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孩子爱睡懒觉怎么办


   日期:2011/3/18 22: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朝起早 夜眠迟

    “朝起早,夜眠迟”,早上起得早,晚上晚点睡,每天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工作。在古代,“朝起早,夜眠迟”是讲孝子都很早起来打扫家里,像《朱子治家格言》提到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早上,子女勤奋做家务事,傍晚去检查门窗,该关的都要关好。到了晚上,子女要侍奉父母先睡觉,然后才去睡觉,这是“夜眠迟”。为什么古代人从十几岁起,他的工作能力就很好,甚至于还能当县长?就在于从小受过很多的锻炼,再加上每天所读的都是圣贤的经典。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老易至,惜此时”,这句话警示我们生命短暂。我们自从出生以后,只有一件事情是勇猛精进,哪件事?走向死亡。人生难免一死,在这短暂的时光中,应该让生命有价值,发光发热。古代圣哲对于珍惜时间有很多的教诲,其中明代一个画家叫文嘉,他就提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如果每天都等着有明天,那可能一事无成。

    唐朝的颜真卿也写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们常常也听到上了年纪的人都会说,假如人生让我重来一次,我就不会如此。但是人生能不能重来一次?不可能,悔之晚矣!但是这一生只要有机缘闻到圣贤教诲,就要珍惜这个机缘,无论我们现在年纪多大都没关系,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人为什么会浪费时光 原因在哪

    古代圣哲提醒,做人不可虚度时光,一定要领受圣哲们的良苦用心。我们来思考一下,人为什么会浪费时光?原因何在?我父亲那一代人生活很充实,他们念书都相当认真,我们这一代念书就没有他们认真。原因就在于他们有志向,他们想到我要赶快长大,好好工作,孝顺父母。我的三叔是博士,他说他当初在农田里耕作插秧,常常抬起头来看到远方车辆的时候,他就会觉得以后一定要好好发展,不能再让父母过苦日子。有志向的人生命才会充实,假如从小没有志向,就会悠悠放任,一天一天消耗过去。现在的孩子最常讲的一句口头禅是什么?好无聊!人生每天就吃喝玩乐,不知道要去哪里!确确实实,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如果还是这样继续无聊下去,那自己的福报迟早会花光的,到中晚年就惨了。

   
子孙爱睡懒觉 家风必定衰败

    曾国藩先生曾经说过,看一个家族的兴衰,可以从三个角度去观察。第一是他的后代子孙都睡到几点?假如都睡到太阳高高挂,他的家业一定会衰败。因为贪睡就会懒散、懒惰,孩子只要懒散、懒惰,就会不勤劳;不勤劳,也就不会珍惜别人的劳动付出;不珍惜别人的付出,就不知感恩,很多习性有连带影响。第二是看他的后代子孙有没有帮忙做家事,有没有勤奋?第三是看他的后代子孙,有没有读圣贤书籍?《朱子治家格言》提到:“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因为不读经书就不明理,不明理则是非善恶都无法清楚判断。

   
若要有所成就 当须珍惜光阴

    做人要想有所成就,要把事业做好,就必须珍惜光阴。宋朝的司马光,他成就了一本很重要的著作,叫《资治通鉴》,他花了十七年的时间才完成。司马光睡觉都用木头做的圆枕,每当他身体稍微一动,头就会滑下来,一滑下来,他就会醒来,立刻用功编写这本书。司马光对于时间一点一滴都很珍惜,所以才有这么大的成就,对历史的贡献极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