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恒顺众生,怎么个“顺”法?


   日期:2018/12/31 18: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常随顺诸众生 尽于未来一切劫

  各位师父、居士们,我们今天继续一起学习《行愿品》。首先还是祈请大宝恩师加持我们能够如法地讲说和听闻。上一次我们讲了“常随佛学”里面的这些颂子,有讲到出家的,有讲到说法的,有勤修波罗蜜的,还有不忘失菩提心的。今天我们要讲“恒顺众生”——第九大愿。

  二、恒顺众生

  前面“常随佛学”是“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就讲到“自利学成,果上利他。平等悲心,真实拔苦与乐,遍空时而无尽”,接着就是“以上常随佛学之总结,以下发起大乘利他五道之门,以恒顺众生为主眼”。这里接着就是“恒顺众生”,“恒顺众生”在《普贤行愿品》的长行里面是这样的,“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讲了很多众生的差别,乃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这里就是长行讲的“恒顺众生”。“恒顺众生”,在前面略讲的时候,有提到说,“恒顺众生”是不是就是一切都要随着众生、一切都听他的,他怎么说,就怎么做?(答:不是。)不是的话,那“恒顺”是什么意思?

  下面我们就看,刚才念的长行,这里有两个“何以故”,就是“为什么”。第一个“为什么”,谓但需顺佛,何需顺生?这里就是讲要平等,“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要随顺众生,那么这里就问,为什么要随顺众生呢?我们是“常随佛学”,接着就来“恒顺众生”,既然已经常随佛学了,佛就是我们的导师、是我们的榜样,他了知一切法,他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去做,只要依佛所说而行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顺众生呢?这是长行的问题。

  回答是怎么回答呢?“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反过来就是说,若不随顺众生,则为“不随顺供养诸佛”。这两个是这样的关系,也就是我们仅仅只随顺诸佛而不随顺众生的话,仍然是不随顺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基于这样的理由,所以“常随佛学”之后还要“恒顺众生”。这里接着又问“何以故”,为什么“令众生欢喜”就令诸佛欢喜?比如你的好朋友叫你去杀鸡,你杀了鸡,他可以吃鸡了,他就欢喜了。你令他欢喜了,是不是就令诸佛欢喜了?(答:不是。)那就“何以故”——为什么“令众生欢喜”则诸佛欢喜呢?这里怎么解释呢?如果别人对你说:“我喜欢杀鸡,我要吃鸡,你给我去杀一只鸡来,这样我欢喜,你不杀我不欢喜。”你不去杀鸡,他就不欢喜。你不令他欢喜,是不是就不令诸佛欢喜呢?这个怎么解释?

  这里我们接着看,怎么回答呢?为什么令众生欢喜就令诸佛欢喜?“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诸佛如来以大悲而为体性,就是诸佛如来的心性当中,智慧、方便两方面,一切相智和大悲心,都是具足的。凡是诸佛的心性,必定是依大悲心而转的。

  这个大悲心是从何处而生呢?——悲心的所缘境,就是众生。缘着众生,起离苦的行相,这样就是大悲心。起了大悲心,以此作为因,然后才能生菩提心。前面我们说过,在说七重因果的时候也知道,大悲和菩提心是因果关系。生起大悲心可以进入上士道,生起菩提心,进入大乘道。若无大悲心,则一定不会生出菩提心;若无菩提心,一定不能成等正觉。因为菩提心是一切相智的因,如果前面不生菩提心,则后面一定不能生出佛陀的一切相智,就不能成等正觉,不能证得究竟的灭谛。基于这样的理由,也就等于说,如果要成佛,如果要常随佛学,要达到究竟圆满的无学道,那必定要起大悲心;而大悲心要生起,必定不能离开众生——缘众生,生起离苦之欲。

  所以,在长行里面还讲,众生是根,诸佛菩萨就像花果一样,花果离开了根子,就不能长出来了。所以,大悲是最关键的,要贯穿着整个菩萨道的初中后。如果不缘着众生起离苦之欲,这是无法生起的。由此就知道,令众生欢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随顺众生。要令诸佛真正欢喜的话,那就是要令众生欢喜。令众生欢喜,这里有一个标准,就是“随顺”。随顺的话,就是要饶益。随顺他的根器——“根行”,软中上品;还有“界行”,以及他的“随眠行”。[1]比如说这个人是贪相应的、瞋相应的,或者痴相应的,随顺着他这样的种种特色、差别进行饶益,使他能够趣入修行之门,并且得到圆满的究竟。

  因此,整个菩萨道贯穿了什么呢?——利他。利谁呢?利众生。如何饶益?随顺众生的根性而饶益,不是随顺自己的喜好而饶益。随顺我们的喜好而饶益,就是我认为、我喜欢这样子去饶益,比如说他喜欢吃辣的,我给他吃苦的,不给他吃辣的,这样是随顺自己的喜好。如果他适合吃辣的,那我给他吃辣的,这是随顺。同样的,众生生病的时候,他适合吃这样的药,就给他这样的药,而不是说“我认为”、“我喜欢”,仅仅依着“我喜欢”给他吃什么药。这是差别。

  1.大乘资加二道

  a. 接人之道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这个颂子在海公上师的科判,就是“大乘接人之道有四”,在“恒顺众生”里面。我们可以打开科判看一下,“恒顺众生”里面是依着资粮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这样来分的,这是一个总的框架。首先,大乘的凡夫位,是资粮道、加行道;发起菩提心,进入了资粮道。凡夫位就是资加二道,圣者就是见道、修道、无学道。

  在“恒顺众生”这里,一开始就是资粮道,在资粮道这里,没有把资粮道和加行道分开,是“资加二道”,也就是胜解行地,这样合起来讲的。胜解行地里面又分成两个,“接人之道”和“应事之方”。这是海公上师的科判。“接人之道”,是对于有情方面的,又分了四个:对于有情、对于同行善友、对于善知识、对于如来。这里都是众生,都是有情。“应事之方”,做什么事呢?这是后面的。

  在“接人之道”的四个里面,前面是总的有情;后面第二个也是有情,但是是属于自己的同行善友,同行善友当中尤其是指僧众;第三个是善知识,善知识主要指的是自己的师长,善知识、善友;最后一个是如来,就是佛陀。这些都是众生,他们各有特色。总的来说,这四个都包括在一切众生当中。那么如来和非如来的有情,这两个是相违背的,就是已成佛和未成佛的众生。在“善知识”和“同行”当中,既有凡夫,也有圣者,也有如来,这是不定。总的来说,我们对这四种众生这样发愿,还有他们的判法也是不同的,有各自的特色。今天要从这四个方面来讲。

  第一个就是“有情”。总的来说,发的愿就是“恒顺众生”,总的都是“恒顺众生”。这里是特别的,对一切的有情。

  (1)对于有情

  我常随顺诸众生,

  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

  圆满无上大菩提。

  看这个颂子,这里“我常随顺诸众生”,随顺众生的“根行”,软中上;“界行”,还有“随眠”。随顺众生做什么呢?为了令他“圆满无上大菩提”,这是最后第四句,这是目的、所为。为了要令众生获得无上的大菩提,那就要随顺众生的根性,而令彼趣入,随着他的根性而开发他的善根,使他趣入大乘。

  这样的时间,是“尽于未来一切劫”,时间极为久远。“恒修普贤广大行”,“恒修”就是无有厌倦,对普贤的广大行,普修习之。

  这里就是自己要这样的修,修什么呢?修“随顺众生”,令彼趣入圆满的大菩提,为了达到令自他都证得圆满的大菩提,这里“圆满”这个词,实际上后面还有一个意思,圆满什么?圆满菩提的资粮。菩提的资粮就是两种——福智二资粮。这就是总的颂子的意思。“随顺众生”,令彼趣入圆满的大菩提。

  首先要趣入大乘,令彼发起菩提心,然后达到无学道,而“极善开演”,表现普贤行之一切理趣。[2]这里就概括了整个菩萨道。所以,在《显明佛母义之灯》里面,这叫“擐甲正行”。“擐甲正行”就是摄修六度的智慧而摄持的菩萨瑜伽,或者是菩萨道,这含摄了从初发心到无学道,用六度来摄持,六度依一个度又摄持其余的度。因此可以说,这个颂子含摄了整个菩萨道的修行。

  这是“总”,我们对于一切有情就要这样的发愿,随顺他们的根行、器界,然后我们经劫地修行,不厌倦,达到什么目的呢?达到令彼获得圆满的大菩提。这是非常广阔的一个愿。

  海公上师的《颂解》说,“以平等意志,无我具悲”,“无我”是智慧,无我慧。然后“具悲”,那是方便。“于彼有情慈喜无逆,随顺物机,布施爱语,引导进道。来日虽长,精进益他无厌。此是大乘接引对人之总道,亦是成佛始终不易之大方便也。尤必自身精进,恒修普贤愿行诸支无缺,而成彼利行同事之功,令彼增上圆满无上菩提”,这就是总颂。

  第二个是“对于同行”,同行善友。

  (2)对于同行

  所有与我同行者,

  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

  一切行愿同修学。

  这里的同学,我们都知道,学校里的这些同班同学、同校的同学等等。同学,那就是所学都是同的,也可以说同一师学,我们的导师都是佛陀。同一个导师,而修学什么呢?修学正法。修学什么正法呢?修行的正法。修行的正法可以达到什么目的呢?就是究竟可以断烦恼、得解脱,成佛。我们可以说这个颂子就摄集了皈依僧的学处的一个要点。

  在我们知道,对于僧宝,我们应该发什么愿呢?有什么看法呢?——对于僧应修“共受财法”的正行。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有这样讲到,“共受财法正行”,如果共住的同梵行者同受利养,就叫共受财的正行;同趣尸罗、同趣正见,名为共受法。[3]

  财法,前面讲过,我们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时候,希求有这样圆满的条件:能有说法的,也有“衣食无忧”,具足修法的顺缘。我们对于僧主要是希求什么呢?“共受财法”。财,对于一个梵行者、一个出家众来讲的话,是同受利养。出家人是在一个僧团当中,他们的利养是相同的,不会说有的人特别多一点、有的人特别少一点。比如服装也是一样的,吃的也是一样的,受到的待遇都是一样的,这是平等。在法方面,有见和行。见,“同趣正见”;然后“同趣尸罗”,尸罗就是戒,戒主要是行方面。由见导出一个共同的行,所以这叫共受法。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财法”是不可或缺的因缘。在修行佛道的过程中,我们修行的助伴就是僧,也是不可或缺的。他的作业是什么呢?僧宝的作业就是“勇猛增长业”,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想要不退、还要增长的话,那依僧是非常重要的。由着依僧,我们就可以不退,能够生起勇悍、欢喜。

  同受财法这两点,如果我们按照现在来看,我们和出家众主要的是共受什么呢?居士众,主要是从出家众那里共受法。通常而言,出家众以修行为主,他所学的、所修的法,从时间上、从条件上说,要比在家众好一些。那么在家众亲近出家众以后,可以从共受法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出家众从在家众这边,主要获得什么呢?共受财。因为从现实当中来看,出家众依据戒律,不会直接地从事经济创收、生产劳作,因此他的四缘——衣服、饮食、医药、床敷卧具,这些主要是从居士边共受的。这样各有侧重不同。当然,像有些宿世的因缘福报很大的一些高僧大德,他本身也摄受许多徒众而自然会有很多的利养。这样的话,这些徒众是直接从他那里去共受财。通常而言、总的来讲,是(像前面)这样分别的。

  在这个颂子里,我们可以从共受财法来分开看,也可以从六和来分。六和,就是戒、见、利养,还有身、口、意,这六个和。这里都突出了一个重点,就是和合,还有同:“同行”、“同集会”、“身口意业皆同等”——同业,“一切行愿同修学”——同学行愿。这个颂子当中突出了一个“同”,这里的“同”,我们要了解,它的特色就是相同——我们简单地看起来,就是相同。那么,是不是凡是相同的,就是我们这里要说的所要发愿的同行?这倒不一定。因为世间也有很多这样的同,同一单位、同一种工作、同一种想法,比如说赚钱。这种“同”和我们这里的“同”是有不一样的。我们这里的“同”,主要是见的同,我们对修行具有同样的一种看法,然后起修。

  “同”,有主动和被动的。一般我们世间的想法,是希望他与己同,就是别人和我相同;这里的,我们佛教的“同”,是自己与他人相同。同,本身会有一个标准,比如说要同、要和合,那以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和合?这就牵涉到了法。比如说僧团,我们要和合,我们要同一个知见、同一个戒律,自然的,我们就会想到一个标准。有了标准,然后我们去“同”,这样的话,是依法而同。

  世间就不一样,比如说你自己开一个单位的话,那自然而然的,你说要这样子,就是这样子;说是那样子,就是那样子。这种是依情感而同,这样的“同”是根据你的福报和实力,以及你的想法而决定的。我们在修学中的“同”——“同学”的“同”,不是这样的,主要是依法而同。在目标确定以后,比如我们都知道,说我们都要持戒,我们不能杀人、不能杀鸡杀猪。确定以后,凡是依着这个标准,我们向它靠近,就是“同”。这就驱除了我们的“我执”、“我见”、“我慢”等等。达到“同”,这就需要我们去修行,需要我们去锻炼。

  虽然我们提出了一个“同”,但是并没有强迫任何人。比如一个僧团里,我们并不强迫一个人:你一定不准杀生,你杀生的话就违背我的标准,我就把你赶走。而是说,凡是愿意遵守这个规则的、愿意持戒的,我们就住在一起,然后一起遵守我们的规则,这是共同的、自愿的一个约定。这不同于强迫,比如我们制定一个不能吃白菜的规则,然后叫别人来认同、来随顺,这样的话不是法同。这个我们要注意。在这个当中,要把人和法分开。不分开的话,就找不到不同点,就会无法解决问题。

  ——《普贤行愿品讲记》宗宙法师

  注解:

  [1]《圣者贤行愿王释义》:【毕竟圆满菩提行,趣入随顺有情行,极善开演其贤行,尽未来劫普修行】为令证得无上菩提,自内圆满二资粮行。“随顺一切有情”根行、界行、及随眠行而开发之,令诸有情趣入大乘。“极善开演”:表普贤行一切理趣大乘正法。如是三行,于尽未来一切劫中,无有厌倦而普修行,是即名为“被服铠甲”。

  《圣者贤行愿王释义》注:根行,软中上根部分差别。界行,种性之义。随眠行,烦恼品所有粗重随附依身,说名随眠。

  [2]《圣者贤行愿王释义》:“极善开演”:表普贤行一切理趣大乘正法。

  [3]《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六十四:共受财法正行者:谓彼共住同梵行者,同受利养,名共受财;同趣尸罗、同趣正见,名共受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恒顺       众生)(五明学佛网:恒顺       众生)  

 仁焕法师:完善自己才能渡众生 

 仁焕法师:怎样才能渡众生 

 仁焕法师:有慈悲心才能度众生 

 仁焕法师:完善自己才能度众生 

 仁焕法师:西方有愿娑婆会 净土弘开众生福 ——两位净土 

 刘元春教授:众生欢喜,佛欢喜!(关于佛化婚礼) 

 刘嘉诚博士:佛教的「众生平等」与基督宗教的「普遍救恩史」 

 道坚法师:佛教首先是宗教,应当服务于众生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 

 大安法师: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佛作为众生的信仰,到底是一种物质存在 

 大安法师:四十八大愿对凡夫众生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