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独尊湛现:大家一定要对佛法虔诚地投入 |
||
|
||
阿弥陀佛,大家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事情,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说,都是一个考验,也都是一种修行。 比如生活中遇到了困惑或者遇到了幸运。 遇到了困惑内心对此境也没有任何的烦恼,遇到了幸运也不贪恋执着。 为什呢? 这些种种的外境都是一个影像而已,所以说对影像必须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 随缘而造作。 作为我们学佛的人来说,我们的心态必须要突破这些障碍,不要被影像所束缚。 一定要为经教为标尺,对佛的教科文深信不疑。 不要用自己的角度,个人的观点来看问题,比如在学佛的过程中,他人的见解不合我意,他的见解就错。 还有的说,佛法那是人说出来的,也有可能讲错了。 这类型的人没有办法了,佛遇到这种人也是束手无策。 为什么?说明本人的善根福德不够,造成知见偏差。 经典是人说的不假,但不是普通凡夫俗子而言,是一位出色的超凡入圣的觉者,我们凡夫俗子怎么能够与圣人相齐并论? 是,从外相上也是穿衣服吃饭,也是与我们的形体等同,但是内心的智慧大有差别。 这个差别具体有多大呢?多大? 我的天,圣人的智慧,圣人的心量与虚空无二无别。 而我们呢?鼠目寸光。 经典是智者了解了大自然的事实真相,自然规律。 然后把这真相向我们大家宣告,当时有人记载下来,流传至今称为经典。 供大家学习与了解。 而不是说这个自然规律是某人创造的。 而是智者的发现。 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对智者尊重。 对他的讲述必须要有所诚意,遵从相信。 千万不要有丝毫的怀疑,我们在修行旅途中,必须要踏着智者的足迹,努力前行。 千万不要参杂个人思维见解。 这是最大的忌讳。 如果用个人的思维见解会造成南辕北辙。 我们要想对佛法了解与认识,必须要深入经典。 其实藏传佛教也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佛在灭度后五百世,发现还有许多适合于另一种方式来救度,所以化身在海上,连花化身。 称为莲花生大士,这就取名为密教。 这是佛又一次用不同的方式的化现,为众生而施教,主要的目的只有一个。 皆是等同,所以我们大家不要对门派强烈的对立。 根据自己的因缘所取就好了。 千万不要分别。 大家要相互鼓励,相互关爱,相亲相爱一家人。 佛,犹如一位大售货员,他会察言观色,看我们对哪个货物的需要,他老人家就好声赞叹。 真是百货迎百客。 真是对我们大家所有的众生,煞费苦心,用心良苦。 我们大家一定要报答佛的恩情,努力修行,永不懈怠,不辜负佛对我们的无为的付出。 阿弥陀佛,释桑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