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以德报怨,是结束一切怨恨的根本


   日期:2018/7/24 9: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以德报怨,是结束一切怨恨的根本  


  东台市观音禅寺

  祈愿:正法久住,法轮常转!

  学会宽容,远离是非

  佛家禅语:惟有以德报怨,才是结束一切怨恨的根本。用道德去感化,不要生起怨恨心,以怨报怨永远不能化敌为友。

  一个人,对伤害自己的人,报以宽容谅解时,不但会化解,避免很多无谓的矛盾和是非,而且会产生一种温暖的自我完美感,可以消融自己的痛苦,烦恼。谅一次人,多造一次福。多争一次强,多一个敌人。多患得患失,必多烦恼。能付出爱心是福,能消除烦恼是慧。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可是要真正的做到宽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身边常常会见到一些人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出言不逊,甚至大动干戈;对于他人的过失念念不忘,耿耿于怀。一个不善宽容的人,会整天陷于烦恼和是非之中,心胸狭窄、处处设防,对人怀有敌意。一个懂得宽容的人,会体察他人的内心世界,诚心帮助他人。善于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生活中不必要的烦恼、仇视和是非,体会到宽容给你带来的心灵深处的安宁和满足。  

  心中能容忍,身边无是非

  唐朝有一禅师,佛性很高,得到了众乡亲和僧众的敬重。

  但他的这种德性使得本城的一财主很是不快,因为禅师的德高望重总是被人们拿去和他的无耻和贪婪相比较。他总想着有一天要给禅师好看。

  这一天,禅师正率众坐禅,财主领着几个下人来到禅师面前,向他大声呵斥,一些根本没有的事都被安在了禅师的头上。众弟子和前来观看的乡亲都义愤填膺,要求禅师跟财主理论。

  但禅师还是一动不动地坐禅,好像根本就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过了半天,财主见禅师也没辩解也没有发怒,自感无趣,就带着他的下人走了。禅师还是一如往前的德高望重,而财主却没有再来捣乱,因为他很恐惧禅师坐定一言不发时的气氛。

  佛家讲究度人,但现实生活中像禅师度这个财主是不现实的。但是,禅师的忍让,却成功的化解了一些是非。生活中的我们虽然不能像禅师一样坐定一切,但也应该心中有所忍。这个忍当然也不能像禅师一样在财主的叫嚣中"无动于衷"。其实,容忍是一个原则问题,只要在没有伤及无法忍到的深处,容忍还是必要的。

  生活中往往会有些人,无理争三分,得理不让人。相反,也有一部分人真理在握,不吭不响,得理也让三分,显得绰约柔顺,君子风度。前者,往往是生活中的不安定因素,后者则具有一种天然的向心力,一个活得叽叽喳喳,一个活得自然潇洒。显然,后者更容易赢得尊重。

  得理不让人,让对方走投无路,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择手段",这对你自己将造成伤害,好比老鼠关在房间内,不让其逃出,老鼠为了求生,会咬坏你家中的器物。放它一条生路,让它逃命要紧,便不会对你的利益造成破坏。  


  得理也要让人

  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都懂得"得理也要让人"这个道理。比如说汉代的公孙弘,年轻时家贫,后来成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就因为这样,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普通通棉被,实质上是装模作样、沽名钓誉,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

  汉武帝便问公孙弘:"汲黯所说的都是事实吗?"公孙弘回答道:"汲黯说得一点没错。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当着众人的面指责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盖棉被,生活水准和普通百姓一样,确实是故意装得清廉以沽名钓誊。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么会听到对我的这种批评呢?"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这一番话,反倒觉得他为人谦让,就更加尊重他了。

  公孙弘面对汲黯的指责和汉武帝的询问,一句话也不辩解,并全都承认,这是何等的一种智慧呀!汲黯指责他"使诈以沽名钓誉",无论他如何辩解,旁观者都已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也许在继续"使诈"。公孙弘深知这指责的分量,采取了十分高明的一招,不作任何辩解,承认自己沽名钓誉。这其实表明自己至少"现在没有使诈"。由于"现在没有使诈"被指责者及旁观者都认可了,也就减轻了罪名的分量。公孙弘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对指责自己的人大加赞扬,认为他是"忠心耿耿"。这样一来,便给皇帝及同僚们这样的印象:公孙弘确实是"宰相肚里能撑船"。既然众人有了这样的心态,那么公孙弘就用不着去辩解是不是沽名钓誉了,因为自己的行为不是什么政治野心,对皇帝构不成威胁,对同僚构不成伤害,只是个人对清名的一种癖好,无伤大雅。

  在对方无理,自知吃亏时,你于"理"明显占过对方,如果你能放他一条生路,那么他就会对你心存感激,或许来日还会报答你。就算不会图报于你,也不太可能再度与你为敌。这就是所谓的人性。

  得理让人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情积蓄。如果你得理不让人,并且还伤害了对方,有时还会连带伤害对方的家人,甚至毁了对方。这有失厚道。

  人海茫茫,却常"后会有期"。你今天得理让人,或许他日你们二人还会再相逢。如果到时候对方势旺你势弱,你就可能吃大亏了!因此,我们要学会"得理让人",这也是为自己留条后路。

  "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出自《增广贤文》,含意是指用尽心思去计较,样样事情都会做错,退一步来考虑商量,任何事情都会有办法解决。

  在为人处事上面,如果"用心计较"是错上加错,何不"退步思量",以求事事顺畅。

  的确,为人做事要心胸宽广。"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三国时的周公瑾,本应该成就一番大的事业,但他却心胸狭隘,最后被活活气死。这就告诫我们,一个人名声再大、才气再高,如果没有"退步思量"的境界和胸怀,不善于与别人合作共事,自以为是,锱铢必较,即使个人能力很强,最终也难以成就大事业。

  记住得饶人处且饶人,也许你表面上取得了胜利,但最终缺乏容人的气度和雅量而被人厌弃。但是也要记住事事留有余,造物不能忘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外忧。  


  佛家禅语:"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惟有宽容大度,才能庄严菩提;惟有宽容大度,才能成就一切。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学会了宽容和善解人意,能做到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如果每个人都能时时处处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那么我们身边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是非存在,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佛度有缘人》有声书系列每天一集,愿看到此文的你,成为这个有缘之人。

  如果此文对您有帮助,也请您分享给更多人,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以德报怨       怨恨)(五明学佛网:以德报怨       怨恨)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宽运法师:怨恨心生 

 净土法门法师:最讨厌的人,最怨恨的人,在他身上修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不是冤家不聚头,要懂得化解怨恨 

 净土法门法师:从今而后不再怨恨 

 净土法门法师:从今而后不再起一个怨恨的念头,你的不退转才 

 净土法门法师:从今而后不再有怨恨 

 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佛家怎么破解这道千古争论 

 仁清法师:生菩提心,不生怨恨心 

 净土法门法师:欢喜承受,不生怨恨之心,我们的业障就化解了 

 人生的遭遇,一切各有因果,不怨恨他人,也不羡慕他人 

 净土法门法师:怨恨跟妖魔鬼怪起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