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独尊湛现:在修行中必须要用得当、正确的方式


   日期:2018/6/26 10: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阿弥陀佛,大家好。

  在修行的旅途中,必须要按照次第,有程序的修学方式,来进行对心态作为一个调整。

  我们大家在迷茫的期间,必须要深刻对自己的检验,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常有理,认为自己是完美的,这样就根本没有办法修行。

  作为一个真正的觉悟者,总是感觉自己的不足,谦虚,不断努力对自己的调整。

  大家要知道自身无论遇到任何的境,其实都是自心的显现,不要怨天尤人,必须要忏悔自心,改变自己。

  这是修学的最基础的,主要就是能够对自己的了解。

  2.jpg

  关于六道中的众生是否存在?

  这些种种的幻像是存在的,《金刚经》里面说的非常清楚,诸法不说断灭相。诸相本来就是本性的作用。

  如果诸相断灭,本性失去了作用,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所以说本性的意义就是要发挥作用。

  在修学的过程中,我们还未曾达到彻底的觉悟,对宇宙的真相没有彻底的了解。

  在这个期间需要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调整,如何调整?

  第一,要弃恶从善。

  第二,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觉悟的程度越高,越是谦虚,它不会向外,对外境的辩论,争辩,找理由啊,客观啊,没有。

  作为一个菩萨、佛,从来不需要任何理由,不需要任何的借口。

  我们的众生就截然不同了,客观,理由充分,真是铁嘴钢牙,雄辩之才。就是认为自己对,其实这就是愚痴,迷茫。

  做到对自己的认识很难,认识之后才能作为调整,不然怎么调也起不到效果。

  再有我曾说过,这也是很关键的,在没有悟道之前必须要武装、修炼自己,先不要操之过急地度众生。

  这个期间发心度众生就是害众生,就是以盲引盲,再有对自己修行也非常的影响,影响自心的清净。

  在修学的途中首先要做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啥意思呢?

  就是说锻炼自心对事相的淡化,驱除对影像的执着。因为万法本来就是影像。万法的本体本来就是无相,当体即空。

  所以我们在这个期间,锻炼把心态空下来。对任何的事相不要有所执着、分别。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就是说我们先修空,观空,开始必须要从单方面修起,先不要去理会什么众生,度众生,不要理会。

  先对自己的负责,同时呢也是对大家的负责。

  证悟,证道以后智慧具足,定力具足,这样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再回过头来,该有就有,见山就是山,见水就是水。这时能够达到心转物,不会被境转,运用自如。

  为什么大家修行的进度缓慢,就是方法不得当,“空”,“有”,同俱。

  一会空,一会有,很难使心态安住,不但不能安心,还会使自心增加幻影,对心态的影响。

  所以说必须单方法的修为方式,把心态彻底地安住,静止下来,这时才能够彻底看清庐山真面目。心静影自明

  偶尔的在微信中就能看出来,大家所修行的程度,有的人所发的一些资料,有的根本与修行毫不相干,没有丝毫意义。

  希望众亲不要自欺欺人,要多珍惜宝贵的光阴。轮回路险,不能把修行当成戏论。

  好了,阿弥陀佛,释桑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