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着相是什么意思?佛教为什么说不要着相? |
||
|
||
着相(佛教解释) 着相是一个佛教术语,意思是执着于外相、虚相或个体意识而偏离了本质。“相”指某一事物在我们脑中形成的认识,或称概念。它可分为有形的(可见的)和无形的(也就是意识)。 着相的来源典故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佛曰:“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或如前人所云:“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凡夫俗子:心念执着,意想住相。 故向佛者当破执扫相。 离相无念,不住于相。 “无住无相,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何谓实相? 实相者即是非相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是谓实相。 无相不相 放眼无相,心见实相。 着相的相关 为什么佛教说不要着相? 着相就是当真。谁当真谁痛苦。佛为了让众生离苦,所以告诉众生不要着相。此为一。 一切相都是缘起不实在的,想着也着不上,如水中月不可捞摸。佛可怜众生做徒劳的傻事,所以劝众生不要着相。此为二。 意为不要迷于表象,要透过表象看到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