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捨弃享受 努力修学


   日期:2018/5/31 8: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捨弃享受 努力修学

  信心建立在理论、行为的基础上,佛法称之为「正信」;如果理论不清楚,行为没有落实,勉强的信,即是「迷信」,信心很容易动摇。有些人一生吃斋念佛,到晚年改变了,或是改修学其他法门,或是改信仰其他宗教;乃至于出家人也还俗去信仰其他宗教,这些事我都亲眼目睹。此皆是对佛法的道理没有透彻明瞭,佛教导我们应当如何生活、处事待人接物,我们并没有去落实,才产生这些现象。因此,「信愿行」必须集合成一体,信心才会坚定。

  信之后,要有愿。通常讲愿都会想到四弘誓愿,这是诸佛如来因地修学的总纲领。每个人在因地所发的愿不一样,但是归纳起来不外乎此四大类,所以这四大愿可以概括所有的大愿。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大慈悲心的流露。众生品类多而复杂,菩萨虽然发心要平等普遍的帮助一切众生,但是要落实这件事也要靠缘分,经上说的「佛不度无缘之人」。你去帮助他,他乐意接受,这是缘;他不乐意接受,就是没有缘分,所以缘分不在菩萨,而在众生。

  可是菩萨也有善巧方便,即是表现得真诚、热心,无条件、无希求的帮助众生。我们在《本行经》、《本生经》见到释迦牟尼佛叙说过去生生世世行菩萨道的故事,为一切众生捨头目脑髓,捨身餵虎、割肉餵鹰,都是常人做不到的事情。这是因为他悟得深、悟得广,所以为一切众生牺牲生命亦在所不惜。

  帮助别人,若有所希求,就不是菩提心。虽然也发心想帮助人,但是处处顾虑自己的利益,或是对自己的利益有重大妨害时,就不肯做了,或是有小小的妨碍,帮助别人的愿心就煺失了。这些事实,我们冷静反省就会觉察到。也知道经上的教诲是善的、是正确的,可是在生活行为裡要想做到,考量的就多了,总是不能将佛陀教诲百分之百奉行。追究其根本塬因,就是不能放弃自己的利益、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的受用。众生总是希望既可以帮助别人,又不失自己名利、五欲六尘的享用,一切兼而有之,可不可能?这是可能的,但决不是现前阶段。现前我们是生死凡夫,若享受五欲六尘之乐,决定堕落。

  我们在大乘法裡看到,法身大士真的是兼而有之,全心全力帮助一切众生,也不失自己的享受。他何以不堕落?他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得大自在。在大乘法裡,佛与菩萨说法有天人供养,散花烧香、载歌载舞,这是世间人讲的五欲之乐。大家有机会可以到中国大陆,去参观敦煌、云岗石窟的造像,佛为大众讲经说法,龙天护法种种供养,从地面到天上;地面是国王大臣、大富长者的供养,空中是天神、天女的供养。此境界在小乘经上没有,小乘经教是凡夫,凡夫在此境界中,必定生起烦恼、欲望。烦恼与欲望是六道轮迴的根本,是叁恶道的真因。所以,小乘修行远离五欲六尘、名闻利养,远离都市、村落,到寂静之处去修道,就是避免外境影响他的心。

  因此,大乘佛法是对菩萨而言,菩萨已成就戒定慧的基础。有定,对五欲六尘,眼见耳闻不动心;有慧,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会将此当作真实,所以接受人天五欲六尘的供养,就在其中证得「空有不二,性相一如」。这是大乘菩萨的境界,不是初学人的境界。我们初学人冷静思惟,如果在境缘中还起心动念,要知道自己堕落了。

  所以,初学一定要天天读经,天天读经就是靠佛菩萨提醒我们。佛菩萨在哪裡?佛经就是佛菩萨,佛像就是佛菩萨。但是如果不是深入经教,看佛像还是没有用,提不起观照。深入经藏的人见到佛菩萨像,知道佛菩萨像表法的意义,这对于修行确实有帮助。所以,一定要天天读经,长时薰修,才有反省的能力。真正反省就会回头;若不读经,就不会回头。

  现代人读经却不能明瞭经裡的真实义,也看不懂註解,所以就必须要听经。现代听经也不容易,世尊在楞严会上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恆河沙。」能遇到好老师,实在是希有难逢的机缘,也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缘分。我初学佛时,遇到章嘉大师,他是真善知识,他讲法的内容没有佛教的宗教色彩,完全讲道理,这很容易被知识分子所接受。我对章嘉大师非常恭敬,但是在形式上,我从没有对他跪拜过,我对他就是脱帽一鞠躬,但他对我的亲切与爱护,比任何一位信徒都好。我们师生很有默契,他奠定了我学佛的基础。

  我问他:「活佛转世是不是真的?」他是活佛,他没有说转世是真的。他告诉我,大概最初四、五世可能是真的,往后就很难说了,还是要自己努力修持。灵童被选出来之后,他们的记忆好,又有当代举世公认德行学问最优秀的好老师来教导、辅导,缘非常殊胜难得,只要他真正用功努力,成就自然在一般修行人之上。听到这样的说法,令人敬佩,心服口服。大师的道德学问,任何人接触之后都能肃然起敬,他对我们说真话,帮助我们解除疑惑,这是好老师、善知识。章嘉大师往生后,过了一年我认识李炳南老居士,我亲近他十年,我们师生之间也建立在信心的基础上,我对他非常感恩。

  因此,愿不能煺,为学佛法要能牺牲自己五欲六尘的享受。譬如朋友相邀去旅行,我为了求道,我要放弃旅游玩乐的机会。现在我讲经说法,为了帮助同修们深入经藏,我不能不牺牲。我的老师为了教学牺牲一切,我也不能贪图享受,也必须要牺牲一切享受。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名利、五欲的享受对他来讲是轻而易举,但他却过着叁衣一钵、树下一宿的生活,就是为一切众生做好榜样,告诉我们享受就不能出离六道,享受就有可能堕叁途。

  佛菩萨可以享受而不享受,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就是要我们掌握机会,用功努力去修行。这一生时间很短暂,数十寒暑一弹指就过去了,要掌握时间好好的念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会有想像不到的享受。在此世间,亲戚朋友的天伦之乐,使你留恋;到西方极乐世界,过去无量劫来,生生世世往生到极乐世界的父母、家亲眷属、朋友、道友太多了,到极乐世界都团聚了。你有宿命通,一见面就认识。

  说到旅游观光,我们今天还无法超出地球,活动的空间太小了。极乐世界的人活动空间就大了,虚空法界无量无边诸佛剎土都是他们活动的空间。所以,我们若想此生得到究竟圆满的大乐,必须要放弃这几十年的享受,努力修学,落实到信愿行。行是真干,真念佛。一定要抓住机会,绝对不能放过,这是聪明人,这是有智慧的人,这才是住真实慧的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修学)(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修学)  

 仁焕法师:如何理解净土法门 

 吕有祥教授:教演天台,行修净土――简述近现代天台宗大师倓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特点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二)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一) 

 魏德东教授:唯识思想与佛教修学 

 陈士东居士:修学藏传佛教发心澄清宝珠论 

 道坚法师:破山海明的出家修学生涯 

 道坚法师:破山海明的出家修学生涯之参访善知识 

 道坚法师:汉传佛教修学次第的构建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 

 大安法师:净宗修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