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第04讲-7 |
||
|
||
有些人打坐听呼吸、数息,“性风真空,性空真风”,呼吸是风大,是生灭法,但靠这个对治身体,也不是没有用,不过对悟道没有帮助。真正的悟道是“性风真空,性空真风。” 物理世界都是现象,能变成火、气流、电。这些现象后面所隐藏那个体的功能,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它同心物是一元的,心理所到达之处,物理就到达;物理所到之处,心理也就到达,这两个并重,彼此没有轻重的分别。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都是你造的,所以你作功夫时,觉得有身体某一部分发烫,以为是气脉通了。老实讲,那是你的妄想造成的通,美名其为修炼,讲不好听是你妄想打得好大哦!如此而已,这不是道。这是随众生心而感应,你向这一面求,他的功能就向这一面发展,所以称为“循业发现”,跟着你的业力转。“发现”用得好,不是发明,是宇宙本有的,不是创造的,不过被发现罢了。 这些搞清楚了,才好修行,还有好多要点一时说不完,下次再说,现在转到《法华经》。 现在中国人讲修证,尤其是禅宗,提到两部经典——法华及楞严。《法华经》比《楞严经》来得早,南北朝东晋时代就传过来了。这本经影响中国文化很大,在文学、学术上,经常可以看到《法华经》的东西。 智者大师师徒二人,创立天台宗,就是宗奉《法华经》。很多过去学“般舟三昧”的高僧们,修持都走《法华经》的路线。真讲这部经太难了,这才是真正的一乘佛法。 以前几次禅七时,都会讲到释迦牟尼佛为何拈花,迦叶尊者为何微笑。我去年在关中,有一个感想,写了一首诗,答一位要出家的老朋友: 禅自拈花一笑来灵山花蕊满灵台 如何净土华严界又道花开见佛回 佛在灵山会上,天人供养的花太多了,满了灵台。有一件事很奇怪,佛教一直都与花有关。然后,我再给朋友一个话头: 莫妄想,费疑猜头陀一去首空回 东风正放花千树尽向南华觉后开 提到《法华经》,为什么拈花?为什么微笑?你站在那里看花,话头就来了。你懂得花,你也差不多知道怎么修持了。一颗种子,怎么开花?怎么结果? 《法华经》即《妙法莲华经》,同《庄子》一样,都是寓言故事,尤其提到讲经的功德怎么大。印度的文化,一句话写了一大堆,不过,耐心研读,每句话都有道理。这本经处处都是话头,它是真讲修持功夫。 《法华经》卷一《序品第一》: 东方现瑞 佛放光动地,弟子们认为这一次传大法了,一定大不同,然而五千比丘却先退席,认为这个老师不行,变妖道了,退席而去。阿弥陀佛在西方,而《法华经》则专放东方光明——“东方现瑞”。这部经典统统都是故事,每个故事都是话头。佛的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子,起来问法。 佛放那么大的光明,排场那么大,却说:算了!算了!我的法太不可思议,不再讲,你看五千比丘都退了。在《法华经》卷一《方便品》中说: 止!止!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 人都有傲慢心,尤其是学佛的,自认懂得佛。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那是佛,不是你。佛说,许多有增上慢的人,对于我要说的法,他决不会信的。 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 注意!这是见地,尤其我们学佛更要知见正,佛法不是靠思想去搞,佛在这里告诉我们,真正的佛法不是你思想意识分别所能解释得了的。下面一句很严重,我们也白学了,唯有诸佛乃能知之。真正的佛法,只有佛知道,到了佛的那个境界才真懂。难怪那五千比丘要退席了,唯有佛才能懂,那我们何必要学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