记: 楞严经里讲“觉明为咎”和“本觉明妙”为何义呢?这里的“觉明为咎”和“本觉明妙”是楞严经语。觉明为咎:觉自明,本具足。觉明就在本觉之上再加个明,这个明就是无明。这个无明一生,就随之而生“三细六粗”之无尽烦恼。所以讲觉明为咎。咎者,过错也。本觉明妙。是说法尔如是的觉性,本具寂照之用。妙是寂的意思,这里的明是照的意思。就是讲法尔如是的觉性,本来照而常寂,寂而常照,寂照一如呢。寂就是真空,照就是妙有,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真空妙有一如。南无阿弥陀佛。 3、快乐分享: 学佛者应越学越谦卑,越学越觉得自己愚痴,不及别人,看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凡夫。决不可妄自尊大瞧不起人,觉得比不学佛者高一档次,自以为智慧如海,讥笑看低似乎不如自己的人。俗话说:笑话人不如人。殊不知,即使不学佛者也有很多优点比过学佛者,学佛者若不精勤如法修学,比不学佛者还不如者大有人在。一天未证圣果,甚至未成佛果,皆是凡夫一个,有何沾沾自喜,以五十步笑百步,岂不是遗笑大方。也因为自大很难再又更高的进步。南无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